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周迅,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吴君如,蒋雯丽,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易烊千玺,陈旻,瑶淼,梁植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1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2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3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4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5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一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周迅经过二十年片场的打磨,凭借精妙的演技和踏实的敬业精神获得了极佳的观众口碑和业内人缘。而在越来越多的与年轻演员的合作中,她切身感受到新生代演员对于表演经验的渴求,以及表演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携手周迅,共同发起这一系列特别节目正值此契机。  2017年11月6日至11月17日每周一至周五晚十点,《今日影评·表演者言》将连续播出十期节目。黄渤、秦海璐、冯远征、奚美娟、吴君如、蒋雯丽、段奕宏、赵立新、王千源、王庆祥和易烊千玺十一位表演者将作为嘉宾先后登陆十期节目,与周迅对谈,分享表演心得,共同打造新时代“表演课”,树立新时代文艺标杆。

     长篇影评

     1 ) 自由与幸福

    昨晚偶然翻看《影评.表演者言》,听到于和伟老师,娓娓道来他在《军师联盟》饰演曹操一角时,有一场“元日大祭”大戏,在那场戏中,他饰演曹操时感受到了“自由”。他喝酒时将不小心洒在身上的酒液擦去,这一段表演没有提前刻意设计,也不仅仅是即兴发挥。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由。

    在那一刻或者一个瞬间,演员无论精神还是肢体动作,自然而然的跟随人物去体验。于和伟老师说,一个演员在他表演的生命历程中,其实不多见的会有几次这种自由的状态。自由就是:演员在现场要达到一种表演的所需要的角色状态,尽可能地消除理性对自身支配,从而达到角色的感性状态。

    因此,他感到幸福。

    看到此处,我想说,演员因为演绎达到一种自由的感性状态,因此而带来的这种幸福的感受,恰恰是来自于他大脑中由理智控制的那部分,对表演的真实感中残余的不真实。

    感性的自由和理智觉察到得幸福,不正是真实感中包含的不真实感么?

    这种“自由”,与“沉浸式”表演何其相似。

    在《演员自我修养》的专业理论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指出:表演的真实感本身也包含着不真实。

    这段话起初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为从此书的第二章开始,导演一直在强调演员需要走入人物内心,从“假如”开始,利用规定情境,体验人物潜意识的精神世界,这样演员才能让自己的表演令观众信服,从而得到共鸣。

    沉浸式的表演,犹如演员潜意识中的火花,灵光乍现,璀璨而夺目。

    那么,这种灵光乍现之下,用残存的理智、用意识的自我掌控,更是一位专业演员的能力。如何才能令自己在表演真实感的同时,用理智去保护自己的一部分意识?假如这位演员投入的情感太炙热,是否会有无法抽离之感。

    “永远不要在舞台上丧失自我。务必作为艺术家自身扮演角色。你永远无法与自身分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

    他告诫演员,破坏这个准则,等于杀死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因为它剥夺了跳动、鲜活的人类灵魂,而灵魂是角色具有活力的真正来源。

    从长期来看,演绎一个人物,从情感体验走入他的精神世界开始,演员就开始进入了感性的过程,戏杀青了之后,迅速出戏,脱离这个人物,又是一种理性的控制能力。

    理智的保留,是真实感中的不真实,是一门学问。

     2 ) E2笔记: Jerzy Grotowski——冯远征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Jerzy Grotowski,波兰导演,戏剧家。曾在克拉科夫戏剧学院学习 ,毕业后赴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回波兰后曾在克拉科夫老剧院和波兹南波兰剧院担任导演。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tanislavsky) 、布莱希特 (Brecht) 、 阿尔托(Artaud) 同为影响当代剧场最为深远的导演和理论家 。

    Grotowski 认为大量运用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演出形态实际上扼杀了剧场最重要的元素:人与人的直接面对。相对于他所称之于「满盈的剧场」(Rich Theatre) , Grotowski 提出 " 贫穷剧场 " 的原则,舍弃遮盖演员躯体的装饰,试图透过身体技艺的训练来展现人的本来面目。在他的剧场训练中,运用了各个古老传统文化戏剧的演出技巧,但并非仅止于学习陈套的模式,而是希望藉由演练先人累积传承的世代记忆,用身体知觉来重现表演时的状态。这是一种还原互为主体的过程,透过身体经验,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Grotowski 称这样的方法为「负面之道」(via negativa),运用削减的方法,剥除行为中虚假的花样和伪装,来实现真正的行动,探讨主体性的本质。

