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中国新歌声第二季

    中国新歌声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华少,周杰伦,陈奕迅,那英,刘欢 

    导演:金磊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中国新歌声》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打造的大型原创专业音乐节目。自2016年起,系列节目不再引进国外版权,而是采用原创模式。  《中国新歌声》是一档优质的音乐类节目。四位导师通过盲选选择自己心仪的学员组成战队,并带领自己的战队进行战队内和战队间关于音乐的对抗。

     长篇影评

     1 ) 掺汤兑水,与音乐无关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冲着Eason才看的。当然他的表现也没有辜负期望。他对学员的指导都是干货有没有。其他人真的审美疲劳了。学员方面,只记得美丽却不自信的于梓贝。歌曲只记得李雅的《越过山丘》。节目掺汤兑水,什么队徽喊口号,和音乐有关系吗。魔鬼六次方循环大淘杀的设置有点意思。不过每次媒体投票太拖时间了。

     2 ) 不一样的歌声,不一样的battle

    某一个阳光明媚烈日炎炎的日子,我在刷朋友圈,发现那一天大家好像都在分享同一首歌——叶炫清的《从前慢》。这个歌手的名字我从来没听说过,点进去听了下,还真是挺好听的,我个人还蛮喜欢这种调调的,声音悠扬。播放软件上写着所属专辑《中国新声音》。

    还记得2012年的夏天,《中国好声音》第一次引爆了那年盛夏,国内观众第一次看到这种背对选手盲选的选秀节目,一众素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把好声音让导师和观众一起感受被电击的感觉,后来吴莫愁、吉克隽逸们就这样家喻户晓了。那时国内观众头一次看到这么新鲜的节目真是觉得嗨到爆,我躲过2004年的嗨翻全中国的《超级女声》,也没能躲过8年后的《中国好声音》。

    大概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屌丝逆袭的玛丽苏或者杰克苏的梦吧,像这种只要2个或者2个以上的大咖导师转身之后,素人选手就可以权利反转反过来挑选大咖了,大咖为了留住一个籍籍无名的选手还得耍宝卖萌求你选自己,这种感觉是不是跟做梦一样?!恩,这个梦,节目组满足你!虽然现在大家都高喊着拒绝套路,不过大家口嫌体正直的表现证明,大多数时候,大家还是需要被套路的。

    时间浩浩荡荡,5年过去,我因为这首《从前慢》专门上网找来此时已经更名为《中国新声音》的第二季来看,那英、刘欢依然在列,这次居然请来了陈奕迅参加导师团,实在是没想到,也是惊喜!

    那英、刘欢作为这个节目的第一代元老自然是没什么话好说,但算上前面的3季好声音和这2季的新歌声,这个做了5年的节目,显现出疲态也是在正常没有的事情了,观众都喜欢新鲜的刺激,而5年足以耗光任何一档节目给人的新鲜感,从这一点来说,这个节目做到如今委实不容易。这次新加入的陈奕迅,我倒是很好奇陈奕迅和周杰伦这两个在作品上多有合作的高手同台做导师,他们两个对同样的选手分别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也许这也是节目组请陈奕迅希望勾起观众好奇心的一个点吧。

    终于终于,这个节目不用再被大家笑称“中国比惨王”了,选手上来直接唱歌,完了介绍背景,不用再用一个个不知真假的悲惨故事来博取观众的同情心,也不再一言不合就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了,这让我看着感觉顺畅了不少。

    陈奕迅移动表情包的属性暴露,大概是承包了这一季的娱乐节奏了,时不时和周董互相调侃相爱相杀制造一下话题点,对于音乐类综艺节目来说,看点应该是说得过去的。至于动不动导师就4冲下来拉客,哦不,是抢人,多多少少是为了节目效果,特别朱文婷的4冲,我看着还真是挺勉强的,至少在音乐圈外行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声音确实是缺乏特别和辨识度的。

    总的来说,新版本的好声音在去除旧版本让人诟病的部分这方面,还是不错的,减少了和选手之间的尬聊,不扯身世背景、远大梦想、悲惨遭遇之类的狗血,多了一些轻松的插科打诨。而缺点和优点也一样突出,不明所以的抢人大战,有些表演过度的卖萌耍宝,以及观众已经太过于熟悉的节目流程又让观众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

    好在,在第二季第一期的刚开始介绍比赛规则的时候引出了新的赛制,魔鬼六次方循环大逃杀让导师两两对决,这种混战对决,循环battle感觉应该会让4位导师集齐各自学院之后的比拼环节更有看点,现在就坐等最后的循环赛了。

     3 ) 网综冲击下《中国新歌声2》不复响亮? 专访陆伟:不可能永远一家独大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已经过去的这个夏天,音乐选秀依然如火如荼,只是焦点已经悄然迁移。所有人都会发现:相比《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和《2017快乐男声》,火爆了几个夏天的绝对王者《中国新歌声》(前身《中国好声音》),风头实在被盖过太多了。

    统计来源:珞思影视研究组联合数太奇发布的“珞思热榜”

