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大地儿女

    大地儿女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香港1965

    主演:乐蒂,陈厚,胡金铨,高宝树 

    导演:胡金铨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威尔

    • HD

      红色机尾

    • 更新HD

      萧锋血战陈庄

    • 更新HD

      惊沙

    • 更新HD

      和平将军陶峙岳

    • 更新HD

      东进序曲

    • 更新HD

      峠最后的武士

    • 更新HD

      萧华挺进冀鲁边

     剧照

    大地儿女 剧照 NO.1大地儿女 剧照 NO.2大地儿女 剧照 NO.3大地儿女 剧照 NO.4大地儿女 剧照 NO.5大地儿女 剧照 NO.6大地儿女 剧照 NO.16大地儿女 剧照 NO.17大地儿女 剧照 NO.18大地儿女 剧照 NO.19大地儿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胡金銓導演曾於康城影展獲獎,1978年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選為世界五大導演。此部抗日戰爭片,為胡氏1964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作品,於1966年金馬獎獲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姜興隆)及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被評為「寫中華兒女的愛國熱誠,演導活潑,內容很有深度」。故事描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人奮起抗日的事蹟;除胡氏粉墨登場外,主要演員還包括樂蒂、陳厚、夏儀秋及陳燕燕。

     长篇影评

     1 ) 《大地兒女》:胡金銓的演員告別作與導演首部曲

    《大地兒女》:胡金銓的演員告別作與導演首部曲
    文 / 林文淇
    一般認為《玉堂春》(1964)是胡金銓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其實他當時只是接了李翰祥主導的黃梅調影片拍攝計畫。胡金銓真正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應該是1964年的《大地兒女》。由於胡金銓後來在武俠電影的成就非凡,因此這部描寫日軍侵略中國後,民眾組織游擊隊抗日的影片並未受到重視,至今也尚未有電影學者專文討論。

    這部影片由當時喜劇小生陳厚與剛產後復出的樂蒂夫妻檔主演,劇本則是胡金銓從老舍的小說《火葬》得到靈感,加上結合另一本小說《四代同堂》裡的部份內容編寫而成。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九一八事件後華北的一個古城文成縣內。劇情首先描述在日軍佔領縣城前,以畫廣告勉強維生的俞瑞(陳厚飾)與伙伴老三(李昆飾)意外救了由鄉下被拐賣來的女子蓮花(樂蒂飾)。就在兩人成親日,城內惡霸常二爺夫妻(蔣光超、高寶樹飾)帶惡棍上門搶人,幸虧縣裡新任的警察局長丁老虎(胡金銓飾)適時率警到來嚴懲凶歹。

    然而,好日子不長,日軍不久便入城,俞瑞夫妻與縣城百姓在日軍與漢奸的暴力與欺侮下苦不堪言。常二爺公報私仇誣指俞瑞與老三為抗日份子抓入憲兵隊拷打,經蓮花向好色的日軍西尾少將求情才能以自己換取兩人自由。兩人被救回山上由丁局長組織的游擊隊基地,經過訓練後配合臥底的隊員向縣城日軍發動一波猛烈攻擊。不幸丁隊長犧牲,俞瑞與其他隊員也被捕。就在即將被砍頭處死前,抗戰勝利電報傳來。成為國軍的俞瑞與荷花也得以團圓。

    本片據黃仁在《胡金銓的電影世界》指出,原來預計是三小時,但因「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實施反種族法,迫使邵氏大量刪減日軍暴行場面和中日對抗鏡頭,尤其有國旗場面全被剪光,只剩兩小時二十分…」。由於目前由天映公司所發行的DVD影片長度是107分鐘,片中後半部主要也是以游擊隊與日軍的槍戰場面為主,日本與中華民國國旗的鏡頭也都在,因此顯然並非原來的三小時或是二小時二十分的版本。本片當時在香港上映的是哪一個版本仍須查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本片涉及種族對抗的主題,內容受到星馬電檢制度的大幅刪減,賣座甚受影響。

    由於這部影片在香港與東南亞票房非常不好,導致原本胡金銓要用同一批道具與服裝拍攝的第二部相同主題影片《丁一山》計劃被迫終止。胡金銓在接受訪談時表示邵氏公司要他「避開反日情緒和時事問題,拍一部商業性更高的電影」,胡金銓遂將第二部影片改為商業性高的武俠片《大醉俠》。

