•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为你而来

    为你而来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中国大陆2017

    主演:沈梦辰,张绍刚 

    导演:潘瑞芳 

    猜你喜欢

     剧照

    为你而来 剧照 NO.1为你而来 剧照 NO.2为你而来 剧照 NO.3为你而来 剧照 NO.4为你而来 剧照 NO.5为你而来 剧照 NO.6为你而来 剧照 NO.16为你而来 剧照 NO.17为你而来 剧照 NO.18为你而来 剧照 NO.19为你而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湖南卫视全新交友谈话类节目《为你而来》,节目设置父母把关、闺蜜助攻等环节,同时将有一位男主持人与沈梦辰共同加盟。

     长篇影评

     1 ) 《追光》:一直向前,朝着光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但是否每个人都清楚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姓甚名谁呢?9月15日上映的《追光》就以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她英勇奋进、鞠躬尽瘁的一生。

    她的名字叫缪伯英,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之后,年仅二十岁便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然而,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乖乖女,绝不是她的志向。恰恰相反,她在校园之中始终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坚持,她身体力行毫不犹豫地剪掉了一头长辫子,让周围目睹的女学生哗然一片:她凭什么这么敢?

    的确,身为湖南妹子的缪伯英,身上始终有种不卑不亢的飒爽劲头。她甚至讨厌人家称她为“小姐”,并且要求用“桃哥”这个称呼取而代之。桃哥,多么有亲和力的一个昵称,放在她身上倒也正合适。当然,也正是这股根植在她骨子里的韧劲儿,促使她在李大钊的影响之下,毅然决然踏上了革命路途。

    回顾全片,《追光》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其实是整部影片贯穿始终的叙事视角,并非是常规的第三人称叙事,给观众以“故事自行显现”的错觉,而是按照狱中的何孟雄的视角来完成故事讲述。视角变化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直接拉进了电影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觉得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真实的人物,由此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同时,借由何孟雄去看缪伯英,也使得风雨兼程的革命历程增添了不少温馨浪漫的情愫,以此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还记不得记得何孟雄和缪伯英初初相遇的情景?一声“我的玉镯”,其实就已经在冥冥之中定下了这对“英雄“夫妻的英雄一生。北京,湖南,上海,三个抽象的地名,在《追光》中被具象化为无比真实的革命历程,分别与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血脉相连。

    在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我们看到的是以缪伯英为代表的活生生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因为有信仰,所以有理想,因为有理想,所以敢追求。一次次的运动,恰似一次次的追光。奔着光明勇敢地一直走吧,因为在迷茫困顿的晦暗时刻,总有那么一束光,能照亮脚下的路。

    哲学始终在追问的是人生的意义,一些人的生命轻于鸿毛,而另一些人的生命则重于泰山,二者差别何在?看过《追光》之后,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会有答案。生命的长度能够决定人这一生的价值吗?并非如此。

    人在两难之中做出的抉择、置身于苦难之中时的坚持、义无反顾所要去奔赴的那一个方向,才真正决定了熠熠闪光的人生。从这一视角来看,致敬中国第一位女党员的红色电影《追光》,其实也能够解答当下年轻人们对于人生理想的诸多困惑。

     2 ) 《追光》:觉醒年代的青春片

    “我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你若续娶,要善待重九、小英两孩,使其健康成长,以继我志”。

    这是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在1929年因伤寒病危之际,留给丈夫何孟雄的遗言。不久之后,缪伯英去世,年仅30岁。一年半之后,何孟雄被叛徒出卖,也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即将于9月15日于全国公映的电影《追光》,讲述的就是缪伯英和何孟雄这对革命夫妻短暂而壮丽的一生,首次将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革命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虽然是一部表现革命先烈事迹的红色主旋律作品,但《追光》在故事讲述上并不枯燥,它并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以高高在上的方式向观众灌输革命历史,而是踏踏实实的讲故事,专注于人物情感与命运走向,将革命先烈当做普通个体生命来写,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矛盾挣扎,只不过他们身上肩负着一份追求光明的责任。

    电影《追光》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以何孟雄的视角展开叙述,影片开头就告诉观众,何孟雄被捕入狱,他衣衫褴褛,满脸的伤痕,脚下沉重的辽阔,踏在沾有血迹的石板路上,脚步却十分坚定。哪怕是身处黑暗之中,也要努力去寻找光明。之后,故事进入到他和妻子缪伯英从相遇、相识、相爱,到共同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