    从数据上看到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截至今日,《中国新歌声2》在视频网站总播放量为20.4亿,跟它一样还没完结的《明日之子》播放量为34.1亿。而已完结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和《2017快乐男声》,其完结时的播放量分别为26.6亿与25.5亿。

    第一期《新歌声2》曾霸屏热搜

    与播放量成对比的是讨论量。根据捕娱记的总结,《中国新歌声2》在第一期播出后热度较高,包括#叶炫清#、#《从前慢》#、#朱文婷 淘汰#以及导师合唱引发的关键词都曾在微博热搜榜霸屏。但之后,随着三档网络同类节目的崛起,《新歌声2》不再是热议中心的宠儿。最显而易见的是——朋友圈里的刷屏常客里,渐渐没有了它的身影。

    流量、热度双双不敌头部网综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展现的还是电视平台与网络平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中国新歌声2》自身也面临收视下滑和热度下降的局面。

    按照百度百科资料显示,《中国好声音3》最高收视率曾达到5.613,《中国好声音4》则在决赛巅峰之战中让收视率冲上6.8,到了节目改版为《中国新歌声》,其去年播出的第一季最高收视也达到了3.956,平均收视率则达到了3.055。结果在今年,《中国新歌声2》最高一期的收视为2.604(第一期),且逐步下降,从9月份开始,节目收视已滑到2以下。

    搅热了五个夏天的王牌节目,在第六年开始呈现疲软。这个局面,《中国新歌声》的制作者也是承认的。

    日前,在“导师队内冠军赛”录制间隙接受捕娱记采访时,《中国新歌声》宣传总监陆伟坦言,面对网络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电视节目的热度被分流“是很自然的”,采访中他也诚恳道出这一季《中国新歌声》所遇到的瓶颈:选歌难,选人也难。

    “声量减小”是一定的

    大众投票权、资源掌控度甚至垄断都是网络平台的利器

    明眼人都能看到的“声量变化”,《中国新歌声2》节目组不可能不注意到。

    在接受采访时陆伟坦言,面对三档同类型网综的夹击,《新歌声2》声量的减小简直是一定的,更别提,网络平台本身就拥有让电视平台无法企及的资源整合能力。

    中国有嘻哈的“火”最初没有人能预料

    “你会发现,他们既拥有着网友投票的权限,又有发布信息、发布内容的平台,还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这是传统的电视娱乐节目不可能具备的。”他说。

    捕娱记:作为内地音乐类节目制作领域的佼佼者,今年夏天这个行业的态势,在灿星看来有了哪些变化?

    陆伟:还是有一些新的热潮,这个热潮跟原来还是不同,以往的竞争是发生在卫视之间,今年是传统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

    然后因为平台的不同,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游戏规则也有了不同。在《新歌声2》的舞台,或者说是传统电视舞台,我们是“导师决定制”,或者叫“专业音乐人决定制”。导师来决定选手有没有机会成为自己战队的一员,50位专业评审决定他们是否能进到下一期……节目进程是专业人士控制的。

    但网络节目进入到决赛阶段,其共同特征就是赛果可以由网友决定。

    如果说网络节目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向华语乐坛输送人才的话,它的革命性的点就在于重新开启了场外投票,这对传统电视节目来讲是最有冲击力的事件,因为传统电视是不允许的,但网络平台允许。

    网友直接投票造就了真正的“养成”概念

    捕娱记:网友投票的方式在您看来,给同类网络综艺带来了什么?

    陆伟:到最终,如果说《新歌声》是专业审美领域,那网络同类节目最后走向的是大众审美领域。我们能看到的是,网络节目的这种设置自然形成了话题度和热度,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手成员在网上吸引到的粉丝可能是尖锐对立的,会出现争议、矛盾,甚至选手和选手之间的矛盾。

    而不管网络投票引发的争议有多大,它完成了这个人是“更多数人选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当这个选手在乐坛重新出发时,粉丝基础是在的,我觉得这是网络平台革命性的东西。

    捕娱记:网上有声音说《新歌声2》的风头完全被同类网综盖过,话题度热度完败,这个观点你会同意吗?

    陆伟:这个现象当然是存在的。

    因为很简单,过去几年里,只有我们一家发出声音,现在是四家一起发出声音,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声量是100%,现在最多也只有25%,一定会有人跟你抢夺话语空间。而且,其他三档节目在热度上是没有转化成本的,它们在网络做节目,看的人是网友,转化基本上是从网络到网络。但我们是电视节目,从电视观众到网友是有转化成本的。

    第二点就是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垄断是史无前例的。比如优酷可以融合新浪微博、支付宝、淘宝等等一系列的资源,腾讯就更不用讲了,腾讯娱乐、微信、腾讯新闻……爱奇艺也会有自己的路数。

    等于是你会发现,他们既拥有着网友投票的权限,又有发布信息、发布内容的平台,还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这是传统的电视娱乐节目不可能具备的。

    电视娱乐节目的资源、话题、注意力被分流,是很自然的、显而易见的。而且我个人觉得,这种现象在往后的几年里还会长期存在。

    当然,《新歌声2》也自有软肋

    走到第六年,不管是选歌还是选人都遇到了问题

    对阵网络平台,生长于传统电视平台的《中国新歌声2》自然有其先天不足之处。陆伟并不回避谈到,在同一条路上连续走了六年之后,《中国新歌声2》自身遇到了瓶颈问题。

    那英组叶炫清是本季《新歌声》最亮眼的学员之一

    所谓瓶颈其实所有音乐节目都有——能够打动观众、网友的素人资源越来越少,而能让所有人耳朵一亮的好歌也越来越少了。

    选人难,选歌也不容易,站在第六年的关口制作《中国新歌声2》,对于灿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压力巨大的挑战。

    捕娱记:所以这种客观上的东西会带来节目组的压力吗?

