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囧妈

    囧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徐峥,黄梅莹,袁泉,郭京飞,黄景瑜,贾冰,高以翔,沈腾,宋小宝,黄渤,欧丽娅,陈奇,吴云芳,张建亚,吴竞,张芝华,唐群,徐玉兰,徐幸,陆燕芳,张翠翠,脑门额尔德尼,朱莉娜,刘泽星,薛晴,韩昊霖,郑颖娴,弗索夫·谢尔盖,杨峥,陶桃,崔大笨,潘启言,王彬,张勤,黄梓凌,杜凡昕之,李顺怡,阎虹宇,刘子瑞,谢尔比纳·甘纳,斯莫林·伊凡,张岩,邵巨宝,谢莱珍 

    导演:徐峥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复身犯

    • HD

      再无可失

    • HD

      PLAY!~输赢怎样都行~

    • HD

      未来的太阳

    • HD

      荒原奇遇

    • HD中字

      草原雄鹰

    • HD

      轰天龙虎会

    • HD中字

      冰血暴

     剧照

    囧妈 剧照 NO.1囧妈 剧照 NO.2囧妈 剧照 NO.3囧妈 剧照 NO.4囧妈 剧照 NO.5囧妈 剧照 NO.6囧妈 剧照 NO.16囧妈 剧照 NO.17囧妈 剧照 NO.18囧妈 剧照 NO.19囧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虽然有着诸多不舍,但是强势的老板徐伊万(徐峥 饰)还是和合作伙伴兼妻子张璐(袁泉 饰)结束了失败的婚姻。由于某种心理作祟,他试图阻挠前妻在海外重新创业。为了第一时间赶去美国,他回到母亲卢小花(黄梅莹 饰)的住处取护照,结果阴差阳错和母亲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K3次列车。如同身边的老年人一样,卢小花对儿子有着无休止的过度关爱与碎碎念。漫长的旅途中,伊万饱受折磨,他一边遥控表弟郭贴(郭京飞 饰)破坏张璐的生意,一边和母亲展开斗智斗勇的拉锯战。在这一过程中,母子二人冲突不断。伊万渐渐了解到母亲的爱情,同时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  一路向北,久违的《红莓花儿开》期待再度唱响……

     长篇影评

     1 ) 她也曾是个明媚如画的姑娘

    看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很多很多地方不一样,但是就是感觉这就是我妈妈。

    可能我就是你们嘴里的水军,那。。有没有兄弟给个群号让我赚个钱?

    ------------------------------------------------------------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就行了。

    看完以后,除了对剧情的回想,是否给你留下了更多的别的思考。

    我认为囧妈做到了,不该被冠以烂片这样的评价。

    春节档大家好像也就只能看见这一部,所以评论点一定很足,基于各种原因,可能看过的人也会比之前多很多,毕竟白嫖谁不喜欢?(笑)。

    囧系列一向以搞笑和社会问题的一点深度作为卖点。

    很高兴徐峥导演这次走出了 闹+囧 这样的模式。继《港囧》以后我本来这部片子在我心里的预期分数会很低,但是看完以后感觉挺好的。当然,里面有很多的逻辑硬伤,比如,现在没买票已经没法进火车站了,正常人谁会追火车挂火车门上(我真不是骂印度三哥),比如淘宝买的火车钥匙真的可以用,比如带电饭锅在火车上煮粥,比如进不去火车里不想着给老妈打电话而是爬火车胆子是得有多肥,突然出现的带着枪的婚礼船,热气球……

    我不认为《囧妈》是一部很完美的电影,但是依然不可否认它的优秀。

    它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带给我一种思索,我是不是平时对我父母太苛刻了。因为被爱所以有恃无恐享受那种怎样也不会作没的爱。

    那是你妈妈,她怎么会不爱你。

    每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可在妈妈眼里,你只是她的儿子/女儿,她爱你,所以她唠叨,她喋喋不休的讲她的道理给你听,她把果子塞进你嘴里,一遍又一遍地问你要不要吃这要不要吃那,不在乎你说了什么只是希望你听她的,甚至规划你的人生,按照她的想法“改造”你。

    我一直觉得父母的爱有些时候很自私,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子女自己的意愿,很可怕。

    不可否认他们会做的不对,可成年人的世界里,哪里是讲对错的。那种刻在灵魂深处的爱和牺牲奉献,或许才是让两代人矛盾随着岁月缓和的原因吧。

    当我也成为了你,我才开始懂你。

    “别吃我儿子”
    终于不用再想我去哪里找这样对我的人了。

    这个片段,在我看见电影中熊出没的牌子时候,就想到的剧情了,可看到的时候还是泪流不止,仿佛自己也在那片树林里,跑远的是一边哭一边喊来吃我吧的妈妈。

    所幸是电影,会出现带着麻醉枪的救星。

    我记得动物世界有一段母鹿为了小鹿能安全过河,自身飞快的投身到鳄鱼嘴下的视频。

    我一点也不想母爱因为这样而伟大,挺让人难受的,不是吗?

    其实电影的结构很简单,先诉说母子之间的矛盾,再激化矛盾,然后引爆,破后而立,互诉衷肠以后死里逃生。

    最后,通过妈妈的“高光”,让人明白,她也曾是个眉目如画的女子,她也曾有过光鲜亮丽的人生,可她为了你,变成了你有些讨厌的模样。

    影片讨论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两代人之间思维模式不同造成的矛盾,以及任何爱之下包含的期待落差,控制欲带来的无形伤害。但讲的更多的是,对你爱的人,要好好的互相理解,更多的表达,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沟通。

    你别希望你妈妈主动去尝试理解你,毕竟你是她的儿子。所以看了电影你知道了,你的妈妈也一样,曾经有那样年轻漂亮的日子,也曾浪漫天真眉目如画,期许着未来,算着日子等着你到来,想着为了你,也要努力过好这一生。

    所以这一步,需要我们先迈出去。

     2 ) 【C+重述】囧妈:差评如潮?《囧妈》或许不会那么糟糕!

