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天际行者

    天际行者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俄罗斯2017

    主演:叶甫盖尼·米罗诺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弗拉基米尔·伊利因,亚历山德拉·乌尔苏利亚科,叶莲娜·维克托罗夫娜·帕诺娃 

    导演:德米特里·基谢廖夫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小王子(1974)

    • 更新中字

      剧场版与你在世界终结之日FINAL

    • HD中字

      混沌行走

    • HD中字

      戴夫号飞船

    • HD中字

      古墓迷途2

    • HD中字

      缉魂

    • HD

      2012

     剧照

    天际行者 剧照 NO.1天际行者 剧照 NO.2天际行者 剧照 NO.3天际行者 剧照 NO.4天际行者 剧照 NO.5天际行者 剧照 NO.6天际行者 剧照 NO.16天际行者 剧照 NO.17天际行者 剧照 NO.18天际行者 剧照 NO.19天际行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65年,正值美国和俄罗斯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之际,指挥官谢尔盖·科罗廖夫决定选派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执行首飞任务,提前于原计划两年执行。于此过程中,无论是两名宇航员还是指挥官和无数参与者,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n万众瞩目之下,媒体同步播出了发射过程,当阿列克谢打开舱门迈出太空第一步之际,整个苏联都为之沸腾。然而在阿列克谢准备返回的时候太空服失灵,紧接着飞船舱门无法自动关闭……让他险些命丧太空…….

     长篇影评

     1 ) 65年的世界奇迹

    1965年3月18日,"上升号"在前两次发射结构相同的无人试飞失败后,前苏联宇航员仍然坚持如期发射,不再等1年之后重新建造飞船,为了"不想美国人比我们更早在太空行走"。

    导演顺序从宇航员的选择、训练、航天计划的时间安排到发射、测试循环、高光的24分钟"太空行走"、返回、控制系统故障、降落、搜寻、救援完整的讲述了人类创造的这一历史奇迹。在航天才刚刚起步的60年代再精密的计算和实验都无法避免第3002和3003种意外,先驱们每前进的一步都伴随着他们用生命诉说着对航天事业进步的追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影片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欢呼下一秒紧接着都是让人窒息的意外,伟大的成功必须是每一个环节的成功,从升空到救援,是无数人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正确抉择,探索宇宙的勇气与智慧、国家荣誉和机密的至高抉择、家庭亲人的牵挂留恋、对战友和下属的惺惺相惜、以及伟大的人性关怀,即有冲突对比也有相得益彰。宇航员在多次生死抉择时说出"服从祖国的命令",是如此让人动容。

     2 ) 7分 有点不知道真的有这么多意外吗

    电影添加的还是真的这么多漏洞呢,不过讲道理不能每个方面都模拟到确实是有些可能出现这么四五个问题的,但是躺在雪地里肯定是要吧信号弹牢牢握在手里的呀,唯一的救命稻草哦

    哎,任何时候跟美国对抗都是极其不容易的,需要很多向男主这样的有远大志向大无畏的英雄人物存在,我可能不是这样的人物了哈哈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完全能够够超高标准完成工作的人,在壁垒小一点起点差不多的医药领域,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这样的企业100倍市盈率而辉瑞阿斯利康都是三四十倍市盈率,资本市场客观判断了中国人是聪明上进的了吧!

     3 ) 别不服,前苏联才是太空领域的始祖!

