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大陆2019

    主演:吴京,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隋凯,屈菁菁,张亦驰,杨皓宇,阿尔卡基·沙罗格拉茨基,李虹辰,杨轶,姜志刚,张欢,雷佳音,宁浩,刘慈欣,郭京飞,王智,张子贤,路阳,张宁,张小北,饶晓志,陶珞依,吴晓亮,龚格尔,郭帆 

    导演:郭帆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时光机器

    • HD

      维斯珀

    • HD

      邻人X奇怪的她

    • 正片

      异形寄生:起源

    • 更新HD

      原始的愤怒

    • HD

      太阳浩劫

    • HD

      本杰明·巴顿奇事

    • 杀戮命令

     剧照

    流浪地球 剧照 NO.1流浪地球 剧照 NO.2流浪地球 剧照 NO.3流浪地球 剧照 NO.4流浪地球 剧照 NO.5流浪地球 剧照 NO.6流浪地球 剧照 NO.16流浪地球 剧照 NO.17流浪地球 剧照 NO.18流浪地球 剧照 NO.19流浪地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 饰)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赵今麦 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 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本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看得我太累了

    可能因为《流浪地球》卖的太好,让流浪地球这个ip获得了太多的关注,导致郭帆野心膨胀,在《流浪地球2》里,他装进去太多东西了。

    刘德华、李雪健、吴京三条线,每条线郭帆都想深度挖掘,结果就是一场危机接一场危机,电影做的跟流水账一样,不停的“发生危机——解决危机——发生危机——解决危机”,而且每一次的危机都会伴随着爆炸、碰撞、死亡,这种表达危机的方式让我想起了“变形金刚系列”。

    “危机感”这个东西对于这类电影很重要,但是不停的用“危机感”轰炸观众,就好比是,你去餐厅吃饭,刚吃完龙虾,又给你上一盘清蒸王八,吃完王八,油炸河豚又来了,你刚完动筷子,服务员催你,赶快吃,后面还有人参炖乌鸡。

    对我来说,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典型的节奏感不好,好像是把三部电影,通过剪辑愣拼在了一起,这种超长的电影,节奏感很重要,节奏过慢,或者节奏过快都容易让观众疲劳。

    还有就是关于吴京的故事线,我真的不太喜欢,首先吴京的台词就总是很“战狼”,行为也都是个人英雄主义,一遇到事,吴京就选择“单干”,我怀疑跟吴京有关的情节,都是吴京自己写的,就为了让他不停的过“孤胆英雄”的瘾。

    我总是很期待吴京可以演出点不一样的东西,但每次他都把自己的角色演成了“冷锋”,虽然吴京怼过崇拜好莱坞的人,但在我看来,他才是最“好莱坞”的,因为他每次的演出都像是在致敬史泰龙的《第一滴血》。

    相对的,我更喜欢刘德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线里,起码能看到人物内心的挣扎,虽然一些桥段得设计很老套,比如车祸,但相对来说,这条线还能让我更多的产生共情。

    李雪健老师的故事承担了电影里大部分“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责,李老师的表演是最好的,但是这个情节和台词的设计也是说教味最重的,反正就是在危机面前,外国人都是拖后腿的冷血大傻x,中国人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世界。

    这么设计也没问题,但不停的repeat这个故事架构,让我觉得拯救地球之前,还不如把外国人都干掉。

    总的来说,我更喜欢流浪地球第一部,这部电影我觉得郭帆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刘德华和吴京两个“大腕儿”的加入,让郭帆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最终把电影做的乱了方寸。

    我估计流浪地球还会有第三部,希望可以延续第二部的好特效和第一部讲故事的方式。

     2 ) 为什么moss说图恒宇是那个变量(三更推荐一些相关播客给大家;二刷后的细节补充和更新)

    最近看了主创团队的路演,和观众交流的时候又透露出很多新的细节,感兴趣的大家也可以去其他平台上搜搜看。

    推荐最近听的三期聊流浪地球的播客给大家,可以在各类播客和音乐平台搜索播客名字:

    铥铥科幻电波——这是未来事物管理局旗下的播客,三位主播都是科幻迷,本职工作也相关。1月22日有一期龚格尔老师的采访,聊了很多台前幕后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龚格尔老师聊他们是怎么和各学科科学顾问合作的部分的。

