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中国大陆,美国,中国香港2014

    主演:姜文,葛优,周韵,舒淇,文章,王志文,洪晃,刘利年,那英,刘索拉,牛犇,姜洪齐 

    导演:姜文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雪山惊魂

    • HD

      安息2

    • HD

      安息

    • HD中字

      盗命兄弟

    • HD

      美女试爆场

    • HD

      惊声尖叫3

    • HD中字

      深层恐惧

    • 更新HD

      鬼妻勿語

     剧照

    一步之遥 剧照 NO.1一步之遥 剧照 NO.2一步之遥 剧照 NO.3一步之遥 剧照 NO.4一步之遥 剧照 NO.5一步之遥 剧照 NO.6一步之遥 剧照 NO.16一步之遥 剧照 NO.17一步之遥 剧照 NO.18一步之遥 剧照 NO.19一步之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盘踞上海的军阀武大帅之子武七(文章 饰)为洗刷耻辱,辗转找到了前清遗老马走日(姜文 饰)求助。在此之后,马走日和在法租界当警督的发小项飞田(葛优 饰)联手策划了名为“花域总统选举”的大型选美活动,和马从小就认识的现总统完颜英(舒淇 饰)成功卫冕。谁知就在繁华喧嚣的最顶点,命运之车竟急转直下驶向深渊。在一个平凡的早上,完颜陈尸郊野,张皇失措的马走日找到武七的姐姐武六(周韵 饰)及其母亲齐老师(洪晃 饰),希望通过大帅帮自己洗刷杀人犯的罪名,结果却盲打误撞救下了险些被整死的项飞田。背负杀人犯之名的马绝路逃亡,而武六则以该事件拍摄了名为《枪毙马走日》的电影,马的命运愈加扑朔迷离……   本片根据民国奇案“阎瑞生案”改编。

     长篇影评

     1 ) 《一步之遥》:姜文的苦恼与忧伤

    整体来看,《一步之遥》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

    它不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肆意浪漫,但却又有着《太阳照常升起》式的排斥性。这点也使得我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评价的两极化。很多人是不关心你到底想说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画面信息的直接触达,可姜文却又有那么个爱绕弯子的嗜好(当然也是种规避技巧,姜文嘴上肯定是不会承认这种技巧的存在的)。还记得当年《太阳照常升起》出来后,所面临的恶评如潮的场面吗?所以其实相对来说,我觉得如今《一步之遥》的口碑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虽然影片的内里还是《太阳照常升起》的忧伤,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也都是“太阳”式的,好在7年时间过去后,懂姜文的人多了很多,准确地说,也不是懂他,而是懂电影表面下涌动的东西,懂一部电影不管外表怎样疯癫,内里或许处处设伏的观者,多了很多。

    同时,它也不像《让子弹飞》那么简单利落,而是多了很多伤感和声东击西。《一步之遥》与《让子弹飞》是有一些互联因素的,两部影片都提到了断腿,均有名妓(小凤仙,赛金花),均有子弹的附加含义(前者的子弹被附加了延迟效应,后者的子弹是无处飞来的让你闭嘴的指令,再释然地告白也无用,最终只能像影片末尾那样坠落,“Gone With The Bullets”)。均有铁血十八星旗。当然,还有姜文每部电影中都会出现的火车。这是姜文的顽皮(下文再继续说)。《让子弹飞》在姜文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是一个“尊重电影规律的东西”,而“尊重电影规律很容易”。这是姜式的不屑与追求。《让子弹飞》是直触感官的爽,它提供了《一步之遥》向观众走近一些的“技术储备”。姜文不是抗拒观众,而是一直让人心酸地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会懂他,这是他的忧伤的一种,是与懂他的影迷一起的。

    单纯从剧情上来看,这个故事是非常清晰易懂的。讲故事的方式倒是姜式的,用姜文的话说,是破除起承转合,也因而会有一些超出大众观影习惯的编排,过程中你会有些茫然,可故事全貌终究是交代清楚了的。而剩下的,就是影迷自己的空间了。

    影片就是用这样一种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了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

    对于影片故事的关健事件:完颜英的意外,先是真实发生,后是媒体对事件的曲解与误导,再是黑白默片对事件的曲解剪辑,再然后是舞台艺术(文明戏)对事实的扭曲与臆断,再是被抓捕后的假死行动(虽然失败了),一个文本故事的多重曝光,多角度的推测与站队,这种文本隐喻,所讽刺的广度,不言自明。有趣的是,《一步之遥》本身也是改编自真实事件阎瑞生案,本身就是对这一真实事件的重新演义,所以它其实也是文本隐喻的一部分,把自己都包裹进去了。对于这种功能来说,《一步之遥》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行为艺术。

    其中,艺术(影片中的舞台剧、黑白默片)对事件真实的曲解和演义,是自嘲的一种,不过这种自嘲不只是姜文对自己的自嘲,也是是姜文让电影这种艺术,对电影艺术本身(以及戏剧艺术)的嘲讽与挖苦,它们都无法做到足够的准确与客观,而且(尤其是在特定的地区、时间段)经常沦为一种虚假的渲染工具,用于任何需要被涂抹的方面。借刀杀人盖棺定论的宣传工具式作品,还少了?影片中,马走日躲在暗处,露出一只眼睛盯着舞台上王天王对自己的扭曲,让舞台上的虚假直接暴露在真身面前,讽刺得叫一个酣畅。最终马走日对台上的虚假与扭曲忍无可忍,不惜暴露自己,也要冲上舞台,抵抗真正的丑恶,结果是被丑恶拖向深渊。在这一文本设计之外,想想现实,无论过去还是当下,被书写、被演义、被歌颂的事件或人物,真真假假,基本也都被艺术定论了,或者,准确地说,被人借用艺术完成了定论。艺术是最温柔,也是最强有力的墓志铭咏叹者,这也是某些人害怕它的原因之一。《一步之遥》以姜文独有的癫狂式,揭露出它的虚假面,简单畅快,针针见血。“毙不毙,就看你想不想”,“枪毙的不是马走日,是民愤”!

    姜文的影像指涉还包括一种浓烈的迷影情结,且常常以一种顽皮地态度去表达。最明显的当然是打头的《教父》,还有那个戏谑的卓别林式的黑白默片,另外那个奔月的段落比较明显地指涉到《月球旅行记》,只不过姜文顽皮地把人脸换成了兔脸,等等。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姜文,时而给人的感觉,确实如他在电影中说的那句“玩笑话”一样:我还是个孩子啊。影片的气质中,有一股强烈地孩子般的顽皮、执拗和赤诚。这种顽皮,是建立在傲人的才华上的,使他凌驾于电影市场和常规的电影创作,让电影得以以他自己比较认同地状态展现于观众。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姜文绝没有恃才傲物,更多的,是对群体知音的渴求。

    同时跟马走日一样,姜文(的影片)也经常受到大众的误解,甚至他比马走日还悲哀。马走日的误解是时代的落后,媒体的宣扬,文化的批判。可是姜文呢?在如今这个获取知识非常简便的时代,观众的整体素质依然还停留在过去(这里说明下,无意冒犯各位,这是整体观众素质依然很差的时代,但确定无疑的,也是迷影数量空前庞大的时代。整体差,是由于后者已经被前者稀释掉,并被当成是一种装逼或傻逼的存在)。于是,姜文的本质被抛到这样的环境下,是水土不服的。在承受了《太阳照常升起》时的各种误解与情绪化批评后,带些赌气的意思,把《让子弹飞》这个礼物“送给观众”,这是妥协也是赌气。但是,终归还是要讲些真正想讲的东西的。哪怕是再次面临误解。比如姜文的电影从来没缺少过对性的提及,或明或暗,这也是姜文电影的引力之一,那种对性的赞美和热爱。本片中,武六对马走日的冲动源,完颜英的逼婚,都离不开性的驱动。镜头画面指涉更是明显,比如花域大选的大腿舞,比如身穿SM服装的姜文(抵抗后还被警察揍倒在地,满身灰尘),比如那个掉落的暖瓶,当然也有台词上如“哪有你这型号的孩子啊”等等。本是很诱人地影像因素,却也常常是姜文被误解地原因之一,好在他始终乐此不疲。

    台词和旁白往往是影片的文本隐喻最直接的诠释工具,在姜文的影片中更甚,由于故事的简单,台词和旁白均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时甚至抛弃叙事,转为一种情绪的制造(最直接就是在那座大红风车前吼着台词那里)。本片中,旁白被姜文以一种熟悉的语气缓缓道来,这种熟悉,便是《我这一辈子》中石挥讲台词和旁白的感觉,很像很像(在微博上表达这个看法后,经人提醒去看了一个焦雄屏最近的访谈,姜文在访谈中明确了这一点,另外他说其实还借鉴了启功讲话的语气)。那不紧不慢、无可奈何、落寞忧伤的语气,与本片的气质完美匹配。这种语气总是带着疑问的意思,纠结感很直接。石挥是姜文非常喜欢的一位电影前辈,对比两人的表演,我相信,石挥在表演上对姜文的影响也是不小的。《我这一辈子》是石挥1950年的作品,有时间的话不妨看一看,相信会让你看清《一步之遥》另一方面指涉。那便是生的苟且,与死的不易。尤其是马走日最后那句“你们帮我打听打听”,多少冷漠与留恋啊!

    《一步之遥》是姜文的首部3D电影,采用强大的IMAX双机3D数字摄影机拍摄,国内首次。姜文是个持鬼才又对新鲜的电影技术欢迎、开放的电影人。不像一些大导演那种拧巴的、矛盾的固执,姜文对新技术抱有尊重且用于尝试。这也是受他多年的好友,同样拥抱新技术的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影响。落实到本片,它究竟有没有3D的必要?何为必要?电影技术不断进步,3D是电影技术史上很重要的一步,理应被合理对待,它帮助电影画面呈现出更多层次(无论原生拍摄还是后期转制),在电影的其它方面,它或许也可以产生补助的效果,但是都不是它必须履行的职责,善待一项电影技术,不应以个人的喜好唾弃一种电影新的可能与趋势。所以,“何为必要”是个强加的疑问,没有必要,没有不必要。

    影片的剪辑应该是被剧本绑架的,最强大的剪辑者是姜文,他已经设计好一切。在音乐方面,虽然是找来朗朗,可是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这一点跟《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久石让是有距离的,但是品质依然在那(因为有姜文把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步之遥》影像指涉在不小的程度上,受益于本片美术设计的成功,能把姜文脑子里或是剧本上纯文本式的描写,展现出来,是需要一定功力的。花国大选直播内场、奔月、火车厢内的沙土等等,皆成全了姜文式的浪漫与聪明。

    当然,归根结底,技术只是完成影像和声音建立的工具,真正重要的是电影内质的传递。

    《一步之遥》的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但里子还是姜文式的苦恼。如果你能或者愿意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所以综上所述,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伤感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我有一肚子的忧愁,你却只让我倾吐部分。

    相对于目前的大陆电影环境而言,姜文是极其自由的,因为他的才华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即便在审查的重压下,依旧保持超高的艺术水平,被审查折损后,依然在艺术上高出别人不止一点。但是相对于他自己的天地来说,他又是挣扎的,满身的才华无处释放,本是江海,却只允许取一瓢给观众饮,于是想说的越多,影片的感觉就会越隐晦,会在它原本的样子之上再加一层磨砂,完成规避和表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 ) 全方位解读《一步之遥》的隐喻

         说实话,看完《一步之遥》,从电影院出来时,还真没明白,睡前一直在琢磨,一觉醒来,偶有所得,为姜文拍手。
         高能预警,不保证没剧透,没看影片的,请先去电影院看完,否则,品尝不到原汁原味的姜式大餐,自己负责。
        下面,以人物为桩,一个一个去揭开《一步之遥》中隐藏的太极云手。

    1. 武六
        5+6=11,十一什么节日,大家应该清楚。武六留学法国,我朝第一任总理,第二代领导人,以及多位元老级人物,都留学法国。
        武六为何喜欢马走日,武六踢断马走日两只腿是啥寓意,留点悬念,大家先猜。
     
    2. 钟山
        钟山,很好理解,如果还不明白,请在前面加个孙字。特点,总统是别人送的,被马走日打了。老喜欢模仿,别人做啥,跟着做啥。

    3. 完颜英
       花域总统,对应国家总统,代表普选,民主,总统制。
       她到底是谁害死的呢,其实这个没有定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您一定要个答案,请关照中国近代史,您指一个,指定了,再到《一步之遥》人物中去对号入座就行。总之,最后死和马走日息息相关。完颜英死,标志着马走日的好日子到头了。
       完颜英说自己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女,马走日说,那我还是完颜阿骨打本人呢。完颜英因此爱上了马走日。如果是个人对话,这是对祖宗的不敬,最大的侮辱。那么,马走日和完颜英一样,应该不是隐喻一个人。而且,完颜英(总统制)除了明面上是马走日操作上台的,实质上也有些传承和渊源。

    4. 钩姐儿
       钩姐儿是完颜英的经纪人,是为完颜英服务的。完颜英是总统,那钩姐儿是什么,没错,是政府。她支持完颜英初嫁权的承诺,因为她政府本身就是为总统的行政纲领服务的。她时刻关注着总统的一切,就算是私密空间,也带个窃听器在隔壁,而完颜英和马走日都没有反对,因为这是政府的职能。但他把完颜英开枪声,听成马走日摔暖水瓶,数量是五个,此处有深意。

    5. 项飞田
       明白了钩姐儿的寓意,项飞田寓意什么就比较顺当了。项飞田在电影中,强奸了钩姐儿。钩姐儿是政府,能强奸政府的,唯有暴力机构,军队而已。
       项飞田对于解密《一步之遥》隐喻,是个非常核心的关键人物。
       项飞田和马走日都来自满清;一起忽悠过武七,选花域总统,却把要洗白的钱花没了;他曾带上了缰绳马鞍被钳制,被马走日救出了牢笼,回头反口就追捕马走日。他最后忽悠武七去说服他爹枪毙马走日。而且,他还能被法租界所用,是法租界二号人物。
       我们把项飞田这个名字摘掉,换成军队,是不是对解密其他人,有着立竿见影的提纲挈领的作用。
       