    陆伟:压力一定是有的。这个暑期档,我们四方每一方都有压力,但是相对来讲,它们三个之间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因为我们毕竟是两个平台。

    对我们来讲,任何事情当然不可能永远一家独大。但是虽然能用一个客观心态来看待(声量不够大)的问题,压力还是要有,主要在于一个传统的真人秀节目面对来势汹汹的同类型网络节目,你如果处于游戏规则上的劣势,要依靠什么样的方式去放出自己的声音。

    捕娱记:你们选择的方式是什么?

    陆伟:我们始终坚持的就是,先树立以音乐为核心的节目理念,《新歌声》也好《好声音》也好,我们一开始就不是偏重话题感的选秀节目,所以每年有好的音乐作品出来,这是更重要的。我们强调音乐风潮的引领,比如去年引入了万妮达的嘻哈,今年有了B-Box张泽,前年是民谣,最早是摇滚、情歌……我们还是希望每年能给华语乐坛提供一些新的东西。

    另一方面就是传播。在整个媒体大战的过程中,当我们没有办法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时候,我们不会说去动用粉丝、水军,营销话题热度。而是走专业化路线,今年是用了大量乐评人、电台dj,用一个个潜在的意见领袖来传播我们的声音,我觉得我们在粉丝声量要差一些,但是在专业影响力上,我们还是占主流的。

    2015年张磊唱红了《南山南》,民谣由此备受关注

    捕娱记:如果回归到制作本身,灿星在这样一个音乐节目类型上深耕六年,团队感觉到的压力是不是也越来越大?

    陆伟:必须很坦诚地说,压力非常大的,一方面是歌的压力,说实话我们节目是主张唱中文流行歌曲的,不管是国语还是粤语。但这么几年下来,华语乐坛经典的歌曲基本都在我们这个台上被唱过了。

    除了经典被唱过,我们也尝试推出了很多新的好听的歌曲,比如《南山南》,《夜空中闪亮的星》,《追梦赤子心》,这些歌过往大家并没那么熟悉。

    但是连这些歌都被唱过之后,选歌就是个大难题。我们今年已经有意识去选择新作品,比如《好歌曲》里出来的(歌)或者网络上创作的新的(歌)。你能看到在我们节目里面有非常冷门的歌曲,说实话我自己可能都没有听过。一方面不希望演唱那些被唱过无数遍的歌曲,第二是想走个性化路线,能不能提供一些我们觉得挺好的歌让大众去认知。

    但是你必须承认的是,歌唱节目的舞台或者是新人唱老歌,要不就是老人唱新歌,新人唱新歌这件事情没有人干过。

    《中国有嘻哈》的成功,部分得益于新音乐领域素人的涌现

    捕娱记:选人方面肯定也不是那么顺的,很多人有一个观点就是“素人资源枯竭了”。

    陆伟:你说是不是资源枯竭,我觉得枯竭倒不可能,中国有那么多音乐院校那么多学唱歌的人。但在现实中,我们选人的确是遇到了难题。选人,嗓音条件好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因素,要在这么多嗓音好的人中脱颖而出就要有特点,但是一追求特点,他在演唱技巧方面的注意力,就可能大于他在唱歌感情投入上的专注力。

    这听起来像一个悖论,但事实如此。不是唱不好,有的人唱得很好,但是让听的人觉得那不过就是一个华丽演出,感觉离自己很远。

    这可能是Eason在台上说过的“唱商”,好的声音并不少,但是要有一定特性又不那么纯技巧表达的,把握好这种尺度的人太少了。

    压力之下从未放弃创新

    缺憾当然是有的,感觉“改革还不够大胆”

    从曾经的版权引进,到后来的自主原创。自去年鲜明打出“原创牌”之后,一度背负着版权争议的《中国新歌声》作出了一系列蝶变新生。

    去年第一季最大的亮点是核心道具变成了“导师战车”,今年第二季又亮出了号称恐怖赛制的“导师魔鬼六次方循环大逃杀”,每位导师都将轮番与另外三个导师战队过招。

    在总导演金磊看来,“循环大逃杀”赛制作为第二季《中国新歌声》的全新独创,最大特点就是让导师彼此的音乐性能够最大程度、最充分地进行交流、进行碰撞,刺激的赛制对节目的命运感,还有导师和学员之间情感凝结的加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推进。

    可是,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今年的音乐综艺变革,不是玩法的创新和赛制的更迭,而是音乐品类的小众突围。在这个夏天之前,如果谁告诉你嘻哈会火,你信吗?许多人不看好的freestyle横空出世,就仿若六年前《中国好声音》带来大众的惊艳。

    捕娱记:虽然有这么多困难,但其实还是能够看到,《新歌声2》也在力图创新,这种创新上你觉得满意的点在哪?

