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游戏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14

    主演:阿沙·巴特菲尔德,哈里森·福特,海莉·斯坦菲尔德,阿比吉尔·布莱斯林 

    导演:加文·胡德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南游记之闹三界

    • HD中字

      异形4

    • HD

      真心英雄

    • HD

      牧野诡事之卸岭力士

    • HD

      奇门遁术2

    • HD中字

      艋舺

    • HD

      屠魔战士

    • HD中字

      机械师2004

     剧照

    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1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2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3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4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5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6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16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17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18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19安德的游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并不遥远的未来,来自外星系的异星蜓入侵地球,造成超过一千万人死亡。危难时刻,勇敢的队长瑞克汉姆阻挡了侵略者扩张的步伐。利用这有限宝贵的时间,地球人致力寻找具有极高天赋的少年加以训练培养,以期他们能够成为挫败外星入侵者的领袖人物。身形瘦小、神色忧郁但目光无比坚定的安德·维京(阿沙·巴特菲尔德AsaButterfield饰)正是这群少年中的一员,他也是国际舰队寄予厚望并重点培养的对象。经过数轮严苛的考评,安德的潜质得到战斗学校的指挥官格拉夫上校(哈里森·福特HarrisonFord饰)的肯定,他被上校带到了位于轨道空间站上的战斗学校,在全封闭的环境下,未来的英雄迎来新一轮的磨练……本片根据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ScottCard)的原作改编。

     长篇影评

     1 ) 怎么拍都会有遗憾

    做为Ender's game的忠实粉丝,尤其碰上今天没课再加早上半价,我居然破天荒在第一时间看了电影。因为我读了无数遍书,情节的发展和书基本一致,不过Ender 和Bean居然同时进入舰队,我太吃惊了,还是按书中写的有先后比较好。Ender的演员演的真好,那双眼睛表达的无数内容,不过我看Hugo已经被感动了。可能导演为了把整本书的内容塞进两个小时,把内容进行的删减,不过很遗憾的是,我觉得最重要的都没有突出出来。Ender和姐姐Valentine深厚的感情,和哥哥Peter敌对的关系都表现的不够。Ender的演员Asa个子很高,我觉得跟书中描写的差的太远了,因为他个子矮年龄小,才会引起嫉妒和冲突。而最让我无法忍受那个充满荣誉感的西班牙人居然又矮又丑,书中他又高又帅,所以Ender只能智取,否则根本打不过。而电影里可能是坏人都丑吧,比Ender矮一个头,真是的,破坏了我的感觉,看书的时候我可是想成个帅哥呢!Ender和他的同伴的友谊表现的不够。我觉得如果电影多描写Ender的成长,而不是记流水账会更好。再说一下英雄Mazer,他一出来我吃了一惊,他脸上的tattoo 让我想到了<群星,我的归宿里>的Foyle,因为我觉那个人就是那样的,走神半天,英语也听不大懂,好在我看了小说,继续。我承认,最后把虫族的母星炸毁,Ender眼里闪着泪花说不做残忍的人,我也感动了,哭了。由于沟通不畅 才造成双方的误解。我看过采访作者Card的文章,他最想写Speaks of Dead,担心没销路才先写的Ender's Game. 我深有感触,我以前喜欢Ender's Game,现在越来越喜欢他后面出的系列,Ender's Game包含的东西太少。我想要是拍Speaks of Dead,应该是会介绍一下Valentine和Peter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吧,我看书的时候很喜欢这一段,我看书的时候网上资源很少,想想1985年写的就更感到了不起,那是还没有网络。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虽然把孩子象军人一样训练我不喜欢,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Asa确实演的太好了,是我心目中的Ender,不过个子太高了,也许配角应该个子更高!