    6. 武大帅
        近代史上唯一能置军队于掌中,曾给军队带过马嚼子,对应电影中把项飞田带上马嚼子关押。娶多个小老婆(政党)到家里(政府),光头,河南话。非袁世凯莫属。
        
    7. 武七
      5+7=12,1912,这个特殊的数字,想必大家都清楚,没错,武七,代表国民党。
      首先,是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打响了武昌起义,半壁江山的省份纷纷独立。对应武七那一句,我的钱可以买半个上海(国家)。但,他的钱被马走日、项飞田给忽悠走了,暗指辛亥革命初期成果的实惠,被各省军政瓜分。
        后来,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为袁世凯政府中多个政党中的一个,对应武七成了武大帅(袁世凯政府)的儿子。
      但他这个儿子不受待见,众目睽睽之下被吊打,如没马走日帮忙说情,还有被灭的危险。影射国民党宋教仁被刺杀,元老纷纷外逃。
      做的面条,被人指责,没有锅气,影射国民党不食人间烟火气,脱离大众,资产阶级典型代表。
      他和武六曾都是武大帅的女儿,暗指两党都在北洋军阀政府中讨生活。两人不是一个妈生的,暗指两人来源和理念不同。两人曾携手,搞花域总统大选,暗指国共合作。两人又因马走日而分道扬镳,最后兵戎相见,暗指两党关系破裂。
       武七被已经投靠法租界的项飞田忽悠,去说服武大帅杀马走日,暗示国民党被西方帝国携裹扶持,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最后一个场景,马走日在风车上,底下突然出现大量一双双盛装的请婚情侣,其中一对就是武七和项飞田。
       
    8. 老大爷
        完颜英初嫁权第一个对象,是可怜的老大爷。快入土的人了,从来没见过总统,注意,完颜英以前就连任过两次总统了。
        老太爷说,是你让我对生活又有了希望,我一定硬硬朗朗的等你回来。老大爷隐喻的是老百姓,作秀的总统欺骗了普通的百姓,完颜英带着愧疚离开。
        姜文为了这个角色也是花了心思,特意找了牛犇来饰演。四头牛,中国最苦最累老百姓的写照。

    9. 王天王
        无冕之王,舆论及舆论的操作引导者。特征是,对马走日(XX)、武六(共产党)之类政治团体不怕,设坑害马走日,顶撞武六。对暴力(项飞田)、资本(武七)屈服。项飞田一个眼神就吓得后退而走,顶撞武六,被武七骂得狗血淋头,道歉不止。

    马走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马走日出于晚清,曾建议老佛爷让天下人剪掉辫子,寓意完成自我革命。但是太冷,所以喝了两盅酒,醒来,民国了。寓意改革环境太差,光绪作为改革支持者被打入冷宫。两盅酒分别是指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但是,迟了,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
        马走日与代表武力和军队的项飞田一起,操纵花域总统的大选,三次。影射1912后,袁世凯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北伐后的中华民国时期的总统选举,被暗箱操纵。
        马走日稀里糊涂中,完颜英死了。隐喻总统制没了,总统制为什么没了,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
        马走日曾被五六踢断两腿,否则也上泰山写生了。上泰山写生,影射泰山封禅,指登上最高权力宝座。踢了哪两腿,涉及敏感不谈。可以捎带提一句,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党建国前夕提出来的,至于之前是什么,自己去百度。
        总统完颜英让马走日娶她,马走日拒绝,说你已经是我的人了,何必多此一举。马走日为何不待见总统制?
        马走日拒绝完颜英的要求后,完颜英生气向马走日开了两枪,暗指护法运动和二次革命。但都是空枪,暗指实力不足,虚张声势。
        后打响了,被钩姐儿误以为是暖瓶碎了,五个。即,市场经济、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中立。五个都碎了,嗯,现在似乎还是碎的。
        马走日身份明朗了,即宪政也。
        出于满清,未成功,民国了。搭台选总统,指喜欢民主。不娶完颜英,因为当时马走日还是希望虚君实相,总统没位置。与钟山不对付,认为钟山见谁抄谁。暗中孙中山政治体制和态度多变,没有立场。马走日为了完颜英打了钟山,暗指宪政制度下,孙中山被人抢走了总统。
        武七听大家说来碰到难事找马走日。暗示许多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宪政。武七找马走日帮忙,指国民党也曾搞过宪政,轰轰烈烈。但后来武七与马走日反目,反而要枪毙了马走日,指国民党后来拒绝宪政,搞一党独大等。
        武六喜欢马走日,而且两人同在法国留学,暗指我党与宪政的渊源。武六喜欢马走日,但马走日开始是避而远之。因为我党一开始力量不够,不成熟。电影中刚开始武六就像个文艺女青年在舞台下观看,完全没有主角的光环。后来,完颜英死了(总统制没了),马走日陷入困境(总统制没了,宪政困难),武六多次问马走日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马走日都没有开口。到地方了,武六说有几位北京来的朋友,一起去坐坐。北京来的朋友,暗指开国立宪,但马走日走了,所以咱们政体和宪政没关系,是人民民主专政了。

    帅母,覃老师
          这是个比较特殊的角色。
          小学时,大家叫覃老师;中学时,大家叫覃先生;大学时大家叫覃校长。
           小学中学大学的称呼为什么不一样。
           老师,钟在传授知识。先生,重在地位尊崇。校长,是规则制定者。
           作为一个老婆,却给老公主持婚礼,是不是很荒谬?其实,不然,解构了覃老师的身份之后,就觉得一切是那么自然了。
           覃老师自己说,有过四个男人。
           曾经很喜欢马走日,但最后反目成仇,亲自操刀上阵,还亲自射中了马走日。
           覃老师是武六的母亲,曾经非常疼爱,但她不听话后,发飙拿出大杀器亲自追杀。
           通过以上抽丝剥茧,覃老师的身份可以揭开了——文化。
           她嫁过四个男人,分别是奴隶主,封建帝王,民国总统,军阀大帅。
           大帅的婚礼要她来主持,因为中国统治者需要文化人的赞同,才能名正言顺。她即是大帅老婆,又彪悍的对大帅说,你就是我儿子。说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士人阶层孕育了统治者。但统治者一旦上位,文化又变成了属从地位。
          最后追捕中,覃老师和武六的车上,莫名其妙来的喇叭,暗指两方都特能宣传。但最终武六还是说不过覃老师,因为人家喇叭多。最后,武六气得没办法,只好开枪。暗指曾经批臭老九,文化大革命等。

          其他隐喻

          大帅家中,真正说了算的人,是覃母,五六,都是女的,隐喻中国女人说了算。

          选总统——青龙,母爱,代表情感。白狐,鸵鸟毛,代表实干投入。完颜英,捐钱捐人捐初嫁,忽悠,反而当选总统。

         教大帅一家如何双手触着地:如何接地气。

         照相的机器人:猴子驱动,嘲笑我国并非科技进去,而是让人退化思维,变成了机器。

         全家唱不装:装逼的一群,高喊不装。缺什么补什么。

          
    不要酱样子嘛~~

     3 ) 希望姜文这次能醉着把钱给挣了

    马走日在火车上认识了爱拍电影的武六。他因为爱吹牛逼而被打断了双腿,错过了拍电影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从此以后与武六总是一步之遥。

    若干年后,马走日遇到了天使投资人武七,也就是武六的弟弟。马走日用武七的钱开办了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还邀来自己打同一块儿肥皂长大的好兄弟项飞田来帮忙操办,后者从发型上看就很适合主持这类节目。面对着左青龙右白虎(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字幕要改掉,难道真的是我想的那个理由?那光腚的人也太闲了吧,不知道他们这些成年人的内心受过什么巨大的震撼了),台下坐着的乌压压一片屌丝男嘉宾们还是坚持选择心动女生完颜英,主要还是图她的包月服务。包月可以干什么?当然是包[哔]。

    马走日拉着完颜英到处去给男粉丝送温暖。最后送到一家叫钟三儿的,马走日终于忍无可忍。他早就看这钟三儿不顺眼,于是把人家暴打了一顿。这个钟三儿名字起得就不好,他要是叫钟二的话,会让人觉得亲切的多,也就不至于挨打了。

    不管干不干钟二的事,总之完颜英喜欢上了肯为自己打架的马走日,并请他去顶级餐厅共进辣条。席间马走日还用口哨声治好了她的前列腺炎,完颜英彻底坠入爱河。

    在完颜英的家里,她给马走日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各色婚纱,其中还包括了适合在冬天穿、可以搭配秋裤的最时尚款式。她向马走日求婚被拒,然后两人就西方人结婚时说的那句“I do”展开了一番讨论。众所周知,中国人跟人见面打招呼总喜欢问一句“吃了吗?”英国的绅士们也有类似的习惯。他们每天早上去厕所的时候,遇上熟人总要亲切的问一句“吃了吗?吃的怎么样?”“How do you do?”便由此而来。

    见识到马走日姿势水平的完颜英更是非他不嫁,甚至还掏出枪来逼迫。马走日表示大家都是文明人,要用理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带着她一起抽鸦片。之后抽嗨了的两人以一种凤凰传奇在《自由飞翔》MV里的状态出去开车兜风了。两人在金色的麦田里打了一阵手枪,旋即又开车到月亮上去吃兔兔了。

    一觉醒来,马走日发现完颜英早已死于昨晚的车祸,知道自己已成为最大嫌犯的他如今只能求助于老相识武六。在武六的房间里马走日遇到了喜欢一个摆弄照相机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被武六命名为爱迪生,以纪念电影的发明者。武六带马走日去见自己的母亲覃赛男。覃老师是马走日的启蒙者,估计马走日的小学课本应该就叫“覃赛男.avi”。

    见到启蒙老师的马走日激动地尿都流出来了,赶紧在条条大路通厕所的大帅府里找了个地方去方便一下。没想到他一回头居然发现了自己的老朋友项飞田。项飞田因为带着武七一起去嫖[哔]被武七的爸爸武大帅抓住,并被关押在这马房里,等待一项残忍的处罚。武大帅打算让项飞田试着爱上两匹野马,还要把他的菊花开垦成草原。项飞田恳求马走日想办法救救自己,因为他觉得第一次一定要留给喜欢的人。

    “我们知道就是知道,绝对不能装;我们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绝对不能装”演到这里,影片的第一大笑点总算是登场了。武大帅一家在就餐前整齐划一的唱着这么一首传递正能量的歌曲,画面实在太富有喜感了。不过估计这电影可能也是因为这两句歌词得罪了不少人,最近才引来这么多的骂声。毕竟不拆穿大家还可以做朋友。

    武大帅原本是打算花钱办一所东点军校,让中国男人都脑腻好、体腻好、普通话跟他一样好,结果计划涉及的资金却被武七和项飞田给浪费掉了,所以他才要惩罚这两人。马走日放弃了为自己求得庇护的机会,转而利用这次难得的与武大帅的会面为项飞田求情。他告诉大帅不一定要靠建军校才能让男人强壮,学会接地气也很重要。大帅在跟马走日学了一套姿势之后,心情大为舒畅,于是不再跟项飞田计较。

    马走日放弃了拯救自己的机会而选择了救项飞田。从此以后两人的命运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马走日成了杀人嫌犯,畏罪潜逃,隐姓埋名;项飞田打着捉拿逃犯马走日的旗号,干起了他的同行们最拿手的工作,抓嫖,并且凭借自己在这方面的特长很快平步青云。

    两年过去了,马走日的故事仍然被人们热议着,这要归功于艺术家们对他故事的偏爱,各种版本的戏剧轮番上演。一个叫王天王的表演艺术家为迎合观众们高雅的审美情趣,把马走日的故事改编成了大型爱情动作片,并取得了极高的票房。马走日无法忍受自己和自己死去的好友完颜英在剧中受到的侮辱,冲上舞台把王天王一脚踢下地。结果他自己的身份也因此而暴露,他被警察抓获。

    武六拍了部电影叫《项飞田枪毙马走日》,她为了影片效果,执意要让马走日本人参演。监狱中,项飞田建议马走日答应出演,并把自己演的越卑鄙越罪恶越好。这样观众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马走日便可以逃离众人的视线,用新的身份活下去。

    舞台上,穿着一身SM道具服的马走日接受王天王的调教。他最后终于忍无可忍,再次当众教训了王天王。他的举动表示他取消了与项飞田的交易,如今面临的只有死路一条。

    对马走日有意的武六请求自己的父亲武大帅将马走日从法租界引渡到自己的地盘来并加以保护;武七也建议父亲引渡马走日,但却希望能亲手杀掉他以树立自己的威望。

    武大帅与白俄女爵婚礼当天,武六趁乱带着马走日逃跑,结果遭到了以自己母亲为首的一干人等的追杀。接下来就是母女二人互相指责对方你才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隔空撕逼大战。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动作戏份主要集中在这一段,百分之九十的子弹都是武六之母覃赛男发射的。

    马走日和武六走投无路,逃到风车磨坊里。武六表示要跟马走日去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然后被马走日打晕。马走日对晕了的武六做了一番深情告白,表示自己不想拖累她,不希望她跟自己去死,而希望她找个如意郎君一起活下去。这时武六醒来表示要跟他轰轰烈把握青春年华,然后又被马走日打晕。

    马走日慨然面对众人,坦陈自己的心路历程。在讲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对他打手枪,他还是坚持着一直在打嘴炮。最后在看到站在武七身边的一身新娘打扮的项飞田后终于心力交瘁支持不住,感叹了一句搞基虽易、出柜不易、且行且珍惜,便直直坠落下来。他终于还是随子弹去了。

    -------------------------------------------------------------------------------------------------