    这是一个新系列,旨在抛砖引玉,提供评论以外之另一种可能。

    作为2020年春节档为数不多的一点暖意,《囧妈》在上线之后却并没有得到一致好评。

    抛开商业争议不提,客观地讲,尽管徐峥在演员和导演的位置上的成长与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囧妈》都算不得是一部令人满意的电影:

    混乱无序和支离破碎的情节,前后矛盾甚至无厘头的人物形象,都大大阻碍了其作为家庭喜剧电影的可看性。

    但与此同时,《囧妈》在制作上却又相当扎实,对多种类型化元素的使用也比前作更加成熟:

    CG动物特效,几场动作戏的处理,配乐的运用,笑果的埋/抖和节奏感,都显示出了徐峥在《囧妈》上的野心,和实现野心的能力。

    由此看来,《囧妈》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咎于剧本。由成片来看,徐峥和他的编剧团队,虽然在这一项目上花了相当多的心思,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为《囧妈》带来一个更有效的剧本:

    不少有潜力的内容都被略过不提,而可以压缩的情节却拖得过长;散乱的情节没能成功串连为主旨服务,而副线情节和主线的处理,也完全可以再干练一些。

    换句话说,就是该长不长,该短不短;该连不连,该断不断。

    以下的部分,将试图通过对《囧妈》上映版本的重述,探讨能否解决剧作上既已存在的问题。当然,提供的答案不一定会比上映版更好,但将是一次对理解《囧妈》创作意图的尝试。

    【主题】

    《囧妈》的主题/中心点是什么?换言之,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第一场戏就已经给出了:控制与摆脱控制。无论是母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是控制的不同反映。《囧妈》的故事和情节,也应该一直围绕这个命题来展开。主角遭遇的外部矛盾,应该与其内心矛盾形成互文。

    但很遗憾地,《囧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角色定位不够明确,部分原因则是情节上的失误。

    就旅途的“强迫”性而言,母子/家庭搭档的公路片并不鲜见,甚至在喜剧领域里还非常常见(《房车之旅》《母女大战》《纠结之旅》《下流祖父》《冒牌家庭》《假期历险记》),透过观念对比和旅途奇遇来制造笑料。但在《囧妈》的主题下,旅程的起因就不能仅仅是“亲情”家庭牌,因为“亲情绑架”这张家庭牌恰恰是要批判的“控制”的表现之一。

    因此,与其让妈妈“误带”护照,对伊万的出现感到惊讶,不如直接改做主观故意。从妈妈的角度,既已认定儿子不会出现,也就对拿走护照有了情理上的正当性——这也就是控制的本质。从《囧妈》既有的情节来看,伊万在不知情的状态下也完全能够不离队,笑点也依然成立;

    伊万因为几颗大白兔奶糖就心软不走,可以看出是徐峥对伦理道德的妥协,但这样一来就大大削弱了最终和解的力量(稍后会再提)。这里完全可以与副线串联,比如让郭贴通知他,一个能够阻止张璐交易暖霸的神秘关键人物恰恰也在莫斯科,甚至还(其实并不)是红星大剧院演出组织方,但妈妈给出联系方式的条件是伊万陪到底。这样莫名其妙的片尾彩蛋也有了铺垫;

    娜塔莎的段落不仅长,而且“男友出轨”与“控制”无关。若将“负气”改做“出走”,便能与伊万之间形成对比(而不仅是自认的“敝履”),并在对话中做出对自己命运的主动选择(而非被动告知)。如果稍后在冰河营救的段落中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成为伊万最终目标的映射,效果或许更好;

    伊万爸爸的“酒后家暴”和妈妈的“隐病不说”,在这一思路下也可以加以改动,形成两代夫妻关系对“控制”的问答。如爸爸动手是想要控制妈妈私生活,导致妈妈年轻时理想未实现;妈妈不愿告诉伊万自己生病,也完全可以看做是“控制”子女生活的软性体现——剥夺子女知情权——为最终矛盾爆发的时候增加力度。

    简言之,《囧妈》应该抛弃摇摆不定的道德立场,而反复以“控制”为题来设置和开展情节,两方斗智斗勇你追我躲,同时展现控制强迫之丑陋,和宽容开放之美好。

    【角色】

    电影的主人公应该是其主题的忠实化身。但由于《囧妈》在主题上重心不稳,导致母子二人也时常偏离轨道,让不少噪音喧宾夺主。

    徐妈妈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从北京到集宁一段,这也是两位主角在情绪上最割裂的一部分。这是妈妈的首次出场,本应将其“控制”和“操纵”的一面集中展示,但却成为了一种奇怪的混合体:在短短的时间里,时而手舞足蹈亢奋如狂,时而情绪低落楚楚可怜。

    这个疑似“双向人格障碍”的形象,其唯一目的就在于将妈妈变成“受气包”,进而将伊万“拴”在火车的编排合理化。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多余的道德妥协,于主题无益,甚至还破坏了观众的立场。

    《囧妈》应始终让观众跟随伊万,理解和支持他做出的决定,最终跟随他从“控制狂”的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双重身份中脱离出来;而不是时而出于精神需要去逃离“控制”,时而又出于伦理情感去接受“控制”。

    另一个问题则与其个人目标有关。徐妈妈的个人追求与突破,在片中是一个没有根基的“迟到”,却并没有说明是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她。如果是外力强迫的客观因素的话,为什么会让她心心念念这么久?如果是主观因素的话——这也更加合理和有力——同样的迟到,又是什么条件发生了改变,才让她敢于登台了呢?

    一个非常理想的答案其实呼之欲出,但在片中并没有出现/点明:那就是女性的自强自立,不是以控制他人生活而实现的。

    如果我们将多年前的迟到加以展开,并与主题相连的话,似乎就可以迎刃而解:

    多年前的迟到,源于她自己的不自信,内心其实在寻找无法登台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某个可大可小的突发事件的出现——可以是伊万,也可以是伊万爸爸——使得她可以说服自己接受并成为“控制狂”的角色,放弃了对梦想的追求。

    而当她终于放弃了“控制”之后,也就重新发现并找回了自己的勇气。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合理得多了呢?

    伊万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必要的道德困境:徐峥既想有所突破,又不愿意背负破坏传统亲子关系的名声,而这对打破“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另一个则是对张璐的情感定位。

    伊万当然可以认为自己是敝履——正如所有将子女抚养成年的父母一样——但这不能将其对娜塔莉的非分之想正当化。《囧妈》试图用张璐和她的新男友来获得观众对露水情缘的(部分)认可,但情感上的踏两船,反而是观众不可接受的底线。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去收养其它小孩,并非是出于同情和爱心,而是自己家小孩不听话一样滑稽。在 这一刻,伊万竟然变成了究极的大男子主义:前妻是我的,新欢也是我的。

    这对主角形象的破坏显然要大得多,因为“控制”的目的不在于拥有更多,而是在自己的安全区里树立权威。

    伊万应该是一个余情未了的“控制狂”,而不是一个滥情的“伪受害者”;前者是可同情的,后者从来都是非正义的。

    把这重关系厘清之后,就可以看到伊万和娜塔莉的关系应该如何调整。两人间的情感应该类似患难之交,止于友情,刨掉不必要的调情和性冲动。但在徐妈妈看来,这种关系是“不健康”的,是“越轨”,进而像前述的徐爸爸一样,野蛮地抹黑和破坏了正常的友谊和社交。

    而在之后的某个节点上——比如冰河救援来的其实是娜塔莉和她的家人——徐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控制欲”是多么荒谬,而伊万也明白了,是时候真正放手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也就合理多了呢?

