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年轻女子

    年轻女子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法国2017

    主演:利蒂希亚·多施,索莱曼·塞·迪耶,格雷·蒙赛京,让-克里斯托夫·弗里,娜塔莉·理查德,埃里卡圣,利拉-萝丝·吉尔贝蒂 

    导演:蕾欧诺·瑟哈伊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再无可失

    • HD中字

      劫日礼物

    • HD

      再无可失2023

    • HD

      PLAY! ~输赢怎样都行~

    • HD

      卡佳还好吗?

    • HD中字

      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

    • 更新HD

      复身犯

    • HD

      PLAY!~输赢怎样都行~

     剧照

    年轻女子 剧照 NO.1年轻女子 剧照 NO.2年轻女子 剧照 NO.3年轻女子 剧照 NO.4年轻女子 剧照 NO.5年轻女子 剧照 NO.6年轻女子 剧照 NO.16年轻女子 剧照 NO.17年轻女子 剧照 NO.18年轻女子 剧照 NO.19年轻女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宝拉(利蒂希亚·多施 Laetitia Dosch 饰)在20岁那年就认识男友了,两人携手一路走过了漫长的十年,本以为这个男人一定会牵着自己的手走入婚礼的殿堂,没想到在她30岁这一年,男友无情而且不可能挽回的抛弃了她。分手带给了宝拉巨大的打击,这打击实在是过于夸张了,导致她直接就精神崩溃住进了心理科。因为无法忍受心理科里可怕的治疗方式,宝拉决定“逃出疯人院”。  身无分文并且无处可去的宝拉只有自己的爱猫一只,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一路上,她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目睹了千奇百怪的人生,在这么多人生里面,有哪一个是她想要活成的样子呢?

     长篇影评

     1 ) 女性不需要爱情来救赎,年龄不需要由时间来定义。

    电影看完至今,差不多一个月。刚看完大脑一片空白,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刚好那时也有隐约类似被爱情抛弃的预感。优秀的女性电影看了不少,只是这一部,至今仍在脑海闪回片段,是因为其自然真实得让很多人恍如看见了自己。起点不错,为爱请抛洒热血,自以为开拓了一方不错的天地,可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才发现,不快乐是需要隐藏起来的常态;高不成低不就,就连为之放逐自我的爱情也一地鸡毛。就像女主一样,为了重获体面,做了很多不体面的事,撒谎,口不择言,颜面扫地.......却又在自我安慰和说服。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每一个曾迷失自我的时候女性身上上演,电影最后给出了答案,你需认清并善待的,第一位要是自己,然后才能不那么狼狈地迎接满世界的冲撞。

    至少,表面上。

     2 ) 三十一岁的延迟生长

    原文链接:个人公众号【影/《年轻女子》:三十一岁的延迟生长】

    很难说自己不喜欢法国电影。相比于一些一眼尽头的圆满故事,法国电影常显得扑朔迷离。那种水中月、镜中花的法式节奏很容易让人欲罢不能。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时候,这种电影也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年轻女子》(Jeune femme)基本算是这样一部电影。光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人物塑像式的片子,而且是个女性小人物。法国电影向来不缺乏类似题材,比如《刺猬的优雅》《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但与那些历经沧桑、参透人生的女主所自然流露的“沉稳”与“豁然”不同,这部电影的女主则是“上窜下跳”的人见人烦。也难怪台湾将其译为《没人爱小姐》

    一个三十一岁的女人,姿色一般、毫无特长、没有工作,甚至从来不曾工作过。某一天被同居十年的老男友(自己的大学教授)彻底“扫地出门”,怒火中烧,每天的任务就是去男友的楼下谩骂、砸门。然而,狠心的男友始终不曾对她做出任何让步。

    走投无路、心灰意冷的她,从心理医生那里得不到安慰,从妹妹那里得不到同情,从妈妈那里也得不到温暖。好不容易被一个陌生人误认为故友而收留了她,最后又因东窗事发而被驱逐。

    这样一个倒霉透顶的女人,似乎是罪有应得。

    其实在观影过程中,几度觉得自己脑子进了水,为什么非要看它。故事情节繁琐无趣,而且实在是对女主喜欢不起来。无论对待工作还是朋友,女主总是给人一副大大咧咧、神经兮兮的感觉。可是,看着看着,也不知道从哪个镜头起,就再也放不下了。