    一般这种电影我不会在前面写这么长一堆东西。不过前两天搞了个以剧透为主题的小组,便借这个机会来丰富一下小组内的话题。

    电影上映之前我也看了些评论,主要是想找到能说服我不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理由。之前首映后出来的各种声音实在有点出乎意料,毕竟《一步之遥》对于大部分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应该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片,没有之一。前面这几天翻来翻去,感觉那些给这电影的差评,似乎都是些老早就想看姜文出丑的人一直憋着等一个机会来释放一下。这部电影很不幸的被这些人当成了这样一个机会,虽然它本不应该成为这个“机会”,我也很难理解那些不喜欢姜文的人是如何定义合适的出击“机会”的。那些负面的声音大多吐槽没有吐到点子上,比如什么舒淇用了配音这种事也拿来说,我敢说以那些人的尿性,如果舒淇用了原声,肯定也会被吐槽,而且吐的更凶猛。至于什么地理位置穿越,就更不值得一驳了,《变形金刚4》也有类似的处理,拍电影又不是编地理课本,只需要考虑选择哪些合适的场景就行了,我很奇怪这些人为什么不吐槽“《阿凡达》并不是真的在潘多拉星取景”“《银河护卫队》没有去山达尔星取景”这些问题。观众对同一部电影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甚至对于姜文这么一个霸气侧漏的电影人来说,有观众是专门抱着一种找茬的心理来看他的电影也属正常,但是要找茬也得把自己的逻辑理顺了,拿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所谓黑点去影响一些比自己更笨的观众,这就不太厚道了。

    片中不记得是王志文还是谁,说了句台词,意思大概是“电影拍出来就是要让人看懂”。说这话的角色我印象中在电影里不算是个正面人物,所以他这观点当然不代表导演的观点,而是相反。拍电影首先是创作者自己的表达,这个跟观众能不能看得懂没关系;如果在创作阶段就过多考虑后期观众的反响,那只会畏首畏尾。这个世界上有让人看得懂的电影,还有更多让人看不懂的电影。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标准从来也不是它能不能让人看懂。比如《鸣梁海战》,因为删除了大概二十分钟的文戏,会有一部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受到影响,但是这部电影在这些观众心目中却不见得会因此减分,因为爽。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标准从来都只有一个,就是是否有趣。有趣可以包括很多更具体的方面,剧情是否精致巧妙、是否富有幽默感、感情是否细腻动人、视觉效果是否足够震撼、音乐是否足够悦耳,等等。但是“能否看懂”不在此列。电影本身是个造梦的过程,试问你做过的梦你记住的有几个,“看懂”了的又有几个?那些神展开的、匪夷所思的梦常常比人们刻意拍出来的影视作品更加精彩。而姜文是少数能用自己电影的那股癫狂劲还原人们梦境体验的导演,这在今敏已逝、大卫林奇退休的当下对我这种神经病观众显得更为宝贵。

    有人说这电影活该得到现在这么低的分数,谁让他把自己包装成商业大片结果实际上却是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文艺片就必须要小打小闹、抠抠搜搜吗?文艺片就不能是大制作吗?既然是大制作,那么相应的在商业上有更多企图有什么问题?任何电影都必然有商业的成分,也肯定有艺术的成分。类型片是几十年来电影人总结出来的简洁有效的拍出“有趣”商业电影的工艺,但这并不表示只有按照类型片的拍法才能拍出有趣的商业电影。所以除了“这电影不够有趣”之外,以任何其他的理由贬低本片都是在耍流氓。

    关于本片的负面评价中,有一条流传比较广的,说是“陈凯歌有《无极》,张艺谋有《三枪》,冯小刚有《私人定制》,姜文有《一步之遥》。”除了本片之外,上述影片我只看过一部半,仅就我完整看过的那一部来说,同样是讽刺电影业,《一步之遥》是如同大哥教训小弟一般吩咐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而《私人定制》则是表面上自嘲,内里却掩盖不住一股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与自负的酸味,真正的不把观众放在眼里。

    最近看了太多关于这电影的负面评论,而这些观众的评论中又往往没什么实质的东西,感觉就像是预设了一个“《一步之遥》是烂片”的命题,然后在论证中围着这个命题兜圈子。我相信一定有看完这部电影后觉得不喜欢的,因为我们那场就有几个人中途退场。对一部电影的好恶往往很主观,但我相信面对姜文这么强势的一个人,那些被惹毛了的观众顶多也就会撂下一句“艹,什么烂片!神经病!浪费时间!”之类的评论,没人会为一部自己觉得看不懂又无聊的电影浪费那么多笔墨,所以越想越觉得之前那一大波对本片的口诛笔伐背后的动机颇为可疑。

    四年以前的秋天上映了《盗梦空间》,冬天上映了《让子弹飞》。当时跟一个同学聊天,他说《盗梦空间》真是年度惊喜之作。我说那算什么惊喜,那电影拍的好看完全在意料之中;国产片能拍的像《让子弹飞》那么好看才真叫他妈的惊喜。今年秋天上映了诺兰的又一部原创作品《星际穿越》,而姜文也推出了这部新作《一步之遥》,我只能说这一年真是待我不薄。

    画面好看、音乐好听、3D效果年度最佳、富有喜感的场景和台词不少、演员表现尽皆癫狂、全片看的非常过瘾……其实真的喜欢看,要表达对一部电影的喜爱也憋不出多少词儿。上面那几大段都是对本片差评的差评。

    最后,姜文的电影往往会引发解读狂潮。这件事我就不参与了,有比我更擅长此道的朋友们已经做过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我知道姜文的恶趣味,每次丢出海量的暗喻来引得大家解读并争得面红耳赤。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场梦,梦醒之后伸伸懒腰,准备迎接下一场如此酣畅淋漓的怪梦就好。

     4 ) 写在《一步之遥》观影后:失败的是姜文,观众不是“王天王”


    1、 序言

    《一步之遥》并不是烂片,但它是一部坏电影,而且是一部千锤百炼之后的坏电影。这部电影能够愉悦一部分观众,比如我自己;但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场花钱去遭受的折磨。

    对于喜爱姜文电影的影迷如我,总感到有一种义务,要通过文章把《一步之遥》的理解门槛降低些,让更多观众get到电影的本来面貌,少一些焦躁和厌恶。


    然而姜文在《一步之遥》受到普遍差评后,接受访谈时发表了一个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确实让我有点觉得……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应该叹息”。

    姜文的这个感慨,让事情起了变化。我感觉到了另一种义务,不是作为姜文的影迷为他文过饰非,而是作为观众的一员直面姜文的挑战。


    先简单说明一下,姜文说“大家都在演王天王”,是什么意思。

    姜文在《一步之遥》里安排了一个王志文出演的“王天王”,这是一个靠演丑戏挣大钱,观众前卑琐,舞台后跋扈的戏子。这是整部电影中的核心人物(让王志文演并非贬低而是尊重),因为他促进了主角马走日最重要的转变。

    “王天王”不理解完颜英之死的真相,就按自己的意愿演绎成了卑琐的奸杀案,把马走日塑造成“阿乌卵”,以迎合观众的恶趣味。而当真正马走日在场时,反而却没人愿意了解完颜英之死真相。王天王也不顾多么不合逻辑,只想让马走日穿上奇装异服,兑现他在丑戏中臆想中“阿乌卵”式的奸杀犯。


    这是一出镜子戏,戏里的观众,就是戏外的观众。姜文想让观众们看电影如照镜子,顺着马走日的情感去敌视那些猥琐的观众,从而也能反躬自省——“不做王天王做的事”。

    于是,当《一步之遥》恶评如潮的时候,很明显,大部分观众是“没看懂”的。然后一些影评人就像“王天王”一般跳出来,按自己的想象来评价这部电影,给《一步之遥》塑造了一个穿着黑皮SM服饰一般的“阿乌卵”形象。而那些不能理解“马走日”的观众们,从这些“阿乌卵”式的吐槽影评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不再理会《一步之遥》的真相。电影外的观众,成为了电影里的观众;电影里的马走日,变成了电影外的姜文。

    这就是姜文的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他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还是应该叹息对观众们“不幸言中”。

    这是非常典型的,精英们“民粹主义”式的批判,蕴含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者千人”式的孤芳自赏。姜文的这种心情,的确太像《无极》之后的陈凯歌,《三枪》之后的张艺谋,《私人定制》之后的冯小刚。


    然而这一次姜文大错特错了。他在自恋中耗资三亿拍了一部精心雕琢的坏电影,折磨了无数掏钱进影院的观众和影迷,在漫天恶评之中,却拒绝反省自己犯了什么错。我们观众不做“王天王”,就必须好好地和姜文讲讲道理,为什么《一步之遥》是部坏电影



    2、 思维奔逸的《一步之遥》,是姜文心目中最好电影,却是一场对普通观众的酷刑

    必须得承认,《一步之遥》在影院里给我的感受是愉悦的;但同时周围观众的反应也传递给我各种坐立不安。上午场上座大概三十人左右,前后走掉了七八人,甚至还有观众睡着了呼噜噜打起鼾来。而电影也时时引发周围观众的焦躁感,传出各种皱眉呲牙时的“啧啧”声。

    别的时候可能会怪周围观众缺乏观影素质,但这部电影怪不得他们。《一步之遥》最大的叙事特点就是思维奔逸,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躁狂”式精神障碍的表现。

    何谓思维奔逸,读者可以百科一下。简单来说,是病人在交流时,脑子转得太快,嘴跟不上脑子,手跟不上嘴,最终表达出来的东西支离破碎,或细节过度丰富而脱离主线,或主题凌乱变迁。

    而轻躁狂是一种常见现象,当事人表现得情绪亢奋、高度自信,以及思维奔逸,令与病人交流的对象感到不适。它经常是种害处低的病态现象,但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轻躁狂的一面,毋宁说轻躁狂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和活力。

    2.1 奔逸的对白

    《一步之遥》的思维奔逸,首先表现在高度紧凑的剧情上。由于剧情非常丰富,以至于不给观众预留额外的酝酿和思考时间。姜文和昆汀都是废土流,角色的对白极多,但昆汀的对白是高度写实的,用非常平缓啰唆的对话制造暴风雨前的平静,为剧情爆点铺垫好反差。而姜文追求的是针锋相对的刺激,一条条对白如同武学招式,见招拆招,间不容发,就如同武侠电影为追求节奏抽帧一般。

    这不是坏事,是姜文一贯的风格和烙印,让姜文影迷看得过瘾。

    2.2 奔逸的镜头

    思维奔逸更体现在魔幻式的艺术手法上。

    好的电影,必须在剧情的爆点上用视听艺术手法让观众体瞬间带入角色第一人称感受。例如,昆汀最擅长的,是在平平无奇的对话陡然进入高峰的瞬间(例如犹太猎人问到法国农夫“你是不是保护了帝国的敌人”时),插入耳鸣一般嗡嗡作响的背景噪声。

    又如《心花路放》中黄渤灵魂觉悟的瞬间,镜头俯拍了一个影子像人人像影子的奇异画面,象征着黄渤压抑的真我如影子般“站”了起来,伴随着音乐的咏叹,人物的内心在无声呐喊的孤愤感立刻爆发出来。

    而《一步之遥》中的魔幻式表达也很多,全都是剧情推动的关键。除了那个亮瞎眼的奔向月球外,最具代表性的三个魔幻场景是:

    1、马走日在武六书房重逢武六
    2、武六在剧场的风车背景下,质问马走日有无杀人
    3、马走日在旷野的风车上,迎着莫名其妙出现的礼服众人,大喊内心独白

    马走日在武六书房见武六前,由于他心底暗藏已久的强烈情愫,使他鲜血上涌,有些头昏眼花。镜头也随之注意分散,想到的和看到的不同步,看到的和听到的不同步。走到墙边,思想立刻回到了记忆深处沐浴在美术光泽(象征着被情愫修饰得更美好的记忆)里的轮船。

    而在武六叫唤一声,把马走日拉回现实的那个瞬间,荧幕上回头的马走日两旁是书架,脑后却是游船行过的大海。记忆和现实用不可能存在的画面融合到了一起,反映了马走日瞬间的迷惑。这个表达是非常非常精彩的,姜文应该也是自豪且自鸣得意。

    而在剧场那一幕,武六质问马走日时,居然给她打了个聚光灯。这镜头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个不可能的镜头,反映了百感交集的马走日,在面对武六质问时产生的“管状视觉”。人类在强烈应激的时候,眼中就是一个焦点而周围一切都是模糊的。

    在电影的结尾,马走日打晕武六,一个人冲上风车外的天梯,对四方咆哮着独白时,出现了各种幻觉。如不知何方不知何人打来的砰砰枪响,没有鲜血飞溅的中弹动作,漫山遍野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西装男和婚纱女……

    这同样是用魔幻式的手法让观众带入马走日的主观感受。他胸中的块垒冰释坍塌了,他一方面做出了“to be”的抉择要孤身赴死,另一方面心灵的解脱也使得他强烈地想吐尽胸中的一切。而现实是马走日很可能刚出来没说几句就被一枪打中了要害,接下来观众看到的是他的主观世界,越来越多的幻觉,迎合他所言说的场景。漫山遍野臆造出来的观众,和之前开着红车冲向月球遥相呼应,是马走日生命中仅有的两场悲剧式的婚礼逃亡。


    光就这些场景而言,姜文对魔幻手法的运用的确在《一步之遥》中有了更大的突破。他说这是自己最好的电影并不为过。如果仅仅因为对这些手法不理解,观众就骂它烂片,这的确是观众的不足——艺术手法不烂,而且还相当出色,只是观众没看懂而已。

    2.3 奔逸的折磨

    然而问题来了,姜文的思维奔逸远不止于他惯用的艺术手法上,《一步之遥》在剧情上也是奔逸的,在角色塑造上也是奔逸的,在电影主题上还是奔逸的。

    总的来说,《一步之遥》并没有把故事讲好,没有把角色塑造好;故事讲不好,角色没塑造好,观众就无法真正把自己带入故事和角色心中;观众无法带入角色,那么营造剧情冲突的高强度对白也好,营造角色主观体验的魔幻手法也好,给观众带去的只是刺耳的声音和刺眼的镜头。