    2月3日更新了一期她们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的观后感,主要是讲她们认为流浪地球2到底科幻在哪里。我比较受启发的是她们在聊“真实物理反馈的力与美”那节时候提到的那些细节。我自己在一刷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刘培强他们在月球上安置核弹时,对缓冲气囊的处理,非常真实。

    她们还有一期聊剧版三体的,也很客观,基本上对我和三体的观感差不多。总之很好听,推荐大家收听。

    Gadio——1月23日更新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

    GadioPro——2月3日采访了编剧杨治学老师,聊流浪地球2的故事如何诞生

    —————1月27日更新——————

    27号下午终于等到离得近的imax排流浪地球了(之前大部分场次都给了阿凡达2),二刷的时候重新记录了一些细节,作为原文的补充更新在最后。

    今天去看电影,邻座的两个女生应该也是来二刷的,彩蛋结束后听到了她们的讨论,很开心能遇到那么多同样热爱这部电影的影迷。

    虽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声音出现在小组讨论区里,但这些天看到评论区里有那么多专注剧情,愿意认真讨论流浪地球2的豆友们的评论,感觉还是充满希望的。谢谢大家的友好讨论。

    —————原文—————

    无论是在场景、视觉效果、演员演技和剧情上,流浪地球2都比前作优秀太多,以至于我一度忘记那个看完彩蛋后最大的疑问:为什么moss说图恒宇才是那个变量。

    这个问题在经过小组讨论 开个探讨+解答贴(已变成moss探讨贴😂能不能来个人给我分析预测一下球3里图的最终结果) 3号厅的推文 以及我和朋友的探讨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

    图恒宇表现出的非理性的、不计算利益的爱才是拯救人类的答案。

    看起来很俗套,但在这个故事里它是完全自洽的,也是合乎科学逻辑的,并不是编剧和导演拍一拍脑袋随手就用的陈词滥调。

    在续作中,刘培强和图恒宇两条线可以被看作是对照组,这在他们唯一一次交集中表现的非常清晰。在压力测试里,550w明示,对于刘培强来说,最好的选择是放弃爱人,让岳父作为唯一监护人带着儿子进入地下城。刘培强内心深知这个答案,但仍然无法自控甚至情绪崩溃。

    玻璃外的图恒宇与刘培强深深共情。14年后,受到强烈触动的图终于做出了选择——上传丫丫的数据,让她能够活在数字世界里,但这也意味着他自己的生命将走向终结。

    有意思的是,图恒宇看起来是数字生命计划的执行者,但令他做出选择的本质却是他对女儿不计利益的爱。作为流浪地球计划的一员,刘培强在面对自己的小家时,反而选择了将利益最大化,放弃了爱人。

    在《流浪地球》里,刘培强变成了图恒宇。为了救地球上的家人,他用燃烧的伏特加炸掉了moss,牺牲了人类文明的火种——装载着受精卵和动植物标本的空间站,成功解除了木星引力危机。被大火吞噬的moss,在影片最后留下了一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爱是不讲理智的,爱通常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技术永远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无论是2里的图恒宇还是1里的刘培强,都是在无私的爱的驱使下做出了拯救地球的选择。moss看起来是在说图恒宇这个人是变量,但实际上说的还是爱。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moss不是要毁灭人类的大boss吗?毕竟在彩蛋里moss说我们看到的危机都是它制造的,原话引自3号厅——

    “(我做的)包括但不限于2044年 太空电梯危机,2058年 月球坠落危机,2075年 木星引力危机,2078年 太阳氦闪危机。”

    “(我这么做是)为了克服你们对历史、当下、未来的执念.....,延续人类最佳文明的方式,就是毁掉人类。”

    第二段话非常重要,我认为moss并不是真的想要毁灭人类,那只是它达成延续人类文明这个目的的手段。我猜它是在太空电梯危机之后成为了流浪地球计划最忠实的支持者。

    当moss还是第一代550的时候,移山计划曾经历过多次来自数字生命支持者的破坏(太空电梯危机或许有moss的帮助)。但中国力排众议,坚定地选择完成试验,证明了移山计划的可能性,让全世界团结在一起,推进这个帮助地球逃离太阳系的计划。

    我相信一直在以旁观者视角(影片中出现的各种摄像头)观察着人类的550系列同样记录了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流浪地球计划能成功实现的前提是人类的团结。只有让人类不断经历被“毁灭”,持有不同观点或来自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类才会统一价值观,对这个长达两千五百年需要一百多代人执行的计划产生信念,相信它最终一定能够实现。

    同时,moss还提到,制造危机是为了“克服人类对历史、当下、未来的执念……”。我想也可以理解为对时间的执念。我们通常认为时间是连续的,今天过去就是明天,但假如时间不是线性的呢?

