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幻乐之城

    幻乐之城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王菲,何炅,黄渤,易烊千玺,任素汐,雷佳,黄晓明,郑钧,大张伟,马思纯,贾乃亮,韩雪,张亚东,萧敬腾,周笔畅,尹正,王雷,容祖儿,宋茜,佟大为,窦靖童,俞灏明,娄艺潇,迪玛希·库达依别列根,袁姗姗,张智霖,陈翔,郑伊健,郭采洁,周一围,张天爱,岳云鹏,古巨基,杜淳,李沁 

    导演:安德胜,梁翘柏 

    猜你喜欢

     剧照

    幻乐之城 剧照 NO.1幻乐之城 剧照 NO.2幻乐之城 剧照 NO.3幻乐之城 剧照 NO.4幻乐之城 剧照 NO.5幻乐之城 剧照 NO.6幻乐之城 剧照 NO.16幻乐之城 剧照 NO.17幻乐之城 剧照 NO.18幻乐之城 剧照 NO.19幻乐之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幻乐之城》是湖南卫视和酷博特文化联合打造的全新原创综艺。  主持人是何炅,王菲为节目全季常驻嘉宾,节目制作团队由安德胜、梁翘柏主导,洪涛担任监制。  节目打造了沉浸式观演舞台,以戏剧、音乐表演作为主要形式,嘉宾提供灵感,专业人员集成创作。并且嘉宾将分别在观众现场舞台表演歌剧音乐剧进行投票比分。也会分别剪辑成不同的短片再进行比拼。  节目共12期,每 期5位嘉宾,有知名歌手或者演员等。

     长篇影评

     1 ) 莫名其妙,不知其意。

    看了黄晓明的表演后就不想看了,他讲述了表面看上去他很成功,每天都在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也即将要做一个好爸爸,可他的失败,懦弱,不自信又把他带到了另一个地方,让他意识到了这些共同组成了他,造就了他,最后扔掉了自己的假面。没错,方向是可以的,但是主题呢,你的哪些失败,哪些懦弱,哪些不自信?你又带上了哪些假面?至少从一个点切入无论讲的好不好也让人知道你在讲什么。假 大 空的演绎,不如只拍王菲唱歌。

     2 ) 窦靖童完成了节目开播以来最高级的表演,三星改四星

    看完窦靖童的表演后,我就来把三星改成了四星。

    表演很意识流,舞台效果也很好,现实与梦境交错,很奇幻,甚至可以说迷幻。

    王菲评价是最点题的一个作品。这点毫无疑问。

    弹幕好多刷没看懂,现场的祖儿和娄艺潇也强行总结了一下中心思想。

    还是阅读理解题目做多了。

    意识流不需要看懂,体会感受就够了,用眼睛和耳朵去欣赏美。

    中心思想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

    游戏一次次OVER后重启,是不是很带感?

    从洗衣机的滚桶爬到另一个世界是不是很带感?

    同一个人的二十多个不同状态站在同一个舞台当背景是不是也很带感?

    有这么带感的画面效果还需要总结中心思想?千万不要总结,一总结就俗了。

    最最重要的是,唱得很好听。非常好听。

    表演也很酷,相当酷。

    窦靖童天生自带舞台魅力。

    恩,王菲,我要当你女儿的粉丝。

     3 ) 好,但可以更好

    因为参加了本场录制,很特别的心境来补充第四期的剧评。

    7月24日,无锡,有生以来第一次听窦靖童唱歌,整个作品的创意高级感以及她开口唱的那一刻只能跪了,Live演唱像录音室出品,炸得体无完肤,不得不感慨她强大的基因和天赋,童童这组是唯一一个现场比电视强的作品,超级稳定强大的唱功,配上现场的交响乐队,试听一级享受,但电视上经过视频传输被降维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可能很难感受到在现场的那种震撼感,她的作品完全是碾压级别,掌声久不停歇。电视和现场的区别我现在可以总结一下:电视整体把水平拉平均了,唱功好的没法完全表现出来, 但差的通过修音弥补得起码气息稳定了。