    【终局】

    由于戏份分配问题,《囧妈》的终局来得有些太早。传统上应该在第三幕中后部份出现的高潮段落,反而在整部戏的二分之一处出现了。更令人不满的,则是母子间的冲突与和解根本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这一段落从母子因张璐再一次爆发冲突开始,由伊万指责妈妈“逼死”爸爸,和解于妈妈告知伊万陈年往事。可以看到,这一冲突的起点依旧是“控制”和“反控制”,但核心竟然是一个从未出场和建立的爸爸;而最终达成的结果,竟然是伊万知道了妈妈隐而不谈,从而妥协不再反抗,被动等待妈妈突然变得开明。

    在电影的终局从积极对抗转到消极对抗,简直比在冰天雪地等待天外救星Deux Ex Machina还要滑稽。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概念的混淆不清。《囧妈》要讲述和解决的是“控制”,但总是被母子之间的伦理纲常带跑偏——当然,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伊万想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放手,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带上了“不知感恩”的帽子,一遍又一遍地在“感恩”和“痛苦”之间死循环,通过不尽的努力,达成的结果反而仅仅是理解了妈妈的一段往事,一个与妈妈的“控制欲”无关的误会。

    那么这一场争吵和之前的所有争执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它有触及到“控制”的本质了吗?如果因为误会而争吵,就能解除了控制关系,岂不是在说任何人际交往的问题,缺的就是好好吵上一架?

    电影的主人公往往都不是完全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性缺点,这样才会让角色的努力有所回报。但《囧妈》却总是想保证徐妈妈高大全的形象,绕来绕去还是“即使有错也是为了你好”的老生常谈,不仅无益主题,甚至还有害。

    解决的办法,还是要重新梳理冲突核心。当这段陈年往事变成了徐爸爸对徐妈妈的“情感操纵”的时候,徐妈妈的醍醐灌顶就合理和自然得多,也顺带解决了伊万自己的顿悟,省下了和张璐一来一往的大段掏心窝子。

    从这里到结尾的红星大剧院演出也显得太过拖沓,热气球的出场更是饱受诟病。从冰原再赶火车再转气球去大剧院这一段是完全的垃圾剧情,唯一的目的就是造成妈妈的第二次迟到。这一目的的达成完全不需要这样复杂,毕竟两人已经提前下了火车,按照时刻表最终赶不上也是情理之中。

    拿掉这段戏之后,不仅不影响后续发展,也让叙事更加流畅不脱戏。

    如果一定要保留这一段的话,一个大胆的做法是将其彻底童话化,利用慢镜、蒙太奇和配乐,直接衔接到妈妈上台,与之前的叙事风格形成对比,暗示这一段情节或许并非真实发生,妈妈和伊万或许并没有最终完成这段旅程。

    但对二人来说,既然已经彻底解脱,这也不再重要了。

    【总结】

    从《泰囧》到《港囧》再到《囧妈》,徐峥和中国电影在逐渐脱离港式商业片的粗制滥造,有着越来越多的体系化、类型化特征,这对于内地电影市场来说是大好事。但从《囧妈》上也可以发现另一个现状,那就是导演徐峥>编剧徐峥。

    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这其实并不罕见: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囧妈》完全有潜力可以变得更好,徐峥和中国类型电影,也有潜力变得更好。

     3 ) 一颗中年人的心

    看电影时,我在想徐峥饰演的徐伊万有多大?之所以好奇这个问题,是忽然想起村上春树一个采访,有人问他为何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三十五六岁,村上说:“(他们)还停留在人生的中间地带。我想我的主角需要的,大概是扮演故事的‘引水人’。如果到了五、六十岁,会有人生的种种关系纠葛,所以动作必然会变得迟缓……(他们)虽已不年轻,却又尚未达到中年。虽有某种程度的自我,却又尚未巩固,也还有迷惘。要朝哪一个方向前进都很自由。”

    我就是村上春树所说的这个年龄段,虽还有迷惘,但来去自由。但回到徐伊万的身上,他是吗?他有个妈妈(爸爸已经去世),有个前妻,没有孩子,事业有成,成天忙碌……这样的人,在我的身边有很多。那他可能比我大一点,四十岁左右。村上说三十五六岁的人“虽有某种程度的自我,却又尚未巩固,也还有迷惘”,那四十多岁的人往往就是“我执”, 周作人《说中年》里有一句非常精炼的概括:“执著人生,私欲益深。”年轻时的弹性柔软都已经变得固执僵硬,不再去尝试了解别人的想法,因为他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一套成见,而且他也会认为自己现在的成功就是按照那套成见而达到的。所以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到周遭人的声音,不论是妻子的,还是母亲的。

    电影里袁泉饰演的妻子张璐让徐伊万明白他想要的是一个“理想的妻子”,然后他按照这个标准想去改造张璐,他意识不到妻子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活生生的人。这点意在提醒“世界不是围绕你一个人转的”,你淤在“我执”之中,得到是别人的疏远和逃避,而这反过来会让徐伊万这样的人加深了自己的控制欲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张璐说的这一套台词,徐伊万也对徐妈妈说了,只不过是“理想的妻子”换成“理想的儿子”。控制与被控制,改造与被改造,越是亲密关系,越容易如此。

    看这部电影,我最深的感受是到人到中年后的“疲惫感”:一切都是紧紧揪着的,一切都是深陷其中,于是“纾解”成了戏剧的发展动力,母与子,夫与妻,在整部电影里不断地冲突、计较、试探、和解……单纯想放松的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好玩的电影;想看更深的观众,可以体会其中的人生百味。有些喜剧电影往深处想,核心是苦涩的。如果没有这个心,那就是闹剧。而《囧妈》是非常合格的喜剧电影,电影艺术我不懂也不论,单就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看,我是能感受到电影呈现后面的那个“心”的——那是一颗中年人的心。

    一直以来都很想乘坐k3/4,从北京出发,经蒙古,横穿西伯利亚,走它个7692公里,最后达到莫斯科。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与陌生人相处,一直在路上,会让我有很多想象。但如果是跟自己的老妈待在这列火车上呢?我无法想象。徐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导演,他很敏锐地从其中抓到戏剧冲突点:足够的时间(时长131小时31分),不变的空间,互不理解的母子……是可以结构出一部好看的戏来。看完后的感受,我觉得《囧妈》是做到好看这一点。徐峥与黄梅莹真是好演员,我觉得他们把母子之间解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感情状态表演了出来。前半部分母子冲突产生的笑点是由着表演的节奏感带出来的,很自然,也的确惹人笑;后半部分随着母子间相互深入地接触了解,好几场戏十分动人。

     4 ) “沦为““网络免费电影“的《囧妈》还值得看吗?

