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人潮汹涌

    人潮汹涌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21

    主演:刘德华,肖央,万茜,程怡,黄小蕾,国义骞,狄志杰,郭京飞,刘天佐,路阳,郭帆,刘浩良,饶晓志,雷佳音,史航,魏之皓,王学兵,林海,隋凯,卫莱,邵逸凡 

    导演:饶晓志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十兄弟

    • HD

      夜校2018

    • HD

      蠢蛋搞怪秀3D

    • HD

      独角兽塞尔玛

    • HD

      变身特工

    • 二龙湖浩哥之江湖学院2

    • HD中字

      家族之苦3

    • HD

      天生一对1998

     剧照

    人潮汹涌 剧照 NO.1人潮汹涌 剧照 NO.2人潮汹涌 剧照 NO.3人潮汹涌 剧照 NO.4人潮汹涌 剧照 NO.5人潮汹涌 剧照 NO.6人潮汹涌 剧照 NO.16人潮汹涌 剧照 NO.17人潮汹涌 剧照 NO.18人潮汹涌 剧照 NO.19人潮汹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陈小萌(肖央 饰)一直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残酷的现实令他至今扔在龙套的位置上苦苦挣扎。没钱没工作没恋人没朋友还欠了一大笔钱的陈小萌想到了死,可是就连死神都抛弃了他,他数次自杀都以失败告终。  一天,陈小萌去澡堂泡澡,意外邂逅了一位神秘且富有的男子(刘德华 饰),该男子在澡堂里意外摔倒昏迷被送进了医院,拾得了他的储物室手环的陈小萌决定顶替他的身份,享受一下富人的生活。头部的撞击令男子失忆了,凭借着零星的线索,他认定自己是陈小萌,并且顺藤摸瓜来到了陈小萌的出租屋,希望熟悉的环境能够令他更快的恢复记忆。在此过程中,男子邂逅了名为李想(万茜 饰)的自媒体人,两人之间碰撞出了火花。

     长篇影评

     1 ) 帅哥迟暮?不,刘德华比年轻时更动人

    终于去看了《人潮汹涌》,看完很感动。 因为刘德华。 刘德华有个神奇之处:让人相信他。 看电影的时候,旁边一对中年闺蜜,把电影院当成咖啡馆,聊得那叫一个带劲。 开场的时候,她俩聊李焕英,很内行地说贾玲和张小斐其实分账没分多少钱; 在肖央刚出现的时候,她俩剧透这是一个互换身份的故事。 当时我就绝望了…… 前排的人回头看了她们一眼,她们停了两分钟,接着在刘德华出现的时候,说:这是帅哥迟暮啊。 我了个去,只好换到角落去坐,离得远远的。 这俩油腻闺蜜的这句话是对的:刘德华老了。 连他自己都在电影里自嘲“长了张老脸,名字却叫小萌”; 但刘德华,让人服的,就是,他不倚老卖老,也不服老。 刘德华60了。 以前我们看他的时候,他还叫华仔。 那时候在录像厅里看《天若有情》,他骑着摩托出现,每个女孩子都希望后座坐的是自己。 那么帅气、那么义气,就算演小混混,也是有情有义的小混混。随他天涯海角,可以的。 我并不是他的粉丝,但说到几亿少女的梦,那时候的华仔必须有姓名。 那个年代的艺人,个个都有真本事,唱、跳、演,都得来真的。 噢,还有脸,也是真的。 而在一群有真本事的人里,刘德华的敬业依然是出了名的,爱护粉丝也是出了名的。 都说一个人能演一阵子,但演不了一辈子。 他是一个用真实行动让人相信他是这样的:敬业、周到、带着老派的坚持和不多话的体贴。 而在这部电影里,他演杀手、落魄屌丝、龙套,你都会信他。 无论是演技,还是价值观。 他演失忆后开始不属于自己的新生活,从不懂表演的龙套,到不惜力演好无台词的小角色被导演表扬,你信。 信他的努力。 他把垃圾场一样的屋子,收拾得清爽干净,旧床单也铺得整整齐齐,你也信。 信他这么用心对待每件事。 里面有几个细节: 万茜帮他付了房租,他在手账本上称她为恩人,记下她帮他付的2000块、送的手机; 没钱还她的时候,哪怕是一个果篮,他也要送给她表心意。 刘德华演,你会信。 信他这么感恩重情。 肖央帮他付了医药费,他认出来,鞠躬致谢、坚持要还钱,你也会信。 信他真心感谢每一个帮助他的人,不欠人一厘一毫。 万茜喝多了,失落地说:“现在的人,都只谈条件不谈感情,像我这样的,连及格分都不到。” 他说:“真正喜欢你的人,是不会给你打分的。” 这种温柔的不计较条件的老调子,刘德华说,你会分外相信。 信他坚信那个年代的爱情观,不重钱重情; 信他哪怕落魄到一文不名,就靠自己的上进、努力、体贴、周到、善良,也不会成为loser,也能吸引到中产女。 他没钱,但万茜去片场看他工作的时候,他说:晚饭馄饨还是拉面,我请。 你还是会信。 信他那种“哪怕没钱,吃得差一点,也要请吃饭”的老派骨气。 最后,在他教肖央演戏的时候,一个被捅刀倒下的动作,他分解了N个层次:惊恐、难以置信、愤怒、无力,瘫、软、倒、地; 他批评肖央每本书没有看过前十页,而他能说出每一段在书的第几页什么位置,你都信。 信他这么多年,就是这样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 还记得刘德华在2018年开演唱会的时候,已经57岁的他,因为身体原因唱不下去,后续的演唱会被迫取消,给歌迷退票。 大家都心疼。 因为,做这个决定,最难过的人,一定是敬业的华仔。 这次,知道他演的《人潮汹涌》,在最热门的春节档上,初一就想去看,过了十五才终于看上了。 没办法,当年在录像厅看刘德华的少女们,已经都当妈了。春节安排好孩子、节后开工,偷两个小时去看电影,已经是难得的奢侈。 但看到他,瘦归瘦有肌肉,一笑一蹙眉都是老克勒的味道,一出手就知道演技从没松懈过。真的,从华仔到华哥,优质偶像这个词,他太配得上了。 什么叫老呢? 自我放弃、倚老卖老的油腻才叫老。 这样放得下身段、始终在进取,不固步自封;即便脸上有了褶子,心也是年轻的。 他没老,但他让人怀旧。 年轻人怀旧,怀的是旧时装里的时髦味、老物件里的精致和沉淀; 但有年龄的人怀旧,怀念的是当年青春时的气氛。 怀念当年那种车马慢、慢慢爱上一个人,爱一个人就想长久,不多话但就想为她的时光。 怀念的是,印刻在青春里的那个人,风雨之后,依然是斯人若彩虹。