    文 | 骄阳下的小木马

    非常坦诚的说,之前从未看过俄罗斯拍摄的太空题材的影片,最近竟然接连看了两部,前段时间大荧幕刚刚引进的《太空救援》,以及今天要说的这一部《天际行者》,同样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

    相比《太空救援》运用技术、特效等方面突出历史时期的紧迫感,《天际行者》则用完整的剧情、细节的把控来打动观众。

    《天际行者》所讲述的这段前苏联太空计划,1965年前后苏联委派两名航空员在条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太空(因为美国已经准备发射载人飞船去了),他们就是阿列克赛·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

    影片严格按照顺时时间线叙述,偶尔穿插列昂诺夫的童年回忆,真正完全展现了这次太空之旅的全部真实过程——一波三折。

    一波临危受命

    提前了两年的载人航天计划,实验所用的无人飞船并没有安全返航的前提下开始的外太空冒险。影片用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渲染,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了实验室中的技术追踪、时间的紧迫、两位宇航员个人的状态等,明确了几个关键的时间线:1963年、无人测试模块当天、发射前一天。

    这不但起到了快速交代事情的作用,而且对于本次航天计划的危险性、航天员自身的坚定程度都一一作了说明,为之后太空中所遇到的危险以及宇航员采取措施时的决断都做了细节上的铺垫,给了观众足够的心理建设时间。

    第一折

    特制航天服加压束缚了列昂诺夫的行动,这涉及的航天知识有点复杂,简言之就是地面无法模拟太空实际环境所导致的技术硬伤。

    影片中也通过对比把这部分的情绪渲染的恰到好处,从一开始进入外太空时的激动兴奋,从太空俯瞰地球所感受到的壮美,镜头画面如同列昂诺夫本人回忆时说道的“太安静了,以至于我都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地球就像铺开的天鹅绒地毯,多么美的画面啊”!

    整个画面直播展示,世界第一位在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列昂诺夫向镜头招手,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收音机前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如今透过银屏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激动心情。

    再到地面指挥不得不切断直播这一历史性的画面,紧迫程度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欢欣喜悦的庆祝才刚刚开始,危险就已经降临。焦灼的地面指挥、茫然的电视机前的家属、以及奋力保持冷静的列昂诺夫本人,危险暂时解除时完全松了一口气的观影状态都可以证明这种紧张感营造的有多成功。

    而危及的快速堆叠更是把影片的节奏带到了第一个高潮部分。

    第二折

    呼应影片前半部分提出的另一个问题,规定宇航员以先进脚后进头的姿势进入飞船,可是航空服的约束以及为了确保手中摄像机的完好(这是后来回忆录中所提及的),列昂诺夫选择了头先进,身后的舱门并没有完成自动关闭,狭小的桶装气闸舱使得列昂诺夫难以转身关门。

    历史对于这件事的回忆,用以轻松的笑谈方式,却彰显出宇航员当时所承受的难以形容的压力,从发现航天服膨胀到关闭舱门实际所用时间不过210秒,宇航员体重减轻5.4公斤,每只靴子里积了3升汗水。

    时间线的提示并没有因此停止反而更加紧迫:飞行第20小时,2小时后着陆;飞行第22小时,25分钟后自动着陆;着陆后3小时;着陆后6小时;着陆后9小时等等这样的字眼牵动着观众的心,这是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第三折

    氧气压是正常值的2倍,意味着爆炸的可能性,氧气中毒则会导致宇航员的昏迷、幻觉,影片中与现实可能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这次危机的解决,影片中呼应列昂诺夫总是闪回的童年回忆,完成了地面指挥并操作正确。

    影片这样的设定很难不让人联想命运的眷顾,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源于坚定的信念,加上成功所需要的那一点幸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严格来说影片还涉及了第四折。

    第四折

    自动定位无法工作,政治利益和宇航员生命的权利产生矛盾,科学技术被窃取无疑是国家的巨大损失,但是权衡之下还是人性的光辉面占了上风。

    最终地面同意宇航员采取人工瞄准降落的方式,而仅仅几度的偏差也可能会导致地球上产生极大范围的搜索,对救援产生无可忽视的阻碍困难,救援的延迟使得宇航员们不得不再冰雪地里度过了几个小时,这对体力不支并且没有入料补充的他们可以说是致命的,甚至已经被报道了“机组死亡”的噩耗。

