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迷城(2010)

    迷城(2010)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大陆2010

    主演:霍思燕,郭晓然,葛思然,唐以诺 

    导演:章家瑞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丛林热1991

    • HD

      灰姑娘的故事

    • HD中字

      冒牌教练

    • HD中字

      特殊的一天

    • HD中字

      钢琴教师

    • 暮光之城3:月食

    • HD

      原以为命中注定的恋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 韩语中字

      美丽吸血鬼

     剧照

    迷城(2010) 剧照 NO.1迷城(2010) 剧照 NO.2迷城(2010) 剧照 NO.3迷城(2010) 剧照 NO.4迷城(2010) 剧照 NO.5迷城(2010) 剧照 NO.6迷城(2010) 剧照 NO.16迷城(2010) 剧照 NO.17迷城(2010) 剧照 NO.18迷城(2010) 剧照 NO.19迷城(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历史系大二学生赵坡(郭晓然 饰)是一个出身贫寒的男孩,他诚实善良、内向羞涩,周围的同学除了高干军队子弟就是来自富商海归的家庭,与他们比起来,赵坡俨然是一只寒酸可怜的丑小鸭。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发廊洗头妹甘秀(霍思燕 饰),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女孩,为了养活智障的弟弟辛苦赚钱。某天,赵坡带着甘秀和同乡何昌兴(赵志刚 饰)、杜永庆(唐以诺 饰)外出游玩。但是却目睹两名同乡兽性大发,玷污了甘秀。在此之后,甘秀从赵坡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他四处寻找,似乎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  本片荣获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人奖。

     长篇影评

     1 ) 星巴克不坑爹

    精神分裂,自卑感,贫富差距,星巴克,孔明灯,女主角很漂亮。
    OK,看完迷城,凌晨3点半,我留下的就这么多。

    豆瓣里有个人写了《去你妹的星巴克》。
    电影里出现了2次星巴克,第一次里面有个穿得很有喜感的富家公子,背着更喜感的耐克包,一转身,大大的钩钩正对镜头,上来就问家境。然后就是一群孩子优雅地说自己爹妈的背景。
    坡孩子说咱家是农民,我爹是耕地的。我顿时觉得这孩子是不该分裂的,起码敢正面承受。

    去你妹的星巴克,有人回复他,说老是说人装逼的,其实才是最装的。

    其实人把重心放在外面,才有了装逼和不装逼一说。倘若本来无一物,何处去装逼?
    咖啡我只喜欢2种,一种是雀巢2和1,一种是雀巢不要伴侣。
    那么如果中国的咖啡普及如成都的茶馆,我想我也会坐在阳光的竹椅上,慢慢喝上一下午的。
    只有当喝星巴克的和不喝星巴克的人,重心都放在喝上。星巴克就不坑爹了。

    回到迷城。
    坡坡这娃是个可怜娃,电影将他的敏感和神经质刻画很到位了,那些没经历过这种压力的人不会懂得。
    80%的城里娃不会介意跟农村娃做朋友,但是80%的农村娃会不自在。区别就在前者于其中根本不会有压力。所以介意的永远是那些弱势,敏感纠结的也永远是弱势。

    本人一直在城乡交接部成长,童年让我迄今无比分裂。
    运气好,城里农村娃都把我当自己人,前者觉得我淳朴,后者觉得我和蔼。
    运气差点,城里农村都排挤我,前者觉得我土,后者觉得我装逼。
    最后发现两头讨喜太难,索性都不迎合了。
    你装,或者不装。
    逼就在哪里。
    不卑不亢……

    我知道现在的学校里,一定还有很多赵坡,李坡,王婆婆的。
    还有很多挣扎在自己残缺里的人。
    企图遮掩、回避、或者隐藏。
    我不建议你去正面你内心的懦弱和不堪。
    但请将重心放在你优秀的地方,
    让他们强大,便可自然战胜你那庞大的自卑感。

    很多人都曾自卑,
    这群人有的成了白岩松,有的成了精神分裂。
    区别在于后者将重心放在残缺,前者却着眼于所长。
    如果霍金把重心放在帕金森,而非大脑。那么他将终生作为一名帕金森患者,受人俯视。