    你会慢慢发现,这个放荡不羁的姑娘,其实很阳光、很率真。她可以一边傲娇地说着“我宁愿死也不愿在你的专柜工作”,一边又满心欢喜地接受这份被自己“嫌弃”的差事。她谎称自己是大学生,好不容易得到一个照顾小朋友的工作,却又冒着被辞退的风险,“勇敢”地违背家长对孩子的严苛要求,只为了让小朋友能够开开心心地尽情玩耍。尽管拿着微薄的工资,而且随时都可能卷铺盖走人,但她从不因此郁郁寡欢或顾影自怜,而是尽情投入工作,并深深乐在其中。

    当前男友终于“良心发现”,找到她,并让她辞掉这份“烂工作”时,已然成长的她,坚定地拒绝了前男友的回家邀请。她说现在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她想重回学校。但这个念头遭到了前男友的嘲讽,他说,这十年你从来没看过一本书,何况你曾经在班上就是最不省心的一个。女主没有回话,但已经和她成为朋友的观众会知道,此时此刻的她,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曾经疯狂爱过的男人的鄙夷。

    于是,当天晚上,她来到自己男同事的家。她可能并不爱这个出身卑微的黑人,她可能只是为了证明,离开前男友,她依然有人爱,也依然可以投入别人的怀抱。

    最后,在前男友的个人艺术展上(他是摄影师,女主是他的非专业模特),她与前男友彻底告别,潇洒地走向新生活。


    仔细想来,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个曾经觉得离开了男人便不能活的女人,突然醒悟。

    可是,评判一个故事的好坏,或者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只靠头尾有没有呼应,或者结尾有没有出乎意料。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人生某一阶段的开头和结尾,其实并没有本质不同。两点之间,可以是毫无波澜的直线,也可以是曲折起伏的波浪。关键在于,每个人具体经历了什么。就女主宝拉而言,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克服对前男友的依赖,并慢慢发现生活的新貌。更重要的是,她敞开了怀抱去迎接所有的新事物。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三十一岁,一个虽谈不上衰老,却也难说青春的年纪。绝大多数的人都已成家立业,日复一日地奔波于琐碎而现实的生活。可能谈不上幸运,但也点缀着不少人间烟火的生生气息。“不幸”如女主,却像一件穿旧的衣服,被“主人”无情地投入垃圾桶,从此游荡在漂泊的世间。

    一个被“使用”了十年的女人,一个几乎不曾接触社会的女人,猛然间被抛向现实的洪流,其间的恐惧与不安,可想而知。这样看,又似乎可以理解,片头她为什么每天都要去“骚扰”避而不见的前男友。

    但女主其实也是幸运的。十年被“掩埋”的生活,终于在某一天重见天日,随处可见的新鲜事物,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唤醒她沉睡已久的昂扬斗志。假如这十年是痛苦的,可能她的一切好奇与斗志早就消失殆尽了吧。

    这么看来,这个突然醒悟的“金屋”女人的故事,并不太适合被纳入“女权主义”的范畴(不少影评认为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作品)。她只是一个延迟“发育”的女生,而现在,是时候走向正常的轨道了。


    欢迎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3 ) 一个三十岁女人是如何从崩溃混乱走出来的?