    從胡金銓第一部電影《大地兒女》與沒有完成的《丁一山》兩部影片來看,胡金銓在「意外」走上武俠片這個類型之前,他其實最早對於寫實類型還是比較有興趣。六0年代中期,台灣與香港電影受到007電影熱潮的影響,紛紛推出以女間諜為賣點的間諜片。香港電影由於英國殖民政府在冷戰時期刻意維持的政治中立政策,因此銀幕上的間諜片多為影評人何思穎所謂的「無間諜的間諜片」,如《女間諜第一號》( 1965 )、《藍色夜總會》(1967)與《特警009》(1967),劇情以打擊(男性)社會罪犯為主。台灣在當時同樣也流行間諜片,以台語片為大宗,而且幾乎清一色都是以抗日為背景,如《天字第一號》(1964)、《特務女間諜王》(1965)與《間諜紅玫瑰》(1966)。不過在這些間諜片裡,抗日只是模仿007間諜敘事類型所設定的方便歷史背景,雖然少數會在片中加入日軍轟炸與百姓逃難的歷史畫面(如《天字第一號》),均屬點綴性質,影片的賣點還是爾虞我詐的間諜行動以及密室機關設施。


    胡金銓《大地兒女》(1964)劇照1

    胡金銓的《大地兒女》在當時直接處理抗日議題,刻化在日軍佔領地方縣城後,小老百姓受壓迫的生活與感受,以及組織游擊隊英勇對抗,在六0年代的香港與台灣電影銀幕上均屬少見。胡金銓的第一部執導影片雖然在香港與東南亞票房失利,但是在台灣受到金馬獎高度肯定,拿下第四屆(1966年)金馬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剪輯獎」以及「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三個獎項。

    《大地兒女》將抗日融入一個有喜有悲的感情故事裡,是十分好看的一部影片。在幾個電影手法的層面上,都可以看到本片與胡金銓日後的武俠電影之間的關聯。以胡金銓在他的電影中善用的民俗文化與傳統戲曲來說,在《大地兒女》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胡金銓將傳統戲曲納入片中的精彩作法。日軍佔領文成縣後,以日華親善的名義要縣民參加晚會並表演。住在大雜院內的俞蘭先是京劇女伶,她上台選唱〈蘇武罵毛延壽〉的一段京劇,對著台下唱出:「毛延壽啊,你這個賣國的奸啊─賊!」影片用一個快速拉近的鏡頭,特寫台下一位身上掛了幾個大大的勳章,顯然是受日本重用的漢奸頓時受驚的反應。俞蘭仙繼續唱出:「未開言不由人牙根咬恨/罵一聲毛延壽你賣國的奸臣/你從前時君祿就該把忠盡/為什麼投番邦你喪盡了良心/我活是漢家的臣死,是漢家的鬼/落一個青史名標,萬古美名存/想這樣傷天害理豈無有報應/那時節,暗昧虧心,神目如電/千刀萬剮,狗奸賊一死/一旦就化灰存亡/罵奸賊罵得我牙根咬恨」。

    影片不斷在台上的俞蘭仙與台下好些顯然是漢奸坐立不安的觀眾之間來回正反拍。這個片段之所以精彩,正是這個一對多,小百姓對漢奸大權貴,原本不成比例的對比,因為一齣京劇裡的歌詞與唱腔所帶有的正義凜然,就足以震懾全場。比起透過劇情對白來指罵,胡金銓在片裡納入京劇表演,借古罵今,一句一句鏗鏘有力的罵詞,罵得痛快淋漓,讓電影觀眾也忍不住要一同叫好。

    胡金銓在《大地兒女》裡還借用另一個民間文化傳奇:關公剮骨療毒。在影片中,胡金銓所飾演的警察局長是十分正面的英雄角色,雖然戲份不重,但是卻令觀眾印象深刻。影片開始不久,觀眾就聽到巡警警告常二爺別為非作歹,因為「新來的局長可是個刺頭兒,不怎麼好辦」。在警察局內他告誡面有難色的屬下不論任何困難,「煙賭娼一定要剷除」,此時,鏡頭將丁局長與背後的國父遺像並置,隱喻這個認真執法公務員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胡金銓《大地兒女》(1964)劇照2