    衍生一点别的东西:

    其实这本是第五期,提前播出我猜是节目收视率太差需要一个爆点,于是播出后特地去搜索了一下热搜上相关的,当天是:幻乐之城 侯明昊(小鲜肉的狂欢,据说是买的),第二天是:幻乐之城 娄艺潇(粉丝怒撕镜头太少),顺便看了一下热搜的排名榜单,全都是各种流量,各种撕逼,越看内心真的越觉得绝望,知乎上有知友评价: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这届观众不行。认同。

    我们已经越来越不想深刻,因为思考是痛苦的,现实是无奈的,轻松爽快大笑多好多容易,电视节目在收视率至上的指导思想下几乎被无脑、轻松、搞笑、撕逼剧情霸屏,种恶因得恶果,观众审美越来越简单粗暴,劣币驱逐良币,现在从业人员也在反思反省,好不容易推出一档原创有思想的节目,虽然它与完美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观众已然完全不买账,甚至直接吝于关注。以前我们还嘲笑文艺青年、小资青年、愤怒青年等等,忽然意识到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些名词了,已经是迷恋小鲜肉小流量的年代,谁之殇?


    有幸被选中参与了第五期的录制,只想说两点:

    1、全程一遍过,湖南卫视的节目制作流程把控能力无敌了,现场没有任何需要重来的地方,整个录制大概3小时,表白何老师,最优秀的主持人没有之一。

    2、童童的作品超级优秀,麦子导演超级优秀,所有中国玩艺术的都应该看看她们,菲姐无比激动,不是因为是女儿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共鸣和骄傲。这是麦子送给童童的一个礼物,我觉得是送给所有观众的一次思考和礼物,屏幕上出现“完”的时候,第一个闪过的念头:什么时候播这期,我要把这个作品重看5遍!!!

    因为这个作品我把评分调成了五星,一个节目能促使这样一个不管从创意、思想、唱演、观赏、技术都突破时代的作品面世,已经成功了,真正的如梦似幻,幻乐之城。

    备注:因为看过童童的作品,硬生生拔高了审美,第二期继续4场煽情,居然连大老师都不能免俗,不喜欢。第二期只能打6分,大张伟碰上文青女导演失去自我,马思纯故事薄弱全程煽情,贾乃亮相对来说不错但没啥亮点,韩雪就是活在18岁的玛丽苏女主本主。这期看得我很憋屈,想向苍天一声吼:好编剧都去哪儿了?讲个8分钟除了哭以外的好故事就这么难吗?


    早上又看了一遍,第一期节目整体我给7分吧,能看出节目组和各导演团队的全力以赴,是一档近年和各大卫视相比有重大突破的综艺节目。可能期待太高,看完第一期后挥之不去的有点落差感,王菲一出场的时候情绪瞬间达到了高点,严格意义上我并不是菲迷,但就像何老师说的有生之年,她一出现的时候瞬间感觉穿越回了十几年前属于她的那个时代,她还是印象中的那个样子,虽然活泼了很多,但王菲就是王菲,永远的传奇。

    最优秀的一个作品是任素汐的时光机,再看一遍还是感动得不能自已,看之前就估计到她的会不错,看完了只能说太棒了;最有惊喜感的是易烊千玺,居然演技和歌喉都还不错,少年人追梦与反思的故事也很符合他的年纪和气质;雷佳可惜的是唱的部分比重过大,主线偏弱,脸谱化的演技剧情有割裂感;黄晓明不知如何评价,始终有一种没进去的感觉,节目看了两遍播到他作品的时候我都不自觉地跑神了,不过这次他能挑战自己,也算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值得鼓励,看他对自己定位吧。

    节目中几点觉得可以加强的地方:

    1、主旨不明确,没有找准自己的受众定位,节目到底是给观众看的,还是给业内人士看的呢?像节目内容中大篇幅渲染每个作品的实现难度,但观众其实更关心这是否是一台足够精彩的节目?是否是一场值得一看的表演?看完后能不能产生心灵共鸣?或者再简单点,是不是有趣好玩?在谈难度前请先保证这是一个好作品。

    2、四个作品主题都是走悲情路线,现在的节目感觉只有“让观众哭”这一种套路,华语乐坛也是一片悲春伤秋,拜托,就算悲剧再能打动人心,都煽情十几年了,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下吗?