    赵坡是应该受到同情的,
    但是他的行为,我在同情之余还是忍不住想要扇他俩耳刮子的。

    请相信大部分自卑者都是优秀的。
    因为你具备足够的敏感,来触碰感受这个世界。

    星巴克从来没想过坑谁的爹,人家就一饮料店,只卖饮料不卖B。

     2 ) 从某种程度上,这部片子是伟大而深刻的,它有现实的人文关怀

    从某种程度上,这部片子是伟大而深刻的,他关注了底层农民青年的境遇

    看后我一直在想,坡娃儿喜欢的是谁,是富家女还是发廊妹
    他出身农村,属于社会的最底层,到大学半工半读坚持着学业
    在周围同学或有意或无意的藐视中学习、生活着
    而童年不幸丧母的阴影在他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潜伏
    1、他喜欢的是女大学生,把泡到城市女大学生当做 脱离农村底层的标志。
    他鼓足勇气约富家女看电影遭到拒绝,他就找到他在发廊看到的一个有大学生气质的大学生,就进而认识、约会,并谎称是女大学生带出来和同乡见面。从这里看,他喜欢的是女大学生、富家女,但是他自卑,他约不到女大学生,就找替代

    2、他内心想对母亲“救赎”的愿望
    他童年,当发廊妹的母亲被他爸殴打落水身亡
    他背负着非议长大
    他恨发廊妹,但是他脱离不了对他母亲的爱
    他提议 发廊妹 去读大学
    其实体现了他内心 对同时做过发廊妹的母亲 的救赎的渴望
    另外,梦中已经死去的发廊妹要他 替她告他们
    也体现了他潜意识中 对间接或者说就是直接杀死母亲的父亲的控诉
    影片1小时6分钟的那段单车告白可能是整部影片最温馨的时刻

    3、影片关注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子弟的种种境遇,不同观念、层级;穷人和富人的冲突。
    如 发廊妹大多是迫不得已,比如智障的弟弟,有病的家人
    如 进程农民工的性需求无处宣泄(片头即可看出)

    4、 底层人的自轻:对打工妹的歧视,是女大学生就畏惧,听说是发廊妹就同手动脚,即使他们体内自己的姐妹也在做这些发廊妹
    我想起多年前,我在求学春节归家那个漫长的火车上,临座的青年农民工挤兑同座打工妹的情景(后者称自己在地毯厂打工)

    最后再说 两句

    影片宣传 都是惊悚、裸露为卖点,但是影片企图表达的比它营销卖点要深刻得多,这不能说是一种嘲讽,社会已经宁可庸俗而不愿意深刻

    霍思燕饰演这种类型的女孩子得心应手,但是在最近其他参演的影视作品中却让人没有什么映象

    主角的重庆话说得确实有点歪


    从某种程度上,这部片子是伟大而深刻的,他关注了底层青年的境遇,比那些关注帝王将相、3D特效、假大空的电影好太多了,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有其伟大的人文关怀。

    这也许是导演,编剧青涩的一部作品,但是坚持下去,你们必有伟大的作品问世。

    用编剧的话结束这段随笔

    1:16:32 撑下去,你会好的
    1:34:20 我不生气,我知道,你是为了你妈好,也是为了我好

     3 ) 看劇情不如集中看霍思燕

    原名<遠雷>,今已改名為<迷城>。對於易名與否,似乎幫助不大。兩者都未有令觀眾為之理解。倒覺得<遠雷>這名會看後有所反思。

    花邊的不說太多,主要劇情還蠻吸引。就是一個窮大學生遇著洗頭妹已有無限幻想。那些閒聊、約會、互相吸引等都看得過癮。只是一下子投入"主線"劇情,會有所低落。如果是這麼個慘情故事,主人翁茫然迷失於友情與愛情之間,倒也看得過去。導演偏偏要來個故弄玄虛,把主人翁劇變成神經漢般陷入幻想世界,但這舉動又明顯不過,明顯得就像有個旁白說:"波波神經了,幻想這麼多假象"。畫面經常穿插確有其得色,劇情的交錯、故事的張力反顯得零碎。

    波波本來也神經質的,及後變了神經漢,這個安排也不夠完善,對比不夠大。而男主演演的驚慌、驚恐又算不得上太有分別,但當然於劇情而言是有所需要。電影中的亮點是霍思燕。洗頭妹做的自然了當,滿風騷的感覺;下班後的青貧女子又夠清純可人、不造作;"主線"劇情的她溫柔、憎恨、憤怒、開心等變化多端,恰當至極,每一個笑容、眼神都令觀眾有所明瞭。當然少不得暴露鏡頭,雖然我確不想霍思燕暴露太多,但也是一賣點。