    日軍入城後,我們俞瑞與老三被安排送到游擊隊基地,此時觀眾才跟他們一起驚訝發現,丁局長就是游擊隊隊長。他此時手臂受到槍傷,一方面對著新到的百姓講話,告知他們不宜在回到城內,歡迎他們加入游擊隊。另一方面,因為基地內沒有醫生,在沒有麻醉劑的情況下,丁隊長以坐姿由兩位隊員壓住身體,伸出手臂由李老板的藥劑師兒子來取出子彈。丁隊長的伸臂不畏切膚之痛的坐姿,任何熟悉三國演義的觀眾都會立刻聯想到關公。黃仁對於胡金銓在本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所作的描述就是「不但疾惡如仇,而且忠義愛國,是現代關公的化身」。

    胡金銓在畫面安排上,除了讓丁隊長的關公形象獲得眾星拱月的凸顯外,丁隊長的後面也立著中化民國的國旗與他一起入鏡。讓關公的歷史形象有了現代國家英雄的意義。一如《龍門客棧》讓片中保護忠良的俠士們任務達成後立刻揚長而去,隱身銀幕遠方,《大地兒女》裡的丁隊長也是在抗戰勝利前就犧牲。在最後一次游擊突襲成功後,他讓游擊隊員都先行離開,但就在他與最後幾位隊員準備上車時,日軍部隊突然抵達,隊員在一陣槍林彈雨中皆身亡。大批日軍包圍上來,丁隊長坐在地上依舊拿起隊員的機關槍抵死掃射。此時攝影機以快速搖攝的方式,將鏡頭從丁隊長身上移至城頭上飄揚的中華民國國旗。電影學者張建德指出這是胡金銓演員生涯中唯一一次飾演英雄人物,認為「那個角色的死亡場面充滿英雄色彩」。然而,這個英雄色彩並非如《英烈千秋》所賦予張自忠將軍(柯俊雄飾)那種「個人英雄色彩」,而是歌頌所有為國犧牲保存了國旗所代表的國家命脈的大地兒女。

    對胡金銓的電影生涯而言,《大地兒女》有一個重要的歷史巧合:這是胡金銓第一部導演作品,也是他本人最後一部參與演出的影片。當時,胡金銓與邵氏的演員合約未了,他於是在本片中自導自演。《大地兒女》因此可說是胡金銓電影之路上演員與導演生涯重要的結合點,同時也是分界點。自此,胡金銓告別演員生涯,在爾後三十年的時間裡,為華語電影留下十餘部風格創新,藝術成就不凡的作品,成為一代名導。

     2 ) 胡金铨访谈节选-《大地儿女》

    问:胡导演你正式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大地儿女》,那是部战争片、反战电影吧?

    答:是。那是一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日本侵占统治下,中国游击队活动的电影。是部非常反日的影片。(笑)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因为“政治上的理由”而被电检剪得支离破碎的电影。只因为出了一个日本太阳旗就要遭受电检了。(笑)第二部本来也是要拍抗日游击队电影的,但第一部这样遭到电检,又完全不卖座,再拍这种电影也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就停拍了。公司叫我避开反日情绪和时事问题,拍一部商业性更高的影片。我想到的就是武打片《大醉侠》了。


    问:拍武侠片不是更加花钱吗?

    答:那也不一定。由于当时已拍过很多武打片,服装可以用既有的,而布景也有现成的。说起花钱最多的,那是李翰祥和岳枫。他们拍历史片,用很多铠甲等道具。


    问:那么你拍的第二部片是怎么样呢?

    答:拍了一点就停了。(笑)


    问:片名是叫什么?

    答:唔……和《大地儿女》相同时代背景,是部间谍片。片名叫《丁一山》,那是游击队首领的名字。本来是要用《大地儿女》用过的服装、布景、武器,很便宜就可拍成。但开拍了只有两个星期就中断了,应该是由于《大地儿女》在新加坡过不了电检而被禁映,公司知道拍这种片有问题,于是就立即下令停拍。不过就算撇开这些不谈,《大地儿女》花了太多钱是最重要的原因。


    问:你说《大地儿女》花很多钱,但花在什么地方呢?