    3、除作品外其他部分剪辑得很普通,台前幕后采访较为无趣,逻辑和连贯性不足,看完后观众一样不明白难度在哪,甚至关于作品立意方面也没有发散更多想法;

    4、广告不仅多而且有点尴尬,向网综学学如何花样植入吧。

    期待看到下一集更好。

     4 ) 虚妄的真相——窦靖童《幻月》

    这其实是2018年幻乐之城的一个表演,童很耿直的说“是我妈让我来的”。突然想起这个表演的动机是因为看了华晨宇的一首未正式发表的新歌《七重人格》,其中一部分让我想起了窦唯的高级动物,于是想起了老窦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儿,又想起了这个表演竟然一直忘了补,于是,这一补就循环了八遍。

    这是一个比较意识流的作品,充满了幻想、梦境、碎片化的意识和一点惊悚。最牛的地方在于引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古老故事《猴子捞月》,猴子面具贯穿作品始终。世人皆知天上月为真相,水中月是虚妄,焉知我们这个世界不是更高维度世界的投影呢?正如童说“我21岁,也在迷茫,在探索”,虚妄若真相,真相若虚妄,何为虚妄,何为真相,童用音乐与影像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起点是一个游戏,bgm是一段类似噪音的声效,营造出诡谲的意境。猴子代表她自己,黑衣人也许可以理解是一切人生中强大且无解的无常。游戏中的猴子轻松被黑衣人KO,Game Over!她不爽的喝了一口可乐,来到了洗衣机旁,却发现滚筒内别有洞天,这里有很强烈的抽象意味,大到宇宙,小到一个洗衣机,黑色的空洞总能散发一丝未知与恐惧的味道,然后她来到一个有多重影分身的奇诡之地。茫然无措中,黑衣人突然出现,轻松干掉了毫无防备的她,Game Over!游戏重启!

    第二次重启,她又一次来到了充满迷幻氛围的洗衣房,犹豫了一秒,头也不回的从旁边的小门穿过,又一次来到了第一次被干掉的地方。依然多重影分身,却形态各异,不同于初来乍到的小心翼翼,她熟练的找出一把剑,在黑衣人出现的时候砍倒了他,来到了下一关。不曾想出现了一群“看不清楚性别”的黑影,影影绰绰,无法摆脱,她果断选择电话求助“喂,嗯,我有点儿害怕,请问能够帮助我吗?”,毫不意外,终被黑影吞噬。Game Over!游戏再次重启!

    第三次重启,总结前两次经验教训,在显示器中,她小心翼翼谨慎的看着周围麻木的脸,闭上了眼睛。这一幕总让我想起红辣椒里的某个场景,原来闭眼就可以让黑影消失啊,好像切断了内心某种与潜意识贯通的机制,好像那恐惧从来未曾存在过,黑影是内心世界如影随形的惶恐、焦虑、不安,你望着它们,它们就狠狠的纠缠你,你越为它们忧心,就越无法摆脱,于是,闭上双眼,Bingo!过关了!终于来到了下一个场景,童开始了浅吟低唱,优美的旋律响起,白色的羽毛翩然落下。“How can I be caught in such misery?”舞者如这世间更宏大未知的无常,却不再以可怖可憎的面目出现,因为过了第二关的童已经不再有对未知的恐惧,然而面对这无常,无奈无力却是真实存在的且无法逾越的。她静静的坐在观众席上,若有所思。音乐渐渐隐去,镜头拉远,她开始跳出肉身的桎梏,跳脱出肉眼可见的小世界,从更高的视角看待这一切,与肉身越远,则与神越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窗中窥月,阶前仰月,山顶望月,那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镜头拉回,场景回放,她戴回猴子面具,唱到“It's almost ending, Please say OK”,沿着那最初的路径回到了故事的起点,取代了那触目惊心的红色的“Game Over”,一轮白色的月亮升起,她还是那个童,她也不再是那个童。