    如同夜里喝醉酒的两个兄弟搂着肩膀举着酒瓶,在大道上边踉跄着边唱儿时的歌曲,他们俩是high爆了,可周围的路人就遭了醉了。更可怕的是,路人们是被骗着掏钱过来当一把路人的。这不是观影水平的高低,是姜文自己的过错。


    3、 《一步之遥》的剧情如冲天的火箭,但不是步步高升,而是分崩离析


    为何前文说《一步之遥》剧情是思维奔逸的呢?这么说吧,姜文把每一段剧情都展开得非常丰满,但随即又突兀地转到下一个剧情。观众上一个剧情关注的人和事蓦然消失,新的剧情又同样丰满的扑面而来。就像观众还在惊愕之中,想回过头看一眼身后飞驰而去的东西,却被姜文双手伸到脸旁,握住,又掰了回来。

    3.1 九个剧情段

    《一步之遥》里有这么九个主剧情段:武七求人,选花国总统,完颜求婚而死,帅府救人,走日逃亡被捕,补拍枪毙马走日,是救是杀博弈,武六抢人私奔,马走日风车独白。

    姜文恐怕是为了夯实剧情厚度,每一个剧情段都铺设了大量的细节,不仅围绕主角,也丰满了旁支。这是作为导演的姜文犯了大忌讳——没有突出主题,淡化次要矛盾。

    武七求马走日出山这一段,浓墨重彩地模仿了教父的场景,也夹杂着隐喻勾画了马走日的形象。就像刚刚描绘出了一个较有吸引力的眼睛,让观众想看到接下来的全脸。别的电影,例如《教父》,就该花一段来勾勒主角的轮廓了。这个马走日是谁,现在身份如何,为何人人都要找他,手段和身份如何,和项飞天什么关系?但《一步之遥》呢,立刻转场到了花国选举。

    不难发现选总统这段歌舞,是百老汇般的一流水平。丰富的试听轰炸,让观众暂时忘了马项二人身份之谜,还没来得及流连忘返,而是新的谜题又轰炸过来了——舒淇用京腔说了段火影水平的嘴遁,就压过白狐青卢了?以为这是一部漫长选美比赛电影的观众,恐怕毫无准备地懵了。

    更多问题接踵而来,花国总统是什么性质的选美(其实是选妓女)?那个赛二爷是什么奇人如此高捧(其实是名妓赛金花)?“女也”的她银幕这么骂脏话好吗?拍到了所谓的初嫁权要怎么个用法(本来是初夜权)?马走日原来不是教父其实只是个龟公……?牛犇老师怎么就用完初嫁权了?硬硬朗朗的是几个意思?

    这些迷惑若明若暗地盘旋在观众脑子里,还没回过神,剧情又跳了。完颜英假作真时真亦假,忘了自己妓女的身份,幻想自己也可以追求真正的爱情,向马走日逼婚了。这一段拍得很有趣,各种包袱甩个不停,观众也看得很开心——原来是个浪漫的爱情电影啊!

    一个观众这么想,若有所得地微笑着,然后3D荧幕上的车就凭空从他的脸前面碾了过去,飞往月球找姐夫吴刚去了。观众震惊的双眼还没来得及眨,完颜英突然死了,舒淇微笑着一尘不染地躺在那里等领便当了;观众震惊的嘴刚张开,不知要不要问真死假死时,屏幕上穿进来一个走入芦苇的女子,还没来得及想这是谁,马走日已经突然变了装出逃了……

    3.2 分崩离析的火箭

    我不用把整部电影都这么地描述一遍。看过的观众细细回忆就明白了,每一段剧情,姜文都把许多细节刻画地特别丰满(赛二爷横空出现)或扎眼(例如牛犇老师出场),正是因为表现力强却语焉不详,勾起了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啪得一声导演把面前的这道门砸上,然后拖着我们指旁边那扇,那才是主线。

    这种做法就像一支拔地而起的火箭,喷射着热流刺向天际。它是靠丢失自身的质量来获取更高的速度的。在轰鸣和震颤中,火箭扔掉助推器,扔掉主引擎,扔掉整流罩,最后是不到万分之一质量的精华走上了太空轨道,向人类传来天际的声音。

    这万分之一的质量,本应该是《GATTACA》里伴随着飞船升天时点燃的焚化炉,是《勇敢的心》中行刑场上呐喊的“freedom”,《七磅》里盲人重新明亮的眼眸,是《阳光小美女》里庇佑着家人重新上路的落日余晖。

    而在《一步之遥》里是什么呢?“to be”了一会?然而这个“to be”并没有足够的精神高度,与之前如此奔逸的剧情衰落的质量碎片相匹配。到电影完结的时刻,也是剧情结构彻底崩塌的时刻。

    看完了结局,恐怕更多的人一边穿起衣服收拾杂物,一边还在回想马走日是啥地位,花国总统是不是妓女,完颜死时好像有啥线索,那个莫名出现又不见的法国人是什么东西,那个会唱歌剧的大帅长得那么像腾格尔,项飞天究竟后来怎么了……再看一眼银幕上飘过的字幕,喃喃一句我衣服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么个东西……



    4、 《一步之遥》的主题和“真打”一样经过千锤百炼,然后成了把“要你命3000”

    4.1 什么是真打

    “真打”指的是日本最优秀的武士刀,锻炼之前要准备上百把刀身,然后两两融化打成一把的厚度,周而往复,锤炼成精华中的精华。极厚重,极致密,无比致命。最关键的是,它只是一把成刀。


    4.2 要你命三千

    而“要你命3000”呢,则是由达闻西所发明,集十种兵器于一身,每一种都可以独当一面。传说是威力超过任何武器十倍的杀人利器。它包括西瓜刀,车链,毒药,手榴弹…………

    姜文编剧们在接受访谈时,就谈到了类似的话。《一步之遥》有王朔和姜文做创作,还有廖一梅写戏剧冲突,许多才华横溢的编剧参与写剧情和对白。每个人都拿出厚厚一本剧情,汇在一起可以拍十部电影。所以姜文感慨,观众看这部电影票买值了,相当于看了好几部。

    你们看,这可不是一把“要你命三千”么?

    4.3 一步之遥的六个主题

    产品经理明白,削减设计和优化,专注于实现需求;公司经理明白,收缩产品线,打造重点品牌;企业CEO明白,拆分产业链,保留高利润环节;毛主席明白,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连鄙人我都明白,写篇文章面面俱到,反而离题千里,好文章是要能删改得精简,而不是比谁写得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然而姜文这次居然把一部电影拍出了十部的体验当成骄傲?难怪我们看了一部“要你命三千”。上一个敢这么做的,毫无疑问是《富春山居图》。

    把《一步之遥》光怪陆离的叙事都剥开,它的主题并不复杂。荒诞,成长,救赎,新生,爱情,善恶,这六个是电影的核心主题。

    4.4 荒诞的主题

    先说荒诞主题。电影一讲荒诞,老影迷就明白,人的荒诞是为了表达时代的荒诞,荒诞的时代压抑了每个人真诚的内心世界,让人的言语和行为变得不可理喻,而主要角色在不可理喻中挣扎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姜文自己拍得最好的荒诞剧是《太阳照常升起》,故事和人物的荒诞成为右翼精神对文革这种左翼社会的控诉。

    《一步之遥》的荒诞来自于一边纸醉金迷一边水深火热的民国。有哪些经典场景呢?

    武七想洗钱,于是把选妓女花魁变成了全球直播选美。理由荒诞得要死——要把new money洗成old money,拾起丢下去的脸。话说民国哪里有意大利女人坐着有厨房的私人飞机?“我们这个时代就有私人飞机了”?

    由于马走日醉了一夜酒,大清国的辫子没有来得及自己剪,被民国剪了。别人剪的和自己剪是一回事吗?于是大清亡了。大清亡了,都怪马走日醉酒。若没有这一场醉酒,哪有那些军阀去做大帅呢?大清国和武大帅,谁是谁的爹,谁是谁的妈,真搞不太清楚。

    选花魁妓女,搞成了环球选美。环球选美,选的是花国总统。看上去是选总统,其实是背后军阀要洗自己。军阀洗白自己,成就了一场选总统的革命。观众们你别看这个舞台酷似春晚般荒诞,这就是历史,我们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本身就是这样荒诞历史的一部分!

    大帅要马办项飞天,法办儿子。儿子被带去嫖了?没事。问题在于,嫖的是老爸去的地,老爸嫖的人!军阀派系儿子们和爸爸们打成一团,抢的不就是自己的地盘和女人吗?怎么解决矛盾?德先生和赛先生啊。赛先生不是都造了大炮了吗?光那样还不行啊,赛先生还要用来改造人,要让人能弯腰手够着地,能开怀大笑。开怀大笑了,父军阀和儿军阀不就和好,一个桌上吃饭啦?

    《枪毙马走日》让故事角色自己去做电影的演员,让角色成为奸杀戏的演员,让演员成为被枪毙的角色。让戏里的马走日成为戏外被众人误解的姜文,让戏外的观众称为戏里吃人血馒头的王天王。这是电影的两条支柱,也是现实的两条支柱

    武帅从法租界引渡马走日,这是一国的耻辱,却做成了一国的荣耀。一大堆学生模样的演员,整齐划一地喊着“中国的事中国办”,荒诞得就像中国人跑到巴黎和会去要自己的山东胶州湾一样。威武的仪仗队里还不时闪过万字旗的影子——这是在创造历史,我们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就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武帅取小老婆是政治联姻,原来取小老婆还可以找这个借口啊!高明!当看到那个俄国小老婆时,你又不得不为武帅掉下同情的泪水,辛苦了!大老婆为娶小老婆做翻译,也辛苦了!东正教要嫁小老婆,都辛苦了!苏联都已经建国了,还要娶一个这么肥胖的卡捷琳娜,那一嘴亲上去真是勇敢。别看武帅一个土老帽样,人家能唱意大利语的饮酒歌啊!惊讶吧!唱完了结果还是土老帽,惊讶吧!连姜文老婆周韵都能唱咏叹调,惊讶吧,大家都不知道吧!!

    各种荒诞场景不停轰炸着观众的大脑,到故事的后面,父亲教女儿娶小老婆,老妈教女儿搞四十个男人,至于拔枪相射,开着高音喇叭用“告台湾同胞书”的语气撕逼,都不算什么了。


    电影里用到荒诞的场景,一定影射时代,一定影射时代下被压抑的人心。光看这个主题,《一步之遥》表达得很好。

    4.5 成长、救赎、新生的主题

    马走日是有原罪的,这个原罪并不是害死了完颜英,而是他没有成长。马走日的青春期,随着大清国的戛然而止,缩进了角色的体内。如他所说,他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个长不大的孩子让同样沉浸在青春期的性、冲动、暴力中的巨婴姜文来演,再适合不过。

    正是因为长不大,马走日把儿童的顽劣带到了成年的生活中。他在待人上顽劣,把江山覆灭说成一人之醉;他在做事上顽劣,把妓女选举办成了全球选美;他在爱情上也如此顽劣,伤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妓女追求唯一依靠的那种绝望的心。

    并不是因为马走日害死了完颜英才有罪,而是因为马走日有罪他才害死了完颜英。马走日想摆脱罪,来到了武帅府求援。然而武帅的权力或许能让他拜托身上的罪,但他心底对武六的情愫却激发起了他心灵上背负的罪。马走日没办法向感情世界的法官来请求赦免。于是他流亡了。

    世俗的杀人罪行,可以躲藏在民国的老照片中苟且一时。但心灵中辜负人的罪,却永远没办法解脱。所以王天王演的戏,并不只是在侮辱马走日,更是在侮辱身为妓女但内心不泯的完颜英。是马走日的罪让完颜英安详优美的死状被世人侮辱。

    马走日内心震撼了,有承担责任的冲动了,但他的自私和幼稚还拖着后腿,因而他先去行贿。行贿失败后,终于挺身而出。这是马走日第一次成长了,他终于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了。

    第二次成长则是全戏的结尾。自私的马走日被陷入爱情中的武六救走了,这是他身体得救的唯一机会。武六也向他求婚。但是正是马走日心灵的原罪,伤害了上一个向他求婚的女人,他还要再伤害这一个人吗?真是因为他身体的原罪,连累完颜英覆车而死,难道他还要因为身体的罪没消,继续让武六和家人兵戎相向吗?

    马走日再次成长了,他用自己身体的死,来实现对武六的保护。而他为了别人挺身而出的牺牲,救赎了他心灵的原罪。他在“not to be”和死亡面前,选择了死亡,终于完成了马走日的“to be”。

    马走日获得了成长,获得了救赎,获得了新生。死亡就是他的新生,新生的马走日摆脱了虚荣,拜托了原罪,所以才能从容淡定地做旁白,给我们观众讲这个故事。旁白的马走日,就是新生的马走日,看到最后才能恍然大悟。

    这三个主题串在一起,是不是好题材呢?是好题材。


    4.6 爱情的主题

    马走日的爱情不是《一步之遥》的爱情,《一步之遥》的爱情是完颜英和武六的爱情。这是两个娜拉出走的故事。

    一个娜拉是完颜英,她表面上贵为妓女中的花魁,花国的总统,本质上是嫖客们的玩偶。她敢于抛弃浮华,想和马走日从花国般的玩偶之家出走,寻求一个真诚而平淡的爱情生活。

    另一个娜拉是武六,她表面上贵为大军阀的千金,不仅有随便冤枉人的能力,还有随便不冤枉人的能力。但这是一个只有利益的世界,父亲教她讨小老婆,母亲教她搞男人,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去欺骗内心,一辈子顶不上真实的一分钟。她只是物质利益博弈中的一个玩偶,恰如她在百般屈辱之中还要浓妆艳抹,和父亲一起为荒诞的取小妈婚礼唱上一曲饮酒歌。她的学识只是取悦这些人的玩偶。

    于是武六也要和马走日从帅府般的玩偶之家出走,追寻一个真诚而冒险的激情生活。

    这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里那种冲动或隐忍的大男子主义的爱情,而是女人视角的爱情。追求的不仅是爱情,更是女性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对社会规则压迫的唾弃。

    姜文觉得自己写不好这些剧情,还特地请了廖一梅。廖一梅也的确把细节写得相当好。然后找到了舒淇和周韵这样能用眉宇演女性内心戏的好演员。

    这样一看,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是不是挺棒?