    刚看完一部法国电影《年轻女子》,这是一部文艺又生活的电影,我经常觉得,很多文艺片就是生活片,有点压抑,有点烦闷,有点无聊,有点茫然,有点希望,有点幸福,这就是生活,也是人生。 宝拉从二十岁就开始认识摄影师男友,并且以为可以和男友步入婚姻殿堂,从而白头偕老一辈子,可是在她三十岁的时候,男友提出了无可挽留的分手。一夜之间,只有高中学历,没有完整地阅读过一本书,一无所有,一名不文又无处可去的宝拉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状态,最初她被送进了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说如果再送一次,她就会进入医院进行正式住院治疗。 因为没有钱,宝拉带着唯一的爱猫在街头游荡,在地铁里,一个女孩将她误认为小学同学,将她带回家过了一夜,并给她介绍当保姆的工作。幸运的是,保姆工作可以提供一个阁楼小房间作为她的安顿之所,于是宝拉稍微安心了一些,在做保姆的同时,宝拉还找了一份商场内衣店的工作,并且由此认识了商场值班经理--乌斯曼。 有了工作,有了人际关系,宝拉的生活开始慢慢得以恢复,后来她又寻找失联十年的母亲,努力弥补和修复母女关系,就这样,她慢慢从崩溃混乱的状态当中走出来,重新建立了生活秩序感。 作为社会人,通常需要三大系统进行支持:自我系统,家庭系统,社会系统。 自我系统通常源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学习和工作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学习什么,或者工作什么,我们都是有着某种能力的,包括维持自我生存的能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最高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在建立秩序,这种秩序感带给我们基本的安全感,让我们不至于被无法生存的恐惧击垮。如果能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寻找到乐趣,那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得更高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我们总是会和他人建立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客户,还是同事,也无论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疏离的还是亲密的,表层的还是深层的,都是关系,这种关系都可以支撑和丰富我们的自我,从而让我们更有力量去面对生活。 家庭关系呢?家庭是一个原型的母亲,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自我就是从家庭这个根慢慢成长起来的,家庭给予我们营养和能量,无论是贫瘠还是丰富,主动还是被动,它都在支持我们的成长。当我们遭遇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无意识就会退行,退行到比较脆弱的小孩子状态,从而寻求母亲的安慰,这个时候,家庭的存在,就是一种支持和安慰。父母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他们敞开家里的大门,欢迎疲惫的孩子,对于孩子,就是一种莫大的疗愈。 崩溃的宝拉,就是通过寻求这三大支持系统实现了自我拯救和疗愈。

     4 ) 这是女权主义?

    看不懂的举个爪吧。我真的有很努力啊。

    好吧,还是说说我的看法。整个电影的过程很生活很现实,让你感觉不到这是在演,每一个镜头切入都是生活,没有狗血剧情,没有痛哭没有悲情没有喜悦。宝拉,从最初的祈求开门的可怜女,到最后挣脱离开那个男人,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女人离开了男人不能活,学会爱自己,才会有人爱,不依附。崇尚女性独立并不是所谓女权主义的作祟,这是现代女性追求完整人格,追求男女平等的必经之路。

     5 ) 成为一个独立女子到底有多不容易

    时至今日,渴望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女性越来越多,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却并不如微博上宣扬的口号那么简单。

    不是转发一句”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我不需要男人,我是个不婚主义者,我可以做任何事”等宣扬,就拥有了独立自主自由精神。

    我处在一个矛盾的境地中,一方面反抗社会对单身未婚女性的歧视,一方面却以男权社会的既定审美打造自己;一方面渴望和男人发生爱情,一方面却因为女性多惨遭背叛的事实而不信任男人和爱情。

    一方面想要尽情享受城市的夜晚,一方面却担心被潜藏在树丛中的变态拉到阴影处强j。

    一方面用薄弱的工资维持生活,在自救之外也希冀被救。一方面想要无视路上男性投射的冒犯眼光,一方面却暗自窃喜自己作为女性的魅力。

    想要成为独立的年轻女子并不容易,精神也会分裂,这会偶尔让我精神恍惚,甚至倾向于自我毁灭,想要在最刺激的事情中寻找什么却总是不得。我处在连我自己都没想明白的矛盾状态,一直盘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答案。

    想要成为独立的年轻女子,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要准备随时提起重物,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以及承受孤独的能力,即使在被窝里哭完也要把脸洗了牙刷了的魄力,还需要学会存钱,以及找到可以依托的事,不只是投注到工作这么简单,独身女性拥有的就是自由和时间,需要有意志力把精力投入到能让自己感到精神澎湃和自我满足的事情上。

    虽然我从来都是缺乏意志力,以及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也许多年以后终会和另一个男人组成家庭,却并不打算放弃独立的那部分我,我想这部分才是独立自主的女性让人着迷也让人害怕的地方。

    大部分人并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所以我们才会盲目地跳入婚姻中,或者处在群体狂欢中。

    我们最大的课题即是无法自己待着哪怕思考十分钟,如何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年轻女子》也被译成《没人爱小姐》,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后者带有惨兮兮画面感的名字。想象那个蜷缩在繁华街道角落抽着劣质烟,妆容暗淡两眼无光的女子,她的脸上也许还有还未干的泪痕,她裹紧胡萝卜色的大衣,试图在人来人往的城市消失。