    答:首先是要全新缝制抗日战争时期的服装。此外,还要全新定制日军的枪、军刀,和游击队的枪、刀和大炮等。爆炸的场面也很花钱。为了拍这部片,我在制片厂中搞了一间铁工厂。日军的枪全是在这间厂造的。香港拍这些片时,一般只好问英军借,但我完全没有用英军的。游击队的武器又怎样呢?他们有各式各样的武器,连“马克沁水压机枪”也制造出来,你们知道这种机枪吗?那是水冷式机关枪。这种机枪的组合很复杂,制造时很麻烦。但有位姓唐的铁匠手艺很好,只靠图样就造出来了。此外,也用了很多邵氏的明星,这也花了很多钱。做其实是很麻烦的,我并不想用乐蒂和陈厚,并不想用大明星,因为他们看来不像中国的乡下人。(笑)但他们是我的好朋友,又说很想参加演出,而且还跑去跟邵逸夫讲。其实我本来是想用李菁演雏妓那个角色的,她当时才十五岁,是最佳人选。而乐蒂已二十八岁了。此外,李菁也很像乡下人。她后来成了邵氏的明星,演了很多电影。是我启用她的,她在《玉堂春》中也有演出。

    在拍《大地儿女》时,演主角那个乡下青年的陈厚,由于受过外国教育,很多动作都不正确。他是个中国人,但用手指指人的时候,却像外国人那样地去指。(笑)《大地儿女》女主角是乐蒂,她哭的时候看起来像微微地笑。她还说:“我平时哭的时候也是这样哭的。”我于是对她说,那可不行,观众会以为你是在笑呀。


    问:乐蒂跟胡导演你在当演员时一起演过很多部片哩,例如《畸人艳妇》(1959)。

    答:是的。(笑)


    问:在《大地儿女》中,你演一个小镇的警署署长,在日本军打来时,你组织起镇上的人,自己当上了游击队队长,你演的是个很好的角色哩。

    答:是的,当时我那张演员合约还没有完,不得不还要演戏。(笑)那是我最后的演出了。


    问:韩英杰在片中演一个京剧演员,那是他第几部作品?

    答:他以前也拍过很多部片,但都是一些穿穿插插的武打小角色。他以前是特技演员,以特技演员身份参演过很多电影,以真正演员身份参演的《大地儿女》还是第一部,是我起用他当上正式演员的。在制片厂里认识了好多年,但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到后来才终于知道,这是常有的事情。韩英杰也是这样认识的,并不是某一天让人介绍认识那一种认识。所以是什么时候跟他认识已记不起来了。例如,在电影界中有一位很出名的“上海仔”,他在十四五岁就进入制片厂做事了,现在大概已有七十岁了。但是,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他也演出过我的影片,我曾经知道过他的真名,但现在已忘了,因为一直都是叫他做“上海仔”。当时大家都是这样的。(笑)所以,韩英杰初识也是被唤作“哥儿替”,只要一说“哥儿替”,大家都知道是指谁。这个绰号出自他小时在京剧团的时候。有一次他给师傅打,由于打得太厉害,他终于忍受不了而爬墙逃了,但逃了也没用,你们都知道,以前的京剧团是要签约的,逃了也会被抓回去。他就是这样被抓住,他父亲当然将他带回剧团去。要是不带他回去的话,就是违约了。于是他就大哭大叫:“叫哥儿替我回去吧!”之后他就有了个绰号“哥儿替”了。因为他死也不想回去,就想叫哥哥代自己回去,于是拼命地叫:“让哥儿替我去呀!”(笑)还有,你们知道刘家良吧?他导演过很多功夫电影。关于他,我是很久以后才认识他的,但看《大地儿女》,原来他也有演出。有两三个地方可以看见他,你们有看出来吗?


    问:有,就是那个被杀的角色吧?他想借火柴,但给刺死了。

    答:对、对。

    打酱油的刘师傅


    问:在《大地儿女》之后,你的影片都必定有韩英杰参演哩,而且是以演员身份。

    答:是的,他演了很多。


    (略)


    问:你为什么会选择以战争为题材开拍第一部作品呢?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件引发了战争,你是一九三二年出生的,当时还是个小孩子。所以,你这部片该不是出自你的战争经历吧?你最小的姐姐曾参加游击队,与这部影片《大地儿女》有关吗?有没有受姐姐的影响呢?