     2 ) 安德的故事,吐槽版

      大家好,我叫安德,我喜欢上课玩ipad,班里的小混混游戏打不过我,打架也被我虐了,我被学校开除了。
      可是司令觉得我是个人才,他还送我去战争学校,在战争学校的足球赛,我机智的学习国足所有人围住球挤到对面门里的战术,战胜了高年级小痞子。小痞子球踢不过我,打架又被我打成植物人。
      可是司令还是觉得我是个人才,他就把我送到了前线,这么多年过去了,ipad也可以投影着玩了,司令天天让我玩投影ipad,真是爽。有一天我终于把游戏打通关了,司令居然说游戏是真的,chao~老子最喜欢虫族妹子了,你居然跟我说是真的。后宫也不要了,地球的姐姐我也不要了,拿着奖金跟活下来的虫族妹子周游宇宙去了。
      所以说,年轻人,没事多玩玩ipad,学学打架,不用多久,你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虫族妹,走上人生巅峰,想想有没有点小激动呢?

     3 ) 都怨我没看过原著

      看到简介中的虫族,以为能有星河战队式的人虫大战,结果是大失所望。一个叛逆天才和他的小伙伴们就下一个大圆球里练练枪法就能击败外星人了?从头到尾基地的人员就那么三个,要是把地球的防卫交给这里,完全不能让人放心啊。玩游戏式的作战方式,广播体操式的指挥方式,导师们你们那么强大自己直接上就好了,干嘛整几个小屁孩来糊弄外星人啊。
      吐槽完了,舒服一点。如果你是原著党,请谅解,都怨我没看过原著。

     4 ) 《安德的游戏》:游戏中的四层哲学探讨

    引言
      
    若是粗看一下内容介绍,《安德的游戏》是那种很容易落入窠臼的故事:在击败进攻地球的虫族后,人类一直在竭尽全力做好应对未来进攻的准备。少年安德成为这个计划的一分子,他将接受难以想象的历练,成为人类舰队的领袖。
    也许你会眉头一皱:不会又是那种少年英雄艰难成长在星际大战中拯救全人类的故事吧。
    是的,《安德的游戏》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不过,评价一部作品,不是看它讲了什么故事,而是看它想通过故事表达什么。热血战争从来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正相反,它带来的是难以名状的沉重。它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模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并清晰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文明的发展伴随着无尽的悲剧。
    为了展现这种悲剧性,电影层层递进地铺开了文明发展不能回避的四种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有其悲剧性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起先,这种铺垫是不易察觉的;随着剧情发展,故事的主旨开始慢慢显露;最后在观众毫无防备时,给观众一个措手不及的震撼。
      
    第一重悲剧
      
    最先呈现出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个关系。这在电影中,具象为安德与国际舰队的关系。关于个体与集体有着怎样的关系,小说中格拉夫上校有一句精辟的论断:“我们是工具。”而他也确实是如此践行自己的言论的:为了让人类有一位能抵御虫族的指挥官,为了让这位指挥官的战略战术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他牢牢地控制着安德的一举一动,以堪称“卑劣”的手段操纵他的心理和行为。
    格拉夫上校的根本信条是,个体要服从集体,个体要为集体所用,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建立的前提。奴隶制中的奴隶,封建制中的农民;生产线上的工人,军队中的士兵——他们都不过是起着工具的作用。
    看上去格拉夫上校是个奉行极权主义的人,但我们看到有时他也隐隐流露出对自己的憎恨。或许他心底里并不像这样做,但为了集体——人类——他却别无选择。
    于是我们知道,就连格拉夫上校也是一个工具。集体中的个体也许有阶级之分、职业之分,但这不改变个体作为集体工具的本质。集体这台机器所要求的,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在这台庞大的机器中各司其职,无论身份高低、地位贵贱。皇帝是一国身份最高、地位最贵的个体,可他依旧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限制:他可能不能爱自己想爱的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他是维系集体存续的关键个体,也就是最关键的工具,牵一发而动全身。
    被无政府主义者奉为信仰的乌托邦,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想。在集体意志面前,个体意志是无力的,个体感情是无处宣泄的。个体为了发展组成集体,而集体确实保障了个体,却也时不时泯灭了像安德这样的个体,这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重悲剧。
      