    整部影片始终洋溢着一种热血的青春,犹如一部觉醒年代的青春片,特别是对于女性觉醒的书写,更是让观众看到现代女性为了争取民族和自由而战的革命精神。以缪伯英为代表的新女性,在面对封建礼教思想的禁锢下,敢于打破禁忌和枷锁,为解放女性而奔走呼号。

    片中有一场戏,大学里老师禁止女学生留短发。缪伯英第一个站起来,反驳这种陈旧的思想,表示女性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下一个镜头,面对一群女同学惊讶的表情,缪伯英拿起剪刀,毫不犹豫的剪掉了两个长辫,身先士卒去争取女性的自由。那种女性的觉醒和自信特别有力量。

    在她的感召下,其他女大学生也都剪掉了长发,打破封建枷锁。还有一场戏,她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成功解救出来一位女性同胞,在缪伯英的影响下,这位女性同胞从一个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者变成一位投身革命的革命者。缪伯英抓住一切机会唤醒民众顽强战斗,他们为身处黑暗之中的人们寻找光明,片名“追光”就是他们革命青春最贴切的代名词。

    影片成功塑造了缪伯英这位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形象,她不仅有着女性觉醒意识,反抗压迫、抗议剥削、追求平等,还有着浪漫的革命爱情。她与何孟雄在火车站第一次相遇,常规叙事是“英雄救美”,但这部电影却打破常规,来了一个“美女救英雄”,有着另一种浪漫,播撒下了爱情的种子。影片也还原了真实历史中,这对“英雄”夫妻喜结良缘时,李大钊作为两人主婚人的温情时刻。

    或许,导演斗琪本身就是一位女性导演,有着女性的细腻与温柔,在讲述故事、书写缪伯英这位女性形象时,赋予的情感更为丰沛。即便这段历史已经过去近百年,但观众从影像中的故事和人物中,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 ) 《追光》女性视角看1921,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芳华

    提起1921,每个人都会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彼时内忧外患、家国危亡,黑暗笼罩着神州大地,南陈北李引领一批先行者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照亮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先行者之中,不都是铁骨铮铮的刚武男儿,还有在困境中觉醒的第一代知识女性,由斗琪导演,刘梦柯、丁溪鹤领衔主演,郭涛、王劲松、金巧巧、果静林等戏骨加盟的红色电影《追光》,就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带观众重温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追光人生,影片定于9月15日全国公映。

    从女性视角出发,让影片与同题材作品相比具有了鲜明的唯一性,随着长沙女状元缪伯英前往北京女师求学的脚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幕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军阀割据,列强环伺,五四运动点燃的星火正在悄然蔓延,每个人都在漆黑中期待着光明。

    以地域和时间为坐标的话,《追光》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缪伯英追随精神导师李大钊确立人生理想,与师何孟雄在斗争中相爱,婚后回到湖南迅速投入到工人和妇女运动第一线,再到上海投入到地下工作与敌人斗智斗勇,整体情节一气呵成,曲折而又惊险,既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不乏诗书与宝剑的共鸣、理想与爱情的交织。

    影片对于缪伯英的塑造饱满且立体,不仅是外在形象生动鲜活,人生经历大开大合,更是通过细腻且富有层次的情感描写,深入而又透彻地展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她既是意志艰定的革命者,同时也是内心向往诗情画意的女学生,她和何孟雄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的主线被讲述得格外精彩,当浪漫的爱情遇上革命,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也是志同道合的同学,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会一起高声诵读“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一起在街头与军阀的爪牙作战,一起在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分别,各大自投入工作,而每一次经历千难万险之后宛如重生般的相聚,让这份爱情具有了让人潸然泪下的能量。

    在《追光》中的缪伯英,始终没有脱离于情感的依托,历史更多记载了她在党成立初期做出的贡献,为促进妇女觉醒立下的汗马功劳,电影则亦以富有生活质感的场景,细腻动人的情节,让观众看到了她在婚姻家庭中对爱人的眷恋,身为人母后对儿女的深情,作为女儿对父母的愧疚,以及身为共产党人,敢为人先舍生忘死的决绝。而这样有表有里、内外兼修的叙事手法,让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路历程,时而为之澎湃,时而为之扼腕。