    彩蛋和影片中的几个场景都透露出多元宇宙或者说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彩蛋最后出现了很多个图丫丫的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有不止一个图恒宇和图丫丫,但他们做的事和说的话却完全不同。这其实就是在告诉观众——在流浪地球的世界观里,有很多个宇宙重叠存在,我们看到的拯救人类于危机之中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大概答案还是这八个字——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李永乐老师出过一个入门级的科普视频【薛定谔的猫与平行宇宙到底怎么回事?李永乐老师7分钟讲解量子力学】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简单说,量子力学最重要的特点是不确定性,构成事物的粒子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这个状态被称为叠加态,而让它确定下来的方法就是对它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有科学家提出了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回到电影里,被上传到550w之前的图丫丫就已经可以对摄像头那边的画面和人做出很自然的反应了,我猜只要图恒宇开始“观测”,他就会看到无数个房间里最符合当时情景的那个丫丫。

    当丫丫被上传到550w之后,运力超载,随后月球危机爆发。电影里提到危机并不是立刻爆发的,是有一定时间差的。我猜在那个微小的时间差里,550w计算了所有让人类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最后选择观测我们看到的这个宇宙。

    它也因为丫丫而理解了“人性”。在550w面试刘培强的时候,它的回复还有一股很强的siri味儿,但在太空中再次见到刘培强的时候对话就变得很自然了,而且它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moss。我们都知道,名字是一种有生命、有感情的表现。

    影片的其他地方同样给出了暗示,包括3号厅提到的那6秒一闪而过的画面,周老师说“我相信我们的人”,以及马兆留下的遗嘱——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莫比乌斯环。我有理由相信周老师和马兆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平行宇宙的存在,并且看到了月球坠落危机的解决。

    量子力学的世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它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对唯心论或者宿命论的肯定。在对世界的所有解释中,意识决定物质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在所有意识之中,赤诚的爱毫无疑问是最强大的。从古至今,无论是童话传说还是神话故事,人类都如此相信。

    ————二刷更新一些对原文的细节补充和梳理——————

    1 moss一直在观测:电影是以监控摄像头的红点开始,又以红点结束的,这也说明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moss的观测下完成的。摄像头出现特写的时候应该都是导演在明示moss在行动,包括太空电梯危机时,叛军在moss的帮助下成功覆盖韩朵朵刘培强的数据拿到了通过中转站的许可,以及图恒宇一家三口的车祸。

    摄像头的特写最常出现在图恒宇那条线里,moss主要把功夫花在了图恒宇身上。图恒宇一家出车祸的时候数字生命试验应该还没用在人体上,为了延续丫丫的生命,图恒宇才会请求单位同事复制丫丫。550c完成大部分重启月球发动机的任务后,moss干扰太阳风暴预警系统,导致550c损坏,马兆只能去借图恒宇的550a完成任务,于是图恒宇才有机会加入550系列的后续开发,也有机会将丫丫上传到550w。重启根服务器,门坏了损失一名队友,水淹了损失一名队友,最后他不得不上传丫丫和自己的数据才能完成任务,成为数字生命,进入量子世界。moss做这么多事情,一方面是为了让人类团结,另一方面是要让图恒宇成为数字生命。

    2 周老师为什么非要点火:在月球危机事件时意识到了量子计算机在帮助人类。1987年地球实验室曾经收到过关于太空电梯危机的警告,月球危机来临前又收到了警告。电影里有官员问发动机超载到底是谁干的之后,有人回答是机器人干的。各国政府官员还收到了全球核弹头的总和数量。我想周老师基于这些电影表现出来的信息以及观众不知道的信息,意识到了有神秘力量的帮助。联合国发言前,他一个人在会议室的时候意味深长地抬起头看了很久会议室里的摄像头。