    如果要我從頭再看一遍,我會將所有集中力投放於霍思燕。劇情過於簡單、過於明顯,縱使真的要看到結尾才知故事完整,但那個故事尾已顯得有點雞肋,知道與否都不足以衝擊觀眾的思想。

     4 ) 《迷城》:娱乐与艺术兼备的诚意小片(霍思燕标准宅男女神)

    看到《迷城》上映时在影院打出的海报,我不禁出离愤怒了!为了突出惊悚元素吸引观众,海报被设计成鬼魂浮现的灵异样式,而且由于面色苍白的幽灵并未出现在影片中,制作海报时找不到现成素材,只能用PS往上生拼硬凑,所以有了这般粗制烂造、山寨到极点的效果,真不知有多少观众会被这样的海报吸引进影院,对这样一部多年难得一见的娱乐与艺术兼备的诚意之作来说绝对是一种玷污。《迷城》虽然有惊悚成分,但并不存在真正的鬼怪,吸引观众的也绝不是什么神神鬼鬼、一惊一乍的东西,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出众的悬念、深刻的现实意义以及演员精彩的表演,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和灵魂,沉浸在剧情中任由心情被酸甜苦辣搅拌,引人深思的剧情张力一次次冲击着心灵,独特的观影体验必将成为让人终生难忘的记忆。
     
    故事:悬念重重,是非难辨
     
    《迷城》从一对身处底层的贫穷大学生赵坡和发廊妹甘秀之间似有似无、温馨轻柔的恋情展开,青涩的情感悸动打动人心,让人很快就能进入剧情,接着在层层铺排中引入强奸谋杀的罪案情节,氛围也变得格外惊悚迷离,到底是谁杀了甘秀?赵坡眼中看到的一切哪些是虚幻、哪些是真实?形成一张悬念的大网将观众笼罩其中,令人生出无数种遐想和猜测。而且本片中的悬念相对于其他悬念片来说是相当高级的悬念,其他悬念片无非是设个局让观众猜,猜中了算你本事,猜不中算我英雄。但本片的悬念则实现了同观众的心灵和情感的互动,成为拷问观众灵魂的一种工具。你是否相信赵坡的两个民工朋友强奸了甘秀,恰恰折射出你心底的价值观取向和社会判断标准。等到真相大白之后,让人由不得扪心自问,片中所揭示的整个社会对底层民众的歧视、对贫穷的歧视,以及底层民众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发泄和不满,自己是否也是这扭曲价值观的促成者之一,并在实际生活中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样的法则,不自觉地扭曲着自己的灵魂并视之为常态?
     
    影片并没有过分渲染底层民众的困苦,而是营造出一个他们被边缘化的社会大环境,他们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虽然未必会时常遭遇灾难,但始终处于困境之中,被人怀疑,瞧不起,同那些衣食无忧的主流人群永远格格不入。而且他们自身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这才是最可怕的,仿佛贫穷就是自己身上的原罪,他们无法原谅自己以及身边亲友的这种原罪,从心底深处对跟自己一样的穷苦可怜人怀有那些“上等人”看待他们时一样的怀疑和敌意,所以才有了赵坡称甘秀为大学生的隐瞒,对两个民工朋友强奸罪的指责,对甘秀力证清白的不信任,最终你会发现,故事的真相不在于赵坡有病,整个社会的病态在悲剧的真正成因,这才是影片审视现实最为深刻犀利之处。
     