    经历了提前到大年三十上映、撤出春节档和改由网络平台免费播放的一连串变故以及由此引发的重重争议, “沦为““网络电影“的《囧妈》是否还值得观看?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从大年初一凌晨熬夜观看,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绝对值得一看。 其实之前我一直很期待“囧”系列能继续拍下去。 虽然《港囧》因为包贝尔的原因显得特别油腻,但是《人在囧途》和《泰囧》都让我拥有过非常欢乐的两小时。 现在没了王宝强和包贝尔,多了黄梅莹这个老戏骨的《囧妈》除了欢笑,更给了我关于亲情的感动。 应该说《囧妈》是“囧”系列里喜剧成分最少的一部,也是感情成分最浓的一部。 旅途中主角因为遇到各色人等、遭遇各种意外带来的笑点仍然有,虽然量比起之前的几部少了很多,但仍然足够让人捧腹。 但是温情部分的加入让这部电影多了一些深度。 关于夫妻特别是母子关系的刻画成了影片真正的内核。 徐峥扮演的儿子对母亲从误解、不耐烦到逐渐了解母亲苦心并通过沟通解开两个人的心结的过程,影片徐徐道来, 让作为孩子的我们,能实实在在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产生共鸣。 一部贺岁片不只是想着怎么搞笑,而能让观众反思,产生共情,这也是很棒的尝试。 另外,影片对俄罗斯的河流、冰川、雪林还有莫斯科这座城市的美景都进行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冰原傍晚粉色的天空实在是太美了,也算影片另一个可看之处。 不管之前关于影片上映时间、方式的种种改变和很多人对此的抵制、猜疑和争议如何,作为一部现在可以让你在家烤着火和家人一同观看的贺岁电影,《囧妈》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片!

     5 ) 想要尽快脱手的《囧妈》到底有多囧

    好久没有骂电影,最近也开始了“前途无量”的自我反省,在看完了《囧妈》以后有了新的进展,正好趁这个不用出去探亲访友,也没法去外面胡吃海塞,更没有理由能去电影院的日子里,跟大家好好聊聊。

    我相信昨天很多人都在说关于《囧妈》的事情。现在我们来理一理思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春节档的各个影片上,《囧妈》和《唐探3》齐头并进,是走的最顺利的两匹马。无论是从路演,还是观众的期待值上来说,作为喜庆的喜剧电影,在春节这个节骨眼上,从姿态上就先赢了一回合。

    但天不能总是随了人愿。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当时本来就很强劲的对手,《囧妈》的第一套方案是,提档。

    可能这个事情无可厚非,但是在1月20日说完提档的三天之后,疫情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不让大家冒太大的风险,而且也是为了让影片蒙受太大的损失,片方决定调整档期,其实也就是撤档了。

    其实撤档行不行呢?《囧妈》又或者说《囧妈》背后的徐峥,这次好像是行业的领头人一样,因为在这种时候大家确实面临了很多的风险,所以提档也正常,撤档也正常,都是对于影片和观众或者是公众负责的一种表现,这无可厚非,甚至是后面在头条系的各种app上做线上公映,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其实这不仅仅是维护了影片的利益,同时也没有损坏大家看电影的乐趣,加上对于字节跳动来说,也是拉新的好方式,甚至在这个时候宣布未来要扩大自己的业务板块,简直是一举多得。在大家看来,字节跳动花了大价钱买下了版权,但是大家都是商人,不会干太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所以6.3亿真的很多吗?我觉得还是蛮值的。

    所以大家就突然之间知道了另外一件事,之前横店影视曾经签了一个保底24亿票房的协议,可是我后来终于发现,其实吧,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的这场疫情,和其他电影一起上今年的春节档的话,《囧妈》也是卖不到24个亿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数字,但是当时只是展现了片方的信心和发行方的信心,但是我后来在《囧妈》线上首映和发现其他的片子还没有动静的时候,以及看完了片子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徐峥还是背后的欢喜传媒,都太想让《囧妈》尽快脱手了。分析起来有这么几个原因:

    1. 电影本来讲述的就是母子关系,非常适合春节档,放在其他档期上,内容并不适合; 2. 任何一个档期都不能比春节档更能赚到多的票房; 3. 如果现在电影不上映,前期的宣发基本就是打水漂了,前面造的势也就都白费了。

    但归根结底,别的电影为什么没有那么着急?一个是关于延迟档期可能不利于后期回款,这笔钱压在这很难回来,对股东们有些难交代,看完电影我了解到还有一个原因——片子实在是差。

    很多片子在撤档的时候,都会说上那么一句话,好饭不怕等。

    虽然大部分时候,那些所谓的“饭”都不怎么“好”,也真的不值得等,不过是因为判断到时局艰难,如果择日上映,电影还有“重生”的可能,但是一般片子都有自己的“命”,也是改不了的了。

    虽然说“片各有命”,却也不能抵挡有些片方给片子改了运,就比如说《囧妈》。但是《囧妈》的问题真的是内容的问题,而非营销的问题,所以我只能说,徐峥是个成功的商人,却真的不是个合格的创作者。

    不过在这部电影里我似乎看到了很多的东西,我都来跟大家聊聊就对了。

    首先,母子吵架、互相不理解的戏码,是日常,是生活,不是戏剧。

    真实场景的银幕再现,不是喜剧的风格和套路,而且也不适合带着妈妈去看。

    电影开场除了交代了基本剧情之后,徐伊万(徐峥 饰)为了找自己老妈要护照,就登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从登上火车的那一刻起,母子两个就一直吵得不可开交。妈妈演的没问题,徐峥演的也没问题,但是他们却恰恰演了两个让人最讨厌的儿子和让人最讨厌的母亲角色。

    徐伊万总是自以为是,在对待自己的助理(也就是自己妈的朋友的儿子)也是呼来换取,根本没有所谓尊重,一直一意孤行,不管是对袁泉演的妻子,还是跟自己的老妈,都是一副非常“自我”的样子。

    自我不是一种错,但是却有一种错误的价值输出。

    不管是真的学会了体量对方,或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觉得对方不体量自己,都是为了保持一种自我的形象不被破坏,是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自我完整,而并没有在开始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把自己的问题归咎成是别人的问题。

    而徐伊万的母亲,也是自以为是的典型。但是母亲比徐伊万稍微好点的是,她能明白自己和儿子之间的距离,虽然这个“距离”保持得并非那么“适当”,甚至只是物理上的那种,最后也还是一样的问题,她的手伸得太长了

    恣意妄为的母亲和自以为是的儿子,在聒噪的火车上吵得无比凶猛,真的有一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感觉。

    但是有些对立面是不应该被说破的。即便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但是我并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带着我的妈妈,去面对一部指责她也指责我的电影。看完了电影的感受大概是,我们更加没有什么可以互相交流和沟通的,而且满腹怨气,简直就是添堵去的。

    更令人头疼的是两个人的吵架方式,就真的是大声吵,分贝很高地吵。吵到人心情烦躁。有些人反应说幸好是在家看的,我也是这个感受,不然我可能要在电影院里听着这种噪音放大了分贝引起自己的周身不适。