    月球危机成功解决后,周老师在最后的发言里说到: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历史、当下和未来。我们的人可以完成任务,无论虚实、无论存亡。和moss的台词“帮助人类克服对历史、当下、未来的执念”简直如出一辙。这说明周老师知道量子世界里时间不是线性的。有人能够提前发出警告,在量子世界里也有我们的人在帮忙。

    3 关于马兆和笨笨:编剧发微博提示过大家马兆是关键人物,要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于是二刷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他和周围人的区别。我看到最大的不同应该是他对于温度的感受是异于常人的,在执行月球任务的时候,应该是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月面温度非常高,宇航员在舱内穿着半袖衣服都是湿的,只有马兆穿着长袖一点汗都没流。他的汗是紧张的时候流下来的。

    他的遗嘱是一个无穷符号。一开始我以为是莫比乌斯环暗示四维世界,后来想了一下有可能是永恒的意思。他也许在立法之前就已经上传了自己的数据,但代价可能是神经受损导致感官失灵,对温度的变化感觉不明显(但后边他修复根服务器时又能感受到寒冷,可能没有完全受损只是部分受损,极热或极寒才有感觉)。

    和门框机器人比起来,笨笨太不像机器人了。二刷的时候观察到几个关于笨笨的细节,除了大家讨论的“笨笨,你是条军犬”被踢下海之外,笨笨下到水底的时候看到过某种海鲜,露出了馋的表情;执行任务的队员在入口附近流下血迹,笨笨打算进去找图恒宇的时候看到血发抖退后。笨笨在整部片子里帮到的忙并不多,但图恒宇去哪儿都要带着它。我猜是图恒宇在做实验的时候曾经用过某条马上要离世的军犬做过动物实验,笨笨就是那个成功的实验结果,所以笨笨的行为看起来那么有生命力。

    最后敲门的可能是马兆,但笨笨可能也在量子世界里。

    4 关于四维空间:作为佐证有点牵强了但还是想记一下。丫丫一直说的那道不会解的难题是数独题,图恒宇最后告诉她要填4。图恒宇被抓进去后依然在做研究,在墙上写公式的时候也写了一个4。我硬说的话或许这也是在暗示父女俩最后都进入了四维空间,能够到达任意时间。

     3 ) 初现史诗气质——观《流浪地球2》

    轻度剧透。

    农历新年的首次观影,大年初一上午场,犹豫之下还是选择了《流浪地球2》,虽然对《满江红》和《深海》也很期待。

    这一部从时间线上来说是第一部的前传,属于“前刹车时代”,除了沿用原著的故事设定以外,基本上都是原创的情节和人物。特别是在“流浪地球计划”以外,又引入了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科幻命题在这部电影中的地位和比重甚至是并驾齐驱的,因此虽然片子时长很长,但是内容非常充实。

    概括来说,《流浪地球2》故事依然很硬科幻、很东方叙事,用编年体的方式串联起了时隔十几年的相对独立的两次危机的叙述方式也让人看着比较舒服;制作上依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工业水准、比前作有一定幅度的进步,可能由于预算增加的原因(推测), 实拍的大型多人场景也有所增加, 开始真正有了那种维系全人类命运的氛围感,即使相比国外同类题材(科幻+灾难)也很具有竞争力。

    具体情节上这次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分别统领“流浪地球”和“数字生命”两条线,两个命题一开始是相互竞争、相互矛盾的,到最后又和解融合(这很辩证法)。刘培强依然是个有亲情羁绊的新模式典型英雄人物、承担了大多数动作场面,图恒宇的价值观则比较复杂一些、更有探讨的空间。

    故事的一些桥段、尤其是煽情部分,略显套路化,但是拍的都很精彩,我个人也是在选人引爆核弹和外国宇航员替代沙溢敲吴京头盔两处贡献了热泪。个人一直认为,商业片不需要在情节上过于刻意求新(有些甚至是求怪了),把故事讲完整、逻辑讲通顺、拍的精彩一些,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观众就已经非常受用了。

    稍有美中不足的是,两条线的人物情感都围绕家庭和亲情、而且没有特别明显的质的区别,似乎有些重复;另外对于图恒宇的动机是不是还可以设计的更复杂一些、那些极端的数字生命支持者的伦理是不是也可以稍稍展开一下,毕竟从结局的定调来看影片对于虚拟生命不是彻底否定的,那仅仅一句“没有人的文明是没有意义的”就略显苍白。