    这一系列的铺垫在救援飞机成功发现宇航员的踪迹时,爆发出了最大程度的喜悦、感动,不仅仅是对于宇航员来说,那种得到救援、可以再见到家人、成为了航天英雄的心情,还包括了地面控制、参与救援的飞机、提供电台线索等等人无比的骄傲。

    如果问《天际行者》最大的优点在哪里,我想那无疑是它没有单方面渲染任何一个独立个体的英雄事迹,人们总是记得许多个第一,比如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人类是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等,却总是会遗忘在这些第一人背后,还有无数为之奉献牺牲、努力奋斗的幕后工作者。

    这看似太空中的一小步,不仅仅是宇航员的功绩,更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弥足珍贵的回忆,足以令人动容。

    (原创非首发)

     4 ) 值得一看

    看完《太空救援》,紧接着就找到这部继续看,非常过瘾,意犹未尽,不是科幻,真实事件。 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永不言弃,身处险境的绝望感与紧张感非常逼真。 电影中的军人无疑都代表着某种反派,国家荣誉名声第一,个人生死并不重要。与科学家相反,科学家总是以人为本。 感谢毛子的电影,曾经的超级大国,确实厉害👍 期待以后继续拍……

     5 ) 人类进入太空第一步纪实

    电影看到最后,发现总顾问竟然是“上升2号”两名宇航员中的阿列克谢·列昂诺夫,虽然这部电影在手法上近乎纪录片,但还是很好表达出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任务中的重重惊险。

    电影虽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大家也知道最后任务取得了成功,但是剧中描述的“上升2号”任务面临的种种危机,从宇航员选拔到赶工期完成飞船建造,再到太空任务中面临的种种危险,最后降落到地球上还面临西伯利亚寒冬的威胁,一个接一个的惊险让观众提心吊胆,充满了惊险悬念,更让人对太空英雄感到由衷的钦佩。

    在电影中,两位宇航员以惊人的决心和意志成功完成了任务,特别是阿列克谢在太空漫步和幼年时期的星空梦想穿插叙事,更是体现了梦想的珍贵。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刻画也是本片的重点之一,他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带领大家克服困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放弃一点希望,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电影的画面一直都很唯美,特别是在太空中的景象,遥远又深邃,有着独特的苏俄美学表达。只不过当前的俄罗斯电影,在怀念苏联的时候总要暗搓搓黑一下。

     6 ) 太美了 太励志了 谁说只有好莱坞能拍出好的宇航电影-《太空漫步》

    太美了 太励志了 谁说只有好莱坞能拍出好的宇航电影-《太空漫步》

    这部电影画面简直了,真的太美了,保留了苏联时期遗留下的拍摄传统,镜头干爽、明亮、温暖,色彩和构图画面极美,叙事节奏紧凑、循序渐进,前因后果娓娓道来,观影时给人的感觉好像走进刚修理过的青草地或刚收割过得麦田,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可能因为当时我国师承苏联,影片观看时有莫名的熟悉感,很容易产生共情,同样的艰辛、同样的奋斗,同样的忘我,同样的牺牲。可惜苏联被忽悠瘸了,多年奋斗成果毁于一旦,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影片主要表现1965年为了和美国竞争人类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名誉,以科罗廖夫领导的苏联航空航天局被迫把准备1967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和宇航员太空行走提前到了1965年,期间顶住难以承受的政治压力,经历种种波折,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凭借着两名宇航员大无畏的勇气和高超的技术,在没有经过太空试验的情况下,最终历经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取得了人类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名誉。电影看完后我的感觉就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延伸到一切领域真可怕。

    飞行员阿列克谢从小就有飞天的梦想,为人宽容豁达,在一次飞行训练时,飞机发动机发生空中起火故障,指挥员命令弃机,恰恰地勤人员忘了拔掉弹射座椅的安全销,危急关头阿列克谢凭借过人的技术,空中关机再启动,冒着生命危险把战机飞回了机场,并帮助地勤隐瞒了这次事故,这一幕刚好被到此视察的将军看见,从而进入航天员集训队。