    特别是联想到当下和平时期,每一个女生都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阳光下,更要感怀缪伯英在一百多年前在何等艰难的处境下打破旧枷锁开拓新世界,在影片中,有缪伯英从地主手中救下农妇,并把她带到学堂里读书写字,也有昔日女同学在上海放下成见帮助缪伯英逃过抓捕,这些女性之间的互助、互救,从觉醒到抗争的情节,大概就是对女性视角最好的诠释。她们用这样的行动,彰显了东方女性从来不是弱者,和男人相比,她们有一样的热血和不一样的芳华。

    除了缪伯英这枝红花,年轻的刘梦柯凭着扎实且富有灵性的表演,把人物诠释得入木三分,《追光》的群像表演也值得细细欣赏,郭涛、王劲松、果靖林等戏骨演员交出了极为漂亮的答卷。

    郭涛版李大钊尽显长者风范,王劲松饰演的缪父则在树立了上一代读书人的风骨,他们同样在质朴无华之中绽放出强烈的人格魅力,共同成为近两年来大银幕上红色浪潮里面一道夺目的风景,令人看过之后,内心的家国情怀久久不能平息。

     4 ) 《追光》:百年前的中国,缪伯英点亮女性之光

    我作为一名女性观众,被电影《追光》深深触动。

    影片中我们看到,百余年前的中国,有这样一位女性,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女性平等而奋斗。她不畏艰辛,将生死置之度外,用她钢铁般的意志,走出了光辉的人生之路。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

    电影《追光》于9月15日公映。影片挥洒着青春的气息、热血的氛围,如实呈现了这位革命先烈的传奇人生。这部作品是传记片,也是青春片。

    电影以1919年开场,当时缪伯英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作为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缪伯英看到的是国家被海外列强欺凌,民众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具有进步思想的缪伯英,渴望着有一股力量能牵引着她奔向光明,让她能够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

    影片的动人之处在于一个“真”字。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历史、充满真情实感的表演。

    影片中的人物和历史背景,皆有真实出处。

    缪伯英奋斗成长的岁月,正好也是进步书刊《新青年》蓬勃发展之时。她结识了李大钊,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这段成长轨迹,与电视剧《觉醒年代》、电影《1921》正好形成互文的关系。

    通过《追光》,让观众看到缪伯英如何从个人觉醒发展到唤醒他人。她终生都在为党的事业而奔走,她用自己的人生践行着对党的承诺。

    全片的核心人物就是刘梦珂饰演的缪伯英,她把握住了角色向阳而生的精神内核。缪伯英就好像是一株向日葵,在她的生命中,始终坚定地跟着党向前走。

    在刘梦珂的表演中,能感受到演员对角色注入的真情实感。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缪伯英的眼神里始终带着美好与光亮,即使她身处逆境、险境,缪伯英也从未表现出绝望。她看得很远,有了信仰的指引,她看到的是百年后的中国,那是一个盛世。

    刘梦珂饰演缪伯英,从少年饰演到中年。人物从精神、气质、外貌上都在一点点变化。少女的朝气、妇女的知性,都被刘梦珂精准表现出来。演员只有接近角色、成为角色,才能用表演打动观众。显然,刘梦珂做到了。她遇见了缪伯英这个角色,成就了她的银幕代表作。

    影片的导演斗琪也是一位女性,讲述以女性为核心的故事,斗琪显得得心应手。作为传记片,要想在有限的时长中,表现出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人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斗琪选取的缪伯英人生片段就很精彩,通过展现人物重大的人生节点,串联起人物的一生。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年少的缪伯英勇敢地剪掉了辫子,象征着当时的女性觉醒;她真诚地接受了何孟雄的求婚,自由恋爱走入婚姻殿堂;她坚定地保护着受欺压的妇女,为那时的弱势群体点亮了希望。

    导演用精炼的叙述,凝聚了缪伯英的人生高光时刻。让我们能够走近缪伯英,了解缪伯英。

    通过《追光》这部电影,让我们与百年前的缪伯英实现了精神层面的交流。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像缪伯英这样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无私付出。因此,《追光》这样的作品在今天喧嚣的电影市场中,不仅显得珍贵,而且不可或缺。

    叮铃铃/文

     5 ) 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芳华

    提起1921,每个人都会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彼时内忧外患、家国危亡,黑暗笼罩着神州大地,南陈北李引领一批先行者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照亮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先行者之中,不都是铁骨铮铮的刚武男儿,还有在困境中觉醒的第一代知识女性,由斗琪导演,刘梦柯、丁溪鹤领衔主演,郭涛、王劲松、金巧巧、果静林等戏骨加盟的红色电影《追光》,就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带观众重温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追光人生,影片定于9月15日全国公映。