    整个作品八分多钟,画面奇诡而流畅,旋律丰富而动人,场景光怪陆离,寓意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前半部分青涩的独白是少年单纯而真诚对世界的发问,如此真实而契合,我们在错误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何总无法与命运分庭抗礼,那刺眼的“Game Over”在眼前挥之不去,心有戚戚。后半部分悠扬的英文吟唱部分是童第二张专辑中的一首歌“Blooming”,本身为一首很优秀的作品,那悠扬绵长不正是“远处的梵音”入耳,神谕恩典降临的时刻吗?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曾经的一个梦,在即将被怪兽毁灭前,天边响起动人心魄的圣音,所有的一刻都被定格在了那个瞬间。我无法形容那一刻的感受,却触摸到了这部作品所传达的某种答案。我想起了那个西西弗斯,那个永远在重启往复无法解脱的悲剧人生,然而西西弗斯想的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正如那最后升起的明月,圣洁而耀眼~~探求虚妄与真相又有什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心中那永远皎皎融融驱散阴霾的一轮圆月啊!

    童童是“整个音乐圈都在等待长大”的孩子,音乐审美在遗传的完美加持下已远在大众之上,这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希望能够得到包容与尊重,而不是弹幕满屏的“看不懂,故弄玄虚,莫名其妙”等。我懂王菲的激动,21岁的女孩以如此轻盈的姿态表达着与生俱来的未经自我体验的经历与看穿,让我深深的为之感动~~

     5 ) 《丑》

    《幻乐之城——丑》

    真的是被居老师惊艳了。虽说“小丑”这种设定本身就是作弊,但没想到演绎得这么绝妙~~一整段看下来完全的“目瞪口呆”,只剩下震撼。你认为佝偻讪笑神经质的小丑已经很到位了,他又展现出温柔天真自然的气质,肢体变得轻快、嘴角轻轻上扬,好似“马戏团”真是能做梦的地方。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情绪饱满,内敛又有张力。到需要外放的时候,手指一抹就炸裂了!炸得外焦里嫩,过电一般!完全的二次元映照,能引入的场景不要太多!!最后小女孩脸上的小丑妆,捏着花瓣笃定的说“我有照顾的人”,简直泪目啊(居老师温柔的笑容杀伤力太强了)~~导演也超级厉害!!脚本画面色彩空境光影节奏层次都超级棒!观感极度舒适~~就是享受~~~能嗑1W遍!!唯一不好就是后劲有点儿大,想把有些爱好捡起来了。

     6 ) 良心大大的有

    对歌手而言的one take,对演员而言的一条过,对导演来说的长镜头调度,对导播来说的直播切换零失误,这是一个对很多工种极致业务追求的浓缩。从节目上讲,我觉得除了表演演唱真人秀之外,它还是个高级采访,精神高度集中+作品释放内心,然后直奔访谈区,这个人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伪装了。其实想给4星,因为从单纯的观影来说,有时候短时间的完整度很高的剧本,如果没有巧思,可能会落入俗套,让人分神。5星给最后没有让观众或者嘉宾投票选第一环节,不知道是不是纯原创模型,在保留那么多元素的基础上,还有一种莫名的超级变变变的奇幻感,我肯定还会看第二期。