     2 ) 活成自己的样子

    陈小萌这个角色,说实在的真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的不讨喜,邋遢愚蠢贪婪懦弱,负面词可以有一堆。哪怕最后貌似他良心发现的去救周全,也完全没法弥补他这惹人厌的特性。最最最最不能让人忍受的,那就是他那个宛如垃圾堆一样的出租屋,真是因为生活在垃圾堆里才把自己也活成了垃圾。所以我才会这么喜欢周全,哪怕失忆后他被变成了陈小萌,骨子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他在面对垃圾堆的时候,选择的不是同化,而是自然而然的重整,让整个出租屋焕然一新,变成了相当有特色有品位的温馨小窝,哪怕他的人生被偷了,他依旧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3 ) 人潮汹涌中,一个寻找真我的中国故事

    一个“功成名就”的冒牌职业杀手,一个负债累累、准备自杀的小演员,当他们身份互换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于是,刘德华(扮演杀手周全)只好在今年第二次失忆(在《拆弹专家2》中,他扮演了失忆者潘乘风),住进陈小萌(肖央饰)的、肮脏的小屋中,试图恢复“记忆”,而陈小萌则坦然躺在周全豪宅的浴缸里,感谢命运的惠顾。

    然而,上帝给所有好运,早已悄悄标上了价格。

    失忆的周全四处跑龙套,他曾经成功的潜质让他再度看到成功的希望,甚至收获了来自李想(万茜饰)的爱情;总是失败的陈小萌硬着头皮接下新的杀人订单,却怎么也过不了被杀者程怡(曾九蓉饰)的美人关……

    一番阴差阳错、笑料百出的折腾后,陈小萌意外发现,在颓废、窝囊、懒惰、说谎之外,他竟然还有一点小小的善良,甚至周全都想“收购”他的人设;而周全也发现,在上进、精明、多才多艺之外,自己竟然缺了一份真正的勇气。

    于是,这个“身份互换梗”以双赢而告终,不论是周全,还是陈小萌,都是最后的赢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故事,体现出我们民族内心深处的某种期待,这种期待千载传承,至今不衰。

    说句题外话,今年春节档的几部影片,相较于往年,质量有明显提升,往年能打到8分多的,今年打分明显偏低,其他平台上能打到8-9分的,在豆瓣平台上也会低一些。竞争激烈是好事,但也应看到,商业片自身的显著进步,包括《人潮汹涌》,今年有好几部贺岁片其实已超越了传统贺岁的层面,具有深读的可能。

    “身份互换”本是一个传了几百年的老梗

    “身份互换梗”历史悠久。

    严格来说,《丑小鸭》就是某种身份转换——一直自认为丑陋的小鸭子自卑到尘埃中,只在内心深处保存着天鹅梦,当它历尽折磨,谦卑却让它看到,自己真的是天鹅。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隐喻:每次长大成人,都要经历从自卑到自立的折磨,没有人能拒绝伤痕累累,但丑小鸭终会成为天鹅。

    把“身份互换梗”用得最好的,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王子与乞丐》《申请爵位的美国人》《亚瑟王朝廷上的美国人》等,都是标准的身份互换故事。

    在《王子与乞丐》中,沦落为乞丐的王子爱德华饱受嘲讽、谩骂之后,终于意识到,剥离了身份,自己什么也不是,曾经的庄重、斯文只能让他更多受辱,他也学会说脏话、怒吼,乃至拳脚相向,而突然成了王子的贫儿汤姆在宫中,把漱口水当饮料、拿传国玉玺砸核桃,出尽洋相……

    正如爱德华所说:“我们俩(指和乞丐汤姆)要是光着身子走出去,谁也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太子。”这与《人潮汹涌》中,周全、陈小萌在澡堂互换身份,颇有相似处。二人互换身份后,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不适感,用对比的镜头呈现出来,也似《王子与乞丐》的况味。

    不同的是,在《王子与乞丐》中,互换身份的二人是清醒的,有主动入局的意味,而在《人潮汹涌》中,两位主角是被动入局(周全患上失忆症)。

    西方文学为什么特别关注身份

    这是因为,《王子与乞丐》和《人潮汹涌》的创作背景迥异。

    西方社会步入近代化前,是标准的贵族社会,身份对个体有决定作用。相当时期,西方小说中的爱情是贵族特有的情感,平民最多只能被动接受。

    罗切斯特(《简·爱》中男主角)、安吉尔·克莱尔(《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男主角)、班纳特和达西(《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角)、安娜(《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女主角)等皆如此,基本预设是:只有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才能培育出高贵的情感。

    到马克·吐温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拥有多种传统、多种历史讲述方式,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英国人、犹太人等移民彼此争夺解释权,其结果是,人们不得不在经济上达成共识:不论对哪个族群来说,一美元都是一美元,这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获取个人价值的方式。

    曾经的多元变为一元,曾经的复杂变为简单……这使个体与背景之间剥离得如此滑稽:一个爱尔兰人为赚钱,可以声称自己的祖先是德国人,如果他手中的钱足够多,那么德国后裔也会集体同意,并其补上祖先曾在德国生活的履历。

    这就是为什么,马克·吐温对“身份互换梗”特别敏感。在《王子与乞丐》中,衣服变得如此重要——穿上丝绸,乞丐变王子,侍从们坦然跪下,汤姆对此感到紧张时,侍从们反而觉得是跪的姿势还不够好;穿上乞丐服,王子即乞丐,来到皇宫前,卫兵们毫不客气将他轰走。

    随着身份混淆,伴随身份而生的责任感也会崩溃:如果法官不认为自己是法官,教师不以“桃李满天下”为荣,工作只是挣饭吃的碗,大家都是商人,则“我”是谁?“我”该为什么而活?

    中国古代作品为何很少用“身份互换梗”

    然而,困扰着马克·吐温的这些问题,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却不甚突出。

    至迟在宋代,中国已基本完成了从“身份社会”到“平民社会”的转化。宋代以后,很少家族能三代任官,甚至“富不过三代”,当权力与财富无法世袭,则个体在身份上就具备了一定平等性——只要愿意,付出努力,他就可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

    在历史中,这被称为“唐宋革命”,即在唐宋期间,中国社会基本完成了“近世化”,个体拥有了身份权。比如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可以拥有私人财产、有姓名权、可以祭祖和建家庙……

    在学界,“唐宋革命”尚有一定争议,从当代眼光看,“近世化”在尊重个体权利方面,仍存很多暗面,但相比于同时期的欧洲,却犹如曙光。

    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称中国文明是模范文明,晚年伏尔泰书房中高悬孔子像、朱熹像,每晨必敬拜。

    伏尔泰的赞美中,自然有误会的成分,但整体而言,从宋代起,中国人便不再把爱情视为贵族特有的情感,以白娘子传说为例,法海本是除魔镇妖的男主,后来却被书写成食古不化、破坏他人感情的恶魔。