    所以 Grotowski 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声音的灵活运用,身体塑形、节奏韵律、空间感等种种能力都是演员的必要条件。他理想中的演员是一个" 行者 "(doer) ,能够展现出真实的行动,触发观众最深层的情感而在当下达到一种神圣的同在感。 Grotowski称之为 「神圣演员」(Holy Actor) 。因为 Grotowski 的启发,许多表演艺术家重新思考身体的可能性,让身体不只是个工具,而成为实践存在的重要凭藉。 Grotowski 为当代剧场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存疑:格洛托夫斯基32个动作是哪些动作呢?我暂时没有找到资料。

     3 ) 今天我们只谈表演

    国内,终于出了一档演员对谈表演的访谈类节目,而不是请一堆所谓“演员”去参加“跑吧”的竞技类综艺,或是“合家欢”一般、谈七零八碎的“春晚”一般的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和周迅与11位表演者,对谈对于表演的感悟和准备,没有绯闻,没有辩解,只有他们对于表演的热爱、执着和尊重。

    真心希望这样的演员对谈类节目,能够在国内越来越多。但这个节目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就是时长太短了,很多问题也因为时长和剪辑,并没有深入地去探讨。还有就是大家拍戏都很多,闲暇时间也不多吧,所以周迅与表演者之间,对彼此的作品,也不是太了解,不够深入。

    也希望,国内在做类似节目的时候,能够给表演者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的案头工作做得更好,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

    第一期:求实篇,黄渤。

    1.黄渤管周迅叫“小周姐”!

    2.黄渤早年间学配音的。当年他们经常的学习要求是,要用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的时间,去单独练习笑或是哭。

    3.拍《斗牛》时,与牛培养表情。

    4.表演的时候,要注意机位。

    第二期:汲取篇,秦海璐。

    1.拍《红高粱》的时候,周迅被秦海璐现场背台词惊吓到了。

    2.秦海璐敢现场背台词,是因为她在拍戏之前,无论主角与配角,她都把整本台词梳理一遍了,然后还会用环境和事件,将台词内容,串联在一起。

    3.秦海璐贴钱《钢的琴》。

    4.所有表演最后都要回归理性的。

    第三期:筋骨篇,冯远征。

    1.冯远征评价周迅是表演者中的一个“精灵”,灵动,用心去表演。

    2.冯远征建议周迅,如果有时间,去进行话剧表演方面的训练,对于声音的运用,会有提高,会能更好地进行细节处理。

    3.拍《美丽上海》的时候,主动要求学上海普通话,居然骗过评委,评委们大呼“上海有这样的演员,我们怎么不知道”,但被告知是“北京人”时,评委们表示不可能,不相信。(冯远征大大居然和王祖贤都合作过)