    第二重悲剧
      
    集体与个体是相互依靠,共荣共亡的关系。现在将视野放宽一些就会发现,这个集体很可能不是孤独的。一个集体将与其他集体接触,而第一次接触的结果可能不是那么美妙。即便是现实世界,不同的国家间已经频繁接触了千百年,冲突还是层出不穷,第一次接触的艰难可想而知。
    作品安排了人类和虫族作为第一次接触的两方,而二者的第一次接触也是通过血腥的战争拉开帷幕。电影中对于原著中明确交代的虫族进攻人类的原因,说得含糊其辞;而小说讲得很清楚:虫族想殖民地球,但并没有把不能心灵感应的人类当作智慧生物(“我们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直到遇见你们,但我们从没想过不能梦见彼此的梦的孤独生物也会有智慧。”)。就像人类不会留心脚下的蚂蚁一样,虫族也没有留心人类。直到双方开战,虫族才发现铸成大祸。
    战争最初的原因不是什么利益纷争,而单纯只是误会;人类在遭遇攻击后,所做的事情不是调查。虫族的强大和对灭绝的恐惧使人类孤注一掷,意欲对虫族除之而后快,并发动了对其的灭族战争。用安德的话说就是:“把他打倒只是赢了一次,我想每次都赢,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来找我了。”
    这就为故事蒙上一层荒诞色彩了。几次战争的损失、生灵的涂炭,毫无正义与荣誉可言,一切皆是徒然。
    这是一件何等可悲的事情。在小说的结尾,安德遇到了虫族女王,感应到了她想说的话:“如果我们能一早与你交流就好了。”她也对命运无情的嘲弄做出了自己的控诉:“请你们记住我们,不是作为敌人,而是作为遭遇不幸的姐妹,被命运或上帝或进化改造成为令人憎恶的异形的姐妹。”
    文明与文明的交流,总是从碰撞开始,这影射了人类文明的第二重悲剧。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悲剧过后,作品终究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希望。
    小说结尾处,安德接受了虫族女王托付的虫茧,并记下了她最后的倾诉:“我们将原谅你们杀了我们……前往我们的家园吧,地球的儿女们,住在我们的隧道里,耕种我们的土地。我们做不到的事,现在都借你们的手来完成。树木因你们而茂盛,土地因你们而肥沃,太阳因你们而温暖,行星因你们而繁荣。”
    电影结尾处,虫族女王没有说话。她用看上去很恐怖的节肢,拭去了安德眼角的泪水。
    这段话,这个动作,是全作最感人肺腑的片段,仿佛一道光刺破了黑暗的宇宙,是尔虞我诈的利益斗争中最具人性的闪光点。
      
    第三重悲剧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安德在作品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夹在两个集体冲突中的个体,是置身于母族与异族战争的第一线的士兵。经过前两层的铺垫,到了这一层,应该说是已经到了作品的思想核心。
    要理解这一核心,首先要解答两个问题:为何安德被设定为一个小男孩?为何战斗又要以游戏的形式?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点设定绝不是噱头,而是有其深意的。
    选拔少年作为舰队指挥官的计划,是人类击败虫族第一次入侵后开始的。此时人类惶惶不可终日,自认正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所以人类统治阶级采取了更加极端、激进乃至龌龊的政策,其目标就是一劳永逸地消灭虫族——就当时人类险遭灭绝的情况而言,我们应该颇能体会统治阶级的良苦用心。
    然而要实施种族清洗计划,这不是常人所能领导的。首先是技能方面,这需要超人的战略战术和战斗技能,所以指挥官要从孩子开始训练,把他们培养成武器;其次是心理方面,简单来说就是要能承受重压,而且关键时刻下得去手。
    很显然,要找到符合两方面要求的士兵,最好是“从娃娃抓起”。技能方面可以选择优良的基因,进行艰苦的训练;心理方面,孩子更容易操控,对孩子更容易进行愚兵政策,让他们不怀疑自己的使命。
    这还不够。格拉夫上校看重的、高于此的是:战略战术高超、对敌人冷酷无情的同时,还必须对同胞充满热爱。
    滑稽的地方在于,这可能吗?一个人怎么可能在终结另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后,还能安心地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和以前一样,和蔼可亲呢?
    这就是最体现作者天才的地方了,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游戏。
    刚才提到的两个问题在此无缝衔接:
    孩子是最容易操控的,安德会以为这只是一场游戏。只有把这一切看作游戏,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游戏,安德的恶才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给敌人并在需要牺牲自己人时毫不犹豫,而同时他的善才会被最大限度地保留在心底里,他的内心才不会受到善恶冲突的煎熬。当游戏结束、噩梦终结时,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十几岁的孩子,天真无邪。
    可惜,事与愿违。现实就如同电影海报上的宣传语:这不是游戏。当我们看到安德得知他刚刚在最后的“游戏”中灭绝了一个种族的真相时,仿佛可以听到安德心碎的声音。
    夹在集体冲突间的个体是第三重悲剧。安德的哥哥彼得、姐姐华伦蒂都是技能高超的孩子,但一个被培养得过于“恶”,一个则过于“善”,于是被淘汰,成为计划的牺牲品。
    安德天生是一个完美的平衡者,是他哥哥和姐姐的折中。即便如此,他也在极端的技能、心理训练和内心的挣扎中几近崩溃。而且比哥哥姐姐更惨的是,在他攻灭虫族保障了人类的利益后,对他的折磨还没有结束,他又在误会解开后主动承担起帮助虫族延续后代的责任,以此来赎罪。
    尽管当时没有人认为他有罪。
    安德只是个孩子,凭什么要承担起两个种族的未来呢?可是他无法责怪任何人,唯有像虫族女王一样感叹命运的不公。
    在母族、异族与个体的关系上,电影通过各个角色作为代理人,交代了各方观点:
    格拉夫上校说:“重要的是,我们赢了。”
    华伦蒂回答格拉夫上校的话“人类需要他拯救时”说:“谁来拯救他?”
    安德说:“我打败敌人,是因为我了解他们。当我了解他们时,我爱他们。”
    格拉夫上校代表母族,华伦蒂代表个体,安德则代表异族——他已经由母族的士兵,变为两族的桥梁。这样一来,他就超脱了个体与母族的局限,从更大的视角,俯瞰着全宇宙的芸芸众生。这可能是他从命运的无常和诅咒中,获得的唯一补偿和慰藉。
      