    从女性视角出发,让影片与同题材作品相比具有了鲜明的唯一性,随着长沙女状元缪伯英前往北京女师求学的脚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幕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军阀割据,列强环伺,五四运动点燃的星火正在悄然蔓延,每个人都在漆黑中期待着光明。

    以地域和时间为坐标的话,《追光》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缪伯英追随精神导师李大钊确立人生理想,与师何孟雄在斗争中相爱,婚后回到湖南迅速投入到工人和妇女运动第一线,再到上海投入到地下工作与敌人斗智斗勇,整体情节一气呵成,曲折而又惊险,既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不乏诗书与宝剑的共鸣、理想与爱情的交织。

    影片对于缪伯英的塑造饱满且立体,不仅是外在形象生动鲜活,人生经历大开大合,更是通过细腻且富有层次的情感描写,深入而又透彻地展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她既是意志艰定的革命者,同时也是内心向往诗情画意的女学生,她和何孟雄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的主线被讲述得格外精彩,当浪漫的爱情遇上革命,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也是志同道合的同学,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会一起高声诵读“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一起在街头与军阀的爪牙作战,一起在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分别,各大自投入工作,而每一次经历千难万险之后宛如重生般的相聚,让这份爱情具有了让人潸然泪下的能量。

    在《追光》中的缪伯英,始终没有脱离于情感的依托,历史更多记载了她在党成立初期做出的贡献,为促进妇女觉醒立下的汗马功劳,电影则亦以富有生活质感的场景,细腻动人的情节,让观众看到了她在婚姻家庭中对爱人的眷恋,身为人母后对儿女的深情,作为女儿对父母的愧疚,以及身为共产党人,敢为人先舍生忘死的决绝。而这样有表有里、内外兼修的叙事手法,让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路历程,时而为之澎湃,时而为之扼腕。

    特别是联想到当下和平时期,每一个女生都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阳光下,更要感怀缪伯英在一百多年前在何等艰难的处境下打破旧枷锁开拓新世界,在影片中,有缪伯英从地主手中救下农妇,并把她带到学堂里读书写字,也有昔日女同学在上海放下成见帮助缪伯英逃过抓捕,这些女性之间的互助、互救,从觉醒到抗争的情节,大概就是对女性视角最好的诠释。她们用这样的行动,彰显了东方女性从来不是弱者,和男人相比,她们有一样的热血和不一样的芳华。

    除了缪伯英这枝红花,年轻的刘梦柯凭着扎实且富有灵性的表演,把人物诠释得入木三分,《追光》的群像表演也值得细细欣赏,郭涛、王劲松、果靖林等戏骨演员交出了极为漂亮的答卷。

    郭涛版李大钊尽显长者风范,王劲松饰演的缪父则在树立了上一代读书人的风骨,他们同样在质朴无华之中绽放出强烈的人格魅力,共同成为近两年来大银幕上红色浪潮里面一道夺目的风景,令人看过之后,内心的家国情怀久久不能平息。

     6 ) 《追光》:为了追求光明而All in,是最无需后悔的态度

    文/满囤儿

    在9月15日全国上映的电影《追光》的结尾段落里,因为肺炎和伤寒而面临死神召唤的缪伯英,以略带遗憾的语气自责,说自己应该听丈夫何孟雄的劝告,平时多爱惜一下身体这个“革命的本钱”。

    此时,通过影片看尽缪伯英一生的观众,会真切地体会到她为了心中信仰、为了追求光明,确实已经倾尽所有。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已经All in了。然而,她真的后悔了吗?显然不是,她遗憾的绝不是自己All in的态度。

    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要讲“态度”。可他们所谓的“态度”,很多时候都只是不想听长辈劝诫的幌子。一旦他们因为态度吃了亏,反而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诉苦和悔恨。

    《追光》这部电影,通过讲述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何孟雄夫妻二人短暂而壮丽的一生,生动地塑造出中国第一代红色基因,让人们看到了拥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青年们,当年拿出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人都有All in的冲动,只是看是否走到了那个门槛前。《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季里因为All in火力值而吃过亏的张晋,给第二季的哥哥们的建议就是“不要轻易All in”。可这个建议并未起到警示作用,第二季第一场“下注”,还是有不少新哥哥要All in。由此可见,All in是一种很极致化的,带有推动力的态度。当一个人对一件事坚信不疑,并愿意为其承受所有反馈的时候,就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缪伯英对光明的追求,就是坚定不移的,面对任何反馈,无论好坏都不会皱一丝眉头。