    4.拍《非诚勿扰1》的时候,设计钻石耳钉,临时现场“加戏”,吓到葛优大爷后来回忆,当时都起鸡皮疙瘩了。

    第四期:温度篇,奚美娟。

    1.奚美娟与周迅在1997年就合作了《红处方》。

    2.有一场戏,周迅突然蹿上来,奚美娟还担心挡了镜头,让之前的戏白拍了,没想到周迅凭借着本能和感觉,居然没挡住镜头。

    3.准备《山楂树之恋》时,去江西参观老式信封制作方法。后来拍戏的时候,真得裁纸的时候,让纸飞舞了起来。

    4.题外话——奚美娟是一位给人感觉很知性,同时很理性,甚至有距离感的人,但是她的表演啊!却非常打动人,有穿透力,其实挺奇妙的。

    第五期:充实篇,蒋雯丽。

    1.为了《暖春》里的王丽娟,坚持增重30斤!那可是30斤啊!太令人佩服了。

    2.考艺校时,用了德洛克洛瓦的《墓地上的孤女》和葛丽泰嘉宝的《瑞典女王》乘船离开,两个素材,做好的艺考表演。

    第六期:融合篇,吴君如。

    1.吴君如谈了和大鹏他们合作的感受,很有节奏感,很迅速,很适应这种快节奏、有速度的拍片进度。

    2.陈可辛和吴君如说,本来想让周迅在《如果爱》里,演个坏女人的。

    3.演员自身的气质还是会影响到角色最终的效果的。

    第七期:根脉篇,段奕宏。

    1.考了3次中戏。长途跋涉,先坐20多小时去乌鲁木齐,然后四天三夜硬座去北京,一点都不觉得苦和累。

    2.第一次考中戏后,在天安门广场坐了一晚,等升旗的时候,突然觉得不能再蹉跎了,回到伊犁后,学习更有劲头了。

    3.周迅演《橘子红了》,为了体验角色,拍戏的时候,真得穿了“三寸金莲”,很小的鞋子。

    4.题外话:段奕宏真“为戏为奴”!他拍《食人狂魔》时,他去博物馆看细伟干尸的时候,居然默默向细伟许愿,求你赐予我力量,让世人了解不一样、真实的你。简直是与恶魔订立契约。后来段奕宏回忆道,那段拍戏的时光,晚上都是噩梦连连的。

    第八期:弥新篇,赵立新。

    1.他居然去过俄罗斯、瑞典学习、工作过。去瑞典是被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吸引到的。

    2.题外话:既然去过饿了俄罗斯、瑞典,他的语言技能也就满点了!精通中文、英语、俄语和瑞典语。佩服啊!难怪他有点不太像中国人,可能在国外待得就一些吧。

    3.曾经歧视电影演员。直到他们的师姐,演了《红高粱》一炮而红之后。他们才开始正视电影演员。

    第九期:磨砺篇,王千源。

    1.王千源被骗演《钢的琴》。当时没钱到,每天导演只能拍一场戏。

    2.《解救吾先生》,如何准备准备最后一场戏的。

    第十期:传承篇,王庆祥、易烊千玺。

    1.回忆宫先生和叶问在金楼的那场戏,氛围、音乐,都很难得。

    2.愿意和年轻演员合作,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3.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子,年轻人不要着急,慢慢来。

    总的感觉:像周迅这种感性演戏的,太耗费心力了!没有点意志力和咖位的,根本没法应付。

    科班出身的还是将表演看得更理性、客观。有自己的一套章法可循。

     4 ) 北京的河结冰了

    章子怡和秦海璐是同班同学,章子怡基本上接受了错误的启蒙,然而,秦海璐明显完全地系统地学习了并且应用自如了中戏所教授的方法派表演的理论体系。

    听说她在跨界编剧后又转攻导演了,很好啊,演员本来就非常被动,年纪大了就只能一步步出演妈妈和婆婆了,还不如自己写自己拍呢,她这样理性的脑袋也一定能够驾驭得了。

    不过,目前的两位嘉宾跟周迅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哎。黄渤也靠拢于技术流,然而,周迅却还只坚持出发于生活和内心,她始终自我代入角色进行感受和理解。

    想起来《如果爱》拍摄结束一年多了,她有一天发短信给陈可辛导演,北京的河结冰了。《风声》的行刑戏,导演喊卡了,她却还蜷缩在地上,她哭着说,很痛,顾晓梦很痛。

    作为“耗神”的体验派,她还是非科班的出身,这么多年却交出了这么多的优秀的表演,这实在可以看得出来,她的天赋多么高。我越来越期待,她所说的《如懿传》的暖洋洋的结局。

     5 ) 被人拒过剧,抢过戏的杨紫、陈冲、周迅,最终都成为了演员

    自《庆余年》热播后,本来剧荒了,但突然发现任嘉伦主演的《锦衣卫之下》也异常的火爆。

    很多剧评人说《锦衣卫之下》粗制滥造,但即使如此,这部剧却屡次因为任嘉伦的演技上了热搜。

    更因为任嘉伦和谭韵松的演技,扛起了这部剧的收视率及话题热度。

    都说影视业进入了寒冬,但是关于表演竞技类的综艺节目,却异常的火爆。

    《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演员的诞生》等节目,却屡上热搜。

    说什么影视寒冬,其实不然,是因为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对电视剧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之前制作精品的《长安十二小时》《亲爱的热爱的》《陈情令》让有具有演技的易烊千玺、李现、杨紫等人大红大紫。

    而他们的爆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想当一个演员,而非流量明星。

    何为演员?