    明代冯梦龙曾说:“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在他笔下,爱情从来不是贵族老爷的特权,妓女、妖怪、狐仙等饱受歧视、侮辱,却都有爱情权。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妓女杜十娘的人性高度远胜“圣人门徒”李甲。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王子与乞丐》式的故事未必成立。只是“五四”以降,在主动学习世界的过程中,误将不同传统下的创作视为“永恒”,以为一“批判”即严肃,不“批判”即通俗,即等而下之。

    其实在美国,《王子与乞丐》属通俗小说,文学评论家布莱尔说:“这本书意在吸引儿童读者,因此它的风格和内容对美国的成年读者就不再具有吸引力。”

    用世界的手法,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全球化进程,创作也日趋全球化。在今天,“身份呼唤梗”在中国的小说、电影、电视中也经常出现,但成功之作却不多。相比之下,《人潮汹涌》堪称精品。深入观照,就会发现:虽然它改编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故事。

    首先,剧中的女性是独立人格的现代女性。她们有自己的性格成长史,不论是反派晖姐(黄小蕾饰)还是主角李想,都有自己的偏执与性格,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异常出彩。李想初期本是想找个出彩的故事,以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却在周全的上进心、阳光感的触发下,爱被意外唤醒,从职业女性突然回归女性。成功只能让人赞叹,爱才会温暖心灵,这是大陆民族典型的心理特征——不愿被茫茫人海吞没,渴望拥抱自己。

    在李想身上,聚焦着无数打工一族的梦想。他们既屈从于生活,又会在情感的召唤下义无反顾。

    其次,投向世俗生活的温情与悲悯。在《人潮汹涌》中,为黑社会递刀的美团小哥不忘叮嘱“给个五星好评”啊;饱受晖姐蔑视的马仔,竟主动把李想的孩子送回家;突然有了钱的李小萌,不仅还了欠前女友的钱,在听说她将结婚后,还给了她一大笔钱,回归原身份后,他感到后悔,又闯到婚礼现场,希望能收回一点,前女友也大方地给了他一个红包……这类梗,只有中国观众才能会心一笑。因为每个人都遭遇过类似的故事,或多或少做过类似的“傻事”,对于人性缺陷,我们常常不是战胜它,而是用包容,与之共存。

    在《盗钥匙的方法》中,反复强调男主记日记,在日本,手账是生活必需品,在日本文化中,将清理内务、记日记视为美德,颇能引来观众的赞叹。而大陆民族性格更倾向于粗疏、豪爽、宽厚,在中国,记日记纯属个人习惯。在《人潮汹涌》中,也只将日记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一个梗,体现出创作者对中国故事的把握。

    其三,大团圆式结尾。在相当时期,“大团圆”被视为很Low的创作手法,观众更渴望看到开放式结尾,保留“问题尚未解决,应继续思考”的意味,这种西方式表现手法固有高明处,但中国古代戏园中,舞台两边都会有这样一副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古人不认为戏剧是现实的刻板仿写,它通过一套程式,提醒观众:人生与戏剧不同,不可戏精上身。世界与人生可以讲成故事,但故事之外,人生还有更广阔的侧面。这种提醒对于动辄入戏的现代人,显然有价值。《人潮汹涌》采取了大团圆式结尾,但并没降低故事的力度。

    “讲好中国故事”是多层面的,不仅要有正剧,也要有喜剧;不仅要写英雄勇士,也要写小人物;不仅要有严肃的宏观巨制,也要有沁人心脾的小故事。从这个角度看,《人潮汹涌》虽然采取了娱乐故事的框架,但不论是细节把握,还是精神内核,与饶晓志导演此前参与执导或是制作的《无名之辈》《平原上的夏洛克》具有一致性——这是一个既让人笑声不断,又催人泪下的中国故事。

     4 ) 只有刘的剧情比较完美

    一句话,这部片子真的恶心

    第一次写影评,就是觉得气不过🤮

    前面九十分钟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最后结局翻篇但是实在冲淡不了我前面的烦闷感。

    这个剧还打着喜剧的标签:

    恶俗的笑点来自由肖央饰演的,一个邋遢毫无品德不会自救的可怜人物

    而反观刘德华主演的“杀手”这样一个努力的人却要去背负肖央的三十二年不肯努力碌碌无为的债

    当我看到肖央在糟蹋刘整整齐齐的工作室时像吞了只苍蝇一样想吐,没用的废物,一点机会都把握不住,拿到枪先想的是自杀。

    而失忆的刘则是拿起了演员剧本好好学习,收集掌握的信息,想过好自己的失忆生活。由肖央所展现出来他的井井有条的工作室更是看出了他对工作的认真,给我的感觉是哪怕他是一个杀人犯(当然我猜中国电影不会设定一个杀人犯主角,可能是真警察假杀手,后续确实反转,不过有点不一样),他这么努力确实配得上过成功的杀手生活。

    说实话 我只愿意看“杀手”刘德华如何努力地重新积累和与女主人公的际遇,但是中间总是不停穿插肖央怎样糟蹋刘过去的身份和生活。就像后期刘恢复记忆指着肖无奈地说道:“你懒惰、好色、愚蠢、除了这些优点外你是不是还觉得自己有点善良?”尤其是肖的身份明明是一个演员,可总是在现实中演一些烂得过分的剧情,全片出现了三次以上喜剧之王的配乐,用在肖央身上,让我深深感觉这个配乐被玷污,大减分。

    我知道导演编剧创造这样一个角色的目的是为了搞笑以及最后小人物的升华

    这样的笑点没意思。《故事策略》中对好莱坞式电影总结中有很重要的一个模版叫做英雄故事序列,哪怕是anti英雄故事的反派主人公,也有着他自己可以让人可以看到的能够让观众认同的地方

    但是肖央没有,他的好色针对一个杀手(工作)目标,他的善良给了一个原罪性的目标(诈骗无辜的反派老板娘),通篇看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奋斗逼(至少不糟蹋自己的一生)绝对不会在这样的影片中收获多少乐趣。

    这个影片如果是线上播放可以跳过肖央的部分,仅仅简单塑造一下其人物性格,最后反转那倒是不失为一部精彩的剧情片。其实全片的结尾挺精彩的,尤其是肖央对前女友讨要自己之前砸出去的份子钱时真潇洒的一笑,和开头用着刘的钱故作潇洒像个舔狗一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九十分钟的抑实在让人太过难受)