    陆伟:满意的地方我们还是有。

    第一是在导师人选的选择上。以前我们的导师里是没有香港歌坛的,但这一季引入陈奕迅,有了他之后,其实我们在舞台上完成了华语音乐三大重要地域的“会面”,而且几个导师的年龄段都是有代表性的。这对于整个节目的完整性、音乐性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第二是在第二阶段采用魔鬼六次方大混战,这是把更加激烈的音乐比赛前置,以前是组内考核然后最后混战,但现在前置之后赛况就激烈很多,而且内地、台湾、香港三个地区的音乐风格通过导师的安排交融碰撞,也带来了不少看点。 第三是这个阶段的“帮帮唱”。我们在和导师们的共同策划下,邀请知名唱将帮助草根学员完成队内冠军的争夺。于是就在整个节目的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成系统的真人秀线索——从最开始草根平民学员站上舞台导师选人,到他们代表自己的导师去击败对方导师的学生的一个打仗的概念,再到当这批人经过前两轮脱颖而出之后,与乐坛唱将合唱,最后到总冠军争夺。

    这其实是一个草根从不被人发现到不断成长成熟然后到平民音乐梦想的实现,这种设置我觉得是一个亮点所在。

    四位导师代表华语音乐三大版图的交流融合

    捕娱记:所以有没有缺憾呢?

    陆伟:当然有,主要是感觉这种改革还不够大胆,没有完全打破(曾经的窠臼)。最早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一些更大胆的设想,完全颠覆性的。

    最早就想在盲选时进行改变,我们以前是层层选拔,导演组面临的人选可能是上万名,但真正来到导师前盲选的只有那么多人,人数的减少非常大。以前导师们也会开玩笑,“你们都先把关了,万一有人我们很喜欢但你们不喜欢,之前就把他们刷掉了怎么办?”

    所以想把盲选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浪淘沙,把我们认为不错的放在一起,一次性可能有三百人,他们有各自音乐风格,让老师用快速遴选(盲听)的方式选一遍,留下来的人再通过常规盲选。这中间会有一些戏剧性,比如比如一开始导师很喜欢某个选手但盲选不喜欢了;或者最初是这个导师喜欢的选定的人,到了盲选选手选了别人。

    类似的颠覆性考量还是蛮多的,因为乐坛的整个趋势是年轻人的个性主张和表达,如果能够把这些个性呈现出来,而不只是像以前新歌声可能只青睐“大歌”、高音才能获得导师的青睐,扭转一下可能会有音乐活力。但最终因为论证的整个时间比较短,也怕电视平台和赞助商觉得不安全,最终还是采取了保守的改良方案,而不是革命方案。

    但是我想,在未来的《中国新歌声》里,我们还是可以尝试这种颠覆性设置的。

    毛不易是《明日之子》中最亮眼的选手之一

    捕娱记:灿星的强势一直是音乐类型的节目,所以这个夏天是不是有失落感?

    陆伟:其实也还好。因为我觉得电视节目最后会遇到的瓶颈,网络一样会遇到。

    最早湖南卫视做超女快男,做了没几年就没有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做选秀节目非常痛苦的原因在于,起点(选秀舞台)和终点(选手未来的发展)打不通。

    选秀节目中的网友、粉丝支持一个人,是希望最后这个人真的能在乐坛冉冉升起,这是一种养成式的体验。但如果终点是始终不通的,比如《明日之子》的毛不易,他粉丝量很大,QQ音乐一首歌点击量4000多万,我听了之后觉得非常好。但他本人其貌不扬,他不是偶像派,演不了偶像剧,如果这样的歌手结束选秀之后不能迅速在歌坛绽放才华出新作品,过几年这个人就没有了。

    没有了的结果就是,会让参与这个节目的观众、粉丝、网友有一种“不真实感”,“我付出那么多心血落空了。”

    捕娱记:你觉得他们将来会同样体会到这种痛点?

    陆伟:所以从目前来看,虽然网络选秀拥有了早期电视节目才有的动员粉丝、发动粉丝的能力,但是一旦上游、终点始终没有打通,他们会遇到跟曾经的电视选秀节目一模一样的痛苦——纯靠一时的能量和新鲜感来刺激,过几年之后,大家觉得你玩来玩去就那么回事儿,你(网络音乐选秀)就得改了,而且它的挑战可能会来得更快。

    捕娱记:不过灿星有没有投入网络平台做音乐节目的想法?