    第四重悲剧
      
    行文至此,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已成过眼云烟,随风去了。我不禁想起一句关于二战老兵的名言:“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怕被遗忘。”
    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体,无论在前三层悲剧中受了多少苦,只要苦衷被人理解,奉献被人感激,不得不做的事被人原谅——最重要的,被人铭记并得到公正的评价,也许那些委屈就都不重要了吧。
    可是,就连这些都是奢求。随着时间流逝,人和事都被人遗忘、被人误解、被人恶意歪曲,历史早已面目全非。在时间已是3000年后的续作中,安德并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恰恰相反,由于其灭绝虫族的行为,被人当成了凶手、杀人犯、战争罪犯。命运的诅咒只有一生,历史的诅咒却是生生世世,这是第四重悲剧,也是人类自身的悲剧。
    这里再次体现出安德的伟大。他开创的一个行业(电影中被阴差阳错地安排在了马泽.雷汉的身上):死者代言人。这也是下一部小说的名字。他努力去讲述虫族真实的故事,讲述这场战争真实的始末。恐怕,在这场悲剧的、没有胜者的战争中,只有为那些死去的人代言,才是活着的幸存者们的应有之义吧。
      
    结语
      
    很令人诧异,这部以孩子为主角的作品,竟是一部沉重的悲剧。若是作为儿童读物,不知道孩子们会学到什么——没有童趣,没有乐观,没有开朗,只有与年龄不匹配的现实感与历史感,以及沉甸甸的无奈。
    但在结尾处,安德与虫族女王达成和解时,我忽然明白为何这部悲剧要以孩子为主角了。这部悲剧,最终还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试想,如果安德是一个大人,世事的磨砺早已使他不会轻信别人;而出于对种族的“责任感”,他也不会相信敌人。可有的时候,和平的达成,正是需要一些天真、一些幼稚、一些孩子气、一些理想主义。历史反复地证明,机关算尽,也不过是两败俱伤罢了。直到这里,我才由衷地庆幸,此时与虫族见面的,是个孩子,而不是个大人。
    在陌生星球狂舞的沙暴中,恒星的光芒穿透阴霾,一个年轻的孩子与一个濒死的虫后,凭一己之力,为互相不信任、不理解而饱受战火的两个种族达成了和解契约。想必小读者、小观众们看到这里,也该受到鼓舞吧。
    时势造英雄,安德无疑是上个世纪塑造出的最特别、最吸引人的英雄之一。他最后选择进入光速飞船,在相对的永恒中永远地飘泊下去,承担起本不属于自己的对两个种族的历史责任,坦然接受命运的诅咒,该需要怎样的勇气呢?他孑然一身地来,又孑然一身地去,唯独留给世人一个难以企及的萧索背影。