    所以在此奉劝所有想带着爸妈一起看这部影片的朋友们:您还是别了吧

    省得回头父母可能还得教育你。或者还有一种可能,你和你的父母想互相教育,这并不是什么春节的减压电影,这只是挑起矛盾或者冲突的一个捷径。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赤裸裸地摆着问题和伤疤给观众看,并不是高级的表现方式,也不是电影应该有的风格。

    戏剧冲突有吗?有,但是感觉硬凑出来的。

    电影的主题很忌讳隔靴搔痒,这是徐峥电影的一贯毛病。以前只是做喜剧可能不太能看出来,现在遇到了母子关系,好像就挺一目了然了。当然我们现在在说的是两个问题,我们分开讲。

    先说大问题,就是太突出,太尖锐的母子矛盾。这个矛盾太现实,现实中的不能互相理解很正常,我也在经历一场不能互相理解的母女关系,所以我自己非常清楚,这个主题是挺现实的,但是却只是现实的处理方法,而非戏剧上的。

    母子二人在吵架的时候互相抱怨,不能理解,说的话尖酸刻薄难听而且没有让步,甚至形式风格让人觉得心累。我在现实中如果经历了一场,我是否还愿意去大银幕上再看一遍?

    还有,所以故事都靠对话带的么??人物全跟着别人走吗?自己没有行动线?儿子的行动就是因为怕母亲被骗,然后自己就不去美国了?又不是下不了火车,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这种方式处理得太生硬太刻板太敷衍了。

    不过徐伊万还是学得挺快,刚被自己分居的老婆说完了她只是他幻想出来的老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是设想好的,结果他就用在他和他妈身上了。

    这倒是挺快学会了换位思考的。

    或者也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之后,徐伊万才明白了一些道理,也知道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以及“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道理挺对的,但是却是如此平铺直叙地讲出来,就相当于这些思考已经变成了一本教科书,直接告诉你这次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也不用动脑子,背下来或者到时候抄答案就可以了。

    所以我今天特意跟我的群友们又推荐了一遍《内布拉斯加》,也是讲亲子关系的,也是说父亲被骗的,他们的处理方式并不赤裸裸,他们的所有言语和行为都不是表面化的,而是内化了的。这两个片子一对比,你可能会觉得美国人演的才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人。

    最后说两句关于徐峥的喜剧问题。

    其实从《泰囧》开始我就知道徐峥的问题就是让人笑不出来。高级的喜剧形式是他没有掌握的技巧甚至是方法,他确实不是黄渤也不是沈腾,甚至连个海派喜剧风格都算不上。因为在徐峥的电影里你看到的都是制造巧合所硬拼凑出来的喜剧桥段,不仅老套过时,而且看完就忘。(当然笑不出来才是重点。

    所以,某些程度上我能认同徐峥在电影里所表达的观点或者是主题,却并不能认同的呈现方式和做戏剧的思路和方式。

    也不可否认徐峥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却不是那么成功的电影创作者。

    不过最后还是回到《囧妈》给我的感受,我可能还是要在这个特别时期说上几句由衷的话。

    在面对亲近的人的时候,我们都常常更倾向于保护自己,因为我们觉得亲近的人不会伤害我们,会更加保护我们,却不知道我们也应该更加体谅对方,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我们都学会了在现实面前妥协,在商业谈判上适当让步,却没有在家庭纷争和亲密关系里完成更好的对方以实现更完整的自我。

    而关于“爱”这个复杂的主题,我们需要面对的仍旧更多。我们总能认真感受故事里的人物和事情,却没有办法好好和亲近的人沟通。如果真的无法说出什么温暖对方的话,甚至怕说出来的话会伤害到对方,那就先从认真聆听开始吧。

    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开开心心,顺顺利利。远离病祸,成为更好的人。

     6 ) 谈谈《囧妈》和我的槽点吧,不过依然感谢这部为民首映的电影。

    和家人满心期待的在大年初一点开了《囧妈》,结果有些失望。仅有的几分送给这次网络首映和袁泉的知性美。 我对于这次电影有几个槽点不吐不快,仅代表个人看法。

    1.自己不选择几个小时的飞机偏要做六天六夜的火车就让人叹服,明知道别人都是做的飞机(给我的理由是强行尴尬按照每小时多少钱来算emmm)。且母亲自述几十年前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迟到(划重点)没有上台,几十年后的今天丝毫不长记性,依然选择慢吞吞的火车(我觉得徐峥心里苦)。且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自己要出远门,包里却带上儿子的护照? 2.我可以理解母亲傲娇小心情希望儿子陪自己去,但是疑神疑鬼让我很难受。我很讨厌疑心重的人,从怀疑家里阿姨站在身后就是偷看她密码(难不成还站在你身前么?),到后来怀疑俄罗斯妹子偷东西是个贼,我觉得这个人在我身边就是浑身负能量神神道道。尤其是在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把你拉走,用(我是为了你好)出发点跟你说了一大堆让你觉得莫名其妙的话,或许这是故意呈现在电影屏幕上的讽刺诙谐? 3.总是想把控别人,希望别人做到自己想法一样,尤其是插手了孩子的婚姻。孩子婚姻出了问题也不跟孩子问问出在哪里,只会要求你要生孩子,你不生还是媳妇儿不想要?然后看到可能出了问题,第一时间竟然不是找儿子细心谈谈哪里出了问题,而是什么也不商量给儿媳妇打电话??这种事情都要找自己人先疏通,再插手儿子的婚姻啊?而且打电话的时机第一句也不问问人忙不忙,明显袁泉那边欲言又止现在有重要事情,但母亲依旧喋喋不休说什么答应我巴拉巴拉。我就想问,凭什么答应你?这件事情难道不是应该跟你儿子说么?我不喜欢这样的婆婆,还好我妈也不是这样的人。 4.从徐峥的口中得知他妈以前在他爸的单位上拿个大喇叭说“请你们不要来我家,不要和他爸做朋友”的时候印象值又低了一分。虽然他妈说他爸是喝酒喝多了耍酒疯,但是如果是我,我和她过日子我也会疯。她自己也说了,他俩身份和家庭不一样,过不一起去。我觉得你可以选择离婚,或者解决这个事情,你在大庭广众下这个做法只会让大家都下不来台,家丑不可外扬,你可以和自己的亲戚朋友说不要来我家,但你去别人单位和别人的朋友说…好吧可能我是个看客,我觉得徐峥说的很对。 5.吵了一架以后母亲突然就走了,东西也不收拾好(可能是心里想让儿子追出来?)。我只想说这种一生气就离家出走好矫情,丝毫忘了当初是谁说“不去参加演出我会死”。徐峥收拾完找了大半天在一个明显标注熊出没的森林里找到了他妈。(他妈俄语还很溜,所以明知有熊故犯进去)。导致后面遇到大黑熊。生死逃命。 6.遇到熊就更扯了,电影情节仿佛失了智,也就是电影,夸大手法,不然铁定一出新闻头条母子死于熊掌。 7.我至今不知道谢尔盖好好的举办婚礼,是怎么突然去森林发现了黑熊然后解救了徐峥母子的,(准备婚礼当天突然说我出去森林静静???哦买嘎,为了电影情节强行设计剧情。)反正救了以后母亲开心的加入了跳舞行列烦恼忘得一干二净,仿佛经历过生离死别以后突然理解了一样让人尴尬。 8.冰面上的那里,背着跑没什么问题,但是母亲一直在说儿子不去了不去了,不参加演出了让我一脸懵逼。当初要死要活去的是你,说不去会死的人是你,放弃做几小时飞机从而选择又贵又慢的火车的是你。你忘了那群跟你视频等你的老姐妹了?你身为主唱和负责人你在干啥? 9.热气球的滑稽出现,我以为宋小宝会带来惊喜,直到徐峥说为国争光,我真的愣了。为国争光?你是说国外自费2万的演出么?迟到响彻国外确实也是事实?直到在剧院现场,他妈依然没有任何对不起老姐妹的意思,直接问问负责人能不能再安排演出(负责人已经很坚决说为了你们一拖再拖,决定取消演出)。我觉得这种情节也就是电影,这要在国内,你看话剧或者演出,突然有个节目一拖再拖临时取消没个说法,你看看网友不把你炮轰死。 10.男主直接化身特种兵上天入地爬管子修大屏幕,专业人士都没解决的荧幕故障男主一下子秒懂,和他妈一唱一和拉起来再升上去。这是啥,几十年前因为迟到没有上台唱歌的遗憾,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依然迟到但是可以上台唱歌了所以很感动?最后莫名其妙的煽情毫无代入感,强行煽情。 袁泉是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懂事,知性,讲道理。就是发型最好改一下哈哈哈。 以上,是我对这部影片的感想。各人各有看法,因为武汉疫情所以出现了网络首播,但我想说,也就是网络播放给大众增加了好感,但是如果真入了院线,票房不说是不是扑街,大概率打不赢同档期的几个。我是个经常看院线电影的人,这次打分依旧是按照院线的档次去打的,因为在我心里,徐峥出品应该不是这个水平。 最后,我想说,武汉加油,武汉挺住!全国挺住!