    答:我没有受姐姐的影响,但有受老舍的影响。如老舍的小说《火葬》。剧本是我的创作,但有小部分是从老舍的《火葬》中获得灵感的。此外,我从《四世同堂》也拿了一部分过来,创作出《大地儿女》的剧本。


    (略)


    问:《大地儿女》的前半和后半的调子很不一样。前半主要是写百姓的生活,但后半就变成了战争片。你真正想拍的是哪一部分呢?

    答:我并不是想拍战争片。我最初想,中国被八国联军侵略,打过许多仗,不过并没有影响到小都市或农村。但是,抗日战争却连那些地方也影响到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会有什么反应呢?我想描写的正是这种反应。例如有劳动阶级、开妓寨的人和那儿的艺人等。此外,还有包含讽刺意味的卖棺木的人。因为发生战争时,卖棺木的人就会赚大钱了。(笑)不过,卖棺木的人也不会因此而高兴。我就是想描写这些人的反应。在影片的后半部,确实是以战争为中心,那是因为游击队出场了。其实我想描写的是在那儿打仗的人。政府的人,和日本政府的人也有出场,那只是最低限度的必需而已,主要是想写游击队。


    问:你选用西本正当摄影师,是因为他的摄影技术很好吗?

    答:他的技术非常好。《大地儿女》和《大醉侠》两者都是动作片,可能由于西本先生当过从军摄影师吧,他的动作很敏捷。


    问:他在“满映”当过新闻片的摄影师。

    答:所以动作很快。而且,他是我认识的摄影师中,最不怕辛苦,和最有忍耐力的人。例如,我需要很低的角度拍摄时,西本先生也没有怨言。这个拍法现在已常常用了,并不算新鲜。但当时的摄影师老手都最讨厌这种拍法,因为要躺在地上拍才行。(笑)西本先生不但在摄影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教我懂得了许多。再拍《大地儿女》时,有场戏请日本宪兵检查户籍,我说了句:”我没看过日本宪兵。“他就说:”日本宪兵可不是这么有礼貌。“嘿嘿嘿,他看来是曾经给宪兵打过。(笑)

    在拍《大地儿女》时,除了西本先生之外,还有一位日本摄影师帮忙,但已记不起他的名字了。还有一位是和他一起的拍档,那位对灯光很熟悉,他们两人帮了很大的忙。那位也是日本人。这两位日本人离开后,西本先生就着手训练中国人。在拍《大地儿女》和《大醉侠》时,我从西本先生身上学了很多东西。主要是学懂了怎样讲影片拍出跃动感。


    (略)


    问:《大地儿女》卖座很差吗?

    答:卖座很差。(笑)而且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正如前面讲过那样,因为政治的理由给剪掉许多,一点儿也不卖钱。于是老板说:“给我拍一部不花成本的简单的片子。”我答:“明白了。我拍部可以很便宜就能拍好的影片吧。明星一个也不用。”所以,《大醉侠》起用的全都是邵氏的新人。也没怎么用过布景。我的意思是利用已有的布景,略为改动一下就算了。专为这部影片而搭的布景,只是那个客栈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影片,却变成了几乎是当时最卖座的电影。(笑)


    B站视频:

    古有关公刮骨疗伤,今有小胡活体挖弹头

     短评

    胡金铨 邵氏 乐蒂 陈厚 劉家良 韓英傑 7.4/10 終看到大銀幕!! 荷里活大結局!!

    7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还行

    胡金老的一种程式化的浪漫抗日想象,即“好假啊,舞台剧似得”;看到午马谷峰佳良梅生都生嫩生嫩没张开一样。有心人不妨翻拍,用点心就超越了

    10分钟前
    • boks
    • 还行

    有些不一样的抗日片,改编自老舍1943年写的《火葬》,又糅合老舍其他小说的影子,正面描写国军的忠义救国军在沦陷区打游击战。胡金铨自己出演的警察局长前期打击黄赌毒、后期带队打鬼子,最终英勇牺牲,这种形象内地片罕见,其他一些角色也是一样,从人性和历史上合理但从形态上没法拍。如果把游击队换个名义,多喊几句主义,其实又和同时期大陆抗日片基本一样。和邵氏其他的古装、武侠、风月定位差异很大。无论往哪边靠,都显得定位有那么些许不同。剪辑的节奏特别快,有些画面晃眼即过,不确定是因为从3小时删减的锅,还是原本如此。(#1500观影标记)