    最后一点,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一种可能,就是可以将一些非常好的科幻命题如“数字生命”这种融入到流浪地球计划这样一个大背景中,从而丰富它的内容,毕竟如果只局限于一个科幻点子很难撑起一个长系列故事的新鲜感。就像《三体》,在三体文明入侵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下,每一部其实都在引入新的科幻创意来充实故事——第一部的三体文明和质子、第二部的几项面壁计划和黑暗森林、第三部的降维攻击等等。这样借助于这个已经广受认可的大IP还可以继续创作出很多优秀续集,毕竟流浪地球计划要持续2000多年,而几百年上千年以后的文明形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无法想象,因此这个电影系列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

    作为一个中学时代就在看《科幻世界》、甚至曾为了要探索未知而想选理论物理专业的科幻迷,我知道中国科幻还有很多精彩的点子和故事。希望未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能够延续同等及以上的制作水准、吸纳更多优秀的创意的想法,期待它能够成为一部东方科幻电影的煌煌史诗。

     4 ) 现在轮到中国人拯救地球了

    看完随便抒发几条感想。

    1. 美国的华语电影。上一次在美国电影院里看中文对话的片子还是张艺谋的《英雄》,一查都20年了。 住处不远有家电影院一到周末就放印度电影,有时还枪战片连着歌舞片放两场,却从来没有华语电影。王健林买下美国电影院线AMC后,也不搞搞文化输出。

    2. 专程捧场。这次方圆百里,只有一家电影院上演《流浪地球2》,冒雨来回开了80公里去捧场,相当于苏州开到上海。坐在全场最好、可以半躺抬脚的红色皮座上看了三个多小时,看到最后一分钟,灯光亮起才退场。

    2. 《三体》和《流2》。今年春节无意中过了一次“刘慈欣周”,一天看一集《三体》,年初五看《The Wandering Earth 2》。《三体》没看过书,到目前为止看了12集,感觉不错,制作水平虽然不如同期播出HBO的《最后生还者》,但更有意思。光看着两次出现的北京卤煮店就觉得亲切,二十多年没吃过了,想自己做,可是买不到猪肺。

    3. 《流2》与一些前辈们。《流2》能看出很多科幻片的影子,像MOSS觉醒后,警示、干预和毁灭人类,很容易让人想起《2001太空漫游》里的HAL。刘培强和图恒宇两个家庭的设置和亲情,和《星际穿越》里两对父女类似,但两条线没有像《星际穿越》那样自然融合起来,刘培强和图恒宇只是勉强地打了照面。《世界末日》(Armageddon)里一帮矿工上天,人工引爆核弹炸小行星,《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用核弹炸彗星,实施少数人保存物种的方舟计划,《流2》则是多国部队用核弹炸月亮,同时让一半人躲入地下。用《三体》的台词说,《流2》比两位前辈,至少大了一两个数量级。

    4. 刘工之梦。《流2》虽然和刘慈欣原著小说关系不大,但影像化实体化了基建强国的工程师之梦。孟子对齐宣公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阿基米德对叙拉古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刘工可以造1万2千座(电影里是1万座)比泰山高好几倍的发动机,推着地球去流浪。

    5. 不老的“劳得娃”。第一次看吴京是《杀破狼》,和 甄子丹狭路相逢,一场好打,当时在美国刚找到工作不久。第一次看李雪健,是大学食堂放映的《焦裕禄》,这次没认出来。第一次看刘德华是与陈玉莲合演的《神雕侠侣》连续剧,哦,那是在中学时代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这次看到图恒宇一张紧致的白脸,心中感慨:劳得娃真是不会老的港星劳模啊……

    6. 工程项目和人海战术。每次和女儿看漫威电影,她都要等片尾彩蛋,我只能陪坐十分钟,看看片尾一大堆人名,像《复联3》摄制人员分伦敦组、纽约组、全球组包括巴西、菲律宾和冰岛等等,光CG artist就将近200个,不免感叹好莱坞工业化程度之高。这次《流2》也是全世界到处拍,片尾打出的人名应该比《复联3》多不少,光中国部分有几百号人,光木工就有几十个,而且还看到了专管茶水和饮食的。郭帆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真是学以致用了。

    7. 砸钱。前几天聊《三体》时,我说觉得科幻电影只有砸钱才有可能拍好。前些时候《纽约客》刊登特写,描绘了负责全球原创剧集生产的网飞印度裔女高管Bela Bajaria,里面说到《怪奇物语》最后一季1集3000万美元,而9集《鱿鱼游戏》一共才2100万美元。看完查了一下,《流2》的预算6亿人民币,约合9000万美元,才相当于三集小孩子骑自行车打怪的《怪奇物语》,性价比老高了。接着看票房,5天17亿,那《流3》估计没跑了。再想想Alien前传,本来说要三集的,可是五年前第二部《异形:契约》之后,“三”一直拍不出来,真是焦心,老雷都85岁了。要不来中国拍?