    在和战友的高空跳伞训练中,帕维尔因风力超出训练要求而不愿意跳,阿列克谢用言语刺激战友跳出机舱,结果伞具因风大破损造成帕维尔腿部受伤,而认准了帕维尔的阿列克谢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他归队,为此不惜向考核医生献殷勤并顶撞领导,最终成功使帕维尔作为自己的搭档一起执行任务。

    忧心忡忡的科罗廖夫和两名宇航员促膝谈心后,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最终决定在没有经过相关试验的情况下提前发射飞船,为此一切相关部门做好了提前发射的准备,电视台也拍摄了壮行片,在悲壮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现场,一阵轰鸣声中火箭升空,船箭分离,发射成功。

    这一段拍摄的太空画面实在太美了,口水。围绕地球轨道运行的飞船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试验后,最后进行太空行走,阿列克谢作为人类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终于完成了儿时梦想,完成实验后结果在返回气闸舱时,因宇航服膨胀不能打弯造成脚不能先进去,此时氧气即将耗尽,阿列克谢只能选择头部先进去,放出宇航服内气体后拼尽全力在狭窄的气闸舱内反转,最后关头关住气闸并昏死过去,幸亏帕维尔及时赶到拖回阿列克谢,心肺复苏后使他起死回生。

    飞船围绕地球轨道旋转并等待返回地球时,船舱在太空极寒气温下产生一处小缝隙,造成舱内氧气含量升高到100%,最先短暂昏睡的帕维尔发现了异常,报告地面站后,万般无奈之下的地面站遥控指挥两人拔下飞船氧传感器插头,此时两人已经陷入恍惚状态,生死关头阿列克谢利用短暂的清醒时间解除了危险,两人决定在氮气耗尽之前采取手动方式返回地球,凭借高超的技术帕维尔驾驶飞船一头扎进大气层。

    剧烈燃烧的飞船在大气层中终于抛下了舱外组件,成功降落在恰逢极寒天气的西伯利亚森林里,此时地面站和飞船返回舱失联,在被一个地区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返回舱的微弱信号并报告后,在严寒的风雪中坚持了9个小时的两名宇航员,最后关头才被62区巡逻队发现,成功获救。

    影片结束时没什么可说的了,享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耀吧。

     7 ) 第一次的太空裸奔,不平凡的伟大

    尽管很多平凡也能铸就伟大,但第一次人类的太空行走,靠的很大一部分不是技术,是靠不平凡的人!

    人类历史踏进太空的第一步,这个必须得给五个星,很被影片的纪实风格吸引,不失跌宕起宏紧张刺激,在当时的科技环境之下,故障总是在所难免,完完全全就是靠裸奔,能活着回来,必须有必死的信念,精湛的技术,强健的体魄,艰苦的训练,还有坚强的意志,铸就了一场不平凡的伟大!

     8 ) 一些载人航天史的“第一次”

    除了第一个进入太空,本片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登月之外,公众对人类太空活动所知并不多,但人类短短六十年航天史,其实是由无数艰险的“一小步”构成。找了一些载人航天史的“第一次”。这些里程碑式的记录,绝大多数都诞生于太空竞赛时期的美苏两国,希望列表中越来越多出现包括中国在内更多国家的影子。

     短评

    竟然连出两部太空片,还都是历史记录那种,上一部是《太空救援》,不知道我国啥时候能出来一部自己的太空片。

    10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当216发现信号弹时 ,眼泪都滑出来了,老毛子在军事上一直让我尊敬,从潜艇到航空 真是太多真实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14分钟前
    • 楼顶吹风
    • 推荐

    真实事件改编本身还是很要命的。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有气势,说真的看着比美国的太空电影亲切