    4.7 善恶的主题

    两大影帝再次聚首。马走日,项飞田。一个最终为了死者的荣耀挺身而出直面死亡,一个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诬陷昔日的恩人。一步之遥,天渊之别。特别是项飞田的险恶,用极其微妙的字句刺激武七,成为他手中的一个棋子,把马走日的命运推向绝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人之险恶何至于此!

    4.8 六个名贵的主题,一堆魔幻的调料,熬干了观众,成了一锅烫嘴的药渣

    姜文把六个优秀的主题一锅炖,还用重口味的艺术手法,是《一步之遥》最大的败笔。这不是观众审美出了任何问题,不是编剧的心血撒的不多,根本是姜文自己犯的过错。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角色刻画肤浅而杂乱。姜文和葛优,两大影帝需要有《让子弹飞》一般的对手戏,一次次共同面对的场景,一次次截然不同的选择,才能把善恶间一步之遥的主题雕琢清晰。然而葛优的戏分大多让给了舒淇和周韵,甚至最后连结局都来不及交待,成了第最为失败的主题。

    舒淇和周韵的故事非常丰满,但娜拉出不出走的一步之遥,需要观众带入他们的角色才能体会得到。然而叙事的主线总是从迫切需要成长和救赎的马走日那里拉到了姜文身上。两个娜拉成为了观众眼里的墙画。

    若要能体会马走日的成长和救赎的一步之遥,则需要观众能认可马走日的内心。这样一个角色需要拉低身段,让观众俯视他,同情他,然后体会他。而姜文的高傲把这个角色内心包裹在插科打诨和欲言又止中,要读懂姜文才能读懂马走日。观众首先体会到的,却是我是不是艺术水平不够,我敢不敢指出皇帝没有穿新衣的焦虑感。

    单独来看,即便是姜文的才华,也不可能在140分钟里把《一步之遥》的每一个主题做的比别的电影人专门探讨得更好。

    荒诞的主题,《一步之遥》远不及姜文自己的《太阳照常升起》。《钢的琴》也很荒诞,就荒诞得很感人。

    爱情的主题,能比得上许鞍华《男人四十》中面对责任和爱情的两难纠结?

    救赎的主题,姜文自己的《寻枪》也是能做到震撼人心的。前面提到的《七磅》更是值得体验

    成长和新生的主题,今年之内已经佳作频频,最优秀的当然是《地心引力》。即便是成长、新生、救赎的一锅炖,《一步之遥》还不如宁浩的《无人区》、《新花路放》。想一想《GATTACA》或《阳光小美女》,更是相差万里。因为《一步之遥》没有铺垫好矛盾和挣扎,无法给人带来内心深处的激励。

    4.9 有没有能够炖好六个主题的电影?有

    这个电影就是口口相传的《大话西游》。姜文无意之中弄了一部和《大话西游》架构非常相似的电影。大话西游恰是同样蕴含了六个主题的。

    在极端自私自利的残酷社会背景下,每个聪明的人无论是妖怪还是强盗都把自己伪装得极度愚蠢。而那些看起来很牛的人总是如纸老虎一般一戳就破。如此荒诞无稽的时代,主角其实是个长不大的巨婴,玩世不恭,善于忽悠,不敢承担任何责任。而这一原罪使主角在关键的抉择中伤害了女人的真爱。因为内疚使得主角逐渐加深了对爱情的理解,最终让主角甘愿牺牲自己挺身而出,获得了救赎,立地成佛。

    而《大话西游》和《一步之遥》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区别。

    大话西游拆分成了两部,第一部核心的主题是荒诞,第二部核心的主题是爱情和救赎,没有一锅炖。

    大话西游只有至尊宝一个主线角色,其它所有辅助角色都没有独立的叙事空间

    大话西游用低三下四的无厘头来安抚多元主题对观众的冲击,引人入胜;没有用曲高和寡的魔幻手法,轰炸普通观众的眼睛和耳洞,让观众疲惫不堪。

    姜文和周星驰是我心目中完全不同世界里的人,居然在这部电影的分析过程中以不太好的姿势碰撞到了一起,真是令人伤感。


    5、 《一步之遥》不是艺术电影曲高和寡,而是商业电影欺诈观众

    姜文接受访谈时说过一番话:

    “法国有很多是艺术家的导演,为什么可以产生?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观众愿意去理解。中国的有些观众,就理直气壮地没有羞耻地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我看不懂。”“看不懂电影就这么说话,是可耻的。看不懂这个电影也是可耻的。因为看不懂造成电影票房不好,只有我们这儿才敢这样说话。”

    要我说,首先,人们艺术水平层次不齐,看电影的目的五花八门,看不懂艺术电影的总是大有人在,他们坦诚自己看不懂,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如果《一步之遥》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真是一部艺术电影,导演或许可以说“爱看看,不看X”,先做好声明,然后静等知音。

    然而《一步之遥》是号称投资高达三亿的大制作。如此大的资本投入,一大块给了制作,一大块给了演员,还有一大块给了发行,目标肯定是赚大钱。制片方明确预期了票房破二十亿大关。

    二十亿票房,就意味着《一步之遥》肯定是希望吸引大多数观众,懂艺术电影的观众,不懂艺术电影的观众,都为了这次观影体验给制片方掏钱的。结果观众果然冲着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冲着姜文的名号满心期待花钱去了,却被痛苦地折磨了一番,当然有权力不满。因为他们被骗了。

    这个时候导演再跳出来说“爱看看,不看X”,这就好比什么呢?说得低俗一点,好比打着日本AV女星画像的“包小姐”广告,招来一看却是李健仁版的如花弹着棉花说“我只卖艺不卖身”。这是消费欺诈


    6. 何时观众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看影评看到了“情怀癌”这个词,作者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导演们有导演们的情怀癌,这种情怀癌表现为他们孤芳自赏的伟大电影,这是我们平民观众不容置喙的事情。

    然而导演的情怀癌总是要号召观众的钞票去支撑,这对观众而言已经不那么公平。这实际意味着资本用金钱收买了导演,以实现他们情怀癌为诱饵,让他们再去做欺骗观众的诱饵。最终结果不是市场经济里优秀商品的交换,而是情怀癌包装出来的一场商业欺诈。

    一贯主张站着把钱挣了的姜文,本来是在另一个层次上和观众站成了平行线,都和资本的利益不那么的一致。可是一旦两条平行线在资本的引力作用下相交碰撞到了一起,连之前说要和观众谈恋爱的姜文,也把矛头指向了那些掏钱却倍感折磨的观众们。
    \
    姜文没有反省到,他正是太缺和普通观众的对话了,才只能够把艺术修养和审美都如此之高的自己当成唯一的观众。

    姜文和观众、影评人撕得一地鸡毛,无非是另一种比烂的广告,资本还是要赚得朋满钵满。姜文觉得自己的艺术自尊,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再次一次被“王天王”式的“民粹浪潮”伤害,只会把他和普通观众推得越来越远。


    又一个被人信赖的好导演把观众当成了“民粹”仇敌,何时观众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5 ) TO BE OR NOT TO BE?

    文/梦见乌鸦



        《一步之遥》是一部分裂的电影,分裂点在哪里呢?也就是这几天,姜文作品名声在外,《让子弹飞》造就了中国电影“作者电影”的一个高度,从神作的期待到首映日以来满屏差评,造就了该片分裂的状态。其实就看你心态如何,这是一部标准的姜文电影,一部作者电影,都是意料之中。电影绝非你想象的那么差,只不过以姜文以往的姿态,以神作的标准去衡量该片,还是稍逊风骚。姜文不是神,只是大家喜欢造神,但欣赏电影要的是平常心,会有很大收获,换句话说,也对得起观众的期待。《一步之遥》是一部上乘的作品,也是极具姜文风格的作品,但缘何造成如此争议呢?




       有一种说法:在人类长长的艺术发展史上,艺术的历史不仅仅是作品的历史,而且也是作者的历史。同样,在电影100年的历史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电影作者的历史。作者论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出现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的法国,并由此促成了一场彻底的全球化的电影革新运动——法国新浪潮运动。法国新浪潮中的作者论,也就是作者电影,一种艺术家个人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一种用摄影机写作的电影语言。从法国的特吕弗的《四百下》、夏布洛尔的《表兄妹》、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布努艾尔的《维里迪安娜》,再到好莱坞罗伯特·阿尔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甚至马丁·西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都是典型的作者论电影。其实从《太阳照常升起》到《一步之遥》,姜文的电影就是如此,独特的个人风格、旧时代的印记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在这个唯市场论的华语影坛,几乎独树一家。



       好在姜文演而优则导名声在外,让其作品有着相当的受众。好在姜文遇到了一位理想制片人马珂,在《华语影坛新势力》一书中,能看出姜文与马珂的搭档始末,后者交给了姜文近乎无限的拍摄权利,让姜文可以得心应手的拍摄自己想拍摄的作品,不屈膝于市场,站着拍电影也能赚钱,这一点不仅张艺谋就做不到,放眼全球影坛,也没几个人能做得到。



      到底说来,作者论电影究竟是否适合于商业市场呢?普通观众也许会觉得《一步之遥》喧闹、聒噪、看不懂,这些都在《让子弹飞》中验证过了,而文艺青年也许会觉得电影过于琳琅满目,用太多商业元素包裹下的浮夸。似乎电影有些两面不讨好。用《一步之遥》的一句话来形容:“电影是全世界人都看得懂的艺术。”注意,电影最初是一门艺术,但如今多数电影已成为娱乐消遣的产品,在商业的面前,艺术的价值在于哪里?可参考《太阳照常升起》,对比于《一步之遥》,姜文这次实际上是带领着全部观众,把《太阳照常升起》所遗失的商业,在本片中全部找了回来。



       电影改编自民国时期轰动一时的闫瑞生案,有着故事模板,让本片的剧情不再晦涩。除此之外,电影中处处都是鲜明的姜文印记。他的大院情结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就显露无疑,对权利的崇拜、狂热以及戏谑,英雄主义,电影片名的隐喻,马走日与项飞田一步之遥,差之千里,如果不拍电影,姜文或许是一个标准的政治家。枪是姜文电影的一大标志,我爱你没有缠绵悱恻,只有以枪指头,母女对话也用枪火代言,过于生猛阳刚。还有不可不说的理想主义,如春晚一般的歌舞升平,五光十色、对比强烈的场景和色彩,女性肉体的展示,粉饰太平的宣言。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姜文一直没有变,还是那个如教父一般的人物,正如电影开场对《教父》戏谑般的致敬(电影致敬之处很多,费里尼、库斯图里卡等等),姜文也像马龙·白兰度一样,我拍我的电影,站直了走路,很自恋。



       本片中关于这个噱头又被无限放大,两位佳人投怀送抱,有头无尾的葛优,有尾无头的王志文,掐头去尾的文章,电影所有的光环都在马走日身上,这是自恋的表现。但自恋过头就是悲剧,也是《一步之遥》中角色的前后反差,姜文也懂得调侃自己,主角大起大落的表现和结局恰恰是姜文再告诉观众,可以自恋但不能自我!马走日的结局是好比一场欢乐颂中的葬礼,用嬉笑怒骂凸显个人英雄主义,过于自我,物极必反,只能欢乐的走向灭亡。顺便提一下,姜文电影中姓马的都很自我,结局也差不多,马小军、马大三、马邦德......



      然而《一步之遥》终究是一部爱情片,或许电影没有《让子弹飞》这样的斗智斗勇传奇枪战片来得实惠。但电影没有放弃表达他最渴望的主题,曾经的纯真爱情,曾经的理想与激情,都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中被淹没,最后风车下的死亡,是唐吉可德送给马走日的最好礼物。


       而这一点,恰好也是《太阳照常升起》所要表达的,但本片也没有《太阳照常升起》那般晦涩,可以说本片是介于《太阳》与《子弹》之间。用前者的艺术氛围,用后者的商业气息,就成了《一步之遥》。



       如今的主流电影,影片携带了更多的时代印记而失去了电影作为艺术的原创性,作者电影淹没在崇尚“标新立异”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中。而《一步之遥》作为一部典型作者论电影,哪个导演不会在这类作品中体现极致的个性化和风格化,换句话说也就是“自恋”。就像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一样,换做本片,不要刻意放大自恋,姜文始终在拍摄属于自己的作品,或许这样有着足够个性的作品并不适合主流观众,后者有个专有名词叫做“文艺电影”,而这部却《一步之遥》却注定是一部商业市场级别的电影,因此才会产生争议。关键在于,这部个性十足、标新立异的电影是否对您的胃口,无论褒贬,看完再说。




      

     6 ) 《一步之遥》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看点?

    《一步之遥》是艺术还是烂片?