    但是在线下这样的恶俗笑点我觉得没必要迎合,大失所望,刘和女主角的感情戏可以再延长一点,结尾短短的一两分钟不够看呀。

     5 ) 关于《人潮汹涌》

    刚二刷完,还是简单地聊一点感想。 一刷的感受是非常超出期望的,剧情、叙事节奏和埋梗都带来了不少惊喜,二刷则没有了对剧情反转的惊艳感,多了一点审视的意味。在这种审视下,剧本存在的细节问题确实有发现,但关于创作者表达意图的线索也逐渐明晰起来。这里暂且抛开细节,只谈一些对主线的感受。 「戏中戏」无疑是导演最想呈现的东西。举重若轻是喜剧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而《人潮汹涌》还不止于此,矛盾的爆发和解决并不只靠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而是具有某种更核心的喜剧精神——人生如戏,别太认真。 「表演」二字贯穿全片。从周全躲的交警其实是在拍戏,到最后李由对着镜头说出的那一声「卡」,大喜大悲处,大起大落处,导演总要让你及时地从戏里出来,风流是戏,得意是戏,好的坏的都是戏,镜花水月,黄粱一梦。 这种表达在最后写着巨大「endgame」的废弃剧场里无疑达到了高潮,你方唱罢我登场,表演不一定按照剧本,却一定有迹可循。编剧借晖姐之口说出来:「你们都是演员。」 晖姐是全片唯一较真儿的人。说着「我最恨的就是骗子」出场,一开始就是冲着揭破这场戏来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只玩真实的人,也落败在了拆戏台的最后一步——她拿着那把道具刀,以和周全几乎一模一样的动作,完成了这幕大戏的最后一步。喜剧至此达到了高潮,露出其诡魅的底色来——没人能逃得出这场戏,没人能袖手旁观,观众与演员总在相互转换。 是极致的游戏,也是极致的解构,所谓的「现实」至此被剥得支离破碎,即使是片尾的判决书也无法拯救。 周全是一个真正的演员。出现在全片中心位置的小丑实在颇有深意,他的假身份千千万,而最能代表他的其实是小丑这样一个面目模糊的形象。扮演完小丑之后,他很快回想起了杀手的身份,很难不让人问一句究竟是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 他身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色彩和形状。一种是暗色的、锋利的,是皮衣和刀刃,一种是轻佻的、缤纷的,小丑的鼻子,机关重重的家里那一堆海洋球,唬人的手枪里装着的玩具子弹——杀手多少沾点变态,但他身上体现出的不是变态,而是一种更加茫然乃至童真的底色——刀头舔血,尔虞我诈,也不过是一场游戏。 他扮演了很多角色,失忆后的经历也毋宁说是一场表演,演陈小萌,演李由的父亲,某种意义上与他从前的职业生涯并无二致。既然是表演,则又必须回到那个非常老生常谈的问题——他是谁? 这是每个涉及身份互换题材的作品都会面临的问题。身份互换诚然会带来巨大的戏剧冲突,但其也会触及更根本的问题,亦即自我认同与同一性的建构,毋宁说是忒修斯之船的变体。 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再精巧的情节也难免显得轻佻。 《人潮汹涌》在这个问题上大致给出了两条线索。 第一条是所谓的「人格」,而这种人格某种意义上是以能力为其依托的。周全在本子上记录下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正是某种人格与身份的构建。 悲观,邋遢,平庸,这是陈小萌。整洁,聪明,精英,这是周全。陈小萌和周全因其本身而言就存在人格质量的断层,因此周全能过好陈小萌的生活,而陈小萌过不好周全的。 周全会收拾房间,会讲英文,能精确地背诵演员书籍。陈小萌把周全的大房子搞得一团糟,什么也不会,惹了一屁股麻烦。 这其实是很传统的成功学叙事,忽视了机会平等与对人本身的关注,将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更多地归结于「努力」,因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成功的人在哪都会成功,因此你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活该。「精英」与「庸人」,也因此成为了两种典型化的形象。 这种叙事显然存在某些逻辑上的问题,但却是最易被接受也最有市场的。但放在今天而言,在这样一个机会看似处处都有但其实被高度垄断着的社会环境里,这种叙事似乎构成了与前段时间大热的《心灵奇旅》的对话,而后者无疑对时代有更敏锐的嗅觉——在描述一段蒙上失败底色的loser的生活这件事上,后者至少显得稍微温柔一点,且不论这种温柔是强心针还是麻醉剂。 而传统化的叙事之所以仍然有其市场,是因为观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代入周全,而不会代入陈小萌。周全当然有过人的天赋,同时也很努力,兼有好运气。观众也许会共情陈小萌,但绝不会将自己代入这个卑劣怯懦的失败者。从这一点上来讲,周全视角无疑更像一种「爽文」,大概来说类似于重生穿越文一路逆袭的女主。作为一部喜剧来说是过瘾的,但其背后的东西事实上禁不住细想,是非常悲凉的底色——有几分能耐干几分事,人与人的差距其实是流在血液里的。 不过《人潮汹涌》当然不止于此,其在某些方面也有破局的尝试。周全在《流浪星球》的拍摄里崭露头角又被遗忘,陈小萌作为「普通人」也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但我们很难想象,倘若身份互换永远进行下去,仅仅依凭人格的一贯,周全会找到破局的可能性吗? 或者说,这种可能性是什么呢?功成名就,成为影帝?抑或发现做「普通人」的美好之处? 有点扯远了,这当然是禁不住细想的问题,或者说在这部影片里深究这个问题实在有点缘木求鱼,毕竟以阶层划分的身份差异正是这部影片的最高前设。作为喜剧而言,《人潮汹涌》给出的答案已经足够让人开心了:明天蕴含着希望,因此不管拥有怎样的资质与资源,都应该好好活下去。 第二条线索则是围绕身份的关系构建。在一个重视关系的社会里,这种构建无疑表现得更加明晰——陈小萌回原来的家时要挡脸以防被邻居看到,而周全作为陈小萌与李想建构起的情感联系,是无论他的身份怎样变化也不会属于别人的。 这种同一性来得更加直观和浪漫,某种意义上也贴合了「人潮汹涌」的主题——人潮汹涌,而爱是唯一的标记。 但这种情感联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他本人? 这是令人怀疑的,周全要占有陈小萌的身份才能和李想继续过下去,而李想爱周全失忆后的纯洁、善良、脆弱,她说「永远都不要变哦」,不禁让人怀疑她其实未必能爱他恢复记忆后的狠辣、强势、复杂。 但她仍然是爱的,这当然是意料之中的结局。身份与关系原本是一体两面,而男主和女主的关系,显然是必须超越一切身份的。 身份可以割裂他们,也可以被轻易跨越。「爱最大」的叙事当然不是敷衍和幼稚,而是不确定性的洪流中最重要的一份安全感。身份、样貌、姓名,什么都可以变,唯独情感的标的是独一无二的,也因此构成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历史。在此处,历时性的同一性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了——下一刻的我还是不是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刻你我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属于他人。 电影不是论证,抛开一切「成年人的」精细计算和考量,打动人的反而是这种直截了当的不管不顾。当然是很经典的爱情,是抛开一切现实顾虑后的奔赴,诚如饶导所说,是个童话。 这两条线索某种意义上仍然没有给「他是谁」一个明确的答案,像是戏中戏中戏,「真实」的他仍然面目模糊。但仅仅是侧写也已经足够了,毕竟人生如戏嘛,何必太较真。如果硬要说两位主角在身份互换后经历了什么自我觉醒的过程,那大概还是要回到老生常谈的「人性光辉」上来。是善良和爱,仍然经典和浪漫,构成人的内核,也构成平等的内在可能性。 这部影片总的来说具有很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也实在没有必要深究「为什么上海女人会爱上这种男人」这样的问题,如果实在要问呢,我的答案是:因为他是刘德华。 最后,我不太懂演技的问题。对演员,有人带着喜欢的滤镜看,有人带着讨厌的滤镜看,我是前者,因此大约一开始就被开除了评价资格。但还是想说,我很喜欢这部片子里所有演员的呈现,很舒适和动人。 最后的最后,希望《人潮汹涌》获得与其质量相匹配的关注。