     5 ) 绽放在太空的爆米花

    同样是讲少年的成长与人性的颠簸,导演加文·胡德的《黑帮暴徒》细腻的多,相比之下,《安德的游戏》里,一切进展都顺利得令人咂舌。当我们稍微震慑于沾血剥离的监视器,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嗅不到人情味的学校,以及从一开始就被当做战争机器培养的神童少年的坎坷命运,少年已经犹有神助般,平步青云连升三级。所借助的,不过是一再施展我们无法理解运作原理的大脑神力,其神奇程度犹如夏洛克推理案情。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睡眠剥夺,体力透支,混淆着噩梦与情感困惑,他依然目光炯炯,思维敏捷,意志如铁,毫无疲态。这简直不是神童,是神。

    这样的处理,相信许多观众,尤其是对原著顶礼膜拜的观众会满腹牢骚。可是,还能怎么拍呢。《安德》的改编工作与《霍比特人》是两个极端,后者是把一本薄书的细节丰富化,搞出三部史诗大片,《安德》的主创则挥舞起大砍刀,将小说砍到只剩一根主干——对素材精挑细选的程度,不亚于从全地球孩子选出一个安德来。想想看,《哈利·波特》花了八部电影才修炼成正面对决伏地魔的功力,每一部都长达2小时以上,而安德从一个一名不文的普通少年成长为整个舰队的指挥官,必须在不到100分钟内完成,细水长流是不切实际的愿望。

    如此一来,一切都只是点到为止,深度的丢失不可避免。但我反对把影片看作一部少年科幻片。将所有角色的年龄增加十岁,他们的举动也不会显得幼稚,看《环太平洋》那群青年士兵,还不是一样拉帮结伙,争风私斗,暴躁冲动。安德一角的心智堪比成熟中年人,他在全片展现的表情不超过五种,一个拥有童心的人,表情应该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在周遭环境变幻莫测的情况下。阿沙·巴特菲尔德瘦弱单薄的身体,专注慑人的眼神,有一种脆弱而高贵的气质,我想不出谁能演的更好。影片偶尔也让他流露一些孩子气的举止,比如误伤对手后惊慌失措,大获全胜后激情拥抱,中途在姐姐劝说下的理性挣扎,几乎要脱离星际史诗,逼近青春偶像剧了。这些片段是必须的,他的智商可以高深莫测,情商却必须有个脚踏实地的落点,否则他会像个不可捉摸的怪物,失掉我们的同情和尊重。

    这部绿幕镜头泛滥的视觉大片,十分难得的没有一丝炫耀技术的企图。所有的战斗场面都以安德和控制台为中心,壮观的飞船鏖战全在背景,再怎么波澜壮阔,光辉夺目,激爆惨烈,也只是通过安德的视角来审视,哪怕是伪装后的实战,也从视觉上落回游戏的本质,这也是安德取胜的原因。我想起异曲同工的灾难片《危情时速》,有几个精彩的火车冲撞竟然通过新闻画面呈现,这自然比不上复杂的场面调度刺激,但电影不光要刺激,还要情绪划一,所以很多MV出身的导演永远只是个匠人,托尼·斯科特却成了大导。加文·胡德在《安德》中这份克制自持,是我最赞赏的地方。这里岔开去,顺便批斗一下许多视觉系大片,充其量是一堆渲染出的昂贵数字垃圾,打个并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好像一个小说作者为了显示才学,把所有的形容词都堆砌上,有人赞其博学,但句子本身臃肿,表现力反而拖低。

    《安德》最令我心潮激涌的,是检视外星球生态和模拟战场运筹时,那几个一冲到底的镜头,赋予我彻底挣脱时空羁绊、浩瀚宇宙任遨游的快感。本片不是3D电影,但这几个镜头的冲击力却比任何3D效果精彩,也加深了我对时下3D片的憎恨。我并不反对3D技术,但2D银幕上的美工布置、场面调度手艺还不扎实,许多导演就忙着装备3D,是底气不足的表现,当引以为耻。如果穿着高档鞋还跑不赢人家,就不该浪费那双鞋,换回普通鞋子把基本功练好再说。