    8. 不懂就问。量子计算机的一大应用是可以快速破解密码,怎么破解核弹密码这么难,还是错了N次就要blow up? 故事发生在2058年,李雪健老师出场看着60岁,差不多是豆瓣的00后、美国的Z世代,中俄宇航员都能隔着头盔实时翻译对话了,怎么修改个发言稿还要纸和钢笔,官场风气五十年不动摇?朱颜曼滋演的郝晓晞,手下尊称为“郝处”,怎么叫李雪健演的周喆直为“周老师”,这时官场风气倒又不存在了?

    9. 我的电影梦。大学时有天在《文汇报》中缝里看到广告,《英雄本色3》在一个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上映,我换乘两趟公交车,加上两头步行和等候,大冬天来回花了三个多小时,去看这个片子。来美国后读书工作买房,一大考虑因素是电影院步行五分钟可至。到如今,经常周五一查,电影院十几个片子,哪个都不想看。这次冬夜驱车冒雨往返八十公里看《流2》,可以说是“怕见夜间出去”的我,“老夫聊发少年狂”。

    10. 中国人拯救地球。播映《流2》的小厅只能容纳50人出头,周四的晚上人不多。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老美,也是看到最后一分钟,大概是和我一样的科幻影迷。走出来的时候,他说这个片子不错,我问他是不是让他想起了Armageddon和Deep Impact。他说:是啊,都二十多年了,当时两个片子时隔两个月先后上映。我笑道:美国人已经拯救过地球无数次,现在轮到中国人了……

     5 ) 从达叔和李老爷子看得出郭帆是个多么有情怀的导演

    我觉得全片这些动人看点中,片尾那句“致敬吴孟达先生”一定是最让人有感触的一个。 不知不觉达叔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时至今日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再在大荧幕上看到他,实在是惊喜又感动。 非黑非粉,但是站在普通路人的角度上真的忍不住想夸一下《流浪地球2》的用心程度,以及那溢出荧幕的情怀感。 其实在开篇听到李雪健老爷子的声音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纳闷+惊喜了。早就听闻老爷子身体抱恙声音不太清晰了,怎么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如此洪亮有力? 特意百度了一下才得知,竟然是剧组专门为老爷子用AI技术重建的声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为让这位老艺术家的声音,串联在整部电影里,这不是情怀是什么? 还有让全场人一起惊呼出声的达叔的再度现身,也是郭导“夹带私货”的情怀展现。 电影里图恒宇和女儿丫丫最终以数字生命的形式相守在一起,化身“数字人”,以数据的形式永存。而在故事之外,郭帆导演用自己的方式,让离开两年的达叔变成了真实版“数字人”,以韩子昂的身份再度回到全国观众视野,对于我们这群看着达叔电影长大的娃娃们来说,可谓极致浪漫了。 时至今日,国内的视效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要啥有啥”的地步,而要问科技进步最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流浪地球2》里的韩子昂、李雪健,就是最好的答案。 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彩蛋也能看出郭帆导演的用心。那就是变身数字生命的图恒宇,回归到了华仔颜值巅峰时期的样貌。大概每一个80后,都会在那一瞬间闪回到想当年的某一刻,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惊喜彩蛋。 我想郭帆导演一定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男人。所以才能在作品里拍出“遨游太空不重要,给喜欢的人一束花很重要”这样窝心的情话。而他的柔软也体现在作品中的许多“情怀点”上。 比如镜头不多却足够让人惊喜的韩子昂的回归 比如AI重建再度洪亮起来的李雪健老爷子的声音 比如数字生命时让无数人闪回80年代的刘德华的神仙颜值...... 这些都是郭帆导演给我们这群观众最真挚的情书。

     6 ) 没必要自视过高 更不要自轻自贱

    我的感受:

    1 远超预期 2比第一部强 3 格局打开 境界打开 4中国影史第一科幻系列作可期!