    风格:梦幻迷离,冷峻犀利
     
    一部影片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不新鲜,但能把这些复杂的内涵、思想、情感,用个性鲜明的手法和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才是真正困难的。这也是我们一提文艺片或者剧情片要么老套呆板、要么艰涩难度、要么枯燥乏味,少见生动鲜活、引人入胜佳作的原因。而《迷城》恰恰是这么一部不仅具有内涵层次丰富、发人深省的内在境界,同样有着精彩丰富的商业元素的外在包装的绝世好片。影片开头对赵坡和甘秀之间情感的展现,无疑是典型的纯爱套路,小男生悸动的初恋,同女生柔情似水、开朗阳光的心态,聚合成一种清新的甜蜜感直入观众心灵。导演在此处用发廊暧昧的光影、透过鱼缸的镜头、以及对两人细腻动作的捕捉,营造出一种令人心痒难耐的暧昧感,绝对是宅男美梦成真的现实版。
    等到剧情进入强奸和谋杀环节,氛围随之陡然一变,倾盆的大雨营造出冷冽隔绝的氛围,让人预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赵坡深受打击的癫狂状态也被渲染到极致,从而产生出令人惊心动魄的效果。而随后赵坡的疑神疑鬼、幻境浮现,影片更是采用手提摄影的主观镜头以及大量运用的面部特写,来营造赵坡混乱、紧张、恐惧精神状态。失踪的甘秀频频现身,也增强了惊悚和灵异的感觉,让影片发挥出惊悚片的引人效果。此外,在赵坡的幻想中,他还有同甘秀十分香艳的性爱场景,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商业元素。甘秀失踪后警方的接入,也让影片有了破案戏和推理戏的看点。
     
    表演:生动自如,深入骨髓
     
    一部好片绝对离不开演员出色的表演,《迷城》的演员阵容堪称奉献出华语影坛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彩群戏,对角色的塑造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深入骨髓的表演。完全不知名的一众配角演员无论戏份多少,都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活的真实质感。而男女主角郭晓然和霍思燕的表演更是影片的最大惊喜,一个山东人一个北京人,竟然从口音到外形都让人完全相信他们在片中四川人的地域特征以及底层民众的身份特征,这种彻底脱胎换骨的表演堪称演员塑造角色的至高境界。
     
    郭晓然将赵坡精神分裂的种种情态夸张得恰到好处,惊恐不定的双眼和扭曲的面部表情营造的惊悚效果对观众有极强的感染力,低头走路、紧缩的身体、手总是拉着书包带的设计将赵坡自卑怯懦的底层人物心态表露无疑。霍思燕更是奉献出从影以来的最佳表演,让人终于看到这个混迹影坛多年但一直让人感觉演技平平的女演员的真正实力。他扮演的川妹子甘秀妩媚和清纯兼备,既具有邻家小妹的亲和力,有会让人产生种种暧昧的遐想,绝对是宅男梦中情人的标准对象。此外,他对发廊妹的塑造也突破了观众对此类人群的认知,既有勾魂的魅力,又有清白的坚持,虽然身处底层但不乏乐观的心情以及平和的态度,对生活怀有谨慎的美好向往,跟同样身处底层但心态扭曲的赵坡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霍思燕演绎发廊妹的精彩程度已经可以将华语影坛其他从事暧昧职业的底层女星角色一概秒杀,《香港有个好莱坞》里的周迅、《榴莲飘飘》的秦海璐、《苹果》的范冰冰、《旺角黑夜》里的张柏芝等女星统统都要甘拜下风。(文/列文)