    从改编篇幅就可以判断,《安德》是一部没有太多追求的爆米花电影。情节上,放弃了原著浓墨重彩的思想性,砍掉了枝脉,通俗易懂,一爽到底。视觉上,缀以无数精致的特效奇观,维持一份对未来世界和外层空间的猎奇。但它胜在每一个环节都使人满意,同时又留有一缕意味深长,并在结尾仍给原著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反省留出了余地,这是一桶出类拔萃的太空爆米花。(文/方聿南)

     6 ) IQ是硬伤

    如果未来世界设定为人类普遍智商退化到70以下,那么这部电影我会觉得非常合理。

    宣读训练游戏规则时,我就想,这还不简单,所有人包围起来保护一个人不死,穿过对方的门就赢了。
    不可能这么简单吧?结果居然真的是。

    然后所有成年人类拼死拼活都想不出来,而只能依靠小孩子拯救整个人类的方法居然也是如出一辙。

    我就深深地郁闷了。

    原来是一部适合我儿子看的儿童片。

     7 ) 安德告诉了我们一位即时战略的RTS玩家到底能走多远

          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抱着自小因《科幻世界》而对它产生的憧憬之情看了这部电影。评价是:故事三颗星,主题一颗星,配乐一颗星,总计五颗星。
          另外一个看《安德的游戏》的动力即是题目,作为一名骨灰级玩家,从小浸淫在《三国志》《信长的野望》《红色警戒》《帝国时代》《星际争霸》《要塞》等战略游戏世界里的我,当然不免YY类似的小说情节。
          比如指挥室里安德在全息指挥界面中手指灵动的跳跃,我告诉朋友:“这就是手速指标——APM的重要性。”
          还比如在1v2的模拟对战中,安德让队员绑着绳子推出舱门的刹那,我也若有所悟的点头——这正是游戏中侦察意识的重要性。
          而安德通过奇葩阵型壹发入魂,更让我深感于如对方一般无数次巨大优势不胜的感慨……
          同时,作为一名至少打到过《星际争霸》韩服大师800分的zerg玩家,也让我对于电影中人类对抗虫族的设定,发出和安德一样的感慨:
          “你们这帮人类究竟懂不懂虫族啊?”
          即便没有看过原著我也有理由推定:这并不是一部讲述了天才少年如何诡异地拯救了全人类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玩家的意淫,只是电影限于篇幅,只能在宏大场景背后蜻蜓点水般地将深意带过而已。
          安德的魅力并不是他的天才,也不是那些关于成长的陈词滥调,而是他对于星际种族间关系问题的敏锐洞悉。在一帮军官自以为深思熟虑的布局中,安德被视为他们的棋子,直到大决战中仍将其蒙在鼓里;而安德呢,则在一次次模拟与思考中,发现一种与他被期望的角色截然不同的胜利方式。
           一个人无论在战争中如何天才,他也需要明白,战争仅仅是政治的延续,而不是星际间政治的全部。
           这时候我想起了《三体》,也会想起马基雅维利式赤裸裸的政治哲学,《三体》尤其第三部,大刘反复地在女主角程心的三次抉择中去暴露她对于星际文明,政治规律,人性的天真与任性,一次次把整个宇宙中最残酷冰冷的事实暴露出来,是要干嘛呢?
           镜头中看见虫后交给安德的那枚虫卵,我觉得,至少《安德的游戏》告诉了我们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让人感到温暖。
           我更喜欢故事中构造的这种可能世界,尽管它也有残酷黑暗的一面,比如为了战胜虫族,方法竟然是借用一颗孩子不带感情的好胜之心,即便获胜,我会去问,是人类战胜了虫族?,还是无情战胜了天真?比如安德在知悉兵不血刃的策略后在自以为是的“游戏”中展开最为纯粹的屠戮,狂喜之后希望破灭。
           但至少这样的悲伤刚让我觉得像是悲剧,而不是其他那些作品中“成熟”与“真相”包装下loser心态与社会窥阴癖的产物。
           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安德的游戏》还有后续数本小说,它成功激起了我阅读后续故事的愿望!
            

    ps:现实中如果真正需要安德这种人的话,我敢说战争学院里全部是韩国人!