    年轻其实并不等于没人爱。可是女主宝拉确实是一个没有人爱的年轻女子,我们有父母和朋友的爱,可是她却因为在大学期间和一个年长教授的爱情导致于父母的关系破裂,也因为她和这个把她隔绝起来的男人相依为命十年,以至于她除了他什么都没有,直到他像抛弃一条狗一般抛弃她,对于他来说年满30的她已经无法在镜头面前带给他灵感,于是狠心地把她丢在巴黎雨夜中任由她自生自灭。

    影片开头的她因为无法接受被爱人丢弃而精神崩溃,在警察局里撒泼哭泣,整整几分钟的控诉让她面目可憎,对她也没有丝毫同情,男女两性的成长很多都来自于爱带来的伤害,她哭着说自己被随意丢弃,无家可归。

    额头上裂缝渗出的血就像是她身体上被爱灼伤的口子。

    她不得不活下去,放下尊严,用可憎的谎言,或者装可怜,用她能想到的各种方式自救。即使跌倒谷底,她也不会碎裂,她的骨子里可是巴黎女子啊!

    最令人敬佩的是在整个自救过程中她所呈现出来的幽默感,真是让人着迷啊,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虚妄和苦痛的,欢乐的时刻总是少之又少,她可怜兮兮地抓住每一个发笑的机会,瞬间她的形象变得如此可爱和高大。

    她把头发缠在额头上假扮成艾米怀恩豪斯跳起舞来;

    可以在接近一无所有的时刻溜进朋友举行的聚会尽情跳舞,裸体对着旅馆老板讲把猫炖了做成果酱的笑话,说自己31岁几乎就可以退休了;

    听到小朋友从没吃过棉花糖立马买给她,在下班后独自去蹦迪,沉迷于自由的舞蹈中;

    虽然她没人爱,年过三十,可是她此刻是自由的啊,她重新活过来了,自由的代价不就是独身一人吗?她慢慢找到工作,连蒙带骗地做起了内衣售货员和保姆,终于有了凋敝的可御寒的房间,认识了另外一个在巴黎打拼的温暖男人,房间里有一只等待着她回家的猫,她从内在的空空荡荡成为了有实体的人。

    我不知道在这个逐渐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她会不会厌恶曾经的她,无知又愚蠢;现在的她,即使穿着难看的粉红色制服她也满脸自信和欣喜,我觉得她终于发现了自我,而且知道她的故事已经开始了,且不会随意被他人按下停止键。

    影片最令人激动的片段之一是当她情人祈求她回到他身边,并且再次想要用“武力”控制住她的肉体时,她用独身一人时得到的精神领悟让从男人的牢笼中挣脱了出来,即使会费一些劲儿,即使因为反抗导致衣衫褴褛,可她此刻真正地成为了一个独立,自由的年轻女性,有没有男人的爱根本不重要了啊!

    每个大城市,巴黎,东京,伦敦,纽约,北京都有这样一群迷茫又坚定的年轻女子,她们大多单身,偶尔会想要谈个恋爱,年纪并不能束缚她们,除了工作也有其他事情可做,她们打算不婚或者不育,她们争取自己的权利,她们有很好的女性友谊,并且不错过每一次狂欢的机会。正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比以往的前辈们更多地发现了自我的潜能和多种可能性。

    无论是落魄的还是光鲜亮丽的女子都有璀璨的故事。

     6 ) 年轻女人

    哇 宝拉 她假装自己是莎拉 在地铁上陌生女人以为她在哭

    单身 贫穷 独自

    Tres tres seul

    她穿一件砖红色的从医院同房病人那里偷来的大衣。牛仔裤,毛衣,有厚跟的短靴。她带着她的猫。有时抽烟。

    “你现在可能很孤单,但你是自由的”

    她带着他的猫,他不给她开门,他给其他的年轻女人拍照。

    她和陌生男人搭话,强硬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 草率略带粗鲁。但也非常是她。

    她和妈妈的纽带是断裂的。

    她带着女孩子在商场吃棉花糖,女孩子骑在黑人商场巡逻员肩膀上。宝拉和女孩在泳池淋浴间大声唱卡门歌剧片段。

    她的身体是自己的,即使是怀孕了,穿上紧身的黑色裙子也非常漂亮。前男友带她去白桌布餐厅。他试图让她回到他的身边。

    在房间里他想到她要剔除他们的孩子。他起了欲望攻击她,把她压在身下,她后退反击。她离开他昏暗的房间,医院的小床,保姆的顶楼小房间。她的双眼颜色不一。

    她并不是很漂亮。她失去他 失去她的住址 失去她生活重心 她在医院歇斯底里。面试时她撒谎说自己很镇定。她是一个31岁的年轻女人。她可以承担责任和怀孕,只是不喜欢是他的孩子。她会有自己的生活,跟有没有孩子无关。