     5 ) 双重迷城

    其实对重庆这座城市的好感起于疯狂的石头,看完这部片子,感觉更强烈了。摄影师把这座城市拍得很美,无论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解放碑广场,还是迷雾重重的乡间小路,包括男主人公住的凌乱不堪的大学宿舍,都有一种阴郁的特质,神秘感十足而又给人强大的吸引力。影片的名字起的也很好,虽然表面看去是一个很烂俗的文艺片名字,但是结合影片来看,名称恰好体现了影片想表达的思想,虽然导演的表达方式很失败。
    男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未发迹式穷二代,作为现役大学生的他对未来的工作和家庭都充满了憧憬。因此即便自知单薄的身体也要不停的勤工俭学,即便自知身份的卑微也要争取高高在上的爱情。但现实是残酷的,工头的恶意拖欠使他的经济仍旧窘困,而富二代孔雀的拒人千里也一度让他倍感自卑和难堪。而对主人公这种童年遭受亲情损失的纯真青年来讲,经济的困顿可以通过节衣缩食来忍受,而感情的孤独则必须找到宣泄的出口。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面容娇好的发廊妹,故事也就开始了。。。
    电影名为迷城,最表层的意思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舞台,也就是重庆。重庆外号雾城,雾里看花,迷无所踪。而影片中借助路人甲乙的台词和刻意制造的天气效果,更进一步表达了这层意思:城里是光打雷不下雨的,而城外则打了雷就立刻下雨,雨滴落下,形成了雾蒙蒙的水汽,把整个城市包围。迷城并不是充满了迷雾的城市,而是为迷雾所包围的城市。这正是主人公自身心境,状况的一个反映。男主赵坡是一个大学生,有着自己的追求,梦想,勤劳并且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好像也很不错,在大学生这个职业也就是他的本体来讲,他是清爽的,没有杂质的,清晰地。但是这个表面上勤劳朴实的优秀学生,却有着自己鲜为人知的过去,而那些悲惨的过去不仅仅造成了其对水的恐惧,更留下了内心对于亲情丧失的痛苦,和极大的情感空白。但是庆幸的是,他内心中这种迷雾成分在目前为止的大学生涯中并没有显露出来,即便求爱遭到拒绝也没有,直到发廊妹的出现。
    天真发廊妹卖艺不卖身,她和穷二代的结合可能是影片的必然。两个相同境遇的人很容易心有灵犀,因此仅仅经过一次约会(虽然花费不菲),两个人就顺利牵手,朝着情侣的关系越走越近。这个时候,发廊妹找到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内心甜蜜,对外来美好展望自不必说。男主角更是欣喜若狂,为找到一个情感寄托而兴奋不已。虽然仅仅是很短的时间,男主已经把发廊妹看作是自己的寄托,更看作是他城外世界的全部,因此他不想别人看不起发廊妹的风尘身份,更决不允许别人对其有丝毫轻薄。但不幸的是,他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结果都发生了。。。
    首先是发廊妹主动地供认了自己的身份,这令男主人公在其同伴面前丢了面子。但是这个事件相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显得并不严重。而另外的两位同伴显然素质不高,在得知发廊妹并非大学生后,淫心陡起,对其毛手毛脚并为男主所看见。这时,固执的认为自己女友失贞的男主角精神世界完全崩塌,扭曲的心灵不能承受再多的压力,因此悲剧就此发生。而更悲剧的是,很长一段时间,男主并不知道悲剧的制造者就是其自己。
    赵坡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以进入警察局结束,自此电影的后半部分完全变成了香港不入流的恐怖片。警察以强有力的证据告诉男主角:你看到的并没有发生过,一切只是你的想象。而基于这种判断,男主是精神病病人的推断也就完全合乎逻辑,故事继续顺利地讲下去。对于观众,这样的故事有了个可以接受的结果,还算讲得通。但是对于导演,由于他太想把这个故事讲完了,因此完全的抛弃了之前其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身世的描写以及对于贫富的探讨和思考,最后鬼打墙似地狗血剧情把之前的深沉,阴郁,思考,完全变成恐怖片类型片的娱乐元素,从而导致影片深刻性大打折扣。
    即便如此,影片的几位主演的演出也非常出彩。郭晓然饰演穷二代大学生的自卑,被拒绝的尴尬,内心的矛盾和变态的扭曲都把握的非常好。霍思燕饰演的发廊女既具备了风尘女的浪,也有纯真少女的矜持,霍思燕很好的表现出了这样的二重性(或许其本身即有这样的特性)。赵志刚和唐以诺饰演的农民工兄弟更是把底层人民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不禁赞叹。。。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愿意被触碰到的地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迷城,我们都生活在迷城当中。
    这是一部不太适合在电影院看的片子,不过要是下载到psp上,赶上个阴雨天看,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6 ) 人人都爱拍裸戏

    在《迷城》公映之前,关于《迷城》是如何通过审查的一直是一个谜,尽管看惯了国外“文艺动作片”的中国观众,已经不再是当年看《本能》时候的由衷惊诧,但是换到国内的片子能够见到背裸,再加几个腰部动作,那就是绝对意义上的大尺度了(别想露点,咱们永远不在点上)。虽然没人会为了几个背裸专门进趟影院,但是“惊悚悬疑”之外的一抹香艳,还是别具吸引力的。

    上次在《近在咫尺的爱恋》看片会上,就听到一个还算知名影评人在谈论《迷城》时,兴奋得满面潮红,并果断地根据预告片下了个“极其情色”的论断,见过“大世面”的影评人尚且如此,也就难怪本来就是看热闹的观众心向往之了。