     8 ) 不过是一个孤独的人阿,安德

    02年我读完安德的时候,被一种确切无疑的情感充满:孤独感。
    在人世中的孤独。
    在时间中的孤独。
    在宇宙中的孤独。
    从头到尾,从始至终。

    我相信在电影的宏大场面和超级特效里,2个小时经历300页的故事,绝大部分初次看这个故事的人都无法感受到这种困扰我很长时间的情感。少年的成长、挫折和成就,亲情、友情中的冲突和温柔,像任何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或者武侠小说,你读了,你代入了,你感受了,你热血了,你赢了,坐上了王座。

    在故事最后,“被选中的”安德毫无疑问地打败了虫族,却发现虫族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在更后来的故事里他浪迹宇宙,最终让虫族女王重生,又成为了不同种族之间沟通的死者代言人。再后来,是屠异。
    安德的后来,见了那么多的世界。却个个是悲剧。

    生存悲剧。

    叔本华悲剧三种论中第三种。”既不需要有一个巨大的谬误,或者闻所未闻的偶然事件;也不需要一种人物,其邪恶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它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争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
    “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的悲剧。

    在我眼里,卡德是在用一个所有少年漫画的套路讲他的世界观。我甚至觉得他在整个系列里都在讲他的世界观:在时间不断流逝的过程中,你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你生活在一个充满误解并无法避免的状态。面对命运的每一个瞬间,你都是孤独的。你越敏感,越是孤独。

    巴别塔之殇。你对世界的悲悯,仅仅因为你知道,永远无从得知真相。


    “你仍然爱着她,安德,可是你不再了解她了。你知道我没有说谎。”
    在故事最开始,征召者对安德便如此道。直白有力,毫不矫饰。
    我爱安德,就是从这句话开始。

    从此,他独自站在人群里,站在星辰里,站在苦难里,一直把自己流放到了宇宙尽头,再也没有回过地球。

     短评

    和刘慈欣、姚海军、小姬、夏笳、吴岩 等一起看的,一致认为是非常好的科幻电影!出色的改编。近两年除了《地心引力》没有哪部科幻片明显能胜过此片!完全不理解为何口碑一般。影片有故事有场面有人物有深度,结尾部分极大提升了主题。四星半。强推!影片前半部分有很浓的《全金属外壳》的影子。

    6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就是几个游戏打的特别牛的孩子组成一个战队击败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

    10分钟前
    • 点不着的烟
    • 还行

    久违的IMAX2D最佳观影体验,史诗般的庄严贯穿始终,缺憾是进展太快,成长粗线条。前面通过培训勾勒出安德的内心骚动;后面与外星人的互动突出道德两难—赢得胜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胜利的方式(这个点在与同学对峙时就已经埋有伏笔)。女生是阳光小美女和大地惊雷啊,发育的太好,完全没认出来…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作为改编电影,其实可以给到4星半的。咱们这疙瘩的《三体》就别按照这个水准去幻想了,能在最近5年里把《超新星纪元》按照这个故事的水准给拍出来就很牛逼了。

    1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我只觉得我看的不是安德的游戏而是安德的同人。本也不期望电影能遵循原著的细节,毕竟改编太困难了。但是我认为这个改编在表达上完全选错了方向,没有表现安德的思考的话,就不是这部作品了。更不要提对于没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剧情上的很多地方应该完全无法理解。有若干段我简直觉得要转爱情戏了

    18分钟前
    • CNBorn
    • 较差

    昔日被开除暴力少年拯救全人类,知情人爆料竟是多年沉迷游戏练思维!——独家人物专访《少年安德变形记》

    20分钟前
    • 妖蛾子
    • 还行

    相当平庸的改编,仅是把原作的故事以非常流水账的方式走马观花般呈现。男主角的性格也毫不突出,你甚至看不出他有什么真正的过人之处。原作的战斗室对战呈现多场有趣的策略,这里也基本是小孩子过家家了。仍是一次取舍不当的改编。勉强及格。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不怎么算是儿童片吧。没看原著,电影还好吧,有流水账嫌疑,我觉得可以拍到更好吧,分上下两集,上集结束可以拿模拟仓枪战为结束点。三星半,能看。