    他想她回来,因为她开始独立自主,因为她不再联系,因为她有了他们的孩子。孩子什么都不意味。她的选择是她的,她的身体是她的,她的生活也是她的。她不再是他二十岁的一个学生也不是美的照片模特。他什么也没有教她。真的是爱吗

    年轻女人 只看得见爱 她忘记男人不应只是一个床上的伴侣和物质的提供

    随时可以重来

     7 ) 年轻女子,野蛮生长

    这部《年轻女子》是法国导演雷欧偌•瑟哈伊的处女作,作为她的首部作品,该影片获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像机奖。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孩,在一间房子的门口大吼大叫,随后撞破头倒下,接着画面一转,这个女孩到了医院的神经科。这间房子是她男朋友的家,从女孩那些断断续续疯疯癫癫的话中,我们知晓他们已经在一起十年,而男友却突然提出分手,导致她变得有些神经衰弱。

    镜头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她的脸上,持续不断的面部特写,很容易让观众第一时间代入女孩进入角色。但是此时的女孩在观众看来,似乎过于极端和暴躁,甚至对她生出一丝讨厌的情绪。

    接着她从医院出来,再次回到男朋友家,男友拒绝给她开门,于是她带着他的猫到她的朋友家去。朋友此时也受够了她的怪脾气,将她赶出来。此时她便再无处可去,只能抱着猫和她一起到处流浪,身上唯一一件外套,还是从医院里面顺手牵羊带出来的。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她混迹在各种游乐场所,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家人朋友全因她自己的原因离她而去,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住在酒店。作为观众,很容易看出来她这十年来一直和男友在一起,很缺乏独自生存的能力,之后在地铁上因为别人误认她为多年不见的好友,才结束了她那段无处可去的日子。

    之后,她找到了工作,才渐渐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时候,她不再如从前一样努力挽回男友,因为她意识到他已经不爱她了,她认真工作,尝试与妈妈建立新的情感,她不再是那个浑浑噩噩的,游荡在大街上的人。

    整部影片从开始到结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什么生活经验,在社会底层奋斗,拼命想要活下去的女孩。观众见证了她从曾经的歇斯底里,一直到后来平静地和妈妈坐在沙发上聊天,平静地面对前男友,并提出不会再与他复合。

    我们的情绪也随着这个女孩的变化而变化,从一开始的厌恶,变成后来的理解,我甚至有点喜欢上她。或许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期待和规划,也或许是她终于认清生活的本质,认清巴黎这座城市背后隐藏的真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和这个女孩很像,生活在一座光鲜亮丽的大城市,却并不明白这座城市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它只是见证了我们拼命生活下去所要付出的努力。

    整部影片都偏向冷色调,有很多女主孤生一人尽显颓然的画面,再加上她身穿一件砖红色的大衣,与背景的冷形成反差,更显个人的渺小和世界的冷酷。

    片中的女主角,在经历一切打击挣扎之后,展现出来的是野蛮的生命力,而她也终于发现,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家人和自己,这可能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吧。

     8 ) 全世界1%的人才有这样的双眼

    我西装的尺码尚可变,但是你眼睛不同色这件事,不会变了。

    「萨拉公主是你么?」

    [年轻女子]中,宝拉一脸懵逼地望着眼前这个朝着自己哼歌的女人。

    相处十年的男友抛弃她,妹妹和母亲唾弃她,她不记得自己还有什么朋友,如果有也不必流落街头了。

    「你忘记了吗?我们一起上小学。你不是莎拉·格雷马德?我没做梦呀!」

    在女人的再三追问下,宝拉怯怯地点头,说我是。

    ©[年轻女子],宝拉在地铁上遇到误认为她是小学同学的陌生女人Yuki

    陌生女人Yuki一开心,便把她带回了自己家。

    后来发现宝拉不是莎拉,气得要死,还打了她一巴掌。

    ©Yuki发现自己一直被骗,打了宝拉一巴掌,宝拉当即也还她一巴掌

    若不是看到纸单上宝拉的签名,她还不会相信自己认错了人。

    因为宝拉和她认识的莎拉一样,都是双瞳异色,一只蓝绿,一只浅棕。

    ©Yuki把宝拉带回家的当晚,两人坐在沙发上聊天

    人类中,拥有异色双眼的人不到1%。

    Yuki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世间罕见的眼睛,她一生竟会遇到两双。还是一样的。