     6 ) 《人潮汹涌》——国内翻拍较成功案例

    源流考:2012日本《盗钥匙的方法》→2016韩国《幸运钥匙》→2021中国大陆《人潮汹涌》

    #桃花岛观影团#

    像这样同一个剧本中日韩三个国家翻拍最近还挺多的,比如日本的《永无游戏结束时》,韩国《率性而活》与中国的《大赢家》,以及三个国家都拍过的《嫌疑人X的献身》,但是结果都是我们的翻拍总是差了点,《人潮汹涌》在这些翻拍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类型:总体来说是一部荒诞喜剧,同时也是一部有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也有些地方有感动的成分。

    插曲是亮点,两次用了星爷《喜剧之王》的经典桥段的插曲《Here We Are Again》,算是饶导对星爷的致敬,乐起时,脑子里就是“我养你啊“,还用了闻香识女人里面的插曲《Por Una Cabeza》,这个插曲之前法国的《好梦一日游也用过》,这段时间循环过几十次的音乐,还有一个插曲也是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不知道叫啥。

    《人潮汹涌》成功本土化了,将许多中国本土的笑点融入了进去,荒诞喜剧名副其实,成功了演绎了一场“皂滑弄人“引起的闹剧。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黑色幽默是在讽刺什么呢?一个是事业不成功、欠债、邋遢、碌碌无为的陈小萌,一个是高智商杀手、住高级公寓开豪车穿名衣的周全。当两个人交换身份过后,小萌沉迷于眼下的财,整天享乐,而周全把原本脏兮兮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拿着一个小本子,记下很多事,一个非常努力的人的典范,这下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的人生截然不同了吧。虽然有了钱,但自己的性格却没变,自己完成不了杀手的任务,而周全因为自己的善良跟李想很快走在一起。还有就是晖姐也印象深刻,曾经被母亲抛弃,被爱人和姐妹出卖,这种痛苦才让她最终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

    但还是那个老问题,改编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点,把杀手改成假杀赚双份钱,把最后捅人的刀改成道具刀,不改确实好点,但改了也无伤大雅,但是片名我还是觉得有点没抓住主题。

    本片看点:1.豆瓣8.1分佳作《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最新作品,刘德华监制并主演,肖央、万茜实力加盟,演绎顶级杀手与落寞群演的“错位人生”

    2.改编自日本8.5分神作《盗钥匙的方法》,聚焦小人物的真实人生,一部发生在城市的暖心“童话“。

     7 ) 换个活法,对一个人,对这部电影,影响有多大?

    有用吗?

    简单说下这个片子吧,《人潮汹涌》。

    2021年春节档第一个掉队的电影,大年初一就被甩开了,虽然假期结束前后排片有所回暖,口碑一直也不错,但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就是一部春节档被遗忘的作品。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当自来水卖力吆喝,只是挖掘一下电影的潜力:

    这部以戏剧结构见长的作品,究竟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有什么剧作上的特殊之处,而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有刘德华有肖央,在春节档究竟输在哪里。

    电影改编自2012年的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后来韩国也翻拍了一版叫做《幸运钥匙》),有着原版优秀的故事和剧本结构为基础,《人潮汹涌》的故事再怎么搞,也不会太差。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导演饶晓志的说法,这个故事的灵感,早在2007年就有了,是两位长得差不多但身份悬殊的人,因为一场车祸换了身份。由于早期创意与后来者撞车,所以还是买下了版权。

    不过看过原版的朋友都了解,《盗钥匙的方法》在“交换人生”的基础上,最终诉求是讲述中年危机、社会压力的主题,而《人潮汹涌》最大特色,就是可以把原版这个颇为戏剧化故事,其中蕴含的主题,解读出本土语境。

    我们可以从中读取一些相关信息,就是“环境的更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多大”。

    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早已家喻户晓。同时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就是环境对人,至少是成长中的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毕竟耳濡目染嘛!

    但假如这个人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三观,那么此时的环境的更迭,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比如说有的穷鬼突然天降横财,那么这个人是拿着这笔钱坐吃山空还是会以财生财?又比如某位成功的大老板,突然被人卷钱跑了或者家里着火财物被烧光,那么他以后是一蹶不振,还是能够重振旗鼓?

    《人潮汹涌》给出的答案非常明显,也非常理想化:生活环境的更迭,对一个成年人影响不大,因为他早已建立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一直遵循着自己的生活习性。

    ★比如,刘德华饰演的周全,起初是一个外表光鲜、在上海这种地方有两套豪宅的“有钱人”,当他站在垃圾堆一样的房间里,发现自己“没有固定工作、群演也演不好,长一张老脸,名字叫小萌”,所以“想死也是应该的”。

    但是,这个周全人如其名,为人自律,做事有条不紊滴水不漏,从做笔记了解“自己”,到将垃圾堆一般的房子收拾得干净利落,还努力钻研表演、哪怕出演龙套也是一丝不苟,大晚上扮小丑做兼职,因为他还遵循着以往的生活方式,把一个废柴的生活,逐渐梳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大有人生逆袭之势。

    ★比如,肖央饰演的陈小萌,就是一个废物,干啥啥不行,而且生活的脏乱差。但中年废柴摇身一变成神秘富豪,生活富足且有了钱,但生活习惯无法更迭,偌大整洁的房子不一会就变得又乱又脏。

    但是,缺点无数的陈小萌,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善良,纵然突然有了那些钱,但他并没有花天酒地,有个细节表示乱七八糟的豪宅里全是方便面桶,还遵循了以前的生活习惯,那些钱第一时间想到竟然是还账,然后还用来营救自己的“目标”,把钱都给了对方。可见,这个人虽然作风马虎,但天性善良。

    PS,这时有人要说了,既然陈小萌诚实善良,为什么还要偷人家东西?