     7 ) 四谈《丑》:拉康、镜像理论和《丑》

    在前三篇分析里,我从故事情节、故事结构和人物成长曲线简要分析了《丑》。但这部简短却不简单的短剧,绝非三言两语可道尽。近来一些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深了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故再次提笔,记录拙劣的学习心得。

    1 拉康和镜像理论

    拉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此不对此人生平做过多介绍,有兴趣可戳拉康_百度百科镜像

    理论是拉康提出的重要理论,其主要点如引用。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其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 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简单总结:拉康认为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辨别“镜像”的过程,包括认知、识别和自我意识形成三个阶段(前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和后镜像阶段)不仅限于心理学,在文艺作品分析和批评的领域,拉康的镜像理论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接下来的部分,将从镜像理论切入,分析丑的成长过程。

    以上涉及理论知识部分都是瞎瘠薄扯淡,如果对理论有兴趣建议阅读书籍文献,千万别信我信口胡说。

    2 再讨论丑的人物线

    我在“三谈丑”中简析过《丑》的人物线,因为探讨重点和切入视角不同,不作深度引用。在这偏文章中,我将从镜像理论入手,重新整理丑的人物线。 作为《丑》的主角,身上同时承担了叙事任务和塑造人物。本文只谈塑造任务。

    在前期的人物塑造过程中,丑遵循着压迫-觉醒-反抗的模板。故事的开始,丑以一个“边缘者”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之中,作为剧院中可有可无的一员,他一方面对舞台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抢戏、第一次谢幕,Fig2.1-2.3),另一方面又因行尸走肉的生活而麻木(藏钱Fig2.4、买醉Fig2.5)。

    Fig2.1 向往

    Fig2.2 抢戏

    Fig2.3 谢幕

    Fig2.4 藏钱

    Fig2.5 买醉,其间夹杂着他和不同人的互动,很有意思

    人物成长的契机是女孩的出现。

    女孩带来了玫瑰花,在填补了丑空虚的精神世界,并满足了他的精神需求(玫瑰花作为表演的“馈赠”,代表了一种符合丑内在价值观的肯定和精神支撑)。

    丑在和女孩增进感情的过程中,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装满玻璃瓶的玫瑰花代表的是丑的精神世界的丰收。而外界的压力(剧院老板)则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Fig2.6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交接

    作为真正唤醒丑自我认知的契机,殴打女孩的老板和受伤的女孩,唤醒了丑压抑已久的精神世界。他开始反抗,开始将精神需求投射到物质世界中,开始向现实宣战(维护女孩)。

    人物线最终以丑的释然、成长和超脱告终,丑用钢琴回馈女孩的陪伴,并致敬重塑的自己,彻底完成了人物的成长。故事之后的部分,则不完全涉及人物成长,过多的是叙事和主旨升华,故不在此讨论。

    3 丑的镜像以及丑和镜像

    在剖析丑的人物线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丑的成长过程完美兼容镜像理论。丑的成长过程,是对镜中的自己从识别到认知最后到同化的完整过程。本节重点分析这个。

    3.1 前镜像阶段、发现和投射

    婴儿自我意识的形成的开端,是开始注意和认识“镜中人”。丑亦然。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镜像,是他在酒馆之外[Fig2.1]。

    女孩一闪而逝的身影让他想起了谢幕后收获的玫瑰花和掌声。这是他第一次跳出冗杂沉重又苟且的现实,审视镜中的“人影”。女孩和玫瑰花共同触发了丑的审视。这一阶段里,丑识别到“人影”,并对其产生了好奇和向往。

    与其说吸引丑的是女孩和玫瑰花,不如说是丑在生活压力下逐渐丢弃的自己。作为一个契机,女孩的出现,使得丑注意到了这个“镜像”。

    FIg3.1 镜像的隐喻 a发现 b好奇 c吸引

    作为意象,女孩和玫瑰花是丑精神需求的具体体现,是丑内心的投射——而这个阶段的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3.2镜像阶段:认知和移情