    但是等到影片上映,这些观众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预告片里的“腰部前挺动作”全都不见了,一场QJ戏也只是呈现了隔着几百层毛玻璃的效果,只可意淫,不可眼观。全片唯一的香艳之处是开篇一无名女子在洗澡时被民工误撞,当是时,此女正蹲在地上,身体呈“G”字状,以极其科学严谨的遮挡动作力保不失,摄影机就这样带着万千期待从侧面一掠而过。

    说话至此想必很多人已经义愤填膺了,目标自然是直指总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兴奋处负责浇冷水的某电某局,而事实上,如果你持续对比了几款预告片和公映版正片,很容易就会发现,预告片中的“精彩内容”被删剪的比例正变得越来越大。
    作为专业的电影制作单,他们比任何观众都熟稔审查之道,也最善于在规则边缘周旋,很多镜头在制作之初其实就已经知道结果,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往枪口上撞”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营销,其根源在于审查部门对于“预告片”的管理漏洞。

    在实行电影分级制度的国家,电影预告片同样需要进行分级,用Green Band、Red Band来限定预告片播放的范围,同时,针对受众更加广泛的网络媒体,也有相对的Yellow Band级别以区别于影院预告片。而在没有电影分级的中国,对于预告片的分级也就无从谈起,每款预告片都是针对所有观众的Green Band,于是一些限制级的镜头就得以借助预告片的护驾,广为流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等到影片上映,一句“被删减了”,就可以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其实观众并不是为了个别限制级镜头才去看一部电影,毕竟中国电影的所谓限制级,在今天越来越有国际化视野的观众看来,其实都不过是小儿科,但问题就在于,正是因为这么小儿科的东西都要被阉割,才令观众更加恼火,进而演变成一种对制度的抗拒,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躲在暗处的,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的虚假“广告人”。

    在同类商品大量充斥市场的时候,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一定程度的宣传造势是必然的,然而检验一部宣传片的时刻是在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的,如果观众在走出去的时候觉得此行不虚,那么宣传则可以称其为宣传,否则就成了欺骗。

    《迷城》的问题就在于,除了利用了一些剧中没有的东西来吸引观众之外,对于这部电影“可以有”而且“必须有”的悬疑、惊悚元素,他们也“真没有”。

    电影表面上讲述贫困大学生坡坡和洗头妹甘秀的故事,前者因为从小的经历而导致了心理上的扭曲,并最终造成了洗头妹甘秀意外死亡。但如果仔细梳理就会发现,甘秀在这个故事里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她对剧情的参与都是被动的,她被坡坡的同乡非礼,而后又督促坡坡为她伸冤,全都是坡坡脑子里出现的异象,作为真实的甘秀只是和坡坡见了几次面的一个女孩子,他们之间甚至连真正的恋爱都算不上。

    正是因为其他人物对故事的参与极其有限,所以影片不得不用大量的细节来为坡坡的行为做铺垫,影片的前20分钟几乎全都用来表现坡坡在学校的自卑,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原因却是来自家庭,让这段本来就冗长难耐的铺垫成了废戏,成了一段毫无意义的纪录片,而不是参与到制造悬念上来。

    至于影片的另一个元素惊悚,则更无从谈起,全片唯一可以算得上惊悚的地方就是甘秀死后又出现在坡坡生活中的几场戏,但是导演为了制造悬念而降甘秀的死埋得过深,使她几次出现都和正常人出现一样,等到揭露出甘秀已死,作为“鬼”的甘秀的戏也就完了,观众要在回忆中去自己吓自己,造成后怕,很明显这点恐怖元素又是远远不够。

    因此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迷城》,就是情色、惊悚、悬疑全都欠奉的三无产品,而最关键的,相对于之前的一系列走文艺路线的作品,章家瑞的掌控力在这部商业片也消失殆尽,故事行至结尾已近乎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证明并不是每个导演都可以一通百通,拍擅长的,而不是拍热门的,才是正路。

     7 )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迷城》是难得一见的好电影,看得让认人窒息,让人心绪难平,这值得我在深夜写下这些感触。

        《红楼梦》中,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她又偏爱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贾珍、贾琏、贾蓉等好色之徒,对她颇为馋涎。但尤三姐不愿像姐姐那样遭人玩弄,她用泼辣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清白。她看中柳湘莲后,就一心一意等他。但因柳湘莲认为宁国府多好色之徒(贾珍贾蓉之流),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干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刚烈的尤三姐在奉还定礼时引剑自刎。