    因他活不下去了,比如说一个本性贪婪的人,哪怕丰衣足食也会贪其他的奢侈品,不会因为拥有很多就变得大方多少;但出身非常底层的人,就算他本性善良,有时候被迫一定会表现出某种贪婪,因为不跟人抢吃的也许活都活不下去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电影的设定基础,让两人互换人生的契机。

    这就是《人潮汹涌》想要阐述的观点:“环境的更迭,努力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烂环境,他的生活都会变好;而善良的人哪怕给他纸醉金迷,也不会丢掉天性”。

    不过这只是电影的第一层主题,第二层主题,就是建立在失忆的基础上:环境更迭,改变不了人的习惯和天性,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周全这个人,虽然有着优秀的人生信条,但这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诚实,他是个骗子,而且两头都拿好处,没有契约精神。而对比于陈小萌,这个人缺点一堆,但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且有契约精神。二者互补,才算完整。

    两位的共同点,就是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闭环里,各自孤独,形单影只。

    ★一场失忆,造就的互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周全这个人,因为忘记过去,开始变得诚实,甚至遇到了一位姑娘,尝试着与对方谈恋爱,他的人生不再孤独。

    而陈小萌,连群演也演不好的一个人,过上他人生活之后,演技开始越来越好,直到最后“演出”了一场张力十足的表演,差一点就瞒天过海。但他也因此交到了朋友,他也不再孤独

    这就是电影宣传语里那句“换个活法”,但这个概念其实是错的。因为两位角色并没有这样,环境更迭,他们并没有“换个活法”,而是沿着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下去,但环境更迭,改变的是他们的命运。

    所以,假如电影的SLOGAN变成“逆转命运”,会更加贴切,什么换种活法,谁愿意换啊。

    而关于《人潮汹涌》情节设计上,也是有所亮点,这是原版不具备的。

    我们继续说回到陈小萌最后一场戏被识破的设定,其实不是他演得不好,而是剧情刻意追求这样的颠覆性设定,这叫“脱力式”幽默。

    什么叫做“脱力幽默”?其实就是反常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部电影里渲染一个考生备战高考,日以继夜地奋战,配上激昂的音乐,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就是各种抬高情绪,结果考试当天,丫睡过了头了。。。这种带有恶搞和颠覆性质的情节,就是“脱力”,在《人潮汹涌》里比比皆是。

    比如周全来到陌生的环境中,想要找到密码解锁手机,发现海报上的一串字符,这在大多数电影中都是提示密码的关键,可结果并没有如愿,因为这串数字并不是密码,而是陈小萌欠的钱数。

    还有促成结尾一刻的绑架案,到最后我们才明白,面目可憎的大叔,竟然是为了救孩子逃离“杀手”的魔掌,原来大家在生活里都是扮演着别人。

    最大的颠覆,是结尾,人生中处处被骗的晖姐,最后竟然在废弃的剧场里,识破了舞台上三位主角天衣无缝地“表演”,一场事先张扬的“魔幻时刻”表演,从滤镜到配乐,把观众情绪调到最高,结果到了最后,竟然没有成功。

    饶晓志多次使用了诸如此类的颠覆设置,说白了,这些完全不按照套路来,就是要突出剧情跟我们想的完全不同,是导演对剧作既定结构和观众惯性思维的打破,这是值得肯定的。

    而那段“26年后的《天若有情》”,更是“迷影级别”的嗨点。

    但说了这么多,口碑还不错的,《人潮汹涌》在春节档还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上。

    《人潮汹涌》的剧作,可称精彩,叙事完整清晰,逻辑自洽,故事结构精妙,值得反复回味的细节描写,每一处情节都能强烈的感受到编剧和导演在故事打磨方面的独到之处,但电影太工整了。

    本片就像一个按照图纸安装的精密仪器,结构巧妙,逻辑清晰,每个环节都打磨得有棱有角,严丝合缝。确实是电影层面的“高级”。

    但是,电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精密仪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庆档那部《我和我的家乡》,几个故事里,单纯地从电影技法和剧作上考虑,最好的就是宁浩那部《北京好人》,非常巧妙的“错位式”喜剧,但几部短片下来,观众印象最深的,要么是让人动容的《最后一课》,要么是让人笑掉大牙的《神笔马亮》。所以,剧本结构优秀,善于情绪管理的《北京好人》,在上述两部作品面前,其实是吃亏的。

    可见,这种精确的计算,棱角分明的工整作品《人潮汹涌》,与《你好,李焕英》这种纵使不完美,但有旺盛的情感和饱满的情绪绽放的作品,是完全是相反的。

    尤其在春节档,看电影的可不止有影迷,在这么大的观影基数面前,《人潮汹涌》这样工整的作品,纵然可以获得小众影迷的力挺,但能打动大多数观众的,永远是那种真挚动人,能让观众情绪得到释放的作品。

    真该换个活法的,是《人潮汹涌》!换个档期的话,以电影的水准以及这个阵容,没准会更好。

    PS,改编限定

    据我所了解的一些信息,购买日本作品的版权进行本土化改编,日方对版权的限定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死板。通俗意义上来说,很多情况下,原版的一些基础设定,改编版是不能改的。

    简单的例子,就是《人潮汹涌》,刘德华那个角色设定是“杀手”,但这个发生在本土的故事,这种职业显然就不够让人信服,中国版完全可以改掉,换一种职业,其实对主题是影响不大的。但是没辙,这一条是被限定死的,也不知道是写进了合同里还是怎么着,反正角色职业是“杀手”的设定,就是不能动。

    另一条更著名的例子就是《深夜食堂》,当年剧版被喷成翔,说改编后,老板这么不接地气的设定,还不如中式大排档,苍蝇馆子。可惜的是,主角是日式居酒屋的老板的设定,改编版是被禁止改动的,就这么任性,要不就别买版权,买了版权就得照着原版走。

    我想这些片方和编导们,也都不傻,肯定知道某些设定不符合本土语境,但没办法,能改早就改了。要是不买版权的话,依样画葫芦,被喷抄袭、山寨那就怪不得别人喽。

    相比之下,韩国电影在这方面限制倒是不多,所以这几年改编韩国电影的华语片不少,但改编日本作品的则不多。但还是那句话,想要不受制于人,就得原创,比什么都强。

     8 ) 身份交换,就能改变人生吗?

    失业、欠债、被抛弃,碌碌无为的人生,竟连想自杀都死不成,自己的人生是一坨屎,假如有机会偷换到别人的胜利人生跑道,就可以变得一切顺利了吗?