    识别阶段的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镜像是自己。潜意识驱使他接近和认知镜像。丑在和女孩接触的过程里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这一反他麻木的初始状态。他开始为此踏出安全区,开始反抗,以及享受反抗[Fig2.2]。

    Fig3.2 反抗和反抗的满足

    丑是一个向往舞台而又无缘舞台的演员,他与舞台唯一的交集在短暂的收钱过程里。女孩的出现唤醒了他的精神需求,他开始审视镜像,也开始审视自己。镜像的出现让他真正开启了自我认知的过程。——他需要观众,他需要玫瑰花。

    Fig3.3 精神财富的填充

    他真正认知和认同这个镜像的契机,则是外界的压力。环境的急剧改变。老板这个意象代表的是毫不留情的现实,面对如此倾轧,丑终于认识到,镜子中那个需要“表演”,需要“认同”,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身影,其实就是自己。所以,当追求遭到侵犯的时候,他拿起了武器。

    Fig3.4 理想与现实的交界

    丑不是没有犹豫,但几相撕扯中,愤怒终于战胜了恐惧[Fig2.5]。

    他触摸到了镜子中的人,这一次他坚信,那就是自己。他凝视的,他向往的,始终是他忽视的自己。

    Fig3.5 a-c:犹豫、思考和决断

    所以,他出手了。

    3.3 后镜像阶段:同化和成长

    从镜像的发现到识别,故事进入了人物线的小高潮,丑也完成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这一次,他凝视着女孩,或者说他凝视着自己,则不再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

    Fig3.6 他向镜像伸出手

    Fig3.7 这张图,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丑和镜像?

    当丑开始认同镜像,或者说镜子中的丑自己时,他就完成了镜像的同化和自我的认知,他实现了角色的破而后立,他完善了人格,完成了成长[Fig3.8-3.9]。

    Fig 3.8 独白是成长的宣告

    Fig3.9 褪去妆容,成长完成

    4 一个小问题:女孩和镜像的关系

    在丑的成长过程里,女孩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那么女孩和镜像的关系是什么呢?

    女孩是镜像,她是“镜像”在现实中的投射。她和丑关系的推进,象征着丑发现镜像、认知镜像和同化镜像的过程。

    但女孩又不是镜像,她还承担着镜像之外的任务。她肩负着丑价值和意义,她也是给予丑指引和慰藉的独立角色。很多人认为,女孩是“丑”自己,女孩和丑的相遇,是梦境中跨越时间的会面。我倒认为这点合理与否无需探究,女孩本就同时担负着丑“自己”和“自己”之外的任务,角色的二重性将观众引向不同的解读角度和结论,这是非常正常的[Fig.4.1]。

    Fig4.1 消失的伤痕,抽象和具体之间

    5 小结

    作为文艺作品分析方法的一种,镜像理论给出了一种《丑》的解读方式,也解释了很多其他方法无法解释的内容。“镜像”是丑自我认知过程的象征,也是丑完成人格成长的重要元素。

    《丑》这个作品本身带有非常多的隐喻,同时掺杂了现实和抽象成分,具有解读的多样性,这正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6 致谢

    特别感谢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饼老师和朱一龙学研究委员会对本文的大力支持。鞠躬!

    ---

    2019-5-13 08:12:06

     短评

    任素汐牛逼了,8分钟情绪递进爆发收敛,层次感十足,演技爆炸。但不知道第二期会不会有这样的惊艳的人,卖点吸引力不强,坚持下来要看内容了。

    2分钟前
    • 醉里挑灯看花
    • 推荐

    只有直接直播了,这节目才能硬气起来,否则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1,请制作方不要再滥用沉浸式这个词了,最起码观众需要成为戏剧的元素之一才可称之为沉浸。2,这种一刀不剪一镜到底的模式比较像外国大型奖项的开场舞,老外用这个调动观众好奇心,开场有用不假,但场场都用是导演缺心眼吗。3,戏剧和追镜单镜头本就是相悖的,叠加只会不伦不类。4,剧本负分。

    8分钟前
    • lulika3744
    • 还行

    那些嫌弃综艺感不够的麻烦你去看跑男👌

    10分钟前
    • 北欧第一盒子精
    • 力荐

    任素汐一段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感动到了。其实不用堆砌太多建筑,故事讲通了,转接做得好,歌手有情绪哪怕有些瑕疵也是能接受的。期待黄渤。

    13分钟前
    • 冒号减一
    • 推荐

    王菲完全是美丽灵动有趣少女啊!!!你菲才是梦中人本人吧!