    《一步之遥》的英文名是《Gone With The Bullets》,这是模仿了世界名著《飘》的英文名《Gone with the Wind》,而中文名叫《一步之遥》就很奇怪。

    很容易联想到的是《一步之遥》探戈舞曲,这个曲子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绝对不陌生,《闻香识女人》、《辛德勒名单》和《真实的谎言》都有这段经典的舞曲。名字《Por una Cabeza》来自西班牙赛马的术语 “差一个马头”,就是输得有点遗憾,多用来比喻男女之间错失的爱情。

    《一步之遥》的故事架构是有原型的,来自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阎瑞生案”。

    民国时期的大上海,好赌成性的大学生阎瑞生,借了富二代朋友的豪车,诱骗上海名妓“花国总理”王莲英出台,劫财杀人抛尸荒野。这个案件曾轰动一时,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好像是中国最早的故事长片。

    姜文又一次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故事还算比较完整,也很简单。

    原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主题,就是个人与社会的抗争。一个原本自以为是个无赖的人,突然发现自己还不是那么坏,与那个肮脏的社会相比,马走日算是一个纯洁的大孩子。

    但太过繁复的形式感,冲淡了主题,如果只关注主线故事走向,肯定会看不下去,因为电影的每个段落,都裹挟了很多其它的东西。

    电影被称作第7艺术,传统的六种艺术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电影可以涵盖传统的6大艺术,当然也能包括戏剧。

    《一步之遥》整个都能看作是一部戏剧,一部杂糅了6大经典艺术的荒诞戏剧,同时也包含了很多隐喻和讽刺。还有两个戏中戏,一个是王天王的话剧,一个是武六的电影,都叫《枪毙马走日》。

    可以聊的东西太多,我们只挑一些重要的情节看看都致敬了哪些经典。

    开篇马走日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面的台词,我们通常在评价一部有争议的电影时,总会说:“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就来自这里。说明姜文早就明白这部电影的评价会很复杂。

    “To be, or not to be”常见翻译为“生存或是毁灭”,马走日翻译为“是这么着还是那么着”,人的命运都是一系列选择的后果。

    第一个场景就是模仿《教父》,并非一般的致敬,而是非常刻意的模仿。

    上海滩武大帅的公子武七少爷,被一个意大利女人鄙视了,说他是个“爆发户”,生在中国竟然完全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不讽刺吗?

    武七通过法租界巡捕项飞田找到了能人马走日,嘴上说是要找回面子,但他在意的根本不是面子的事,他就是要洗钱,能买下大半个上海的钱,而且是他爸要办军校的钱,败家子和卖国贼都写在脸上了

    马走日和项飞田这两个名字来自象棋的术语,意思很明显,他们都是小人物,是这个社会棋局里面的棋子。

    马走日吹着满清贵族的牛逼,项飞田附和着,就把武七少爷的事情接下来了。

    两个混蛋操办“花域大选”的过程被拍成了纪录片,这一段致敬了默片时代,有好几个镜头类似卓别林的《大独裁者》

    “花域大选”按原来的剧本是叫“花国大选”,历史上确有其事,参选的条件就是上海接过客的妓女,是因为审查的原因改成了选美大赛。

    原本极为荒诞的开头,一本正经的春晚式的盛大舞台表演,却是一个妓女的选秀比赛,讽刺意味非常浓厚,显然被修改削弱了很多。

    原本两个选手的名字“青龙”“白虎”都不能过审,被改成了“青卢”和“白狐”,我始终不能明白,这个敏感点在哪里?

    而且这部电影被修改了300多个镜头,可以想象当年放过了《让子弹飞》,某些人被领导骂得有多狠。

    百老汇专业舞者的表演,精彩绝伦,也算是致敬了好莱坞歌舞片

    两个主持人,一个是维持治安的公职人员,一个是“公众姿势确定人”简称“公知”,鼓吹着泡沫,说着相声,就把能买大半个上海的钱给花出去了。

    直播中念来电,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一年一度的春晚嘛。

    为什么完颜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抵消了“左青龙,右白虎” 的专业表演?这个难道不熟悉吗?好多综艺节目,总有那么几个专业的人才意外落选,而明显傻缺的某个选手却可以一次次的复活。大众就喜欢这种“打感情牌”,而背后是就有人在操控。

    给完颜颁奖的是清末名妓“赛金花”,传说在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跑了,赛金花与联军统帅交涉,保护了很多北京城的老百姓。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之为“议和人臣赛二爷”。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都城,被列强蹂躏的时候,竟然是被一个妓女拯救了,我不知道这是在讽刺谁!

    完颜英说起来是满清的贵族,其实也是个妓女,听说过有成名的妓女卖“初夜权”的么?怕观众不能理解,台词直接说了,她就是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注意完颜“把每一次都当作第一回”这句台词,来自法国超现实主义先驱布洛东的诗作,但放在这个环境下就很不正经。

    把国学经典和超现实艺术搅和在一起,就是这部电影的整体气质。

    完颜逼婚马走日的这场戏,主要是炫耀拍摄手法和质感,就是所谓的如诗如画。

    马走日难以应付完颜,就给她抽了大烟,出门飙车兜风, 超大的月亮明显是致敬了老电影《月球旅行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

    背景音乐却是京剧梅派唱腔《贵妃醉酒》

    毒驾和酒驾一起来,不翻车才怪!

    醒来的马走日害怕就跑了,成了杀人嫌疑犯。

    马走日跑去找武七的姐姐武六,本来是想通过武六找武大帅帮自己洗脱罪名。

    然后就是武六正式登场。这部电影唯一一个正面角色就是武六,而武六是个拍电影的,她立志成为中国的卢米埃尔,就是指的发明电影的卢米埃尔兄弟。整个社会都肮脏黑暗,只有这个拍电影的纯洁无瑕,姜文这是在夸自己呢!

    马走日走进武六的房间突然来了一段闪回,从叙事的功能上是介绍他们俩之前的关系,聊天的过程就致敬了很多老电影,比如《火车进站》和《水浇园丁》都是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

    这一段镜头非常的超现实,满地金黄的据说是玉米渣,背景一会像在天上飞,一会在海里游。同样的如诗如画。

    在大帅府,马走日去上厕所,无意间遇到了即将被“马办”的项飞田,这个镜头是致敬了《低俗小说》中的黑老大被爆菊,“马办”的意思就是项飞田很快就会被野马爆菊。

    马走日为救项飞田展示了自己的广场舞特长,让大帅摸到地了,从今以后帅府的家人饭前要唱“绝对不能装”,饭后就跳广场舞,社会就越来越和谐美好了。

    没想到项飞田却恩将仇报,一定要抓捕马走日归案,马走日只得再次潜逃。

    两年以后,马走日再次出现是因为王天王,王天王戏份虽然不多,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代表的是攀附权贵、迎合大众的媒体人。这些人无所谓事情的真相,只要观众喜欢,能赚钱,故事编得越龌龊越好。王天王编排的戏剧《枪毙马狗日》演出就非常火爆。

    马走日原本就是个江湖骗子,他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就是不能容忍侮辱完颜,行贿不成,威胁无效,竟然蠢到公开场合殴打王天王,然后就被抓了。

    武六正在拍电影《枪毙马走日》,前面从“花域大选”到完颜死亡的现场她都拍了,可马走日为什么杀完颜?怎么杀的?人证物证全没有!武六想了个奇招,让马走日自己演。

    这里聊出个“金葱花奖”,把世界电影节都给鄙视了,后来《一步之遥》参加柏林电影节评分反而垫底了。

    这马走日是一根筋,如果配合拍摄就肯定是认了罪,虽然能活命,但生不如死,又不堪王天王现场羞辱,马走日再次暴走,持刀疯狂追砍王天王,拍摄失败。

    注意这里王天王的台词很精彩,“电影就是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的艺术”,基本的意思是只有模式化、简单化才是面向世界的好电影。

    姜文显然不能同意“王天王们”对电影的态度,他借着马走日的大刀说了,让他姜文放弃个性,胡编乱造迎合大众,他宁愿被枪毙。

    这里,戏里戏外就串了。

    《一步之遥》上映之后,罕见的出现了很多电影界的名人出来炮轰姜文,大约就是因为姜文开了群嘲,拉了太多仇恨。

    王天王献策,“一个男人的脸和一个婴儿的脸接在一起,是慈祥;一个男人的脸接一个光屁股的女人,是流氓”。这个说的就是蒙太奇,电影史上的一大革命性进步,蒙太奇的出现,让剪辑能赋予素材更多的意义。

    而武六不同意,她追求的是真实度,或者是演员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演,又或者纯粹是不想冤枉人。

    王天王又一精彩对白:“枪毙马走日是观众的呼声”,是不是想到了现在的网络暴力

    群众通常都是缺乏理智的,他们并不清楚真相,但人多势众,舆论一旦形成,当权者为了维稳,往往就会找个替罪羊。马走日杀没杀人都不重要了,他必须得死,枪毙马走日不是枪毙一个人,而是枪毙民愤。

    武七和项飞田一拍即合,背地里操控报纸媒体,鼓动爱国学生游行,一定要枪毙马走日,而且要引渡回中国地界枪毙,这是赢得民心成为英雄的大好机会。

    局势已成,武大帅不得不枪毙马走日,武六当然反对,她妈覃老师就教育女儿认清事实。

    这里的对话和现如今的择偶理论完全吻合,“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嫁人嫁的是势力和钞票。

    覃老师喊出的《天演论》是本什么书?甲午海战失败后,著名翻译家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名著《天演论》,原来是一本生物科学著作,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被中国人引申到了民族危亡上面,影响巨大。《天演论》1897年出版,1898年就发生了“戊戌变法”。

    其实“物竞天择”在人文层面浅显得很,没听说过“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吗?

    后来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海外见了世面。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从这里可以看出覃老师代表的是崇拜西学的知识分子,她控制着武大帅,就好比梁启超后来支持北洋军阀一样,姜文到《邪不压正》都没放过讽刺梁启超。

    “覃”这个姓一般是读作“秦”,而电影里面都读作“齐”,我不知道是不是对应了梁启超的“启”。

    在武大帅迎娶小老婆的婚礼上,武大帅和武六合唱了一曲意大利歌剧《茶花女•祝酒歌》,这一段显得莫名其妙。有可能寓意在歌词里面,“诚挚的爱情更宝贵”,武六不知怎么的就爱上了可怜的马走日,大约是因为马走日是唯一一个天真,不向世界妥协的人。

    武六救出了马走日,开车逃跑,武大帅和覃老师就在后面追。车从晚上开到了白天,从城市到了郊外,背景是福建土楼,然后又莫名其妙的来了个大风车。

    从意境上我们很容易想到“唐•吉坷德”,马走日和武六就像是唐•吉坷德冲击大风车一样,做着没用的挣扎。

    漫山遍野的善男信女芸芸众生,都来看马走日这个神经病说着胡话,人群里藏着枪手,每当他说到不该说的话,枪声就响了。

    这世道说真话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

    马走日非死不可,终于是死了。

    从“阎瑞生案”的核心故事来看,“To be, or not to be”,马走日是一步一步把自己给选死了,生和死只有一步之遥。

    从戏中戏的电影来看,武六没学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她的电影失败了,不是她不想拍好,而是权利和舆论都不支持真诚的艺术,武六离她理想的作品也只有一步之遥。

    姜文借着这个电影,讲述了他对于电影的理念,痛恨一切虚假的迎合大众的庸俗电影,武六这个理想主义者就是姜文他自己。

    姜文绝对是中国最具话题性的导演,每一次总能站在风口浪尖,犹如大海边的一块顽石,任你风浪滔天,犹自岿然不动,坚守着自己的电影理想。

    《一步之遥》的确不是一部面向大众的所谓“好电影”。

    它所收获的评价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喜欢的5星,不喜欢的1星,有的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打负星。就像有些人的评价,姜文这是【自绝于“人民”】。

    电影在形式上很独特,但毛病也很明显,第一关就在大众面前过不去,即核心故事很简单,但细节臃肿,有喧宾夺主之感。简单说就是经常出戏,看不下去。

    姜文很欣赏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理论【陌生化效果】,这部电影很多地方,好像都在提醒观众,“这里有问题,该思考一下”。但观众最不喜欢的可能就是这种强迫的思考,就像片中的武七,特别讨厌别人纠正他。

    姜文在片中炫耀的那些经典艺术,大众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也记不住那么多,绝大多数人看电影只是看一个故事,还不能太复杂。

    第二个吐槽比较多的是3D效果。

    《一步之遥》是亚洲首次采用IMAX 3D摄影机拍摄的电影,所使用的是刚刚量产的最先进的3D摄影机,以至于拍摄期间有三位世界级的大导演到剧组探班,但最终呈现的3D效果并不理想,技术并不成熟。

    而且这并不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动作大片,而是一部剧情片。为什么一部剧情片要花那么大力气尝试全新的3D技术?

    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问问李安导演,为什么要拍一部120帧的电影?

    这种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成了就是英雄,败了就是混蛋。历史会给予他们正确的评价,他们会被称作【开拓者】。

    但普通观众根本不会管你开拓不开拓,他们只管观影效果,矛盾的双方看起来都合情合理才是真正的悲剧!

    幕后的东西还有很多,(引用某网站的幕后帖):

    关于《一步之遥》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1、本片是姜文和葛优暨《让子弹飞》之后的再度携手。
    2、本片是著名造型指导张叔平和姜文的再次合作。
    3、本片聘请了百老汇专业舞者加盟,他们将承担影片中群舞部分的演出。
    4、本片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rri Alexa XT m 3D摄相机拍摄的影片。
    5、本片是亚洲地区第一部使用IMAX 3D摄影机实拍的影片。
    6、《一步之遥》中群众演员人数超过2万,演职人员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俄罗斯为主的外籍演职员人数比2008年奥运会俄罗斯体育代表团的人数还多。
    7、张叔平在影片拍摄期间共准备了27249件服饰。
    8、电影在北京怀柔中英基地搭建了52000平方米的“老上海”拍摄景地,而这个面积,相当于1920年代1.6个老上海法租界。
    9、3位奥斯卡级导演亲临片场探班: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奥利弗·斯通(《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沃尔克·施隆多夫(《铁皮鼓》获最佳外语片)。
    10、《一步之遥》共拍摄了100个工作日,其中的一天还发生了一场火灾,据片方透露,这场大火烧毁了主场景大世界舞台60%,而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可以轻松拍一个国产电影,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我们再回头看看《Gone With The Bullets》这个片名,直译“随子弹而去”,就是说子弹没打着,白打了,革•命没有取得效果,社会依然肮脏稀烂!