         《迷城》中,甘秀是个漂亮清秀的发廊妹,与“穷大学生”赵坡互有好感。赵坡告诉他的两位农村哥们,甘秀是女大学生。在一次结伴游玩时,甘秀向大家说明了真相,遂即遭到两位农村哥们的轻薄,而幼年遭遇变故的赵坡看见当时情景,产生了臆想,误会甘秀是一个轻薄的女孩,受辱的甘秀在与赵坡的纠缠中失足落水,香消玉殒。。。。。。

        初到大学,赵坡被同学请到星巴克喝咖啡,眼前的公子小姐是证券公司老总的儿子,是地产商的千金,是外企高管的子弟。。。赵坡喜欢的女孩问起他的家势,当他吞吞吐吐说出农民这个词后,场面陷入了尴尬的沉默……这是发展的成果,这是让一部分人暴富起来,让另一部分人永远穷下去的祖国花园里的花朵,不要相信小平哥,共同富裕只是个传说。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财富,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一个毛孔里都沾满了鲜血,没错,怎么样可以永享不劳而获的资本福利?没有看到苏联是怎么解体的吗?权贵们攫取国家财富后,迅速推动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变更,从而寻求自身财富和剥削的合法性,他们做到了。其实我们过不了自己,这个社会生态还处在圈地运动的时代。

        当赵坡尝到拿铁的中药味后,同学才告诉他咖啡是要加糖的……这是一个怯生生的农村孩子在所谓的高级场合表现出的不适应综合症,穷人的孩子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伪贵族们在这里寻求心灵的归属,却只学得一些装腔作势的花架子,这里没有奔放的生命,没有自由和洒脱,人们却乐此不彼的在咀嚼着中世纪遗留的散发着腐烂气味的小资情调。

        当寝室的同学去踢球去玩耍时,还不忘告诉他去给大家打开水……在当下普世的观念里,穷人就是低贱,别人就可以趾高气昂、吆五喝六的使唤你,甚至那些发廊妹也要拿他取笑。马丁路德×金希望有一天美国人是以的人的品质来评价一个人而不是肤色,他的梦想有一部分实现了,用了不到50年。孔子希望中国人以人的品质来评价一个人,这个愿望已经近3000年了,还没有丝毫进步的迹象,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个潦倒不堪,在街边倚门卖笑的风尘女终于找到了一个比她们更弱势的群体——穷大学生,以取笑他们获得心灵上的些许安慰,是谁告诉我们穷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内心的荒凉?你信吗?

        认识了发廊妹,他要迫不及待地请她去星巴克,很懂行似的给她加糖,像城里的情侣一样放孔明灯、许愿……这是普通人内心的浪漫与虚荣

        给哥们介绍女朋友的时候,只说发廊妹是女大学生,而发廊妹向大家坦诚自己的身份时,赵坡表情极其难堪;但哥们告诉他,发廊妹和他不合适的时候他又开始争论,辩解…… 这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心灵里世俗与纯真的纠结

        在工棚里看到了女人的裸体,被问及时,害羞却又带着向往的神情……这是原始冲动与教化人伦给人的煎熬

        赵坡的母亲早年为谋生做发廊女被父亲知晓,厮打过程中落水身亡,他自己被父亲抽打时遭遇脑伤,从此落下了臆想症……,赵坡的母亲在死前对丈夫说:”我还要为坡坡挣学费,有本事你也出去挣钱给我们花“。这是一个越发笑贫不笑娼的时代,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人们挣钱的冲动,所以东莞有40万失足妇女也就不足为奇,而各省刚刚走出中学、技校的女孩们已经随时做好了支援前线的准备,甚至越南、俄罗斯的女友人也发纷纷扬国际主义精神,前赴后继的开赴我国战场。为了心中的富裕梦,他们在所不惜,这难道仅仅是贫困所迫吗?当你打开QQ空间,睫毛弯弯、眼影浓重的非主流们嘟着粉嫩的嘴唇,扮出无辜的眼神,当你沉醉于她们幽蓝的美瞳下面那一双清澈美丽的少女的眼睛时,画面下方裸露的深深的乳沟又怎能不让你百感交集。