    两只眼睛不同色的人,十有八九是虹膜异色症

    医学百科中对这种病症的定义是:

    虹膜异色症,是同一个人拥有不同颜色的眼睛。这种症状在人类中并不常见。然而它在狗(例如斑点狗、澳大利亚绵羊犬)、猫和马中很常见。
    ©双眼异色的哈士奇,此品种的犬类容易患双眼异色症

    我们的眼球(有颜色的眼中心区域)是由瞳孔、角膜和虹膜组成的,角膜无色透明,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黑色圆洞。

    所以,虹膜的颜色决定着眼睛的颜色

    而虹膜的颜色又由黑色素来操控。黑色素越多,眼睛的颜色越暗。

    ©眼球结构图

    如同东方人虹膜黑色素多,颜色深,呈棕、黑;西方人虹膜黑色素少,颜色浅,呈蓝、绿是一个道理。

    患有虹膜异色症的人,深色眼黑色素多,浅色眼黑色素少。

    而人的视力与黑色素无关,虹膜的颜色会变,眼睛看到事物的颜色与形态却不会变。

    但患有虹膜异色症的人,并不都像宝拉那样,是完全异色症。

    如果黑色素在虹膜中的存在量较少,就会出现中心异色症与部分异色症的情况。

    ©左图是由橙色到蓝色的中心虹膜异色,右图是蓝色中带有橙色的部分虹膜异色

    比如说《暗影猎人》男主的扮演者多米尼克·谢尔伍德,一只眼睛是蓝色,一只眼睛半蓝半棕,就是部分色异症的代表。

    ©男演员多米尼克·谢尔伍德,曾出演泰勒·斯威夫特《Style》MV的男主

    包括多米尼克在内,大概有1%的人,其虹膜异色症是天生的。

    来自他们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带有异色症的染色体基因,并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显性遗传。

    ©先天性异色症,显性基因遗传方式图表

    美剧《越狱》男主演温特沃思·米勒,拥有多国血统。

    父亲是有美国、牙买加、德国犹太血统的黑人,母亲是有法国、荷兰、叙利亚、黎巴嫩血统的白人。

    在多血统的基因中,绿色与褐色胜出,分别显现于米勒的右眼和左眼。

    ©温特沃思·米勒,左眼褐色,右眼绿色,是完全虹膜异色症。但他似乎更喜欢同色的眼睛,经常戴美瞳来遮盖

    乍看上去,这双眼睛真是有种不同于凡人的个性与美好,常人想要还求不来。

    但是患有此症状的人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它往往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生。

    先天遗传疾病中,虹膜错构瘤、眼黑变病、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症、色素播散综合症等,会导致眼睛变深。

    图案状白皮病、瓦登伯革氏症候群、色素失调症、先天性巨结肠等,会使得眼睛颜色变浅。

    ©瓦登伯格式症候群II型患者,由于这种病症会使眼睛变蓝,俗称为「蓝眼宝宝」

    后天引发虹膜异色症的疾病里,有使眼睛颜色变浅的慢性虹膜炎、白血病……令眼睛颜色变深的肺铁末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当然,也有像大卫·鲍伊这样打架打变色的。

    14岁的时候,鲍伊与好友乔治·安德伍德为喜欢的女孩子大打出手,导致他左眼约肌损坏,对光无反应。

    他的左眼的瞳孔永远处于扩张状态,使原本浅绿的眼睛变成了浅褐色。

    ©大卫·鲍伊

    尤其当他站在闪光灯下时,左眼扩张的瞳孔,放进眼睛更多的光线,照片中左「红眼」积极明显。

    这也使他像天赐的艺术品般,更加妖娆。

    在民间,虹膜异色症还被叫做「阴阳眼」

    开过光,通视阴阳两界,可见鬼神。

    许是日本很喜爱这样的民间传说,常在动漫中将异色的双瞳,作为特殊能力的外显。

    《火影忍者》中异色瞳是一种高级空间忍术。

    总是带着口罩的旗木卡卡西,左眼蒙上眼罩,整张脸只露出一只眼睛,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当他摘下眼罩时,左眼是一颗朋友宇智波带土赠给他的红色写轮眼,右眼是正常的黑色。