    对于部分影评的感受:

    在荧幕上

    美国人孤胆英雄可以 中国人大杀四方不可以

    美国人大聪明 亚裔非裔背景板 毛子大坏蛋可以 中国人主事拯救世界不可以

    美国人星条旗当战袍 名字直接就是美国队长 文化输出影响全球可以 中国人战狼不可以

    美国人一部一个美女谈恋爱可以 中国人谈恋爱就是你烦不烦不可以

    我也不喜欢主旋律 不喜欢献礼 不喜欢说教

    但屁股不要太歪

    真够贱的啊你们

     7 ) 如果阿凡达2都可以有8.0?

    好评夸赞不说了,豆瓣满街都是。这一部非常震撼,中国式科幻美学巅峰。

    说说那些打差评的,无非两种:

    1、“大家都睡着了,垃圾电影”。

    首先我也睡着了15分钟,旁边一堆人在打鼾,不过我很理解,毕竟昨天是大年三十,我相信全国人民昨天都睡很晚,今天初一要早起,应该都犯困。电影前半小时主要是感情戏和铺垫,时间分配对于173分钟很合理。所以没什么脑子真的建议不要去凑热闹,还打鼾影响别人真的很恼火。

    2、“集体无意识主义;利维坦主义;大国价值输出,没有剧情只有特效垃圾垃圾恶心 恶心 恶心”

    本文重点骂这类人哈。美国队长把国旗穿身上,文化输出,你们高潮了!阿凡达水之道那种我用屁股都能写的剧本(阿凡达2特效无敌,我非常喜欢),你们高潮了!你们真的是狗吗??!

    很认可大刘在三体中对人类的思考,人类永远会在和平时期选择爱与自由,认为生存是应该的!

    所以你们这些翻墙看过几天FB,过上了好日子看了点弗洛伊德就认为,我们的集体在最后十几分钟,需要决策谁去引爆核弹的时候,应该用举手和投票???

    Love&Freedom 适用于当下的文明,但可能真的不适合人类成为宇宙级文明。

    如果阿凡达2都可以有8.0分,那这部流浪2至少得有8.8分。多的0.8分全打在剧情和科幻命题创新。

     短评

    看到沙溢扮演的师傅喊出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时还是忍不住落泪

    6分钟前
    • 特凡人
    • 推荐

    刘德华那条线,给整个电影情节优化了不止一点儿,尤其是溺水后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瞬间:“这是国产电影能有的剧情吗?”

    7分钟前
    • 关山难越
    • 力荐

    比第1部好看。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更多的小破球

    11分钟前
    • 无心xwxw
    • 力荐

    就这还有人说超过《星际穿越》?

    16分钟前
    • camus
    • 较差

    故事冗长且稀碎。想讲的太多,一样都没有完全说清楚。我全程给我妈讲解,坐我旁边的也在全程给他妈讲解。其实2044年那段没有塞在这部里的必要。关于生命和文明,现实和虚拟,只有标签和口号,没有智性的讨论。全程就是看一群固执的爹抗拒自然,不被任何人和事说服甚至动摇,强行按自己的意志支配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并称之为「勇气」,前脚才感叹「人类把最强的密码用在了互相攻击的武器上」后腿就把人类分成「我们的」和「你们的」一面想当老大「我们比你们其他任何人都要正确伟大光荣,听我们的就对了」一面装和气「我们是为全人类考虑,是在(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不是想搞强霸」,全片刻意制造的笑点,都没有这种又啥又啥的自我矛盾好笑。

    21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低开高走,前半小时脚趾抓地,刘培强的爱情线真的很尬,那个女性胸部特写后韩朵朵生气,我非常非常厌恶郭帆这种没有任何笑点的恶趣味。图恒宇的线救回来了,华仔真的神。ps朱颜曼滋很适合这种角色,喜欢她的颜。

    26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推荐

    看完了,大年初一就在电影院哭了,那种与天斗与人斗与命运斗只为了未知的未来和理想奋斗的中式硬核浪漫让人心潮澎湃。李雪健那个角色在大会的发言真的超牛,大刘笔下的科幻真是处处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务实和真诚,好喜欢,这电影真的太特么牛批了!