    陆伟:(网络节目)是个大趋势,应该会有。但是我们也在想,怎么样把赛制和模式结合得更好?就是怎么在网络节目上既体现音乐性,同时又能够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做一档纯粹的音乐选秀节目,当然,这只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初步想法而已。

    编辑|厂长

     4 ) 我只想逼逼

    从开始的平淡无奇,到新规则淘汰学员,无一不在挑战我的赖性,应该有长达10个小时以上的节目录制来分成4个节目分段播放,我严重怀疑这会不会让后面的学员发挥不稳定,毕竟10个小时或许更多的录制,身体上是很吃亏的,开始还觉得这一季的评委总算拿出了那么一丁点专业态度来评判歌手声音与表演。看到最近一期最后的时候,没错,就是最后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录制时间太长,评委在打瞌睡被一名实力相当不错的女高音吵醒了的原因,评委居然让一段哼唱赢得了胜利,当时那个突然,吓得我尿了一地!!我勒个去,这赤裸裸的玷污我心中无比神圣纯洁的歌唱观念,哼唱把唱歌比下去了,哇哇哇!照这趋势还比什么唱歌??总决赛直接全体哼唱!拼音色不就可以了,观众估计会掌声当耳光用,扇得响亮!!!

     5 ) 新歌声0728乐评:不要听歌了,看Eason就行

    本期关键词就是心疼导师+吐槽奇葩。
    陈奕迅依旧是节目的最大看点,他和着乐器打拍子、听到兴处手脚并用。Eason的这些小动作,我可以看一天(痴汉脸)。这一集,不要听歌了,就看Eason就行了。

    然后是关键词。
    首先,Eason又要现场教歌了(心疼我森)节目组能有点儿新意不,这样怎么维持导师的神秘性?
    周杰伦每次都在纠结这个这个学员差了一点儿火候。我伦眉头皱得可以夹根笔了,那都是为华语乐坛操心操的了(心疼我伦)。
    每个歌手都差了可以击中导师的那关键一嗓,四冲凤毛麟角,三冲也难得一见,二冲已算优秀,一冲比比皆是,这对得起今年这么强大的导师阵容么?(心疼我欢哥和那姐)。

    还有,就是很多选手开始给自己加戏,设计一连串酷炫的舞台freestyle,比如原地360°转圈、时而噘嘴时而歪头的面部动作。问题是,导师们都被牌子挡着呢,只能听到选手的声音,你们做这些动作给谁看?答案只有一个,镜头(微笑摊手)。果然是要出名要趁早啊...

    最后,暗暗揣测一下,为什么少数民族和国外华人歌手突然增多了呢?难道是(zheng)(zhi)任务么?

    下面才是观后感:
    ————————————————————————————————————————————
    韩帅
    《烽火扬州路》 原唱:轮回乐队
    乍一听觉得唱得还不错,有点儿疑惑为什么只有Eason一个人冲下来了。后来才发现燃爆现场的是乐器而非选手的嗓音。原唱《轮回》乐队主唱吴彤低音如雷,高音如电,清亮尖利,一开口就让人汗毛倒竖。而且原唱中的特有“呀”“耶”为词句之间的转折增添了变幻莫测的魅力,但新版本中选手没表现出来。其实,歌手气势也足,声音也够大,不过和原作对比,有种东北二人转的大嗓门,而缺了点儿摇滚的邪魅狂狷。


    邵元
    《推开世界的门》 原唱:杨乃文
    其实这首歌的词,充满诗意和朦胧美,而原唱杨乃文在稳稳的女中音(可能有误)外也使用了部分颤音和假声,让歌曲既有一种舒服的安定感,又像藤萝一样漂浮在空中,摇摇晃晃。就在虚虚实实之间,给人以美和联想,让萌生的想象力有处可依。但一旦换成了男声的KEY,这种美感就被又硬又苦的实嗓给破换掉了,听众也觉得累。可能想走苦情歌路线,可惜又没有杨宗纬那种“游丝”、“沙哑”似的苦情嗓。

    肖敏晔
    《回到过去》 原唱:周杰伦
    一开始可能紧张或者唱功弱,"回到过去"的句尾颤音发挥不稳。周董原唱更随意一些,而新版节奏性更强,歌手把歌曲处理成了R&B,所以在几个鼓点激烈处,格外提精神,而她的声音也不负编曲之愿,很好地诠释达到了要求,所以才吸引导师冲了下来。可叹这样一首只唱得及格的歌,居然有三冲......

    古洁縈
    《oh boy》 原唱:邓紫棋
    邓紫棋版本更显游刃有余,多了熟女的控制力。但新版则更显得直率直接直抒胸臆、是暴脾气的小辣妹在耍脾气。虽然单薄了一些,却也算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发声还是唱法,都像一个脾气火爆正在发飙的小狮子,爆发力挺强。在又闷又热的夏天,听得很解气。考虑到才18岁,大有可为。而且妹子的牙齿蛮可爱的,有点儿可爱。

    达布希勒图
    《第三人称》 原唱:Hush!
    私以为是超过原唱的。听了原唱,觉得音色一般,音准很差,和伴奏搭不在一起。但这首歌诠释的感觉就像穿一件熟悉的旧衣服,质地柔软肤感舒适。唱得深情又非常舒服,音也很准,节奏感也很好,可以说技术达标,可惜就差一点儿冲击泪腺的亮点,但在本期算是最佳了。真的是Eason一挂的,为什么选了周杰伦呢?