    ©《火影忍者》,摘掉左眼眼罩的旗木卡卡西

    宇智波一族的写轮眼是异于常人的红色,具有扭曲空间,将一切物质转移到异空间的特殊能力。

    甚至可以转移走高速飞行的跟踪导弹。

    《家庭教师》中沢田纲吉的雾之守护者六道骸,也是双瞳异色。

    左眼是深蓝本色,在家族的人体实验中与轮回之眼成功配型后,右眼被植入红色的轮回之眼。

    ©《家庭教师》,双瞳异色的六道骸

    与《火影忍者》中宇智波一族的写轮眼相似,两者都与六道轮回的佛教观念有所关联。

    六道骸的轮回之眼同样具有特殊的能力,比如拥有前世的记忆与能力。

    同时可能由于这种眼睛与通视阴阳,来自地狱有关,日本动漫中,轮回眼皆是红色。

    或者说,偏红偏紫的眼睛都带有邪恶、威严的象征意味。

    就如《黑执事》中夏尔·凡多姆海威的紫色右眼,是与恶魔的契约印记。

    ©《黑执事》中的夏尔·凡多姆海威

    而到了《黑子的篮球》中,赤司征十郎原本的异色瞳又成了双重人格的体现。

    他原本双眼都是红色,因为对胜利的执念,激发出双重人格,唤醒天帝之眼,左眼变为金色,能看清对手的一切。

    ©《黑子的篮球》,赤司征十郎

    所以说,日本动漫中的双瞳异色时常出现,它们赋予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宿命,以及特殊能力。

    但像[年轻女子]这样的法国电影中,双瞳异色的人物形象倒不常见。宝拉的扮演者利蒂希亚·多施本身也不是虹膜异色症患者。

    她曾坦言:“我很抱歉,那是假的。”

    她为宝拉带上了有颜色的镜片。由此,也才有了片中Yuki认错人的桥段。

    ©[年轻女子],片尾宝拉望向窗外,双瞳异色尤为明显

    但更重要的是,她异色的眼睛也如日本动漫中一样,是有所象征的。

    宝拉第一次在阳台上遇到Ousmane时,她说他的西装尺码不合身。

    Ousmane说:

    我西装的尺码尚可变,但是你眼睛不同色这件事,不会变了。

    她能用清浅的左眼看到爱与美好,也能用深邃的右眼目睹现实的绝望与残酷。

    异色的双瞳就像是人类的两面,好的一面,坏的一面,是种美妙的不匹配。

    它有着异于常人的不完美,却也与常人的眼睛没什么两样,都是要用它去看、去体验这个世界。

    像宝拉一样,收起垃圾,望向窗外,面对未知的生活。

    -

    作者/小两岁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短评

    法国底层女性挣扎着扒出生活低谷,非常真实。女主角很好。

    5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主要是tone拿捏超好bar à culotte面试那段笑死我了。。春天卖鞋那会也时刻生出和机器人世界对话之感。中产女那一吼被讽刺起来也是不滴血 连joachim这种名字都是巴梨文艺界作男标配的感觉 本来影院没人的话我就要哭完全场了(((????你们高端人类不用工作所以所有的都是faux,faux,faux吗

    9分钟前
    • 十万
    • 推荐

    6.5/10。一瞬间以为是伯德小姐的成年版,女性可以出丑但不会乞怜,这点很女权。一开始的崩溃会让人下意识的觉得人物不讨喜,这点失败。只有女导演可以拍出的小作死,小倔强。现在看到这种为了生活努力工作的人就会有好感……

    11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LFF17# 在戛纳排队没有排进去的看的片子,终于补上了遗憾,并且没有让人失望,处女作拍成这样是真的很惊艳了,很多很喜欢的小细节。其实不知道怎么样形容看完这片子的感觉,就是很,法国?