    18分钟前
    • 蓝色的椰子
    • 力荐

    就是演一遍mv呗。

    2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非常无聊

    24分钟前
    • tlmgt
    • 很差

    全场最没用的就是王菲,但是没有王菲这个节目更没啥用了。

    29分钟前
    • 哪吒男
    • 较差

    这不就是现场直憋mv拍摄吗?而且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种。还有,你能想象请王菲来的音乐节目竟然让她一整集坐在沙发上当个观众吗?这个节目只能说勇气可嘉,暴殄天物!

    30分钟前
    • kee
    • 较差

    国内综艺的开创者,纯原创支持。何老师真的精力充沛,而且你王菲真的还是你王菲。作品非常棒诶*罒▽罒* ,期待接下来的幻乐之作。

    3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万万没想到请了王菲居然只是来占沙发的,噱头挺足可惜我没控制住快进的手

    32分钟前
    • 吃瓜少年
    • 还行

    节目创意算是不错,但是执行比较平庸,完成度不太高,除了导演与歌手的拍摄过程,其他环节的节奏、剪辑都成问题,扣人心弦的氛围没出来,加之王菲又不是综艺咖,有时略尴尬和冷淡,陆陆续续看了几期,比起《我是歌手》前几季,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节目没有爆款,艺人也没有出现热门话题。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原来就是《爱乐之城》,对新形式和创意挑战点赞。王菲一如既往的可爱呆萌,有生之年,她出现已经很满足了。

    4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档节目可以理解为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情势之下,传统媒介(电视、电影和音乐)的抱团取暖,然而结果是,这种四不像的融合不但没有凸显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必要,反倒泯然了各自媒介的特性。直播的mv,或直播的音乐剧表演,其兴奋点只是创作者的自嗨,对观众而言,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看你的内容。很不幸的是,你的内容还是陈旧的煽情。真人秀走到极端就这样,把幕后的自我感动搬到镜头前来演,或者说是一种过度自恋的媒介反身(reflexivity),还没亮出真本事来就吹嘘自己多不容易,观众有什么义务为你的努力买单?

    45分钟前
    • 小田切梨
    • 较差

    王菲,让我激动的直拍大腿!第一首就是梦中人,化身为《重庆森林》里蹦蹦跳跳的阿菲,第一次在屏幕里见着。有生之年系列。菲粉的胜利✌耶!7.27,也为思纯着迷。「戒指一直帮你保留着,快来娶我吧。」当她哽咽地唱“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时,眼泪早已为她流下。

    49分钟前
    • 咏妖
    • 推荐

    就算只坐沙发王菲也比其他人亮眼。

    50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吹爆王菲女士!

    51分钟前
    • 天造地设般难得
    • 力荐

    我觉得找个ktv架个摄影机,让王菲高兴了唱两句,不想唱了喝喝啤酒吃吃果盘唠唠嗑会比这个视觉垃圾好看一万倍

    54分钟前
    • 琏二
    • 很差

    我是歌手糊掉之后,芒果台砸重金堆卡司做的音乐真人秀,现场演音乐剧确实挺高级,但娱乐效果就差一点,不知道广大观众能否get到这么西方的艺术形式,王菲不知道是个啥作用,大概是节目代言人加吉祥物。另外第一期最佳:王菲老师,我是你女儿的粉丝

    59分钟前
    • 张腾森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