    26分钟前
    • 宅拾叁
    • 推荐

    烧了大把的美钞,片子的工业属性很棒,观赏性上还是很不错的,制作的每一关都很优秀,只可惜遇上了一个平庸的导演,他还是一个平庸的编剧,毫无个人特色,就一毫无辨识度的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上的监工,折腾了一出没有冲突、不见策略、不高智商的流水账。阿沙·巴特菲尔德,记住你的名字。★★★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没看过原著,电影本身比较热血,主题是理性版的《星河战队》,模式则是少年版《星际争霸》,特效场面相当宏伟花哨但缺乏质感。片中团队作战,让我想起以前跟弟兄们通宵联网的场面,节奏太像了,喜欢打游戏的肯定喜欢这片

    3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为了imax而来。放映机出问题,还来了个中场休息。强大的小说党面前片子拍的一般。东拼西凑的情节跳跃好大。怎么就连升三级还换了导师。少年版Gravity,少年养成游戏,少年星际争霸。最后一次集体训练排得不错。阳光小美女超过大地惊雷女。配乐也算契合流畅。少年你慢些走,我们观众有点跟不上。7.3

    35分钟前
    • LoVe
    • 还行

    四星的原著一般只能改编成三星的电影。没有自己的风格是致命伤。删减太多情绪铺垫根本不到位,场面倒是有但浮于表面,而且小孩主角的年龄虽然已经改的变大很多但还是诸多受限,原著对文明人性的思考电影根本没有表达好无法引起共鸣。哈波其实挺让人怀念的。

    40分钟前
    • Hawl
    • 还行

    对于没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这就是个周末档的午后儿童片,简单流水帐的剧情,缺乏内心戏的面瘫主角和配角,比比划划的表演,昏昏欲睡的特效。无重点,无层次,无人物,毫无吸引力。

    42分钟前
    • 艾小柯
    • 较差

    毕业即失业的节奏好赞。#这回我是在吐槽#

    43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力荐

    看过原著的一定喜欢这片,没看过的可能当儿童片了。。。可惜删了好多原著情节,而且Ender成长也太快了,不过当零重力战斗室出现的时候,我还是感动的鼻子一酸,尿了出来。。。

    48分钟前
    • 山头那颗葱
    • 推荐

    没看过原著,作为非科幻迷我觉得这片子已经拍得很不错了,ender的扮演者也演得不错,很是惊讶Hailee这姑娘竟然是96年的!还有Abigail Breslin这个阳光小美女已经长这么大了!科幻片还是只有美国人能拍,其他国家都hold不住。戏里面很喜欢ender和姐姐在湖上的那段戏。

    53分钟前
    • 柳媚花娇
    • 推荐

    据说原著小说相当牛逼。没看过原著,真的很难get他们在干嘛…导演把一个和指环王一样设定庞大的故事拍成两小时的儿童片了= =不过因为演员和特效的关系,当成爆米花片看还是相当爽的。【我Asa出落得好帅了啊尼玛超越年龄的演技每个眼神都在讲故事啊好莱坞未来十年的帅哥就看你了T T

    58分钟前
    • 小小鱼
    • 推荐

    看这个电影之前还是先去读下原著吧,不然前半段影片根本没讲清楚。 原著前大部分都是精英和超人哲学,到了最后才有令人震撼的转折,而影片的转折暴露得太快,前面安德的智慧和天才刻画地只不过是小儿科一般,和美国小朋友过家家一样。

    1小时前
    • 文西
    • 还行

    两个字:太短。原作的容量,分成三部绝对不成问题,按霍比特人的标准可以拍六部,再不济也上下部吧,两个小时实在太短了,所有剧情设定人物都点到为止,仓促不过瘾,战斗室设计得那么帅!多拍几场战斗嘛!IMAX《战斗室的故事》我绝对掏钱去看。改编算及格,选角到位,本可以更好,可惜。

    1小时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看过原著给4星;没看过的直接看片子会睡着。。。

    1小时前
    • Fan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