    《让子弹飞》是表现的民国时期的小地方,《一步之遥》表现的就是民国时期的大都市,全都一片黑暗,你再看后边《邪不压正》,日本人能打进来那是必然的。

    所谓的“北洋三部曲”,或者“民国三部曲”,就是用戏谑的方式,管中窥豹,描述了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那一段历史。

    有人说姜文是借古喻今,我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的中国和民国时期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折腾了100年还是一个鸟样,还是在讨论“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还是嘴上说科学民主,满肚子的都是男盗女娼。

    这就是事实,所以这电影看起来才这么的讽刺,就像说身边的事情一样。

    马走日说“自己绞的辫子”和“别人逼着绞的”能一样吗?这几乎是现在和民国唯一的区别,民国时期洋文化的入侵是别人打进来的,现在的洋文化是我们自己请进来的。

    有什么区别?就是个面子问题!

    马走日就是放不下面子,丢不掉尊严,他就必须得死。

    姜文就是放不下架子,丢不掉个性,必然还是个小众导演。

    大众和相关部门喜欢的是“王天王”。

    姜文电影里面的大众几乎都是一种印象:

    《让子弹飞》里面跪习惯了站不起来的人; 《一步之遥》那些看戏的群众; 《鬼子来了》那些看杀头的愚昧村民; 《太阳照常升起》里面沙漠狂欢的人们; 《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打群架的小孩,就是那些愚民的后代。

    现在那些小孩长大了,掌控着这个国家,而他们的孩子在网络上大骂姜文,“拍的什么狗屁电影”。

    而姜文的电影一如既往的就是在拍着这些人,他希望这些人能从镜子中间认出自己

    徒劳!


    下面视频链接,结构与文章不同,视频增加了故事简述,减少了部分评论,酌情观看:

    《一步之遥》是艺术还是烂片?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7 ) 【一步之遥】:新瓶装旧酒,你得会品!

          说【一步之遥】烂的,有两种蛋,一种蠢蛋,一种坏蛋。蠢蛋蠢在哪呢?蠢在明明连这电影的九牛一毛都没摸到,就已经开始急着骂街了。相信读不懂【百年孤独】的人,也没有多少敢跳脚指摘的。可【一步之遥】惨就惨在它是一部电影,只要是个有眼睛耳朵的人,就能扯上两句装装样子。何况还有一些坏蛋为蠢蛋们带了路,当你质疑蠢蛋时,他们会趾高气昂的对你说:“你看,XXX也是这么说的”。不懂不是愚蠢,不懂还骂那就是真蠢了。

          所以我就是想来显摆一下我看懂得那部分【一步之遥】,帮不懂的同志们提个醒,也臊一臊不懂还骂的蠢蛋们,顺带揭露一下那些别有用心的坏蛋。不敢说自己懂的很全面,也希望能与看懂更多的朋友分享交流一下感受。

    首先,【一步之遥】是一部表层荒诞浮华的电影,这些表象只是一种用来吸引人的外壳,表象下掩盖的内容才是重要的,不然什么韦斯·安德森和科恩兄弟就是烂片之王了。这些荒诞主义作品的故事层面总是看起来有些疯狂和夸张,但它们所表达出的人物感情和世间道理往往是最简明醇厚的。要看透【一步之遥】的内容,不能从它的手法和故事入手,而是要先懂它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呐,大多是通过充实饱满的台词塑造起来的,所以我们先来说说【一步之遥】的台词。

    有人说【一步之遥】的台词像相声,不能说他有错,因为相声的每句词都是经过反复琢磨才放到那里的,每句词都有它的用处,在有用的同时,还让人觉得有趣。如果国产电影的台词都能像相声,那得是多大的进步啊!如果有用又有趣的台词太多,就成了过错的话,那伍迪·艾伦和昆汀·塔伦蒂诺又相继登上了烂片之王的宝座。什么是好的台词?套用姜文经常举的一个例子:两个聋子站在河两岸,一个背了个钓鱼竿。其中一个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聋子,就喊:”你钓鱼去啊?“另一个人也不想被对方知道自己是聋子,就喊:”不是,我钓鱼去!“问话的聋子一看,回了一句:”嗨,我还以为你钓鱼去呐!“就在这一来一回之间,两个人越想掩饰就越暴露了自己的聋,有用又有趣。

    而姜文的电影自【太阳照常升起】,就充斥着无数口是心非的台词,你要转个弯才能理解这些话,这也是造成很多人看不懂的缘由之一。列一个印象深刻的桥段做例子:五个妇女在厨房里揉面,电话响了,一个妇女接起一听,大喊了一声“啊!流氓!”把电话挂了,回到位置后面色潮红,甚至看得出有些许喜悦。别人问她听到什么,她说“太流氓了,说不出口。”过了一会,又来了电话,另一个妇女马上冲过去,口里喊着“我接,我接!”,接过电话后,反应和头一个女人如出一辙。就这样来了五个电话,五个人都有了同样的经历,大家口中虽然都喊着流氓,却都忙不迭的抢着接电话。在【太阳】中,姜文甚至不会解释哪些台词是不真实的,所以这就要考验观众的理解能力了。

           到了【一步之遥】中,人物台词更是精致了,这也归功于强大的九人编剧团队四年的打磨。但是姜文害怕又出现【太阳】那样的情况,所以在【一步之遥】里加入了一个半只说“直话”的人,一个是周韵扮演的武六,半个是旁白马走日。而其他人口中,大部分话都是拐弯抹角的,一半的话甚至是口是心非的。就连那个旁白马走日,虽然说得都是“直话”,却用了不少的问句,你只要把这些问句都当成反问,这个人物也就好理解了。

           说完了台词,先来说说男主角马走日。要说马走日,就要提提这部片子的名字【一步之遥】了。为什么叫【一步之遥】呢?姜文说,原本想用“一步之遥”那首舞曲,虽然后来没用,但把名字给留下了。我觉得他很不诚实,至少不完全诚实。我看到的“一步之遥”,是每每马走日在离脱罪(或者说是逃离枪毙命运)一步之遥时,他都放弃了机会。完颜死了,马走日去找武六,没能说出口。见到覃赛男,又没能说出口。在马棚思前想后,总算下定决心要找武大帅帮忙,命运又让他撞见了受困的项飞田,他选择了先救项飞田。救出了项飞田后,本可以直接找其帮忙,却又没能开口。紧接着又放弃了向武六求援的机会,独自潜逃。本可以一直藏匿下去的马走日,又打了王天王,暴露了行踪。项飞田给了他一个演戏换命的机会,他还是放弃了。甚至在最后,不顾武六死活便能逃走的情况下,他都选择了毅然赴死。

           为什么马走日每次与脱离危险只差一步的时候,他都要选择向死亡再迈进一步呢?因为马走日曾经高估了自己的无耻,低估了自己的底线。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毫无底线的投机者,可以用任何东西换取利益。可惜他错了,他珍视的东西太多了——尊严,爱情,爱人的尊严,义气,爱他的人的生命……他不能放弃这里的任何一样来换取自己的苟活。后来,他想通了:“那我就死了吧!”然后就去死了。

           分析马走日的性格时,很多人爱拿那句“我还是个孩子”说事,可这句话诞生的语境是为了搪塞完颜英的求婚,所以姜文是不是认真的我不知道,至少马走日不具备孩子的天真,但的确拥有孩子的浪漫情怀。

           姜文在片中一共用了两次红色的风车,第一次是在谋杀案的摄制现场,武六从画着红色风车的壁画前走向马走日,这时的马走日第一次正视了自己做不了没有底线的大混蛋的事实。第二次是在逃亡的路上,就在红色风车里,马走日决定不再和自己的底线过不去,坦然面对死亡。而这些风车,不免让人想起了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骑士,没想那个时代根本没有骑士。马走日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混蛋,没想那个时代多的是比他更混的蛋,自己倒成了那个时代容不下的骑士。

           马走日是那个时代的失败者,谁又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呢?毫无疑问是项飞田,他可以为了步步高升出卖一切。当他发现马走日成了杀人犯的第一时间,他连裤子都没穿就急着告诉马走日,显然那时的他还是想救这个朋友兼恩人一命的。可后来不知他用了多长时间,可能是一夜也可能是一秒,发觉马走日对他不重要,没有马走日对他很重要。就在这之后的两年里,他因为这个选择而飞黄腾达,枪毙马走日也不再仅仅是为了遮蔽他自己的丑事,更成了一个重要的功绩,甚至成了他事业重要的一部分。

           那项飞田的丑事是什么呢?在武大帅的地方办了武大帅的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人是武七。指向这个答案的线索有许多,甚至可以说姜文就差让武七和项飞田抱在一起热吻了。先是两人嫖了武大帅的人却不见嫖了谁。而后与项飞田通电话时,武七又自己对自己上下其手,有人说这不能说明什么,那你倒是听着葛优的声音撸管试试?所以在武六和武大帅合唱那一段戏,武七一直搂着个帅哥异常陶醉,也就不奇怪了。甚至在最后枪毙马走日的时候,项飞田都已经穿着婚纱和武七站在了一起,这暗示好像很难更加明显了。

           说回项飞田,他和武七这段“情缘”,是真是假呢?不知道。因为竖弯钩和项飞田还有一段激情,武七也是因为一个意大利女人才和马走日、项飞田搭上了关系。所以项飞田和武七完全就是在互相满足,互相利用而已。可见项飞田是个可以轻松突破自己任何底线之人,只要有足够的理由就成。

           上面已经把武七说了个半透,那就索性把他说完。武七的魅力、才智、胆量都远不如马走日、项飞田这些人,但他生来就有帅二代的光环加成。所以他的爱好就是恣意妄为,就是任性作死。但因为他天生才智上的不足,他通常都需要智囊的帮助,当然也免不了被自己的智囊所利用。项飞田就是他的智囊,而武七就像一条疯狗,谁挡了道他就咬谁,不论什么亲疏远近。说到底,武七就是一个天生没什么底线的人,他所谓报恩之类的话,就是一句屁话。他需要你时可以马上下跪请安,你挡他路时,他决不介意亲手干掉你。

           说完了武七,顺势说说他的好姐姐武六。武六完全是武七的反面,是在那个乱世少有的纯真之人——她愿意相信别人,也愿意相信正义;她讨厌别人说谎,自己也异常的耿直;她有不俗的品味,能唱歌剧,拍电影。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文艺女侠。当然,这一切之所以存在,还是源于她的家世。当她与自己的家庭相对抗时,她就失去了一切优势,甚至连自己都无法保护,更何况保护别人。这可能就是武六的悲情之处,她的高品位令她只可能爱上马走日这样高底线的人,而这样的人又不能被她的生存环境所包容,若她脱离了原本的环境又难以生存。她是什么时候爱上马走日的呢?可能在火车的沙滩上就已经被马走日的浪漫情怀和理想主义吸引了吧。那她起初为什么要真枪毙马走日呢?可能是源于听信了谎言后的失望吧,毕竟传说中那个背叛和残杀女人的马走日只能令她恶心。可再怎么说,马走日也只能是她人生中的一段悲情过场,当她的心上再添几道伤口后,如果还能侥幸存活,那世界上定会再多一个覃赛男这样的女枭雄。

          一双子女描绘完了,来看看那一对父母。在武大帅的家庭中,拍板说话的一定是覃赛男,包括武大帅之所以成为武大帅,也是源于覃赛男的挑选。她挑了一个底线低、胆子大、能打仗的人做老公,但武大帅最大的优点,要数听话。如果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娶哪个老婆,都由自己的大老婆安排,那这男的得多无耻啊。可能下面这个场景最能说明问题——婚礼上武大帅亲了一口沙俄小老婆的额头,覃赛男却要求他亲嘴。覃赛男和武大帅有没有映射蒋介石和宋美龄我不清楚,但这两对都告诉我,有种婚姻叫做各取所需!对武大帅来说,儿女就是:惯着给自己长脸的武六,“马办”给自己丢脸的武七。当覃校长拿着机枪向自己女儿扫射的场景和余音犹存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这群儿女”交织在一起时,就是道貌岸然的最佳注脚了吧!

          再来聊聊这些无耻混蛋中地位最低的一个,王天王。如果说上面那混蛋是操控者,那王天王就是一个迎合者。他迎合群众,给群众最想看到的故事。他迎合权贵,只做权贵理念的传声筒。夹在二者当中虽不上不下,但是却能给自己谋到不少私利。他从不创造价值,他的存在也没有什么益处,不知为何,他总能让我想到周立波。但他和马走日的对话,正巧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演戏。是啊,戏演的漂亮,人做的也就舒坦嘛!王天王这个人物还有很多值得说的地方,但要在后面结合电影的内涵才能说清楚。

          最后谈谈整起事件的发端,完颜英。她本是大清的格格,却落了个舞女的下场。她在连续三届花域总统选举中夺冠,但这比赛根本就是熟人搞得洗钱项目,而她自己也只是个内定的冠军。说好听点这叫演员,说难听了她就是个托。但她演着演着就当真了,把自己当成了真总统,把这假奖项当成了真荣誉。到最后甚至忘了,再高级的舞女也只是个舞女的道理。她开始寻找婚姻,要求婚姻,却最终在这与她不相配的梦想中香消玉殒,更是赔上了她爱的马走日。

          可能这就是姜文眼中的一种女人吧,爱她的人很多,但她永远享受不到两情相悦的感觉。那马走日为什么拒绝完颜英呢?这我真不知道,可能是嫌自己不够好,也可能是怕承担责任,还可能是觉得完颜英不够安稳,还有很多可能,可能这些可能都只是原因的一部分。但马走日是深深爱着完颜英的,他甚至爱到愿意为完颜英的死承担一切责任。马走日看不得王天王毁谤完颜英也是真真切切的,至少我愿意这样相信。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不杀完颜,完颜因爱我而死!