    高智商的连环杀手,住高级公寓开名车穿华衣,忽然有一天沦落成为一个失忆的群众演员,变得穷困潦倒,一文不值,连房租都交不起,手机也买不起,甚至圣诞夜还要去给别人扮演小丑,被按在社会底层狠狠摩擦的失忆中年人,是否还有机会重新回到人生胜利组的跑道?

    性格与命运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了性格?

    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思考的问题。

    命运的阴差阳错,因为澡堂里一块肥皂而摔跤引起的失忆事件,终究“皂”化弄人,失败人生组的陈小萌与精英职业杀手的周全,从而交换了彼此的人生,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秉承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理念,在完全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生活。

    神奇的命运交织,晖姐的买凶杀人事件让两个原本在汹涌人潮中孤军奋战的人得以相交相识,本是毫无关系的两个陌生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一起在充满谎言的泥泞人生道路上拼死一搏,他们能笑到最后吗?电影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故事,电影中的人有哭有笑,流血流泪,电影之外的人看完电影后却思考了更多。

    永远的人生失败组,陈小萌

    邋遢、不修边幅,房间肮脏得像个猪窝,家里处处都是垃圾,生活乱糟糟得像一团麻,被前女友抛弃,事业毫无起色,里里外外欠了一屁股债,活到三十二岁,终于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生失败组,成为了连吃饭钱都没有的失意中年男子,就连想上吊自杀,都因为上吊的绳子都不够坚固,而难以得逞,一个连死的本事都没有的男人,人生还能有什么希望,还能出现转机吗?

    命运开了个玩笑,终于有机会可以交换人生。

    因为“皂”化弄人,澡堂里的一次摔跤,一辈子从来没赢过的陈小萌终于偷换了赛道,偷窃到了人生胜利组的周全的人生,过上了华服靓车的美好生活,钞票多到用不完,他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换了赛道,真的就可以赢下去了吗?

    环境会改变,人的性格却无法改变。就算冒着坠入黑暗的风险切换到人生胜利组,开名车穿华衣,变成了有钱人,陈小萌性格深处的懦弱、懒散和毫无计划的无所事事,总能把他再次拉回到暗淡无光的人生失败组,他不是运气差,他只是真的不行。面对生活的重压,他永远都无力还手。

    原本亮丽整洁的房子很快就堆满了各种垃圾,更惨的是他没办法开源,也不会节流,陈小萌不会挣钱只会花钱,从一个穷人切换到了富人身份,花起钱来还特别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钱很快就被毫无计划地花光殆尽。就连周全一直神神秘秘、不见其人不闻其声、身手干脆利落的匿名职业杀手身份也因为他的愚蠢被曝光。因为贪婪,毫无警惕性的他很快露出马脚,并被客户抓到把柄。不但如此,他的脑子像被门挤压过一样,竟然忽发奇想地要去追求自己的杀人目标,最后不但没有完成杀人任务,还反过来被凶残的客户追杀。偷来东西始终不属于自己,刚刚过上逍遥的神仙生活没几天,陈小萌竟然很快又被神奇的命运拉回到了人生失败组。

    眼看着完美人生再次走入绝境,忍无可忍的他,能否最后奋起一搏,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职业杀手和演技咖,周全的完美生活

    “三十多了,没有工作,交不起房租,连群演都演不好,长一张老脸,名字叫小萌,想死也是应该的。”华哥板着个脸,在火车通过时隆隆响、光线阴暗的房间里说出这句话时,让人忍不住想笑。

    拥有刘德华这样的脸怎么可能是人生失败组?

    命运捉弄,“皂”化弄人,精英职业杀手周全因为失忆沦落成为房租都交不起的群众演员,睡在像垃圾场一样肮脏的房间里,被迫变成了人生处处不得志的“陈小萌”。可是周全性格深处的勤奋努力、随时迸发的强迫症洁癖,让他迅速对眼前的生活进行分析整理,很快把垃圾场房间变成了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房间,不但有干净的床铺可睡,还有铺上整洁桌布的小桌子,立刻把房间从肮脏可怕的垃圾场变成了文艺温馨的家居风。他拥有高超的厨艺,随时可以变出来可口美味的食物,闲暇时分还可以和漂亮的女性朋友在家里阳台上暧昧地小酒怡情,恐怕这是失败的陈小萌从来没想过会出现的场面。

    不但如此,善于整理的他还用小本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整理归纳,整理身边的人际关系,整理自己的性格优缺点,分析自己的才能和优势。而且他还干一行爱一行,就算只是个跑龙套的无名群主演员,也要努力地工作,努力看表演书籍进行学习,增长内涵,储蓄知识营养,努力专研,提高演技,把自己变成了人群中发亮的那个人,变成一个让导演会夸赞的演员,即使他依然只是个群众演员,但已经也是一个看起来可能会有前途的群众演员。

    “陈小萌”原本灰暗得只想去死的失败人生,经过周全的努力,似乎变得看起来好像有了某种前途,有了某种让人看得见的希望。

    电影里最大的包袱在于,周全人生的演技高光时刻并不是身为群众演员被导演表扬的那些出彩时刻,而是来自他一生都在扮演职业杀手的出色演技。他的谨小慎微、他的整理强迫症、他的精明算计,都与他一直从事职业杀手的这一职业以及他之前作为酒店行业万能管家的身份不无关系,但也正因为他的这些性格他才能够接手并完成这多项的杀人任务,赚到钱也保守了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这才是他最高明和最神奇的地方。

    周全这个人跟华哥简直是有某种同出一辙的神之相似,永远持之以恒的努力,永远不变的严于律己,永远奋进,永远拼搏,即使岁月不饶人,他也没绕过岁月,六十岁了比年轻人还要拼,今年上档《拆弹专家2》里出演断了腿的警察疯子,其努力的程度让当下很多小鲜肉都自愧不如。即使天生顶着一张英俊的脸孔,他没有打算靠美貌来混日子,一辈子拼命努力了好几十年,直到现在依然不肯放松,活该他拥有熠熠生辉的人生,让人心生羡慕和满怀钦佩。

    爱情与利益,该如何去选择?

    万茜饰演的李想,作为一个新兴的自媒体人,她干的是当下最时髦的职业,压力虽大但幸好挣得够多,她工作努力积极,做事雷厉风行,骂起同事来丝毫不留情面,梳着利索的短发,踩着高跟鞋,穿着利索的风衣,看起来像是个精明强悍、懂得算计的上海女人,可事实真的是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吗?