        开学时,为漂亮富有的女同学殷琪搬行李,希望萌芽,赵坡道出家势后,在图书馆邀该女生看电影遭拒,萌芽瞬间幻灭……这是现实。《西厢记》、《灰姑娘》中的不同阶层的男女双方还会为爱情拼命挣扎,现世的青年人已不用舆论的重压、也不用父母的梗阻,他们已经早早地谙于门当户对的世故,向世俗妥协。中国人反封建反了几千年,打倒了骑士精神、磨灭了侠义豪情,却让市侩气在人们心里开花结果,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桃花揉碎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当我们为美丽善良的甘秀而深深惋惜,为赵坡这个失意的好学生纠结难平的时候,我更看到了人生的艰难、成长的痛苦与挣扎:一个年轻人要无数次的在放纵与克制、向往与失望、得到与失去、爱与恨、纯真与世故中经受煎熬,摇摆不定,最重要的是,赵坡们也根本无从选择。

         莫非所有的凄凉都为了一个零结局?莫非只有凋残的心才能感受真正的美,才能承受生命中应有的重量?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短评

    郭晓然演得真好,神情、打扮、步态,太真实了,大学的时候,你或多或少总认识这样的人。片子有点胸闷,但真不错,我觉得它在2010年国产电影里可以排名第一。我知道很多人不这么想,可是偌大个放映厅居然只有我们两个人,还是有点悲哀。

    5分钟前
    • yuanhan
    • 推荐

    重庆真的好适合拍这种阴郁的片子啊。

    7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又是一部力求真实而显得做作的影片。看的过程中一度以为两个老乡都是男主分裂出来的不同人格,结果虽不中,亦不算远。看到男主在发廊外紧盯女主时便想到莫米的诗:我那么关心兰兰(发廊妹)是为什么呢?我又不是梅毒,我又不是政府!

    9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如果国人对这类题材的国产电影就表示看不懂,很垃圾的话,我想中国电影就只能如此了。我隐约看到愚人船的吉他手有客串,不知道认错人了没

    13分钟前
    • Rockie龍
    • 推荐

    上院线,用这种简陋的制作。后期怎么做的这是。

    16分钟前
    • jiji
    • 还行

    完全没搞懂葛思然在里面干啥呢

    18分钟前
    • 家润
    • 较差

    故事真的没有一点儿新的点。编剧可是邱刚健啊……剪辑也挺二的,废戏太多。

    19分钟前
    • 撕撕撕
    • 较差

    文艺片,还不错,不收了

    20分钟前
    • 春去留伤
    • 还行

    剧本不错。演员表演非常到位。重庆话飚在山城的背景,真的太好了。

    21分钟前
    • 名伶
    • 力荐

    就算放开了审查,导演们,你们真的做好了面对市场的准备吗?

    25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性工作者被人看不起;没钱的大学生被同学看不起,马加爵之类的事件正在被无数的富二代所激化!不想说片子演了什么,只是这个社会对人的重视有多少呢,我们的眼睛所能看见的就是一身的金钱欲望罢了

    26分钟前
    • 楊大叔
    • 还行

    第二次看了,我觉得很好看啊!霍思燕很漂亮啊!

    28分钟前
    • xiaoiou
    • 力荐

    又早泻

    31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一切都有点太做作。

    34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还行

    这电影我很喜欢。觉得那男主角的戏份真的很有挑战性~

    35分钟前
    • 布六
    • 力荐

    阴郁诡异

    37分钟前
    • 相对屋檐
    • 还行

    搞了半天男主角是神经病啊...

    38分钟前
    • alan sister
    • 还行

    其实还不到五星。但豆瓣上某些人的素质及其打的分数让我实在无言以对,所以决定打高点,给这片子伸伸冤。生理所受的伤害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弗洛伊德强调的幼年经历。装逼的人终将死于冷漠。

    40分钟前
    • 弥陀赞
    • 力荐

    故事一般 导演的功力很是不错 作为一部国产惊悚片 大大的超出我的预期

    43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我真的觉得拍的不太好。你要说发神经的电影吧,很多电影都有发神经,那些谜底揭晓的时候让人觉得不寒而栗。但我觉得这电影说到真相的时候,让人觉得:“嗯,是这样的,但有什么意思呢?”除了那个眼镜女大学生,我还真的没注意到有什么意思…

    48分钟前
    • 咖喱老人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