     7 ) 徐峥不是《囧妈》的主角,这趟绿皮火车才是!

    在电影《囧妈》上映前,不少人便知晓有一趟从北京开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但由于购票方式的特殊和办理签证的繁琐,这趟列车在大多数人心中仍旧十分神秘。如今《囧妈》的“免费观看”,使这趟列车瞬间成为这个春节档曝光率最高的网红火车,无数观众的好奇心也随之燃起。但仅仅依靠一部电影,还不足以褪去这趟列车的神秘面纱。而电影中亦有一些有趣的细节,需要观众去挖掘。比如和徐峥“一丘之貉”的俄罗斯美女娜塔莎,你知道她从哪个车站上的车,又从哪个车站下的车吗?

    别急,这不是一篇剖析细节的文章,答案很快就会告诉你。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结合电影,从它的真正主角——K3次国际列车说起好了。

    K3/4次列车,是一趟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和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有点废话的感觉)。

    多年以前,穷游网出过一款K3次列车为主题的绿色T恤。“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火车方向牌(水牌),印在最显眼的地方。别小看中间那个“乌兰巴托”,它成为K3次列车和另一趟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19次列车之间的最重要区别。简单说,两趟列车都从北京出发,终点站都是莫斯科,但K3次列车会途经蒙古,而K19次列车不会。

    看看这张图,便一目了然。

    黄色→红色的路线,就是K3次列车的走行方向

    K3次列车起点站:北京站

    K3次列车从北京发出后,先是沿着丰沙铁路、京张铁路和京包铁路,抵达集宁南站,再从集宁南站一路北上,驶入蒙古纵贯线。

    在二连浩特站,列车将要“换鞋”。列车必须换上一对全新的转向架,以适应俄罗斯铁路的1520mm轨距。同时,二连站的中国边检人员将会上车,检查全车乘客的护照。乘客可以选择下车前往二连站国际候车室休息,也可以选择待在车上,观看火车“换鞋”。

    换好鞋后的K3次列车,将跨越边境,抵达蒙古国境内。在扎门乌德站,蒙古边检人员会上车,检查护照签证和行李。如果你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它的上面必须有蒙古国“索永布”图案的签证或过境签,否则将会被遣返。

    然后列车行驶在苍茫的蒙古大草原上,直到乌兰巴托站,也就是电影中徐峥接电话的地方。

    列车继续北上,在俄蒙边境的苏赫巴托尔站,蒙古边检将会上车检查护照。之后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但纳乌什基站的俄罗斯边检人员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会牵着猎犬走进车厢,检查每个乘客的护照上是否有俄罗斯签证,以及行李中是否有不该带的东西,千万别想不开。

    离开纳乌什基后,列车很快便会抵达乌兰乌德。从这一刻起,K3次列车才算真正驶入了一条伟大的铁路线——跨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想想。

    这意味着如果你乘K3次列车前往俄罗斯,将不能完整的体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程。尽管从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这段铁路旅程长达7819公里,但和9288公里全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比,仍旧少了1400公里呢!

    同理,从北京经中东铁路从满洲里出境的K19次列车,亦不能完整地走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关于这趟列车,此处不多赘述。

    红色的即为完整的西伯利亚铁路路线,蓝色的为K19次列车走行路线

    再结合之前那张图,只有从由右下角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经乌苏里铁路到哈巴罗夫斯克,再沿着外兴安岭绕过中国“鸡头”,这才和K3抵达乌兰乌德后之后的路程,组成西伯利亚铁路的真正全长。

    关于西伯利亚铁路,此处简单一提,之后内容将跟随K3次列车一起说。

    西伯利亚铁路,一般又称“跨西伯利亚铁路”或“西伯利亚大铁路”,它连接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8公里,是这颗星球最长的一条铁路。

    笔者曾于2016年夏天,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踏上开往莫斯科方向的001次列车,并换乘多趟列车,以分段的方式走完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还写了一本书哈哈。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为“海参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海参崴成为中国“旧地”。沙俄得到海参崴后,相当于拥有了一座太平洋畔的天然良港。俄国人对海的渴望,那可是司马昭之心。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没有海参崴,就没有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也没有著名的“太平洋舰队”了。

    电影里的K3经过贝加尔湖

    2016年笔者拍摄的火车经过贝加尔湖

    扯远了,继续回到K3次列车上。电影用一组快速剪接镜头,交代了列车经过贝加尔湖的过程。这里告诉你一个小tips,如果你想在K3次列车上观赏“贝加尔湖”,最好选择夏秋季节。尤其夏季,拜K3次列车可以开窗所赐,感受一下和贝加尔圣海零距离的美妙吧。为什么选择夏季呢?因为在目前的列车时刻表上,K3经过贝加尔湖的时间在早上5点~9点这个区间,冬天的话就只有黑漆漆一片了。