    希林娜依·高
    《无与伦比的美丽》 原唱:吴青峰
    声音很像蔡健雅,好听有特色,可惜歌唱得一般。总感觉没掌握发音方法,高开低走,后半部分副歌几乎要破音,水水地就结束了....。可以考虑更好的选歌,或者经过导师指导可能有更好的潜力。

    王乐汀
    《leave me alone》 原唱:孙燕姿
    原唱就是女生小情绪的碎碎念,有点儿抱怨又无奈又烦躁,小女生似地推开一切,获得一个堆满毛绒玩具和安全感的小房间。但这首歌则像拖着大车负重前行的疲惫男人,情绪就是处于中年危机的男人愤懑愤怒压抑压力的释放。硬摇滚+尖叫,生生造出力扫千钧的气势。如果不对比听,可能会觉得有点儿噪,没有相似体验时,可能也会觉得小题大做。整体来说,还可以吧。

    颜力菲
    《完美的一天》 原唱:孙燕姿
    声音是甜美可爱的童声,是一种快乐的充满色彩的声音,但正是因为这种幼稚和童真,让她唱歌时总有种小孩子学大人唱歌的错觉,缺了点儿孙燕姿的疯狂和潇洒。这首歌本就有种无所羁绊的自由感,她却没有表现出来。确实可以更疯一点儿。

    张一腾
    《性别》 原唱:范忆堂
    原唱是独白、是房间里的一个人反思、是迷离灯光下的纠缠身体。但新歌手演绎出的是宣言、是人群里振臂一呼,是聚光灯下的光辉主角。所以旧版本有多少的迟疑,而新版本则唱得铿锵有力。也许有人听不太懂,毕竟是一首很学院的歌,刘欢老师都按了键呢。
    最重要的是,选手长着一张伟光正的脸,却随时随地耍酷,每一个肢体动作都在说“我最帅我最帅”,这种蜜汁自信,实在是太抢镜了。

    杜星萤
    《致姗姗来迟的你》 原唱:阿肆
    编曲老师都比较偏爱funky吗?
    的确有点儿才华,可是奇怪的装饰音很多,私以为不够稳定不够好听(无奈脸)。
    另外,所有导师都看不见你,你为什么要原地转圈(无奈摊手)?肢体表演这么多给谁看....唉,真是戏太多,比歌都多。冲下来的Eason一脸尴尬,我觉得他内心是后悔了吧.....获奖感言阶段,小姑娘微笑着说了自己的梦想。的确,梦想总是要有的,我不敢嘲笑,可是“要引领未来的音乐”,你是要用歌曲还是表演呢(黑人问号脸)?

    夏启明
    《Only you》 原唱:Bobby Soul
    原唱是黑人大叔,据说很多大咖歌手都翻唱过。新版本翻唱的有点儿蓝调的感觉,很抒情舒缓,就是太年轻了,总觉得还差点儿沧桑感和遐想。不过声音和形象确实有点儿不搭,长得真像放大版的年画娃娃。

    冀行
    《极乐世界》 原唱:郑钧
    嗓音有点儿类似郑钧的高亮,却轻飘飘的,缺少力度强度和节奏感,前半部分就像念出来的一样,缺乏律动。其实,有时不是靠声音高低嗓门大小来制造律动,而是气息强弱和虚实就能体现层次感。新版虽然都是实嗓,声嘶力竭,却总觉得太实,缺乏美感和弹性。听郑钧版本明显就丰富得多,在看似松散的唱法中有一种内在的紧致,是四两拨千斤的唱法。

    最后几句话:
    Eason把刘欢、自己和周杰伦叫做“老中青”三代,但他却好像比当爸爸后的周杰伦还要活泼。因为好听的歌,他专门下台去拥抱创作人;听到架子鼓,他就顺着节奏兴致勃勃地做出敲鼓的动作。他这么可爱,全身心沉浸音乐里,像个长不大的音乐顽童。他说:“我喜欢美的东西”。他尊重音乐,热爱音乐,沉浸在音乐中,他才真正做到了享受音乐。
    向Eason比心~~

     6 ) 周杰伦小公举和刘欢老师两种风格的中国风撞出火花

    其实听到刘欢老师加盟的时候是跟期待今年的《中国新歌声》的,原谅我的点跟大家不同,我也很喜欢周杰伦小公举和陈二萌的,不过还是很期待刘欢老师对歌手的改造打磨,毕竟素人站到这个舞台得到顶级老师的指点得到的爆发很让人期待啊。

    盲选时候很惊艳的一首歌是《从前慢》。《从前慢》是木心先生的词,流传很广的一首小诗,文字功底很高,配上曲就变成了民谣似的抒情,不是针针进心窝,而是,戳一点再一点,直至到“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句而大崩,整个心绪沉浸在这首歌,叶炫清很会选歌。刘欢老师都听的掉了眼泪,,而且本身就很喜欢木心先生,自然也就把这份赞赏悄悄的分给了叶炫清一点。