    其实,这个答案既是显而易见,又难以回答。

    就看你能为了“演员”二字,做到哪种程度。

    《表演者言》这本书,和陈冲、舒淇、黄渤、秦海璐、陈建斌、王宝强等20多个老戏骨进行了何为演员的探讨。

    本书是由央视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栏目组担任主编,周迅为发起人,一起和20多位优秀的老戏骨,对于怎么演戏,怎样才是一个好演员进行了访谈似的对话。

    01台词,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

    在《演员请就位》中,李诚儒因为批评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而上了热搜。

    不仅如此,李诚儒还在节目里批评很多演员说如果没有字幕,自己连他们的台词都听不清楚。讲清楚台词、背好台词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养,如果让人听不清楚台词,又谈何说自己是演员呢?

    在本书中,赵立新说:“我还在上学那会,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前辈给我们很大的,他们说谁带麦克风表演谁丢人。早期的舞台,老艺人为了让台下的观众听清楚台词,都是靠喊的。”

    他认为:一个演员,不仅仅要讲清楚台词,背好台词也是演员的职责所在,如果还需要提词器,演员就别在江湖上 了。

    因为他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

    当时,赵立新有一个话剧《大先生》,很多人都发可剧照,并且说看完赵立新的表演感觉全身速卖了,不仅如此整部戏有三万七千多字台词,他一个字不漏的全部背下来了。

    演员是什么?演员既是艺术家,也是表演者,更是一份工作。

    02没被拒绝过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陈冲说:“马路是热闹的,但并不是被人爱的……回过头来想想,人生当中如果没有遭遇过拒绝的话,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呢?”

    陈冲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杨紫。

    演《家有儿女》时,宋丹丹对杨紫说:“闺女,你这长相以后当不了演员,因为你不够漂亮。”

    不仅如此,在拍《家有儿女》第三部时,剧组已经为杨紫安排好了住处,但是在当天夜里,剧组临时决定将杨紫替换掉,改为投资方的女儿宁丹琳来饰演。

    还被baby抢过戏。

    或许是没伞的孩子,跑的更快。

    从那时起,杨紫就知道,只有拥有流量才有话语权。而她的流量,完全是靠自己的演技和作品撑起来的。

    就像陈冲说的,被拒绝过的演员,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因为演员需要磨练,人生需要历练,才能把表演投射到每个角色中。

    陈冲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她也曾被拒绝过。

    有一次,她为一个角色试镜了无数遍,但最终还是被拒绝了。出于愧疚,那位副制片人给陈冲送了一束花,表示歉意,“对不起,这次实在不能跟你合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陈冲失去了一个试镜无数次,依然没有被选中的角色,但却换来了这个副制片人变成副导演时,给陈冲介绍了《末代皇帝》中婉容的角色。

    陈冲也因为这个角色,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大奖。

    你的付出、经历无疑都会化作成就自己人生路上的养分。

    其实,公认演技最有灵性的周迅,也曾被陈凯歌导演拒绝过。

    1996年,陈凯歌想要拍《风月》,原本定的男女主角是张国荣和周迅。

    当时,周迅都已经在剧组呆了很长时间了。

    可是陈凯歌经过再三思考,觉得周迅还是不行。于是,就把周迅换成了巩俐。

    一开始周迅非常的难过,可是就像她自己说的:“有时候,挫折或者拒绝反而会成为一种激励。”

    自从失去那个角色后,周迅就开始发愤图强,锻炼自己的演技,向优秀的演员学习。

    一时的得失、挫折、失败,并不代表我们就失去了什么。因为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03演员要有取舍,拍戏就像出家

    陈道明是大家公认的演技派,他在拍《围城》时,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方鸿渐这个人,在家里穿着戏服,在拍摄现场,更是戏服不离身。