    电影没有讲缪伯英的童年,但是在开篇缪伯英初到北京的段落里,借杨开慧之口,介绍她的外号叫“桃哥”。经过一番简短的解释,观众和片中人一样,瞬间了解了这样一位干脆利落、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孩。随后主创选取了一个“剪长发抗校规”的小故事,让这份抽象了解落到了具体的行动上。原来缪伯英可不仅仅是阅读进步思想、宣扬进步思想,而且敢于第一个践行进步思想。她那一剪刀下去,稳准狠地将旧思想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

    曾荣获“全国十佳女导演”称号的斗琪导演很擅长运用打光和升格,来延长一个人物动作的视觉存续。观众会在这个被延长的视觉存续期里,联想到该动作发生的背景年代,体会到这个动作完成后意味着什么,从而让该动作在氛围的烘托下,散发出极强的象征意味。除了上述的剪头发之外,类似的能品出象征意味的动作,片中还有四五个。

    当一个人为了信仰倾尽所有的时候,他/她的人生会被填满,会被拉长。虽然缪伯英因病逝世的时候年仅30岁,但她人生里值得被电影取材和呈现的内容非常之多。《追光》为了能够更集中更全面地讲述她的事迹,采用了狱中何孟雄的回忆视角。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长里,提高叙事节奏,涵盖更多戏剧内容。北京、湖南、上海,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你恍惚会觉得缪伯英一个人能干三人份的工作,一个人活过了三个人的人生。当一个人的人生能够如此充实,如此坚定地奔向自己选择的目标,还有什么需要后悔的呢?

    如果我们总看群像型的历史片,很可能会对早期共产党人群体形成都是男人的错误印象。《追光》是影史上罕见以女性共产党人为传记主体的影片。看过本片观众会发现,原来女性共产党人有其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因为是她们引导着、推动着中国女性思想解放的潮流。她们的言行示范,对其他女性有着更直接的冲击力。尤其是像缪伯英这样拥有强大个人魅力的女党员,对同时代女性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

    9月15日,“英雄夫妻”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All in进伟大事业的精神血脉,将随着《追光》在大银幕上点燃青春的态度,传承给每一位观众。

     短评

    好好拍点儿东西不行吗

    7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相比起来,这部拍的效果,是真的不行。

    9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较差

    拍的不好

    10分钟前
    • 王小呆
    • 还行

    拍给他看的吗??

    12分钟前
    • 旺旺
    • 很差

    还行,就是节奏太快了,有点乱

    14分钟前
    • 沧海沉浮路
    • 还行

    好题材,好思想,差电影

    15分钟前
    • Chase
    • 较差

    精神内核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影片整体的叙事不行 节奏混乱

    19分钟前
    • 啦啦啦德玛西亚
    • 很差

    打分是为了真实存在过的先烈

    23分钟前
    • XILE
    • 较差

    就拍得很教条主义吧。

    25分钟前
    • 初夏夏初
    • 较差

    可惜最想看的缪爸逗孙那场戏剪没了……开场词:青春是什么~缪爸:去吧去吧,干大事去吧!缪妈:呜呜呜心疼闺女~英雄夫妇:干大事同时谈个甜甜的恋爱~

    29分钟前
    • 神豚
    • 还行

    精神内核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影片整体的叙事不行 节奏混乱

    34分钟前
    • 散漫。
    • 较差

    学校又来任务,恶心

    39分钟前
    • coolwind
    • 很差

    两星是因为历史中那些真实的人

    42分钟前
    • 行路过桥等雨来
    • 较差

    甚至不如 我和我的系列 刻意至极

    44分钟前
    • viksf
    • 较差

    相比起来,这部拍的效果,是真的不行。

    46分钟前
    • 千梦
    • 较差

    陪崽看的,学习任务

    47分钟前
    • 采矿工人徐大贵
    • 还行

    主旋律的倒是好好拍呀,啥呀这是!

    48分钟前
    • 愤怒的瑞瑞酱
    • 很差

    一眼顶针

    51分钟前
    • 豆友207087634
    • 很差

    虽然我没看,但是一直拍些j8洗脑的玩意儿,越洗说明自己越不干净

    55分钟前
    • 越陌度阡
    • 很差

    莫名其妙,学校强制观影这种电影意义在哪?还要我帮忙画观后感主题绘画🌚🌚🌚

    57分钟前
    • 枫澜似水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