    而徐峥化身为“套娃”的这座车站,电影中未给予明确指出。但从这张流动的线路图判断,非新西伯利亚莫属了。

    新西伯利亚市,类似于中国的郑州,是一座彻头彻尾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西伯利亚铁路修建之前,它只是个几十户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大城市。强烈建议到此一游。

    新西伯利亚的列宁同志

    那么之前的问题,娜塔莎是从哪个车站上车的,也有了答案。

    相对稍微有些离谱的“艳遇”,徐峥妈妈怀疑她是个小偷的剧情,反而更让我情不自禁地拍了下大腿。天下妈妈都是这般如出一辙吗?我的妈妈也曾怀疑过阿姨偷过她的丝巾,直到她从哪个旮旯里找到为止。

    那么娜塔莎下车的车站,又是哪里呢?从徐峥在“火车上”一夜冻成狗熊,并被秋明站拯救的经历判断,她很可能是在秋明前面的鄂木斯克站下车的。

    鄂木斯克也是一座大城市。提到这里,历史迷应该一下子会想起高尔察克吧?此处不多表。

    列车离开秋明后,徐峥和妈妈终于将所有的积怨上升至鼎点。他们大吵一架后,伤心的妈妈跳了车。这座城市便是距离莫斯科近在咫尺的,有“金环小镇”美誉的弗拉基米尔了。

    从此伊始,火车元素便从电影中消失了,那就以一些关于K3次列车的小tips,来作为结尾吧。

    1.K3次列车是可以开窗的

    K3次列车使用了德国阿门多夫车辆厂生产的18型、19型客车。车厢内没有安装空调,冬天全靠烧煤来供暖。因此,这是一趟不折不扣的传统“绿皮火车”。目前中国铁路有许多刷成绿色的“伪绿皮火车”,这些车厢均安装空调,车窗不能开启,并不属于传统“绿皮火车”,需要格外注意观察。

    2.K3次的列车员都是中国人

    《囧妈》里贾冰饰演的中国列车员,承担了全片不少笑点。这是K3次列车最有人情味的一点,因为负责客运任务的为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所有列车员均为国人。如果你在这趟列车上遇到任何需要帮助的事情,尽可以去求助这些热心的工作人员。K3列车员的热情好客,有口皆碑。相比之下,K19次列车的列车员,可都是腰圆膀粗的俄国大妈了……

    3.关于铺位

    K3次列车不设硬座车厢,全车只有四人卧(硬卧)和二人卧(高级软卧)可以选择。徐峥的包厢便是能住四人的硬卧,沈腾和黄渤的则是高级软卧。

    注意看细节:沈腾的二人包厢中有沙发,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4.关于火车细节的考证

    应该说完成的不错,没有硬伤。列车出北京站时的火车头为和谐3C型电力机车,过了集宁南变成东风4D型内燃机车,这些都还原的挺好。

    5.徐峥妈妈提到的列车大劫案

    即为1993年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很不幸,正是发生在这趟K3次列车上。是数起中国抢匪针对“倒爷”(去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抢劫事件,后被中国公安专案组逐步侦破。关于这个案件,有很多详细的报道,光影视作品就有两部:1995年香港人拍的《中俄列车大劫案》,以及2018年的电视剧《莫斯科行动》。

    6.如何购票车票

    ①中国境内车站,可直接登录12306购买

    ②蒙古和俄罗斯车站,车票均有中国国际旅行社代理,可前往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一层大厅左侧通道里购买。

    ③订票时无需护照,取票时需要提供护照号。订票和取票(付款)均可委托他人办理。

    ④请确定出发前护照上同时具有俄罗斯签证和蒙古国签证(或过境签)。

     8 ) 徐峥 目前最有实用深度的电影。

    在一觉醒来已经是大年初一的凌晨2点。看了这部电影。 我的妈妈包好了饺子,本该喊我醒来煮饺子跨年。估计没舍得喊我。我醒来时,她也已经睡着了。 我是噩梦惊醒的,梦到一直大老鼠钻进了我的裤腿里,甩不出去。鼠年到了应该是个吉祥的梦。 电影 竟然可以在头条上看完。开始我以为是虚假宣传呢。其实一部商业电影,做到免费给你看,就值得五星,比那些所谓的奉献电影,红色献礼电影好得多,毕竟他们消费了你的情怀,赚了你的钱。 电影侧重了对母爱的描写。估计很多没经历过,没成长的是理解不上去的。 正如电影中所提到的。:你只是个孩子,你只看得到他是你父亲,却看不到他是我丈夫啊。很简单的一句话,看懂了却要好多年。 直到几个小时前,三十的傍晚。我还在为一些过去的事情和我妈妈争吵。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真可笑,我错的太多了,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是整个前半生。 可是你的前半生,就是她的全部。 人有时候 特别健忘,总是忽然之间醍醐灌顶,然后还是重蹈覆辙。这一辈子有好多重要的人事出现,没办法一一圆满。

    我们深爱着彼此,

    对你来讲,我不在是哪个听话的小男孩了,处处惹你伤心。

    对我来讲,你愚昧 笨蛋,走了好多错路。然而看到你头发白了。才知道愚昧笨蛋的是我。才知道我从来都这样苍白无力。

    我们可能会忘掉今天的这些感触

    但我会永远记得 我要好好爱我的妈妈。

    感谢这部电影带给我 一段心路历程。

    在我眼里,这是徐峥目前为止最有实际深度的电影。

    补充两句上文写与电影刚上映

    下面写与2022年

    我不明白 为什么我发表下个人看法 ,会有那么多人 觉得我是水军 我收钱了,之类的。其实大可不必 心胸开阔点。

    首先 我给这部电影五星,其一是因为我个人喜欢,其二是为这部电影的评分鸣不平。

    然后 我非常不理解现在这些看电影人的评分标准,也很不赞同,很多日本片评分普遍的高,这里不说家国情怀,只说电影本身也不值得那么高的评分。

    最后 电影始终是电影,很多电影是没有办法发生在现实生活的,或者很多电影中的故事是没法套入你的生活的。比如 你不会魔法 你不是超级英雄,你不会武功 你连枪都没拿过,甚至你这辈子都没打过架。甚至你即没有那么富有过,也没有那么穷困过,所以我才说 这电影是截止 观看该电影时 ,徐峥最有实用深度的电影。

    有些人总是急于反驳 急于表达

    其实你需要的是多倾听 多吸收。

    看到很多人因为这部电影 审视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

    年纪渐大 人生总有别离

    别错过 别留遗憾

    最后愿所有母亲 健康快乐

     短评

    还能更无聊吗

    9分钟前
    • 伪会计
    • 还行

    我讨厌这部电影,甚至作呕,强行灌鸡汤,强行要把所谓的黑暗面撕出来,然后结尾强行煽情和解。没有人没和解,只是徐峥自己没和解吧!