    14分钟前
    • 蕭查某
    • 推荐

    大主题还是好的,就是看到她一个人走在我几乎每天都走同一条的路上,抱着一只无比乖巧的猫,住进了目测月租八百欧左右的studio还一脸委屈的样子我心累了一小下。

    18分钟前
    • lapetitelune
    • 推荐

    一种关注迄今看到的惊喜之作。女主立体生动,剪辑快速有秩,台词铺设无废话,结局不套路无油水,此部处女作可望拿金摄影机。

    22分钟前
    • 秋䒕墨
    • 推荐

    17年坎城金攝影機獎。女性成長主題,女主角表演特別出色。讓人物更加生動,開始她並不討喜。因談戀愛就停滯人生,疏遠家人朋友,只繞著伴侶轉。過10年卻被拋棄時,連能哭訴的人都沒有。一瞬間被扔進了垃圾堆,其實也是自作自受的坑,必須硬著頭皮補起。但只要想改變,還不晚。

    25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3.5分。昨天路上一位法国大妈推荐说好看,没想到是真好看,女主演得好,拍得流畅,剧本也不错。感谢大妈。

    29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都市女性慢慢重拾人生的戏码,影像上并没有过人之处。

    34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年轻女子》彰显困境中的人性。

    35分钟前
    • 石板栽花
    • 还行

    对于这种不成文却已然成类的片子,“情景”早已被挖掘殆尽,看点在于演员通过导演的调教是否和角色实现了最大可能的融合,然而当表演也没有突破同类作品的惯有方法,所能赋予角色本身的魅力亦仍旧是那些老腔老调时,还有何观赏价值?

    3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有猫的电影大多都挺不错...... 从表演到美学都很优秀的处女作,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绝佳的情绪力场,很快就能被这位虹膜異色的女主所吸引,在色彩斑斓的轻松气氛下用幽默将不安的生活展开,多处想及加瑞尔的电影,“反派”男友大多时间虽不在场但阴魂不散,还配以BvS海报作为无意的隐喻实在会玩......

    41分钟前
    • TWY
    • 推荐

    最好的女性主义电影。女主开场丑态毕露,后面让人肃然起敬,最后简直爱到不行。当了十年男人的附属品,被一脚蹬进烂泥还能慢慢爬起来,这样的女性可以丢脸但不会乞怜,可以崩溃但不会粉碎,就像一条生存至上的泥鳅。戛纳才发一个金摄像机奖太小气了!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3.5 当她在杂货铺把头发卷起来,有那么一丝像摩尔阿姨,便喜欢上这个“年轻女子”了,看着她到处寻找机会,却融不入任何一个圈子,时而疯狂,时而清醒。故事随时都可以结束,故事早就结束。走过“Rosalie Blum-2015”的海报:那失去花园的悲哀属于今天。

    46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宝拉在大概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教授,教授爱上了给她拍照,带她去墨西哥,见他的朋友。宝拉从来没有工作过。宝拉三十岁时,毫无尊严地被教授抛弃,不但身体有伤,性格也乖张。她对朋友安妮说话很不客气,安妮把她扫地出门。她认出一个和教授在一起时见到的男人,那个人却说不记得她了。后来她找了工作,还有个对她工作认可的男友。又去看教授的画展,他觉得教授拍的自己的照片很丑陋,还不如给工人拍的。教授后来来挽回,她坚定地拒绝了,那时教授显得如此无赖。

    50分钟前
    • Rosina
    • 还行

    異色瞳,個體特殊性。潛藏的種族議題?Imitation of Life(1959)的互文。女主角的外型,像是Toni Collette加上臉變窄的Julianne Moore。

    54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cannes2017 不年轻的女人。男人都是狗。

    58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3.5 因为不想要不朽所以年轻

    60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最好的女性女性主义电影。女主开场丑态毕露,后面让人肃然起敬,最后简直爱到不行。女人真的不能依靠任何人,唯有靠自己。

    1小时前
    • Lizzybabbyyyy
    • 力荐

    如果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多看看无厘头喜剧,或者关于未来的科幻片,或是看看僵尸吸血鬼异形…… 所以我很久没有看这种文艺剧情片了。其实很想忘记这个残忍的事实,on est seul, très très très seul dans ce monde.

    1小时前
    • 裸吻鱼🍭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