    不过是开车溅了别人一身水,道个歉,赔点钱也就算了,可是她竟然敢让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坐进自己的车里,还好心地送人回家,根本不怕惹上什么麻烦。她甚至莫名其妙地帮刚认识没几分钟的人担保,交房租,简直是同情心泛滥。最后对身份不明的人暗生情愫,并与之交往,作为在上海繁华都市生活的女性警惕性那么低,怎么都不能说李想这些所作所为算得上是精明吧?再看看她的前半生,活到了33岁,没结过婚,却已经未婚生子,独自一人抚养大一个11岁的儿子,怎么看她都像是被爱情烧昏了头的恋爱脑,跟精明没有半点关系。

    一开始跟失忆的周全接触,也是本着想利用的心理,想利用他失忆的事件来写一篇十万加的稿子,然而处心积虑、费劲巴拉地把稿子写完后,却在紧要关头不忍心给全网推送,到底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下不了狠心来利用自己喜欢的人。表面看起来精明,似乎每次都想选择利益和金钱,可是偏偏每次最后都选择了感情。

    可是就算这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做一个有感情的傻子也没什么不好,女性只要经济独立,爱怎么选就怎么选,谁也管不着,这就是职业女性的经济独立地位给女性生活带来的自由选择的底气。

    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在于不仅主角很出色,很多配角都很出彩,在剧院和餐厅里的那些群戏都动人,演员与演员之间互动引发的戏剧张力让人看到了故事的魅力。黄小蕾饰演的晖姐让人印象深刻,说着一口流利的川片子,吃最辣的火锅,做最狠的人。一个被爱情和友情双重背叛的女人,又丧失了孩子,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不掀起满城的腥风血雨,怎么才能够消除她心中的愤恨。

    最后,非常感谢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充满了粉红色泡泡的美好结局,我想现实生活一定要比电影结局要惨烈得多。周全曾经参与了这么多起买凶杀人案件,就算没有真的杀人,那些罪行也不可能不被追究,更何况涉及的金额如此巨大,再加上还有众多办假证等各种欺诈行为,周全会被宽大处理的可能性可能不太大,更何况他的违法所得是不是会被没收呢?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泛滥,很多人都失业,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比往日艰难,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更是艰难,所以看到电影中的人为了生存而努力挣扎,会更加有感触,与心有戚戚焉。

    永远给生活留一线希望,大概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之一。

     短评

    初一带老妈去电影院渐渐成了惯例,矬子里拔出这部看是冲着日版……女主说话做作到散场老妈第一句话就是问女演员为什么口齿这么不清楚……不过我想的是,不断cue自己作品的导演你这么爱致敬戏剧,但是看起来准备在电影界一条道走到黑了?

    8分钟前
    • Mumu
    • 还行

    以前华仔摩托车后面载的是白衣飘飘的吴倩莲,30年后只能带带傻乎乎的肖央。

    10分钟前
    • 都柏林人
    • 推荐

    有多难让人相信这故事,就是上海女人咋可能会看上这样的男人呢

    11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自律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13分钟前
    • 尹子
    • 推荐

    时光网的记者在采访导演时,提到《人潮汹涌》与《无名之辈》在标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我也没啥感觉,但观看过程中就有了这种共鸣。结合导演之前拍过的《你好,疯子》不难发现饶晓志导演其实非常关注都市边缘人的生活状况。所谓主角无非只是一个无名之辈,混迹在汹涌的人潮里。导演的特点就将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压力一一呈现,并让这些边缘人相互碰撞,摩擦出惊艳的火花。前作《无名之辈》口碑虽好,但结尾观众并不喜欢——观众很难接受这种好人犯罪被捕的结局。很多导演都能意识到这点,却又无力改变,因为犯罪片的结尾必须真相大白,罪犯必须受到惩罚,否则不能过审。而饶导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更改人设,让本片中的杀手只是一个假杀的演员,主角们的结局也是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结局。这个创意想的很好,解决了犯罪片结局常见的桎梏。

    17分钟前
    • 温岭阿浪
    • 力荐

    低于预期,有点失望。人物立不住,又假又尬。仅从喜剧表演的角度,肖阳过于油滑,万茜又太生硬,远不如隔壁的几个小品演员。

    22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挺好玩的,感觉比唐探和李焕英有意思

    25分钟前
    • lovewei
    • 力荐

    三星半吧,刘德华是真帅,肖央是真油腻,万茜是真一般,黄小蕾是真遗珠

    29分钟前
    • 鸵鸟小爷
    • 还行

    一流的表演(除了万茜),二流的笑点,三流的剧本。同样是拍荒诞喜剧,饶晓志和宁浩最大的区别就是悬浮(即自以为是的接地气),其对喜剧的理解大概就是硬挠胳肢窝让人尬笑的东西,一如既往地要演员救场,至于万皇的表演,只能说您之前不火真的没毛病。

    3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一群南腔北调的演员在丑陋的打光调色置景中互不打扰地扮演着完全不在同一次元的生旦净丑。导演对爱情的想象贫瘠到荒谬,女主的功能只剩时刻保持端庄的仪态和优雅的微笑,以及在必要时刻没来由地送温暖或扮柔弱。看来,公益广告是我国这帮中生代导演对现实主义电影唯一的想象,而且他们热衷于在一切题材中加入此种极尽虚假的现实关照,只为了拔高他们眼中的英雄男人。

    3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万茜真好看!其他就那样了。

    41分钟前
    • 椿的小鱼干
    • 还行

    “忘掉自己,就很容易扮演别人” 《天若有情》《旺角卡门》《喜剧之王》《无间道》《烈火战车》《五虎将之决裂》…竟然有这么多港片致敬彩蛋!“感谢你对中国电影作出的贡献” 导演还调侃了一把自己名字yao晓志和《无名之辈》。现在的电影连抖音神曲都用作配乐了,真有人读完了《演员的自我修养》吗?万茜的上海话飙的得劲,就只差跟刘德华来一段“六亲不认”步伐了~ 饶导说 “我最恨豆瓣没有半星,看着有些网友用文字敲出3.5星,结果评分3星,怎么就不四舍五入到4星呢?” 哈哈哈~ 3.5星

    4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中国拍电影的地方就剩上海重庆了吗😅

    48分钟前
    • 奈斯Biu
    • 还行

    此片应改名叫《被坑骗的晖姐的一生》。他妈的晖姐又招谁惹谁了呢🙂 三星半吧,三星全给华仔,还是很帅很蛊。半星给四川话,自带喜感没办法。

    52分钟前
    • 杉爷
    • 还行

    唯一的感受:自律的人啊 在逆境和顺境都是一样的。

    53分钟前
    • 佩奇她哥佩恩
    • 推荐

    晖姐真的太倒霉了

    57分钟前
    • 烟花易冷
    • 推荐

    如果没有万茜这条感情线至少可以再加一分

    1小时前
    • 高哥729
    • 还行

    短短一个月,华仔失忆两次。

    1小时前
    • 一文
    • 还行

    饶晓志真把刘德华给辜负了

    1小时前
    • 是!憨🎱🐢明白
    • 还行

    万茜和刘德华为何能如此没有cp感

    1小时前
    • 馆馆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