    不过相比较盲选,开场的导师串烧,真的能看到各种曲风之间的碰撞,精彩的出火花。

    刘欢老师和周董的合作少不了两人都挚爱的中国风,但是,刘欢的中国风和周杰伦的中国风是不一样的感觉,一个是厚重的明史,一个是飘逸的东晋。

    2017《中国新歌声2》史上最豪华导师开场秀_腾讯视频

    而且刘欢的京剧唱腔,让我想起了在《国色天香》里面霍尊的旦角唱腔,霍尊用京剧旦角演绎的刘欢老师的《凤凰于飞》不同于原版的幽怨,虽然幽怨痴缠的感觉很适合《甄嬛传》,放在片尾听也很应景和谐,不过,你听一次霍尊京剧版的,会更觉得大气,这不再是一个闺围怨情,反而在京剧的衬托下显得大气磅礴。知道吗,霍尊在现场也演绎了刘欢老师的那首《喂鸡》,不同于这次《中国新歌声》里面开唱的热闹,霍尊是用京剧唱法唱的,不同滋味。

    霍尊的女装扮相也是很柔美啊。

    推荐刘欢老师的《情怨》很好听的中国风歌曲,词美曲美。整首歌讲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追忆现实来回切换,意犹未尽。

    周杰伦和陈奕迅应该更熟,所以玩的更嗨,唱的谢谢侬,多种元素在里面,现场反应更直接热烈。

    陈奕迅每次的点评更注重舞台表现,给的建议都很实用,舞台表现力强的选手确实在呈现作品的时候会更占优势。

    陈二萌大热的作品大家都听出茧子了吧,推荐两首不常被推荐的。

    《时光倒流二十年》,听这首歌的时候,看到有人评论说“等以后有媳妇儿了就给他唱这首”。在婚礼上放这首歌,也是很温馨啊。

    《一个旅人》虽然是孤独的歌词,但是曲风并没有很凄凉,很适合自己一个人沉下来的时候放的配曲。

    周杰伦和那英的《因为爱情》听前半段的时候还觉得只有歌词改了点,调子基本没动,没想到,后半段周董的惊艳来了,微微的周董风格的中国风,将这首歌唱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原来歌曲的沧桑感去掉了点,加入了一点小恋爱的感觉。

    刘欢和那英的《过把瘾》,那英开唱的时候还觉得,嗓音真好,音质也独特,很有辨别力,不过,刘欢一亮嗓,哇,浑厚高昂,气息绵长,等那英再接过来对唱的时候,就觉得,那英这边薄了点,还是刘欢和沙特布莱曼的《我和你》俩人你来我往势均力敌,不会有天平倾斜的听感。

    那英的嗓子辨识度还挺高的,除了成名曲和《征服》,其实还有些小歌也是不错的,独特的略带沙哑的嗓音,还挺适合在下雨天听的。比如《默》,而且周杰伦的翻唱也很好听。

     7 ) 还是大爱眼神清澈的 Eason

    大爱Eason,真性情的他是真的在欣赏每一位参赛者的歌,或享受沉醉其中甚至忘了拍键,也会指出他认为的选手欠缺的地方 以便离开舞台也是有收获可以提升的。跟其他队伍pk对战时眼神依然那么清澈,我想那是因为他内心依然有块纯净的地方,依然在坚持“做小孩”,喜欢爱音乐、真性情、归来仍是“少年”的他。

    当然刘欢老师当之无愧的大哥,专业级别,中国音乐需要他这样的人来引领、发掘培养新人;

    杰伦这期更幽默、放得开了呢。当然点评也很直接、不来虚的。pk对战时依然会因关注结果而小紧张,但也是很惜才、给年轻人机会的音乐前辈;

    那英老师一直觉得很活跃气氛,是团队里的“猪八戒”角色吧,开心果。

     8 ) 不用别人的爱 定义存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新的好声音开始了。

    我不懂唱功、五音不全,但这并不妨碍我享受音乐。

    《中国新歌声》自2016年起开始采用原创模式,选拔有特色的年轻音乐人。走到第六个年头,现如今的导师阵容可以说是华语乐坛最强大了。刘欢是王者级别,他的资历不容置喙;那英更是元老级人物,沧桑的声线特别适合诠释女人受伤的心声;陈奕迅是今年好声音的最大惊喜,很难想象一个人私下如此鬼马,唱起来却比谁都深情;周杰伦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这次他的战队旗帜更是少女心爆棚的嫩粉色,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公举。

    对于音乐我完全是个局外人,根本听不懂老师们说的转音、音域、高低音是什么,能够感动到我,让我完完整整听完的就是好歌。

    “当退去光鲜外表 当我卸下睫毛膏;脱掉高跟鞋的脚 是否还能站得高;当一天掌声变少 可还有人对我笑”

    小女生隽永的声音,仿佛晴朗的月光,一下子把我的心照亮了。其实,无论听歌还是看电影人们一般习惯先入为主,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第一眼看见的角色,通常是难以超越的。但是朱婷婷演绎的这首《我》有个人的气象,完全可与蔡依林和苏运莹的版本比肩。