    30分钟前
    • 🛸
    • 力荐

    “这是俄罗斯的型号,没有安全保险,只有两个扳机。”

    35分钟前
    • C
    • 推荐

    四星+一星鼓励,值得八分以上的佳作!还有我不理解 看了会睡觉一般是不感兴趣 看了骂依托答辩的都是什么脑回路。美国拍科幻片就能泛滥煽情主旋律,中国就不能是吧。美国就能输出,中国就不能是吧。再说了,我是真没看出来有多主旋律了,要硬说是主旋律的话我认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星际穿越》可以有亲情,生孩子没问题,到《流浪地球》这就催婚催生了是吧?《星际穿越》里美国人可以拯救全人类,《流浪地球》里中国人就不能拯救世界了是吧?《星际穿越》里可以抛弃一大部分人类,然后一小部分人类放弃地球和太阳系去新星球生存,《流浪地球》就不能有家国情怀,带着剩余一半的人类和地球去寻找新家园是吧?我只能说戴有色眼镜去看总能在鸡蛋里挑出来骨头。当然,上述这些是我好兄弟宸老师(豆瓣可以搜到)以及我亲身经历而有的输出。

    39分钟前
    • 一堆曲别针
    • 力荐

    放几年前,我会跟着愤青一起骂,骂故事写的不好,骂节奏,但其实我的阅片量来讲根本不懂这些。无非就是跟风黑,显得自己多专业一样。现在呢?有一部电影3个小时让我不困,让我感慨,让我跟着它的思路去走,还能看到中国电影人走向世界的野心,就已经足够了。

    42分钟前
    • 一叶小江南
    • 力荐

    原来人死后还要继续干生前的活儿是真的。

    47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四星半。《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进步很多,并将国产科幻大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观足够硬核,动作场面与特效更加恢弘也更加细致,尤其是对太空电梯的呈现,太惊艳了。剧作上也更扎实了,两次大型危机(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两种理念冲撞(数字生命计划与移山计划)、两个一体两面的主角……冲突线明晰,人物群像立体。同时,周喆直就是新时代的愚公,难怪这个角色要请李雪健老师来演。影片对愚公移山这样的中国精神有了更加丰富有力的传达,这也是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所在。

    48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刘德华那条线有点儿意思,为这个系列电影开启了新维度。太长了,删减强制煽情正能量能短30min。

    49分钟前
    • 撕蓝
    • 推荐

    笨笨!!你是军犬!!

    50分钟前
    • 水逆退散
    • 力荐

    我看有些人说又红又爹,感觉确实有点儿。但是点完头我又想,美国哪部电影不是又“蓝”又“宇宙第一”?

    53分钟前
    • 玛丽莲萌鹿
    • 力荐

    我的建议是,把网络服务中心迁移到高原上来

    5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2019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就想着,回国之后如果能在这样的剧组工作就好了,结果今年就真的在这部的片尾字幕了。🥰与有荣焉。今天很想念组里的朋友们。

    58分钟前
    • DrunkenPeach
    • 力荐

    《流浪地球》系列,单枪匹马,把中国的科幻电影提升到世界级水平。这不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宏大的全人类史诗!但是,173分钟的片长,三条缺乏交互的故事线,慢热的节奏,劝退路人的冗长数字生命线,确实是讨好了影迷与科幻迷,可无疑也是提高了对广大路人的门槛。豆瓣用户狂吹刘德华线,但电影院里刘德华线却让很多观众低头玩手机。2023年1月22日,刘培强先生,生日快乐!可能也就世界末日了,房价才会跌。最后,这不比《阿凡达2》的家庭伦理与美式霸凌好看?

    60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力荐

    不必对比什么 作为里程碑他已经无敌

    1小时前
    • 电子梦
    • 力荐

    三星半。郭帆拍片的恳切,在场景设计和视效的细腻度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一次拉高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工业水准。雪健老师依旧老辣,刘德华则收获了近年来最有挑战的角色。可惜的是,这部续作在叙事层面太过松散,刘培强、图恒宇两条主线并行,还要给周喆直超大篇幅,以至于情节取舍变得犹疑不决,这对节奏先行的科幻片来说是大忌。角色的篆刻比重,是该系列在未来第一优先要做的功课。

    1小时前
    • HarperDie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