    1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处女作已经不错,和大陆抗战片的区别是更生动更生活化,没有过分丑化日本人。后半部节奏确实比较散乱。

    17分钟前
    • 新月
    • 推荐

    当那个个子不高,微胖,说话简洁明快的警察局长一出现,喜感迎面扑来。不论是武侠片还是这部《大地儿女》,胡金铨的电影中总有一种跳动的因子,不至于沉闷,并带点温暖,就像本片中他点燃老二新婚门口的那串鞭炮。PS:刘家良在里面饰演一个想借火柴,被刺死的角色。

    20分钟前
    • 得一
    • 推荐

    中华儿女苦难深重,自强不息。

    23分钟前
    • whoph
    • 力荐

    想像老舍一样,还原故都的人情与世故,像张爱玲一样,追求充满细节的酣畅

    2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特别京片子的一部电影,代表了抗战时期北方人的民族情怀;无奈片中人物过多,失去了表达重点。

    29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胡金铨自编自导自演首部电影。乐蒂很美,陈厚很正(有点像侯勇),金铨很萌。前半还不错,后半瞬间变抗日神剧,乱来一气。结尾强行最后一分钟营救+大团圆也是醉了。听说原长3小时,被邵氏删了不少戏。可惜。两星半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较差

    胡·卖萌·金铨多年戏曲耳濡目染和为万氏兄弟帮衬道具砌末积累下的深厚功底在前半部当中得到了爆发式的展现,但在后半部中成为破坏整体观感的累赘,京剧中帅旗一出便是千军万马、大步一跨即为天南地北的近乎抽象的表达习惯使得枪战段落充斥着一股放不开局面的草台味。简而言之:一流的唱念做,三流的打

    33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还行

    小孩子们在陋室里唱出抗日救亡的歌时,我眼泪止不住了。这片子很有老舍的感觉,有老舍小说里北京的温情,北京底层劳动人民的爱与恨,很美好,有劳动人民的智慧。警察让男主好好待女主,并不点破,是中国人的温柔委婉,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这要是在老胡成名后给足资金随便拍,一定能成为史诗级战争片。

    35分钟前
    • 黄七
    • 力荐

    很邵氏,但一点也不胡金铨,四合院的设置,家恨比国仇鲜明得多。家破人亡-报仇反抗-反抗失败,最后因为日本投降一切得到了反转。这种叙述方法太微妙了,就像传统故事中平民的无力回天总是被一个突然出现的更高阶层的拯救者所挽回一样(有趣的是电影前半段就复制了一个类似逻辑的故事)。

    39分钟前
    • .
    • 还行

    前半段太棒了,胡构造狭小空间讲故事的功力,让一部主旋律都这么好看。

    43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这是真好看!乐蒂是真美!胡金铨一副萌的样子!谷峰、午马、樊梅生、刘家良,这片子太精彩了!

    44分钟前
    • 邵禹升
    • 力荐

    劇本寫得真好,MacGuffin一直都在,戲劇衝突源源不絕。P.S. 胡金銓刮骨療傷取子彈真的好好笑。再P.S. 真的看不出他們經歷了抗戰八年啊。3.5星。

    46分钟前
    • l.m.
    • 推荐

    比较主旋律 开始还不错有民国味,后面打日寇后急转直下 荷花的遭遇刻画没有了 胡导能文能武侠但搞现代枪战不在行啊

    48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还是邵氏的老片有意思。

    51分钟前
    • 改个什么名字呢
    • 力荐

    资料馆2015.10.18.3:30pm 到胡金铨局长亲手点鞭炮的段落都堪称完美。整个布局和线索设置也颇用心,结尾略潦草,但打下文县的过程倒是生动地展现了犬牙交错中拔出据点的过程。

    53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未开言不由人牙根咬恨,骂一声毛延寿你卖国的奸臣。你从前时君禄就该把忠尽,为什么投番邦你丧尽了良心,我活是汉家的臣死,是汉家的鬼,落一个青史名标,万古美名存,想这样伤天害理岂无有报应,那时节,暗昧亏心,神目如电,千刀万剐,狗奸贼一死,一旦就化灰存亡,骂奸贼骂得我牙根咬恨。

    58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没想到邵氏也能拍这么不霹雳的片子,很有点四世同堂的味道。

    1小时前
    • 春城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