    Jolin活成了一个传奇,她的人生犹如一部玫瑰电影。

    蔡依林的《我》是带着火焰的,燃烧着这个娇小女生波澜壮阔的决绝与自由,沙沙的嗓音穿透灵魂,有一种对宿命的强势。一直觉得,蔡依林好像一朵拒绝落地的蒲公英,自由的往返于现实和梦境之间。MV里她退去华服,撕下假睫毛,对面的镜子映照出隐藏于身后的灵魂,这一刻返璞归真,让人感到希望与力量。

    苏运莹的《我》,像原木森林刮过的风,将坚韧勇敢化为前进的旋律;而且独特的咬字和语气,隐约勾勒出一个倔强的女孩,让每一个聆听的人都体会到一种对抗。

    而朱婷婷 的《我》更像屋顶上的月亮,洗练剔透,赋予了这首歌新的生命;简单干净的声音让其他人都黯然失色。这个才22岁的小姑娘如此气定神闲,那英的点评很到位,“控制很好”,她出色的控制力可以令人安静下来;陈奕迅说他其实很早就想下来,但是怕大家的掌声会破坏到气氛,还说要送一点自信给她。

    朱婷婷说自己很早就用“小白马”这个名字在网上上传音乐作品了,小白马,小白马,真好听的名字。有少女的悸动,有梦幻的憧憬,有灵魂的纯净,很适合这个淡丽的女孩。舞台上的她,微卷的黑色长发,薄薄的白色衬衫,藕粉色的阔腿裤,很有港式美女的风情。

    哪个我是真哪个是假。她的声音,流动着小小的光,带着恰到好处的甜,提醒着我,不要让梦掩盖,当年那女孩。

     短评

    为所长,千千万万遍。

    6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别人唱eason的歌都不太行。eason唱别人的歌都很行。三星都给杰伦eason。 这个节目为什么还需要选手?!

    8分钟前
    • 布尔玛
    • 还行

    这是个华语音乐式微的时代,成名的歌手们状态都不复从前,我们也越来越难以在电视节目中发现令人惊喜的新歌声了。而且这个节目做到现在已经很难找到新鲜的话题,导师们的表现也越发夸张,还加了那么多没用的环节:选导师时的那个台子、选好阵营后落下的战旗和为学员戴上的徽章,都是没什么意义的存在。

    10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较差

    第二集就看不下去了

    13分钟前
    • 夏必安
    • 较差

    真的要改改赛制了,最起码,从那么高的地方滑滑梯下来,你们考虑过刘欢那么一大把年纪会不会头晕么?为什么不干脆弄成导师拍按钮,直接从座椅上弹射出去咩~~

    17分钟前
    • 仓廪一间
    • 还行

    辣鸡,被快乐男声甩出好几条街。

    20分钟前
    • FujiwaraTakumi
    • 较差

    没有庾澄庆,直接降低了talk show水准,连最有看点的导师点评抢人部分也变得不再是看点

    24分钟前
    • macca
    • 很差

    这季歌手水平实在,实在,实在太勉强了。瘸子里挑将军的感觉。这导师得是花多少银子才能请的来啊……

    25分钟前
    • Leah
    • 很差

    这一季的选手水平,呵呵。中国没有会唱歌的人了么?请把节目制作人拖出去好好培养音乐审美和品味。

    28分钟前
    • Captain_C
    • 很差

    说真的,把那英换成庾澄庆,四个人做一档脱口秀,聊聊音乐唱唱歌就够了。

    31分钟前
    • NexusOne
    • 推荐

    就看周杰伦和陈奕迅小两口拌嘴了。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冲着周董和医生看的。浙江卫视求能别在霍格沃茨的火车上p上你们那个新歌声的标志么。

    39分钟前
    • 燕仰
    • 较差

    也就靠自带流量的杰伦、回归的刘欢和新加盟的陈奕迅近期吸引了一些人气,感觉听这3人就赚了。奕迅现场一开口我真心就要跪了。

    41分钟前
    • 巴喆
    • 较差

    五星是给李雅的越过山丘的!

    45分钟前
    • OD什么都不知道
    • 力荐

    好喜欢这个从前慢

    49分钟前
    • Jonhanna
    • 还行

    杰伦唱你的背包是最大的惊喜…简直要哭了。Eason瘦了好多不够可爱了,但如果喜欢Eason,建议还是回去听他的歌吧,不要看这档节目。鄙视赤裸裸的“致敬”哈利波特行为

    52分钟前
    • 荆棘
    • 较差

    曾经的音乐启蒙综艺已沦落至此,刘思涵首轮被刷,KTV级《淘汰》四冲,除了三位男导师毫无看点。

    57分钟前
    • Feixiang
    • 较差

    这一季郭沁和周深的大鱼很好听,两人的声音很搭,郭沁是黑马,历练之后会更好

    60分钟前
    • 端木夜
    • 还行

    陈奕迅好可爱,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Yoyo﹎.
    • 推荐

    事实证明,别人唱陈奕迅的歌都不行,陈奕迅唱别人的歌都行。四星给我爱了七年的eason

    1小时前
    • 做了错饭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