    在拍《楚汉传奇》时,他为了保持角色干,曾有6个月不脱戏服。就算离开剧组,他都是穿着刘邦那破破烂烂的衣服走在大街上,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他说:“衣服是有神韵的,他必须把戏服变成自己的衣服。

    这样才能演活一个角色。

    作为一个表演者,不仅要演活一个角色,还会因为拍戏等原因,无法长时间在家,无法和家人吃年夜饭。

    可是,想成为一名好的演员就必须有所取舍,舍弃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周迅说:很多演员,只要拍戏,不管离家近还是远,都住在剧组里。因为如果回到家里住,感觉又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戏里的情绪就散了。

    拍戏时,剧组就是我家,我就是剧中人。

    不仅周迅如此,陈建斌也是。

    陈建斌每次出去拍戏,就觉得自己像是出家了一般。他认为,在演戏时,必须把生活里的一些东西放下,放下家人,放下牵绊。等到了现场之后,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几样东西,突然间就会发现自己成为了那个角色。

    演员是什么?

    演员不是明星,周迅说:如果演员为了“红”而红,那会很痛苦,若你非要为了这一目的而工作,就看到时候自己能不能承担这一后果了。

     6 ) 自我记录

    哇哦,干货满满非常有深度,还让我见识了不同演员的本色与演出的心路历程~真的好喜欢周公子的声音。 第一集主持人太呆板了,还好黄渤一直控场。 第二集非常喜欢秦海璐的理性,把每个剧本每一片段不管是否是自己的戏都去吃透。和周公子是完全截然相反的,周公子是用情绪去碰撞这个时间的。 第三集的冯远征,用心去做事业,是事业不仅仅是职业,大师的高度和人文的关怀啊。 第四集奚美娟的慈禧太后,一开口让我泪目,那就是真的情感啊,作为一个女人的坚强和温柔,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是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什么教科书上的名字。还有红处方哈哈哈和周公子合作的戏,好想找到高清资源重温啊。 第五集,蒋雯丽将自己的价值观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经历过的事全部融入进了她的角色当中,求实求真靠的是那颗心。我觉得她是理论派的感性演员。 第六集段奕宏的分享很多很多,比如不安全感紧迫感,真实以及责任等等,能感受到内心非常丰富,意识流的分享十分有趣。

     7 ) 为什么现在电影里20岁左右的角色还是让那些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演员在演?

    到场分享的演员都很实在,没有那么多节目花哨卖弄的东西,包括易烊千玺的态度才是真的谦虚的态度。当一个人名气已经比才华更出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居然应试北影表演还得了第一名,那我觉得你那一届是出不了什么人才了。最怕的就是童星考试,也许演员的人生该有的更多的应该是经历、成长、磨练这些东西积累得不够丰富,反而积累的是电视剧的表演经验,这东西很可怕的。作为一个表演的研究生来说,这些小孩子们更应该了解表演的理论,知道自己的表演都需要些什么来支撑,不然等不了多久,这些北影出来的没有太多人生经验的“小鲜肉”一定会被半路出身的、有丰富人生阅历的、感性的、有灵性的演员给取代。为什么现在电影里20岁左右的角色还是让那些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演员在演?是导演不放心那些刚出道的小鲜肉呢,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幸福演不出一些深刻的角色呢?哎,也是比较资深的导演拍的东西都是反映他们那个年代的,所以也要请经历过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来演,自然没有这些小鲜肉什么事了,小鲜肉都去拍电视剧挣卖点了,哪儿还在乎什么艺术,也许连基本的艺术审美观念都没有形成。所以啊,现在的演员要能走出来还得看这个时代的导演能不能拍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好片子撑起我们同龄人的演员哪。演员,厚积而薄发,导演,还需努力形成自己的艺术审美和风格。加油,我们这代人是该传承下来了,不然以后等那些四五十岁的演员阿姨们老了还让他们演青春期我们这些年轻演员心里过意不去

     短评

    原来周迅从小是长在电影院的,童年经验积累影响,让她的感性更加卓越。其他嘉宾多是理性出发,探讨技术,她却聊起在非洲看动物,住树屋看下雨月亮,靠本能感觉支撑,生活经验蓄能,天才可遇不可得。