    14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中年人的生活就是糖衣包裹的苦味丸,工作,婚姻都让人喘不过气,妈妈很真实,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妈妈,逼你吃番茄,怕你不穿秋裤,不听你说话,但是熊(生死)面前能为你挡死,痛苦时候可以依靠,虽然永远也别指望她们能理解,甚至能改变。但不妨碍她嫌弃你的眼神里都是爱。

    16分钟前
    • 一〇一
    • 还行

    低于预期,不喜欢俄罗斯妹子和熊出没这两段,妹子尬,熊很凶。唯一的泪点是妈妈在台上唱歌。和妈妈和解的故事没讲好,无法共情,并不合适带妈妈一起观影。彩蛋黄渤还不如拍摄花絮有趣。结尾剧组员工和妈妈的合影很温馨。歌曲好听。囧系列里比较差的一部,俄罗斯风光片。片头看到高以翔的名字被框住,特别难受。

    19分钟前
    • 煤气罐罐
    • 还行

    笑中有泪的贺岁片,母子关系的处理,夫妻关系的和解,爱的表达方式有好多种,而我们对于最亲的人往往是用了争吵这种最糟糕的方式,带着妈妈来看这部片子,看后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啊。最后彩蛋别错过哦,有大腕。

    22分钟前
    • djfish
    • 力荐

    后半段垮的妈都不认识

    27分钟前
    • yoyo
    • 还行

    主要问题还是太长了,前面太久了。喜剧部分没有那么突出,熊出没也很奇怪。反倒是后面煽情那部分,更能触动到我,尤其是最后黄梅莹摘假发那场戏。徐峥拍拍电影,总是在解决自己的困惑,这部其实也是。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骨子里还是囧系列那种公路喜剧片,这次用母子关系制造一系列的笑点,代入感非常好,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从创作的心态上讲,我一直很喜欢徐峥,愿意走出创作的舒适区,去做点不一样的尝试,讲和上一辈人亲情的故事,讲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解。从编剧技巧上看,徐峥还是那个最懂类型片技巧的人,他一开始就用对白铺垫的那些细节,每一次用都在强化电影的节奏,划分剧作的大框架,让电影的主题表达更进一步。这个剧本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框架,在K3火车上和老妈互虐的六天六夜,一路去往莫斯科,所有的冲突和解都要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夫妻和母子两条线彼此关照互为镜像,很喜欢最后夫妻线的处理,与时俱进不落俗套。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还真的是和预告一样难看啊……40奔50的人来演一个20奔30的人和自己妈的关系真的很错位。编剧们感觉像是年轻到没有任何生活体验,大家随便吐槽下自己的妈妈,就把剧本攒出来了,大概还挺得意。

    38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基本没有爆点。卖掉真是明智的选择。还有《一出好戏》里,黄渤剪掉了徐峥的戏,这部徐峥就把黄渤的剪掉了,真记仇哈哈哈哈

    43分钟前
    • 不自律会死星人
    • 还行

    婚姻比黑熊还危险,不知不觉就变成敝屣。母爱比奶糖还甜蜜,像硬塞的番茄般密集。曾经少年放的塔科夫斯基,忘记电影里的小男孩,只记得他的眼睛闪光。当年错过的红莓花儿开,忘记当时有多沮丧,只记得此刻没升起的幕布。我们是怎样忘记了爱的感觉,不能跟她共处同一车厢,也忘记了曾经依偎彼此的心房。

    4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囧”系列里有人情味的一部,之前的夸张闹剧和直男思维有很大收敛,但是熊、热气球这种情节是脱离现实的,有些客串角色也仅仅是为“客串”而存在的。除了“囧途”的主线,精神内核其实在过去的两部囧片里都有所提及:如同样以离婚开场的《泰囧》,妻子想要离婚,而男主想的只有生意(油霸变暖霸),男主在结尾时必然会在婚姻中学会成长;以及《港囧》对于女性改变男性和对女性长辈烦扰的宣泄。对苏联老片的致敬: ①伊万的名字来自徐爸给她放过的苏联老片《伊万的童年》;②热气球时有个动作模仿了“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厂标;③徐妈及姐妹们唱的《红梅花儿开》是《幸福生活》插曲,原片也是几个姑娘登台表演唱的这首歌。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万万没想到,徐峥做导演的能力是倒着发展的,一部不如一部。也不知道他对母亲、妻子和中年男人到底是有什么误解。

    54分钟前
    • 好好地
    • 较差

    7.7/10,徐峥终于真诚的面对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本片在主题探讨和人物的刻画上做的都很好,且表现形式也比较轻松幽默。把一趟连续开六天的火车上发生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其实很考验编剧功力和导演调度,徐峥和导演团队完成的都很好。事实上本片可以归为现实主义喜剧,创作还是戏剧为底,在台词对白上做足功课。虽然一些事件用了戏剧化处理但探讨的内核非常当下也很普世,不管是和母亲和解也好还是和妻子和解也好,本质上还是和自己和解,在老塔眼里,童年的伊万不愿意和自己和解,《囧妈》里母亲大半辈子也不愿意与自己和解。徐峥到底还是让长大的伊万与自己和解了。但是否真正的和解了,也许要问徐峥了。另外演员选的都特别到位,不管是黄梅莹还是袁泉表现力都非常好!

    5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很平庸,很无趣,既不好笑,对于原生家庭的探讨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60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年龄一大眼窝子就浅,听到《红莓花儿开》的时候就不明所以的唰唰掉眼泪。虽然整部电影依旧是徐峥以往的商业片套路,但少了聒噪的“专职喜剧角色”,影片自然了不少。要是没有宋小宝那段太过胡逼的剧情可能会更好。前面无数的铺垫都敌不够片尾妈妈镜子前的一个动作,这种代入感应该是其他同档影片无法带来的吧。

    1小时前
    • 未命名搪瓷🌈
    • 推荐

    三星给《红莓花儿开》,一方面诧异于徐峥对赌协议24亿的自信,一方面又惊叹于徐峥后知后觉的魄力,网播绝对是明智之举,这要是按期上映别说杠《唐探3》,估计连《急先锋》都够呛!

    1小时前
    • tenet
    • 还行

    烂也不至于,但真的平庸,强行融入一些刻板化的元素,杂糅起来效果很一般。

    1小时前
    • Orlando
    • 还行

    平庸的电影,多亏找到人接盘了,如果真上映估计得亏。

    1小时前
    • dragonsky9
    • 还行

    承认吧,作为创作者的那个徐峥,已经过时了

    1小时前
    • 正义B胜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