    19分钟前
    • 小狐腻
    • 推荐

    音乐8 画面8 导演10 故事10 表演10 印象8 平均9.2/10 心存希望直面死亡,真正的勇士。各方竭尽全力通力配合,真正的事在人为。

    22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7分,加1分给首次太空行走。最近俄罗斯电影还蛮偏爱太空题材,特别是历史事件改编的,不过都看起来很好莱坞。首次太空行走成功的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而作为第一人的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也真是险象环生,勇气可嘉。

    25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在俄航上找到的,顺便学习了一下苏联航天史,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脐带的意向特别鲜明,差点被脐带缠住勒死的出生过程(出舱),开篇米格机的迫降很精彩!

    29分钟前
    • 方尖牙
    • 推荐

    历史书上简单一句“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的背后,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看似光鲜的背后是一场与“石棉棺材”的生死搏斗,不需要过多的戏剧化改编,只需要如实记录即可。电影厚重、朴实,一点都不花哨,但完全不会让观众感到无聊,这是现实本身的魅力,比电影更加神秘莫测、变化无常。

    3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有些道具处理的有些粗糙,但是反而感觉更真实。重温人类历史性的一刻,竟看得身临其境般的激动。

    39分钟前
    • 倔尘
    • 推荐

    老大哥太空电影,质感杠杠的

    41分钟前
    • 烧炭小五郎
    • 推荐

    真实事件改编,所以译作《太空第一步》更准确,现在的译名感觉像是硬科幻的东西。

    42分钟前
    • ==
    • 推荐

    史实作底的俗版《地心引力》,俗出的却是兼容套路的真实。一部某种程度上回魂了主流好莱坞失传中的最传统叙事魅力(甚至“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苏联航天史诗。不为三幕铺排牺牲细节与曲折性、不规避牵动事件走向的丑陋政治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最纯粹的生存本能与理想主义驱动。

    4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根据1965年前苏联太空行走的壮举改编,像“地心引力”但拍得更好,有种纪录片的详实感。看似简单的每一小步,背后都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尤其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看简直是在搏命...(查了下维基,里面的情节竟然全都是真的!Amazing!)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段历史真的是太酷了!真的很难想象六十年代人类为了探索太空付出了多少努力。苏联宇航员的勇气、幽默,还有【强壮】,当局中重视个体的上级,很传奇,也很令人感动。电影本身节奏很好,再加上Евгений Миронов一票优秀演员,满分推荐

    50分钟前
    • 力荐

    3D视角直击太空 要把让它在院线发行变成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

    54分钟前
    • M酱
    • 推荐

    相比《太空救援》,同为真实事件改编,且都为同类的太空题材,此部显得真实得多,也合情理得多。虽然也有一些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息,但将着眼点放在了人性之上,对于那种体制也有一定的批判。影片有一些有趣的细节,但不像美国同类影片那样,让人学到许多的知识。

    56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苏联在太空竞赛上没有输,但太空电影上应该是输得比较厉害了。

    1小时前
    • vivi
    • 还行

    比《太空救援》更甚一筹,不走特效大片路线而是用历史正剧的方式还原了苏联的首次载人太空飞行,叙事冷静,视角真实,基本上不打鸡血却也能在关键的情节燃得起来,可以说是很高级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了。

    1小时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两位飞行员主角都非常可爱了,太空事业的壮丽与艰险之外还有相互扶持、永不言弃的同志情谊,相比这些闪光的东西,其他都浮云了。看到最后才发现,哈宾斯基的主角是米罗诺夫的主角hero-worship的对象,所以死活也要拖着人家并肩上太空,哎,英雄崇拜的正面效应太大了……

    1小时前
    • Favillae
    • 力荐

    这个技术更简陋,更惊悚。1965年又是冷战又是太空竞赛又是中苏交恶的,里面居然出现了中国梗儿,好有趣。勃列日涅夫打电话到太空,宇航员说,你谁啊,好有趣!

    1小时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