    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他们总是在告诉女演员,你最好的年纪是20-30岁,其实不是,岁月会增长你的皱纹,也会加深你的阅历。周迅说的好棒啊!谁能想到她是一个口吃呢?除了老天爷赏饭吃,还有她无尽的努力啊

    9分钟前
    • 旺仔小公举
    • 力荐

    说的都是常识,怎么进入角色,又怎么打破舒适区。请的都是学院派,但一点先锋派技巧都没提。说实话国内表演知识体系挺陈旧了,要进入更高阶状态凭这些根本不够。但即便这些浅显的大白话,很多线上演员都做不到。

    12分钟前
    • 小田切梨
    • 还行

    很有意义的节目。周迅能想到办这种节目,很有担当。谈话很有内容,对年轻演员和影视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很有启迪作用。

    15分钟前
    • 对琴弹牛
    • 力荐

    这才是表演课,真人秀那些哗众取宠的下课吧

    20分钟前
    • nanaxxm
    • 力荐

    节目立意很好,极具文本价值,当然也稍有遗憾,期待未来的更多发展。

    23分钟前
    • 木头仁
    • 力荐

    章子怡和秦海璐师出同门,她们俩同样脱口而出“信念感”。秦海璐这儿如此理所当然,可是,当章子怡在郑爽笑场的那个舞台上说出来的时候,却那么掷地无声,甚至过气,甚至可笑。

    26分钟前
    • 此间有城
    • 力荐

    非常棒,嘉宾及周公子可以说非常真挚了。

    28分钟前
    • 刀豆
    • 力荐

    缺点是太短。

    29分钟前
    • Yutian
    • 推荐

    访谈太央视化,时间太短,除了最后嘉宾tf成员无感其它全部是我喜欢欣赏的演员!普通观众看了也会对观影有所感悟!周迅不太善于表达但是有心,好像她和陈坤陈国富要办理一个学表演的“山下学堂”学院,感觉比隔壁的综艺《演员的诞生》有诚意干货多了!希望我们影视剧以后出现更多的是演员而不是明星。

    32分钟前
    • 力荐

    秦海璐拍戏前会认真研究全剧本,没有她的戏的场次也分析。这就是她和那些小花的差别。

    34分钟前
    • 段十土
    • 推荐

    除了时长不满意,节目目的已经超过节目本身了。现在红火的市场,各种优而演的偶像,他们需要门槛和思考

    36分钟前
    • 西风记
    • 力荐

    干货和八卦都较多。另一部综艺请继续您的表演~

    37分钟前
    • RYZ
    • 还行

    客观理性的综艺节目,也只有最大的爸爸CCTV敢做,能做。因为不怕广告商不给钱,不怕请不来腕。清汤寡水的阳春面,却是别家学不来的踏实饭。

    42分钟前
    • 慕思倩
    • 力荐

    周公子吹必看节目

    43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央视节目制作意识比较陈旧,但贵在嘉宾选择好,谈表演态度诚恳,收获颇多,希望早日推出足版!

    46分钟前
    • .
    • 力荐

    最喜欢蒋雯丽和段奕宏那两期 蒋雯丽真是魅力爆棚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49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力荐

    周迅是很有责任感的演员,不忍心时下的市场被流量打乱,辜负观众的期待。长者对表演的理论与观察成就他们每一个经典难忘的人物光影。与演员的诞生相同,四十岁的周迅始终保持内心纯粹非常不易,章子怡更有一种不断挑战的快感,与优秀的导演合作更多的章子怡对表演的体会已经到诗人的曲高和寡。

    54分钟前
    • 小孙字典没输字
    • 推荐

    现如今的“演员”行当乱象诸多,但幸好还存在一批认真琢磨戏的表演者,新人入行需要立规矩,演员的匠人精神更是值得传承。周迅肯“顶风作案”牵头做这件事,很了不起。但从内容上来说,已经完成分享的黄渤、秦海璐、冯远征的三人,都是随便拿出一作品就立得住演员,可以说是行业福音了。

    59分钟前
    • 金浩没话说
    • 力荐

    明星和演员是有区别的,来这个节目的嘉宾展现了他们的真诚,中国电影需要担当。

    1小时前
    • 82258966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