           总算啰里吧嗦的说完了人物,现在终于可以开始说说【一步之遥】的内容物了。其实【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的内容是三位一体的,姜文把他们一遍一遍的翻译给大众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很多人愿意解读这三部作品中的历史隐喻,但我觉得其实这三部作品映射的不只是历史,它们道出了姜文所认识到的可应用于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世间道理。

    如果说【太阳】的内涵是个绝世美女,那它的表现形式就相当于是件破棉袄,有些人看见后,连想碰这美女的心都没有。而【子弹】算是穿上了LV,但在表现形式上耗费了一番功夫后,内涵也就只能算上个小美女了。【一步之遥】算是在形式上超越了【子弹】,内涵上也更接近【太阳】了,像是一个穿着维多利亚秘密的模特,可这双重的提高,反而带来了些问题。有人觉得穿维密上台华而不实且略显低俗,他们惯常的忽略了衣服里的美女。也有人既看了衣服也看了美女,但这就像喝了一瓶烈酒,爽是爽了,就是特晕特累,有些分不清这酒是好是坏了。

           所以我就试着扒扒这衣裳,给你看看那美女。

    三部电影中,谎言是胜利者的必备技能。

           在【太阳】里,黄秋生被误当做摸女人屁股的流氓,在逃跑的过程中,撞破了自己的战友同时也是个有妇之夫的姜文和小护士的奸情。在黄秋生被抓后,小护士假装被摸屁股的人,出来指认黄秋生,被负责调查的主任识破是假。小护士对黄秋生说是因为自己喜欢他,所以假扮受害人,想在指认黄秋生后和他结婚,帮黄秋生脱罪。姜文劝黄秋生写下检讨书,说是坦白从宽,早交代能轻处理。后来案件告破,黄秋生被还清白,检讨书也被领导烧毁,黄秋生邀请姜文和小护士吃饭庆祝。就在故事要圆满完结的时候,黄秋生被发现吊死在了桥上。姜文曾在戛纳表示,黄秋生就是被自己杀死的。所以前面小护士与姜文看似要帮朋友脱罪的疯狂行为,也只是想诬陷黄秋生的骗人伎俩。他们为什么要诬陷黄秋生?因为黄秋生知道他们的丑事,所以在黄秋生洗脱冤屈后,姜文就把他铲除掉了。这是不是与项飞田和武七对马走日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只不过【一步】中姜文用旁白表明了项飞田报复的缘由,而【太阳】中姜文只用影像留下了一些线索,所以导致了有些观众的不明所以。到了【子弹】之中,胡万用凉粉案了断天真的小六子时,也是满嘴的“公正”、“清白”,武智冲还在一边陪胡万演着双簧,一口一个“六爷!佩服!”。但【子弹】中的简化虽然场面上更热闹,却远没有【太阳】和【一步】显得有趣和深刻。

           回想这三部电影之中,但凡与诚实、浪漫、理想、单纯这些美好品质沾边的人物,无疑不落了个悲惨的收场。像是【太阳】里的黄秋生、房祖名,【一步】里的马走日、完颜英、武六,【子弹】里的小六子和张牧之。张牧之这个角色比较值得一提的,他对兄弟们显然是义气和诚实的,但他对外人多数时候都是口是心非,甚至是对马邦德和县长夫人,就连最后的胜利都是用杀死替身的谎言换回来的,这从张牧之和马邦德从黄四郎的碉堡回县衙的那场戏就能看出一二——张牧之要和马邦德睡在一起,说是因为“我不能酒后欺负一个寡妇”,这当然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谎言,他早就料到黄四郎的人会夜袭县衙,所以才没有和夫人睡在一起。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姜文曾经自己承认的。张牧之(詹姆斯)和马邦德就像是一个人的两面,互为姓名,而理想主义的一面想胜过功利主义,就必然要学会控制功利主义。所以张牧之从头到尾都在“放牧”马邦德这匹“马”,而理想主义的马走日一旦太过相信功利主义的项飞田,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可惜就算是张牧之这个手段和理想并存的人,最后也落了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可见在姜文眼中,好人都是悲情的,坏人则永远是时代的胜利者。

    三部电影中,群众永远不明真相、被人利用,自己却浑然不觉。

           这条要先从【子弹】说起。张牧之斩了黄四郎的替身,带着鹅城群众突入了碉堡,碉堡没多久就被攻了下来。黄四郎的碉堡还是斩替身前的碉堡,群众也还是那帮群众。碉堡不是传说中的固若金汤,群众什么时候起来反抗都能得到胜利,可他们惧怕自己心中的黄四郎,所以甘愿受到他的奴役,直到有人先打倒黄四郎。而黄四郎的形象,就是通过武智冲这种人树立起来的,可当风向改变时,这些人都会倒向顺风的那一边。

          【子弹】里的武智冲,恰如【一步】里的王天王。王天王带给民众他们想要相信的故事,也是权贵想让民众相信的故事。民众们在王天王的故事中义愤填膺,仿佛自己是正义的朋友,浑然不知这伴随娱乐而生的愤怒将会烧死一个少有的理想主义者。这一幕是不是很常见呢?在任何国度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人们不愿意相信【一步之遥】,因为他们不理解马走日的存在,如果姜文真的把【一步之遥】拍成一个警察追击杀人犯的传统故事,相信口碑和票房都将是另一番景象。可是姜文不想让“群众”再做“群众”,他更不想做王天王。所以王天王说的“全是界都懂得电影才是好电影”这本就是被姜文讽刺的一句屁话,当然,所有属于王天王的台词都是道貌岸然的屁话。但有些所谓“影评人”,竟拿这句被姜文讽刺的话来批判【一步之遥】,真是蠢到M78星云去了!

          继续说回不明真相和被人利用的群众。在【一步】中,有一场戏是法租界和武大帅移交马走日,无数“进步学生”举着“中国事,中国办”的牌子摇旗呐喊,相信他们心中一定不乏自豪之情。但他们真正做了什么呢?提高了法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好感,提升了武大帅的威名,又把马走日向被枪毙推进了一步。而这些作为,只能给法国人和武大帅继续鱼肉百姓增加本钱而已。所以在结尾马走日被枪击时,导演并没有给开枪者镜头,因为马走日是死在了每一个相信王天王和武大帅故事的人手中。是“武大帅”们枪毙了马走日,而群众就是他们手中的枪。只不过这只枪幸运时是被张牧之拿着打死了黄四郎(甚至可能没打死),但大多数时候是被武大帅拿着打死了马走日。最可悲的是,马走日的死和黄四郎的死,都将会被群众们视为喜讯,额手称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贬低【一步之遥】的坏蛋们了。他们明知道【一步之遥】是一部高品质的作者电影,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国产佳作,但他们硬是用好莱坞商业片的标准来衡量它,越接近这个标准就越是好电影,而这个模子显然装不下庞大的【一步之遥】,它不够刺激也不够轻松。这个模子要求12岁的青少年也能看懂,【一步之遥】做不到,因为很多人一辈子也看不懂。所以,使用这些标准去评价【一步之遥】的人,都是恶毒的坏蛋。其实【一步之遥】就算在场景和技术上也带国产电影上了一个台阶,唯独3D做的差强人意。那这些坏蛋为什么要贬低【一步之遥】呢?一类人像王天王,想要迎合绝大多数没看懂的群众,把群众没看懂归结为电影的错误,从而沽名钓誉。另一类人是项飞田,因为假如有太多观众认识到【一步之遥】才是好电影,那很多国产电影是涂了金的大粪这件丑事就广而告之了,但他们需要观众去看【分手大师】和【小时代】。还有一类人是各个领域的武大帅,因为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去努力弄懂这些电影,明白了其中道理,那他们岂不就落得无枪可用,无人可欺的田地?!

          所以,感谢姜文还在如此执着的诉说着他的那些道理,正如他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说的“你可以说你没看懂,但不能说你没看见“。看见了,就多看几遍,看多了也许就懂了。

     短评

    很姜文,有着鲜明的作者化色彩,我不想用美式类型片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这样的电影,我喜欢的正是它鲜明的个性,打破俗套的小聪明和不拘一格,对细节的用心和把控。娱乐你,也时刻保持着一点距离和内心的优越感,冷嘲热讽也暗藏在佯装癫狂的外表之下,只可惜这个时代精英主义是被用来嘲笑的。★★★★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步之遥》是姜文最任性的一部作品。不像是在讲一个直接干脆利落的故事,而是在做一个多元素杂糅的实验,以及从开场后对教父,月球旅行记等的致敬。如果说《让子弹飞》是二锅头,浓烈刺激强嗨,那么《一步之遥》就是杯红酒,高贵典雅慢品。或许,就如电影中姜文说的那样,“我还是个孩子”。三星半

    1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糟糕的3D,好难猜的圣上旨意。通篇密集台词,难不成还能听出DO SO FA LA C,没良心,无意义。大腿舞和枪毙马走日有点意思,但是在整部电影里有毛意义,给自己开人生追悼会么。一堆满清遗老北京老炮完颜阿骨打你爹成吉思汗,政治隐喻是得了满分,金光灿灿假兮兮的玩意,非要解读出此中有深意?!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很差

    工作关系,一天之内看了两遍…第一遍觉得很糟糕,第二遍之后反而觉得还挺精彩的。自恋的姜文在电影里写满了自己标志性的元素,浮夸的表演、耍贫的台词、绚丽的色彩和影迷式的致敬。成于自我,败于自大。

    19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还行

    【C+】没那么难看,虽然是烂,但也是烂的五彩斑斓,算是一团华丽的垃圾。故事并不难懂,甚至有些过于简单,只是讲的太入魔。既没有可信度也没有吸引力,越荒诞反而越糟糕,那些小聪明的台词也就只剩下了个看相。本末倒置,沉沦于风格,姜文高估了观众,更高估了自己。

    21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逼格太高,曲高和寡。开头教父那段场景服装连发型都一样,2001太空漫游音乐出现两次一次片头一次完颜英加冕。王志文小剧场那是样板戏的做法。此片挑战了很多迷影狗的阅片量和记忆力,令他们十分不爽,看不懂都说难看就像小时候考试不会都说老师出题出得烂。

    22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所以具备一定排斥性。用一个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里子还是姜式苦恼。如果能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

    25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没法打分,从1到10都有理由。散场时至少听到三个女生说:我没看懂,这片什么意思?我要回去看看影评 —— 您就别为难影评人了,他们也烦着呢。

    26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从神作的期待到首映以来满屏差评,造就了该片分裂的状态。其实就看你心态如何,以子弹飞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好;以看烂片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差。论艺术美感,前半高于后半;论电影质感,后半远胜前半。总之是一部标准的姜文电影,神坛只能捧杀,但平常心会有收获

    2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太阳照常升起时的自由,浑然天成再次涌现。片中致敬数部影史经典,是电影痴人的狂欢,迷影人的福音。一开篇的《教父》,马走日如马龙·白兰度附体,瞬间被点燃,各种高潮。黑白影像,伪记录剪辑,这是属于姜文的《雨果》。 此片不求赏脸,但求知音!!!

    31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嗑药奔月,车厢沙滩,肥妈机枪突突突,红色风车转啊转。联欢会,伪纪录,cosplay,借古讽今述长情,话痨一场北洋凶杀幻梦。爱者至爱,恨者至恨,如此世道姜文还敢糊弄出这种玩意儿,不得不佩服

    3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我等凡人终究不是姜文等对电影如此入魔之人。大量碎片化、散落式叙事,姜文在魔幻现实主义路上越走越远。这部电影是随意自私的,很难产生共鸣。

    37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还行

    3D还台词场景密不透风马不停蹄的,中间犯困和看完脑仁疼。过于自high自乐了,您要是良心点,一去了3D;二学学吴宇森的没良心分个上下集多有张弛感。大帅一家三口都有彩儿,葛优舒淇周韵中规中矩吧,周妈以后还是客串好,惊鸿一瞥嘛。王志文说上海话有点意思 ..

    42分钟前
    • boks
    • 还行

    教父、芝加哥、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对她说、甜蜜的生活、地下、凯撒必须死……观影时最兴奋的点就是看这些迷影的段落,但这些在姜老师自恋又天马行空的操盘下都变成了语焉不详又质感粗糙的大杂烩。晚会段落实在太可怕了,各种隐喻也没有丝毫解析的热情,想再看几遍《太阳》洗洗眼睛!

    4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较差

    记住了一句台词“电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艺术”,可导演自己背道而驰,炮制成了一出荒诞作戏,故事前后脱节,剧情云里雾里,自《让子弹飞》以来的浮夸、聒噪、絮絮叨叨、用力过猛,在这一部放大升级……两个多小时在影院如坐针毡。1星给结尾的姜文与周韵,1星给电影里的小电影。

    48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提前看了春晚。

    49分钟前
    • 塔拉胡
    • 还行

    谁跟我说这电影拍得就像一坨屎,我就跟谁急,分明他妈的是两坨。姜文以为他妈的搞个绚丽多姿的舞蹈就是《甜蜜的生活》里面的奢华狂欢还带着批判;看到《鹳鸟踟躇》里面隔岸的婚礼、《地下》里断开的大陆上穿着婚纱狂欢,然后让大家在大草原也穿着黑礼服白婚纱聆听自己演讲也就大师哲学了?

    5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一部忍不住打五星的神奇烂片——姜文从来不缺才华,缺的是对自己才华的节制。

    5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教父》的开场,黑白前导类似《飞屋环游记》,再来《芝加哥》《雨中曲》《红磨坊》式的歌舞,偶尔戏谑下名人名言,再扯下《一代宗师》的“里子面子”,……,《一步之遥》看似《让子弹飞》的风格,却是《太阳照常升起》的个性,……,镜头太碎,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没达到期待值,但至少不烂!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不喜欢这片。给三星是因为里面那些迷影的指涉、影像的拼贴与想象力,在华语电影仍是难得的。这是一部玩的很疯狂的电影,像一场梦,随心所欲、汪洋恣肆。不过,这种想象力却以很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大量的台词与对白,让狂想很难尽兴。而演员的表现也没有预想的好。大体是姜文作品观感最差的一部。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